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若非提前預訂,酒肆里都難有單獨的小間。 姜沃是提前訂好的,專為在此請人一同聽書——此時東西市的大酒肆中,已經有了不少說書人。 不單酒肆中,連宮廷和寺廟(廟會)上也常見說書者,圍觀者眾,從神鬼異志傳奇到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都有。[2] 姜沃作為邀請者,自然要比客人到的早一些。 跟著一并來的聶雨點下去對著流水牌點酒菜去了,姜沃獨自坐在小間,也能聽見外頭大堂中傳來的說書聲。 講的是三國鄧艾的故事。 三國時代大概太精彩了,到哪個朝代都是說書的頂流話題。 在大唐聽說書人講三國,姜沃覺得很有趣。 正在聚精會神聽著,就見小間的門被推開,熟悉的身影走進來。 姜沃起身笑迎:“文成!” 她邀請的人正是文成公主。 正如媚娘所說,如今掖庭的宮女認字記賬等基本功,是沒什么問題了,但要她們寫出膾炙人口的傳奇來,還是有點難為人的。 姜沃很快想到了文成。 前些年,文成就寫成過一本《吐蕃地志》,將她在和親途中所見,以及在吐蕃數年所見過的地勢、氣候,尤其是風俗、人口等都記錄了下來。 不止完善了鴻臚寺關于吐蕃的記載,更完善了軍中對吐蕃的認識。 尤其是李勣大將軍兼通軍事與醫學,對于曾經的‘瘴氣’,如今被孫神醫改稱作‘高原反應’這件事,自然比別的將領更敏銳明晰。 他觀此書中記載,當年公主和親入藏地,因一路行進緩慢,足足走了一年多,隊伍中兵士高原反應就很少。又對照當時姜侍郎出使吐蕃時諸事,就也上書皇帝,支持當年薛仁貴提出的‘邊境高地,專練其兵,以備西域之戰’的策略。 如今江夏王李道宗,還在安西都護府屯兵,專為防吐蕃呢。 這位當年被長孫太尉硬生生牽連進謀反事的宗親,聽聞長孫無忌也被人誣告謀反進而奪職貶黔州后,據說(正是文成公主告訴姜沃的)高興的三天沒睡著,一閉上眼睛就笑醒。 * “怎么忽然想起叫我來聽說書?” 文成公主坐下來笑道:“可見你平日忙于公務,到東市還是少了。這一家酒肆的說書人,并不是講的最好的?!?/br> 正好此時聶雨點也回來了,向兩人匯報點了些什么酒菜。文成就熟門熟路加了兩道,又轉頭對姜沃道:“這兩年,我與晉陽公主常到孫神醫的醫館中幫襯薛大夫,這東市里各個酒肆食坊也就都熟了?!?/br> 姜沃笑道:“好,那下次你請我去更好的?!?/br> 見文成過的瀟灑隨意,姜沃就覺得歡喜。 兩人之間也不需要客套,姜沃很快把來意說明,想請文成做筆桿子替她寫些傳奇故事。 文成雖不上朝,但宗親自有圈子和人脈,她此時蹙眉道:“你不下帖子請我,我也要上門去尋你了——我聽說陛下發落了一批造謠生事的人,發落的好!” 然后又對姜沃道:“我與晉陽公主還說過此事呢,公主也覺得惱人。你放心,宗親中,我們幫你瞧著些,斷不讓這些流言亂傳?!?/br> 姜沃舉杯:“多謝文成!” 連飲兩杯:“還有一杯帶給晉陽公主?!?/br> 文成也飲了一杯,然后笑道:“還好今日飲的是淺淡葡萄酒,否則我真不敢讓你連喝兩杯?!?/br> 姜沃:……你們就這樣認定我酒量差嗎? 她忽然更加期待【官居一品】后的體質提升了,到時候她酒量一定也會好起來。 變成千杯不醉,默默驚艷所有人。 兩人邊用酒菜邊閑聊,文成接下這個寫女官傳奇的事兒,自然也隨口聊起如今最流行的傳奇話本。 大唐的‘傳奇’,還是比較精彩紛呈的。 姜沃與文成聊著聊著, 就想到了她前世看到的一個反面教材。 便說出來與文成一笑—— 她于前世病床之上,曾經在電子書平臺上,看到了一本《兒女英雄傳》。 那會子她正在癡迷武俠小說,發現是本清朝的俠女小說,就點開后。 事后想想,還好她沒看完,而是先看了簡介。 不然她本就短暫的生命,又會被浪費掉(雖說看簡介也已經浪費了她寶貴的五分鐘)。 大體講的是女主俠女十三妹,從匪徒手中救了男主和另一位姑娘,還為他們主持了婚姻大事。后來不知怎么的發現男主跟女主兩家還是世交,只是女主家遭遇了意外才隱姓埋名。 看到這里,姜沃覺得還好,但接下來簡介的急轉直下,就把她給閃著了。 這位十三妹解決完家族事故后,就……嫁給了男主(姜沃:??