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第1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李治你別慫、Mafia(BG+BL)、快穿之惡毒女配洗白后、頭號陪玩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作者:顧四木 文案 姜沃坐在太極宮中的一處宮苑中。 一朝醒來,她發現自己變成了大唐貞觀年間一個小小女官——宮正局第七品典正,負責記錄宮中戒律刑罰。 她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向新入宮的妃嬪講解宮中規矩。 照本宣科完畢,有位姑娘上前:這位女官請留步,于宮規上我還有些不通之處。 姜沃抬頭心里打鼓:不瞞你說,我不通之處更多! 姑娘自我介紹道:我本姓武,圣人為我賜號媚,又蒙圣恩賜封五品才人。 姜沃:武皇! 許多年后,女帝于登基的前夕,為自己改名武曌,日月臨空的曌。 次年,為身邊陪伴數十年的風雨同路的女宰相改名為姜握,大權在握的握。 【很多章節的作話會附贈小劇場,建議不屏蔽作話~如果想跳過感謝營養液環節,可點擊切換章節~鞠躬!】 備注: 1、女主事業線多,感情線較少?!居薪鹗种福ㄏ到y起知識庫作用)】 2、女主終生在朝堂,不進后宅。 3、時間線和人物會有改動。本文架空,請勿帶入歷史。 4、本文時間線長,微群像,會有章節主視角不在女主。 內容標簽: 宮廷侯爵 天作之合 穿越時空 歷史衍生 輕松 搜索關鍵字:主角:武皇、姜沃 ┃ 配角:大明宮眾人 ┃ 其它:大唐 一句話簡介:成為武則天身邊第一女官的那些年 立意:朋友一生一起走,茍富貴,勿相忘。 vip強推簡評: 姜沃一朝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大唐貞觀年間一個小小女官,負責記錄宮中戒律刑罰。而她‘上崗’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剛入宮的未來女皇武媚娘。兩人相識相伴,從掖庭一步步走向朝堂。許多年后,女帝于登基的前夕,為自己改名武,日月臨空的嬰。次年,為身邊陪伴數十年的風雨同路的女宰相改名為姜握,大權在握的握。 本文結構緊湊,故事流暢、人物形象塑造鮮活生動。題材與角度頗為新穎,閱讀畫面感強烈。讀者可跟隨主角視角,回到貞觀十一年,經歷唐太宗、唐高宗、武周三朝風云變幻,見證“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的大唐繁盛之路! (作品上過vip強推榜將獲得此獎章) 第1章 貞觀十一年 貞觀十一年,春。 姜沃沿著門口的石階走下去,只見金色的日光透過院中一株杏樹的葉隙投下來,斑點樣灑在地上,一晃眼倒像是落了一地的金色的小杏子。 她伸手接了一點陽光在手上,抬頭便見陽光映照下的葉片翠□□滴宛如碧玉——這一年春意旺,太極宮中樹木俱是這般青潤疊翠。 不,此時還不能叫太極宮。姜沃在心里糾正自己:初唐年間還沒有太極宮這個名字。 如今皇城原是隋朝修的,名為大興宮,可惜這大興宮名不符實,并沒有讓隋朝大興起來,楊家還沒住兩代,就歸了李唐王室。 