第337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正好對比來看。 見姜沃不只看輿圖,還翻開了密密麻麻歷書,崔朝就又點了兩盞燈。 而姜沃看過歷書后道:“其實孫神醫哪怕不在江州,我可能也會選江南西道為第一站?!?/br> 崔朝明白:“因為糧食?!?/br> 姜沃點頭:“對,兩晉時朝廷空罄,百官無祿,惟資江州運漕?!盵1] 可見贛水流域的水稻種植業的發達。 “而且江南西道還下轄潭州(長沙)、衡州(衡陽)?!焙现佤~米之鄉,本朝便有‘潭衡多積谷’的俗語。 如今東南沿海以占城稻為主,江南西道則還是以原本大唐本土稻為主,都是大唐的寶貴糧倉。 姜沃方才翻歷書的緣故就在這里——他們二月初出京,等到江南西道,應當正好能看到春耕。 * “見舊歷書,我不免想起師父。過兩日咱們出長安,師父卻一時不能跟咱們走?!?/br> 李淳風還在修歷書的尾聲,爭取今年天后攝政,正好能頒下新歷法。 自然沒法這就與姜沃一起出京。 除了李淳風外,姜沃其實還有許多‘旅伴’都不能二月跟她一起出京。 比如文成,她在準備著返回吐蕃,她們二人可能只有吐蕃相會了。 再比如這兩年常與她往來的英國公府寧拂英和順順,此時都在家中守孝,自不可能出遠門。 甚至重孝在身,都不能出門拜訪,更忌諱拜訪病人。故而姜沃前番病的京城皆知,英國公府內也只能送了名刺和補品,還是這回英國公七七,姜沃上門祭奠,寧拂英和李敬業才見到她。 順順為曾祖父守孝,是滿五月出孝。 孫輩原本是守九個月。但因李敬業的排行,他屬于承重孫,將來要繼承英國公府,按禮還是該守足二十七個月更顯孝道。 只是英國公去前曾經留下遺命,令李敬業滿九月即出孝,繼續去遼東為國盡忠,畢竟他當年最后平定了高句麗的叛亂,孫子理應繼承此志,而非只閉門守靈。 姜沃便與李寧二人說好了——到時候李敬業回遼東,寧拂英便可帶著順順入巡視之伍,到時再去遼東匯合。姜沃總也要去一趟遼東,再去倭國看看閃亮亮銀礦的。 ** 而姜沃沒想到,她還未出巡,就遇到了第一只攔路虎。 來頭還不小,正經的皇親國戚,標準皇二代—— 太平公主李令月。 在規劃好出行前兩站路線的次日,姜沃就帶著婉兒入宮來。 姜沃去尋媚娘說起出行的計劃,而婉兒則去與自幼為伴的太平公主告別。若無意外,再過兩三日,她就要跟著師父出長安了。 然而這一告別,就告別出‘攔路虎’來了。 是真·攔路。 姜沃去接婉兒的時候倒是順利進門了,然后出門時候,就見太平躺在了她偏殿門口的黑石地磚上,攔住姜沃的路道:“姨母若是不帶我,我就不起來了?!?/br> 姜沃:…… 不過,姜沃并不擔心孩子臥地凍病了。因她很快發現,太平這孩子,著實聰明而靈活:她應該早就計劃好了,所以穿了一件特別厚的寬大毛斗篷,還帶了個大風帽——這一躺,簡直是枕頭和睡袋齊全,一點也不虧待自己。 帝后很快聞訊而至。 見此均頭疼不已——這要是周王李顯多半要挨家法了,偏生是最小的女兒令月。 媚娘甚至忍不住看了皇帝一眼,語氣帶了埋怨道:“這幾個孩子除了曜初,沒有一個省心的,也不知道是隨了誰?!?/br> 皇帝立刻回答:“總之不是隨朕,滿朝文武皆知,朕自幼是出了名的懂事有禮,從未令父皇母后生過氣?!?/br> 然后又看媚娘:“朕也不知他們隨誰?!?/br> 帝后相伴多年,一路為頗有默契的政治盟友,終是險些為‘熊孩子究竟隨誰’而發生爭執。 甚至開始懷疑教育問題:只有曜初幼時是長在宮外最省心,莫不是宮里教育出了大問題? 最后,還是皇帝選了個人背這口鍋。 “應當是隔輩遺傳,隨了舅舅?!?/br> 皇帝想起貞觀二十一年的舊事:“申國公(高士廉,即長孫皇后與長孫無忌之舅)過世后,父皇欲親往祭奠,舅舅勸說不能,就這樣躺在馬車前面了,這才把父皇攔住?!盵2] 當時皇帝也是親眼所見,眼睜睜看著好大一個舅舅干脆利落‘咕咚’就躺在馬車前了,那場面實在難忘,故而今日一見令月躺在地上,立刻就想了起來。 當時長孫無忌驟然如此,還嚇得駕輿之人險些撅過去,這萬一馬不懂事,真把趙國公給踩扁了可怎么好——不過,當年長孫無忌干這一出不是胡鬧,是因為二鳳皇帝彼時圣躬不安,實在不適合去祭奠哭靈。 皇帝也不管舅舅的初衷了,見女兒如此,就把鍋迅速扣在了舅舅身上。 而姜沃則抱著手爐望天:不知道今日他們還能不能出宮啊。 