你不是給他主持過婚姻嗎)。 然后一夫一妻天作之合,十三妹從此洗手作羹湯不說,還與另一位夫人一起力勸丈夫考取功名。最后丈夫果然金榜題名,后來還有兩位賢妻輔佐,位極人臣,然后十三妹跟另一位夫人都有兒子,大家都快樂的長命百歲了。 姜沃看完后,當真是小朋友只有滿頭的問號。 從少時她就愛讀《紅樓夢》,但看了更多明清小說的調調后,才知道這是多么出淤泥而不染的書。 絕大部分明清小說,都是那本《兒女英雄傳》的調調,折射出男人對女人的期望:最好有女子救他的命,還得幫他娶媳婦,最后還得自己委身做第一個媳婦,然后給他cao持家務催促他功成名就,再給他生個兒子…… 姜沃:真的,要是這么會做美夢,怎么不寫寫,走個路上有個蟠桃砸在你腦袋上,王母娘娘都要跪求你吃了長命百歲立地成仙呢? 文成聽她酒后一串刻薄話,笑得忍不住伏案。 然后連連跟她保證:“你放心,便是刀架在我脖子上,我也寫不出這種東西!” 姜沃吐槽過后,心情大好,笑道:“這個自然!” * 從酒肆出來,姜沃又邀文成一并回家去看安安。 文成欣然應約。 路上文成就問起一事:“對了,聽聞圣人一月里有巡幸洛陽的打算?” 姜沃點頭:“是,基本已經定了?!?/br> 皇帝登基以來,除了九成宮,還未出京巡幸過。 今歲便打算出遠門,往洛陽皇城去。姜沃也早想見一見洛陽皇城的風采,此番亦是隨駕。 文成公主有些悵然不舍:“你這一去,怕不是要一年半載的?” 她與姜沃最多相隔月余,總要相見一回,此番若是去了洛陽,只怕是要久不能見了。 姜沃安慰道:“中間說不定會回長安吏部?!?/br> 說到此,姜沃還想起一事。 一月圣駕巡幸洛陽,各署衙自然都要跟著圣駕而行,只留值守人。 吏部要留一位侍郎,自然是王神玉愿意留下:他剛把吏部的院子收拾利落,可不愿意再換個新地方。 但,他跟姜沃就‘裴行儉留京還是隨行洛陽’這件事,很是掰扯了一會兒。 甚至重cao舊業,拿了本書坐在姜沃跟前不走了。 姜沃:……我體會到了戶部尚書當年是什么心情。 然,姜沃到底不是出身戶部,她并不覺得局促,反而索性拿了本書跟王侍郎對坐。 還是裴行儉先受不了了:兩位侍郎風雅對坐……怎么?所有公務都他來做??? 最后還是定下,若有吏部大考,就讓裴行儉回長安,王神玉才拿著書走了。 * 馬車上,文成沉默片刻,似是有些猶豫道:“還有一事,我想問問你能不能成?!?/br> 姜沃點頭,示意文成直說便是。 “不知我能否向皇后請命,去趟玉華寺?!?/br> 姜沃一怔:玉華寺,前玉華宮。 也是前王皇后,如今的王鳴珂所在之地。 文成解釋道:“你還記得我剛回京那一年嗎?你陪我入宮,曾到紫薇宮拜見?!?/br> 當時王皇后問過文成會不會作畫,若是能,就畫些吐蕃風物給她看。 文成道:“我應了。也畫了兩幅雪域圖送到紫薇宮?!?/br> 文成當時剛回京,行事還很謹慎小心,皇后提出要畫,她雖不太擅長畫作,但還是當月就趕出來兩幅送了過去。 不料當年王皇后又特意召她進宮,還贈給她一幅畫,道:“我未去過吐蕃高山雪原,但見你畫,卻如親至一樣——聽聞你未到過揚州,那我送你一張揚州圖吧?!?/br> 之后又囑咐文成,多畫些吐蕃風景與她。 文成也應了。 “可惜接下來我忙著寫《吐蕃地志》,只作了幾張圖?!?/br> “等后來有暇畫的多了,卻又……” 不必文成說完,姜沃就懂了:后來朝上就出事了,王皇后自請廢后,皇帝下詔廢后庶人,送往玉華寺。 文成道:“我既應了她,卻經年未送到。就總是懸在我心上?!?/br> 雖說柳家王家都被流放,但世家向來盤根錯節,總能有跟王鳴珂攀上關系的親眷。 皇帝將廢后放到玉華寺,禁止人出入,也是防著有人拿她做什么文章。 若想去見到人,還是得請禁中手令。 姜沃想了想道:“我知你,有諾必踐。此事懸于心,十年八年也不會忘的。既如此我請一道皇后的手令,悄悄陪你去一次吧?!?/br> 文成露出笑意:“好?!?/br> 又道:“畢竟曾經也有人,相隔十年萬里,對我一諾必踐啊?!?/br> * 玉華寺是自玉華行宮改成,因而園林靜謐風景秀麗。 姜沃久違的見到了王鳴珂和隸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