于是這名兒也少有人提了。 如今宮中人都只稱一聲皇城或是京大內,偶然才能從滿臉皺紋的老宮人嘴里,聽到一句大興宮。 姜沃在正堂前的院子里等了片刻,就見一位四十來歲的女官走出來,手里拿著一卷竹牘。 那女官帶著一種長輩看心愛晚輩的眼神,將竹牘交給姜沃,溫聲笑道:“去吧,走這一遭,完了差事,你就正經是咱們宮正司的七品女官了?!?/br> 姜沃將沉甸甸的竹牘接在手里,先肅然應了是,然后才展開笑容:“姑姑,那我去了?!?/br> * 姜沃走出漆得油亮的大門,抬眼看了看日頭。 從現代來到大唐,姜沃最不習慣的就是沒法知曉具體的時辰。 宮中日晷與漏刻并不是處處都有,而作為一個曾經電子產品不離手的現代人,姜沃有時東南西北都調向,何況是看日辨時辰。至于有宮人會把貓貓喚引過來,看貓眼的大小來判斷時辰,在姜沃看來就更加玄學。 看貓眼鐘沒學會,她倒是趁機擼了好幾回貓。 不過,科學研究有言,二十一天可以養成一個習慣,堅持七天就有初步效果——而姜沃已經來到這兒第七天了,很多事情已經開始習慣起來。 不但習慣,她甚至很喜歡這一世。 前世她是一病而亡。 她打小心臟就有問題,十歲后越發病的厲害,父母帶著她輾轉求醫做了好幾回手術,也終究沒有保住她的命,她關于現代的最后記憶,就是醫院的純白色的天花板,以及滴滴急促的心電監護的聲音。 二十幾年的生命,幾乎都耗費在了病床和求醫的路上。 病榻之余,令她心里稍安的是家里世代經商,經濟十分寬裕,而父母也有旁的孩子——她的病既沒有拖垮一個家庭,甚至她最終的離開,對她和親人來說,都是一種解脫。 她撐的很痛苦,家人看的何嘗不痛苦。 最后她只是茫然遺憾想著,要是有機會,能好好過一世就好了。 再睜開眼,就是一片古色古香帳幔,還有一個宛如仕女圖上走下來的中年女子正在榻前走動。 “這高熱都退了,怎么還不醒呢?!痹捯魟偮浯蟾啪桶l現姜沃睜了眼,立刻停止了焦慮的原地轉圈,立刻來到床榻前:“老天爺保佑,文德皇后保佑,你這孩子終于醒了!” 姜沃頭暈目眩,又覺得腦子里還有一團不屬于自己的漿糊似的回憶,暫時沒時間去梳理,只怕說錯話,便只是張著眼先不說話。 眼前人又道:“叫小蕓兒來瞧著你,你乖乖躺著,姑姑去給你拿點心吃?!?/br> 姜沃還怕這位‘姑姑’問她想吃什么,然而‘姑姑’似乎根本沒有問她的意思,只是自顧自走了。 而借著這個空檔迅速理了一遍前身記憶的姜沃,非常慶幸自己方才沒說話——原身竟不會說話! 準確來說,是六年沒有開口了。 原身的母親原是長孫皇后身邊的得用女官,封了正二品德儀。因曾有救護皇后的大功,蒙皇后賜嫁宮外,并替皇后繼續料理些宮外事。誰料就在一次往長孫家長安城外田莊去的路上,夫妻倆馬車翻于渠溝,雙雙被車轅砸傷殞命,只留下家中一個時年七歲的孤女。 長孫皇后記掛舊人,聞此信兒立刻遣人出去料理后事,更令人把這個孤女接入宮中,交給宮正司撫養——宮中司的主事人宮正陶枳原本也是長孫皇后宮里出去的女官。 長孫皇后原意是等著小姑娘長大,就在宮正司做個女官,保她一世衣食無憂的。誰料這小女孩驟失了父母,就缺魂少魄似的,再也沒有開口說話。長孫皇后也沒收回恩旨,只道孩子一時傷痛才如此,待長大了就好了。 然而直到姜沃過來,原身也沒開口說過一個字。 姜沃梳理的很快,是因這份記憶實在少的可憐,也很碎片化。似乎這個小姑娘的魂靈在父母去世時就大半跟著去了,這六年的宮廷生活對她只是浮光掠影。 