第206章 曜初的重生之骰 “李令月?!?/br> 說來,曜初如此沉聲一喚,別說太平了,連姜沃都下意識想站的端正一點——回想起了被家長連名帶姓一字一頓稱呼的恐懼。 就差一個‘三、二、一’了。 * 其實在曜初解決攔路虎之前,還有個路過就被創到的倒霉蛋。 且說太平躺在她的殿門口不起來,與她住對過的殷王李旦倒是乖乖的,除了向長輩問好什么話也沒說。 但聞聲而來的周王李顯就不是了。 他原就是十處敲鑼,十一處有他的性子,見太平鬧著要跟隨姜姨母出行,而且父皇母后明顯有點沒法子,李顯就也想來搭個順風車,跟著出京玩玩。 然而皇帝對皇子,絕沒有對女兒的耐心。 李顯都沒躺下,才站在門口說了句:“父皇,我也想……”就被皇帝勒令去抄二十遍《孝經》,抄完之前不用出門了。 雖說孝經只有兩千來個字,但抄二十遍對李顯來說,已經是一項極為浩大的工程了。 見李顯垂頭喪氣而去,姜沃突然想到了那句:路過的小狗都被打了一巴掌。 直到曜初出現。 曜初有一兄兩弟,但meimei只有太平一個,待她自然不同。而媚娘這些年主外,更是曜初素日帶meimei多一點。 “李令月?!标壮踝呓?,又叫了一遍太平的大名,然后道:“坐起來,我跟你好好說話?!?/br> 姜沃就見太平方才那一往無前,堅決‘躺定石磚,扎根基層’的氣勢慢慢暗弱下去。 然后乖乖坐了起來。 曜初蹲下身來,跟太平對視。 “令月?!?/br> “我已經與你說過了,姨母出門,不是去游山玩水的,是代天巡視、黜陟官員、訪查民情?!?/br> “帶著你一個,只怕還要多帶二十個人保護你,豈不是添亂?” 太平便反駁道:“可是婉兒與我一般大,怎么就能隨姨母去呢?” 姜沃覺得出婉兒在自己身側,靠的更緊了。姜沃安撫地拍一拍她的肩膀,示意她無事,不會有人把太平的行徑怪在她身上。 聽曜初這話,看太平這一身齊全的行頭——哪怕今日婉兒不來與她道別,只有姜沃自己進宮,太平也得躺下,甚至可能直接躺大門口去。 她這‘碰瓷’的主意,估計從聽說姜沃要離京就準備好了。 曜初聽太平如此問,就很冷靜指了指meimei的碰瓷裝備:“你如此躺在地上,誰說都不聽,父皇母后都拿你沒法子,誰敢帶你出門呢?若是到了外頭,姨母該去哪一處巡查,你不想去,也躺在地上不走怎么辦?” “我若是姨母,哪怕原來愿意帶你去,但見你這般放賴威脅后,也就不肯再帶你了?!?/br> 而曜初接下來的話,姜沃聽得很耳熟。 只聽曜初道:“令月,這一年多,你不是常要文成姑姑給你講吐蕃的故事嗎?又問文成姑姑要了兩個女衛。姑姑怎么說來著?好的兵士要服從命令,聽于指揮,才能打勝仗?!?/br> “姨母這次去做巡按使,也是去‘打仗’的,那怎么會愿意帶你這種將士呢?” 姜沃:嗯,好紅的語錄。 而帝后雖然覺得這幾句話有些直白,但因為這兩年飽受‘不聽指揮’長子的折磨,聽曜初這幾句教導meimei的話,就很入耳了。 不由欣慰點頭。 只見太平想了一會兒,然后坐在她的毛茸茸大氅上,牽袖相告:“那jiejie,我聽從指揮?!?/br> 帝后均松口氣:好了,有一個省心的孩子也不錯了。 然而很快,在場的幾位長輩,就聽曜初又對meimei道:“你這脾氣急起來如烈火一樣,也只有我說,你才聽了?!?/br> 曜初轉頭,望向父母,柔和的杏眼里全然是仰望和孺慕的弧光:“父皇母后,那我帶著令月一起跟姨母去好不好,我可以照顧她,也能管住她?!?/br> 帝后:……好家伙,在這里等著呢。 唯有姜沃猜到了,只是含笑。 * 其實姜沃辭官的那一日,就曾與皇帝說過,如果放心,可以讓曜初跟她出門走一走。 她跟曜初還不一樣。 姜沃前世是真正的普羅大眾蕓蕓眾生,而媚娘也是從宮外而來,年少時吃過苦,當年在掖庭的時候,與姜沃說起外頭的常平倉、糧米鋪子摻雜新米陳米勾當,都是很清楚的。 但曜初,對真正的民間門事,了解未必少(姜沃也有在按指南教導,也拿戶部的奏疏給曜初看過),但她真正見過的太少了。 類比起來,就像是現代的孩子,很多都只從彩印的課本上,見過農民春耕秋收的照片一樣。 知道有這么回事,但從未體驗過。 姜沃對曜初的期許,自是比對自己還高。 更想她多見一見,體會一二。 但姜沃知道,帝后,尤其是皇帝,只怕不能允許自己帶著曜初山南海北的到處去。 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