約摸著是身體與魂魄并非原裝,而是半路湊做一套的緣故,前幾日姜沃總覺得五感還不甚靈敏,有些發鈍感。好在原身本來就很少有表情,又從不開口,她這般也不算異常。 姜沃是在穿過來第五天,不得不開口說了第一句話。 * 經過五天的觀察,姜沃不但摸清了自己所處的歷史時間段,也摸清了這初唐皇城中的規矩章法。 宮中宮人很多,宮女約八千余,宦官三千余。 雖說上萬的人口,但絕大部分都是沒有品秩的尋常宮人,有品秩的宮女只有二百二十一人! 這樣的比例,令姜沃意識到這位守著她的宮正司司正的正五品官究竟多稀有——宮里總共只有十三位五品女官。更知道了原身過世的生母,正二品的德儀女官是多重要的人物。 可以說原身是妥妥的宮人里的官二代。 只是女官數量如此稀少,不用問便知競爭多么激烈。 姜沃過來的第五天,正老老實實跟在宮正姑姑身邊蹭書看,就遇到了第一場職場競爭。 宮正司標配女官應有五人:正五品宮正一人,正六品司正兩人,正七品典正兩人。如今宮正司里只有四個女官,最后一個正七品典正的職位一直空缺著,這就是留給姜沃的。 然而這日兩司正之一的劉司正忽然氣咻咻走進來:“山中無老虎,猴子就稱起大王來了!皇后娘娘才走了一年,竟有人就不服起來。沃兒的七品典正位置,是皇后娘娘接她進宮撫養時就定下的,如今竟有人想要奪了去!” 長孫皇后,于貞觀十年,也就是去歲仙逝,上謚文德。 原身的娘親也好,整個宮正司也好,都是長孫皇后的鐵桿心腹,忠心耿耿生死不移的那種。 長孫皇后也從未負過自己的人,姜沃就是個例子。 可現在,長孫皇后已經不在了。 姜沃就見旁邊的陶姑姑把手里的筆一擱,臉色如月色上再鋪一層霜,真個是雙重冷然。 “她們敢來要這個官位,就來試試!” - 大約是應了陶姑姑這句發狠,當天傍晚,尚寢局的主事吳六兒就上門來試試了。 皇城中的宮女,按部門共分為六局:尚宮局、尚儀局、尚服局、尚食局、尚寢局、尚功局。[1] 皆是職如其名,基本包攬了宮里上下人口的衣食住行。六局下頭還再有細分,比如尚衣局下頭又分司寶、司衣、司飾等,也暫不必細說。 而六局之外,有一個特殊的部門,那就是姜沃現在所處的宮正司。 六局負責宮中日常生活運轉,而宮正司則是掌管戒律的監察部門。從唐開國起就定了宮正司不但掌戒令,更掌謫罰。凡宮人違了規矩,宮正司下屬的宮人可起牒上報,幾位女官就可裁決貶罰。[1] 這樣的監察部門是一把利刃,是宮中數千宮人的韁繩,長孫皇后在的時候,自然牢牢掌握在她的手里。 可皇后不在了,想往宮正司里摻一把沙子的嬪妃不要太多! 而姜沃又知道,李世民李二鳳皇帝的后宮可是風云薈萃,從隋朝的亡國公主到原先的弟妹都有。也就是長孫皇后在,有著圣人的絕對敬重和不同與旁人的情分,才壓服的住一宮各有來頭的嬪妃。 如今…… 吳六兒起初是打疊一派推心置腹的模樣,與陶枳道:“不過是一個七品典正的缺兒,韋貴妃娘娘最看重陶宮正的品行,再不會動你的?!毖韵轮饽愕膶m正位要穩,給韋貴妃賣個好豈不好? 陶枳的臉端正的就像是一把戒尺修煉成了人形,直接道:“宮正司品秩已滿,吳尚寢請回?!?/br> 姜沃此時正在里間繼續看宮律——宮正司別的不多,條文最多。一邊豎著耳朵聽外頭的話,說來這宮里的女官們,稱呼真好記,尚寢局的最大領導,就叫尚寢,宮正司的一把手也就叫宮正,省的費事再記官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