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心上人回來后 第166節
書迷正在閱讀:金色月亮、露滴牡丹開【高H】、榜一竟是我前任、婚后告白、思春期、大小姐(高h,3p)、當她的狗(青梅竹馬1V2向)、私生女她只想遠離紛爭(骨科1v2)、頂級攻略[穿書]、被朋友們帶飛的日子[種田]
第128章 提燈日常 “南康王與南康王妃,又是什么樣的人?”石清蓮貼在沈蘊玉的懷里,漂亮的桃花眼里閃過幾分好奇。 她未曾得見過這些人,但是隱隱有聽聞過一些。 “都是很好的人?!鄙蛱N玉攬著她,將被子拉的高了些,免得石清蓮的脊背露在江南煙雨天里,這煙雨天生濕冷潮氣,石清蓮身子弱,沾了冷氣便生病,沈蘊玉給她拉高了被子,拍著她的背道:“南康王妃是二嫁,她二嫁出嫁的時候,我還瞧見了呢?!?/br> 南康王妃也算是奇女子,一嫁將軍,二嫁王爺,后隨南康王遠赴江南,再也沒回過京城。 江南船舟搖蕩,沈蘊玉與石清蓮在水面上飄了十日,才到江南。 他們這一行聲勢浩大,整個江南的人都知道這是京城中來的人,是京中三品大官,還是皇上的心腹,錦衣衛指揮使沈蘊玉。 特別是,這位大官還是來查稅收的。 這稅收二字,就是橫在地方官腦袋上的一把鍘刀,若是稅收出了什么事,這一整個江南的官吏都要來一次大洗牌。 所以,整個江南的官都戒備起來了,沈蘊玉自京城一路南下,江南的官便接了他一路。 因著沈蘊玉是攜妻而來,所以一路上沒什么人送女人、美婢之類的討嫌,只有人送各種金銀珠寶。 說實在的,沈蘊玉并不缺這些,他愛寶馬寶刀,但并不愛堆積如山的銀錢,后來更愛他的兒子,石清蓮多數時候都懶得四處走動,只愛添新衣,買胭脂,又能花的了多少錢呢?但這些送來的單子沈蘊玉還是照單全收了。 “我不收,他們反而會不安心?!鄙蛱N玉與石清蓮解釋道:“只要是官,就沒有不用自己的權力做事的?!?/br> 就連沈蘊玉,都會為沈提燈開后門,帶年僅幾歲的沈提燈去下詔獄轉一圈,其余人更別提了,自然各有各的腌臜,一聽聞京官來此,自然會送些東西。 如果沈蘊玉不收,這些江南的官便會害怕,他們便會給沈蘊玉制造一點麻煩,或者想方設法的探聽沈蘊玉來此的目的,但是如果沈蘊玉收了,還擺出來一副下江南游玩的姿態來,這群江南的官便不會太緊繃。 這樣更有利于沈蘊玉偷摸調查。 別看沈蘊 玉這幾年面上越發溫和,但背地里捅刀子的手卻越來越黑,他以前捅完人還喜歡說上一套“你個廢物根本不行”的說辭來打擊對方,現在沈蘊玉年歲大了,說都不說,直接捅死、再去捅下一個。 這些江南的官以為沈蘊玉與他們同流合污了,但實際上,暗地里錦衣衛都翻到他們書房里了,什么時候沈蘊玉一翻臉,他們全家都得下獄。 沈蘊玉收了錢后,還登記造冊,準備回頭上繳給順德帝——順德帝一般會直接賞賜給他,這算是沈蘊玉過了一遍明路,日后翻出來也不害怕翻船。 這就是他的生存之道,人要殺,錢要拿,順德帝的好也要賣,全天下的便宜都叫他一個人給占了。 沈蘊玉與石清蓮在江南的水路上晃晃悠悠的行了許久,終于到了江南最繁華的首城,杭洲。 先來接他們的是留守在杭洲的江南郡守。 江南郡守還是早幾年間,沈蘊玉處理康安貪污案,斬了上一任江南郡守之后,京中后又派出來的第二任郡守。 他原先在京中是個四品官,其實在京城不算是過得好,后續江南缺人,他便走了不少關系,跑到了江南來當郡守了。 這可是個富饒的好地方,天高皇帝遠,比在京城伺候人舒服多了,所以這任江南郡守呆的十分老實,又因為身處江南,所以難免與南康王有所聯系。 因此,沈蘊玉來的時候,江南郡守害怕極了。 身為地方官,與王爺有點聯系其實很正常,但是如果這個王爺被圣上猜忌的時候,就不太好了。 江南郡守好歹也是官——官場上的暗潮涌動,從京城趕到江南的一波接一波的暗探,全都向著某種不好的方向發展。 所以沈蘊玉下江南的時候,江南郡守后背都滲出了一層冷汗。 他是真怕沈蘊玉前腳到了江南杭洲,后腳一刀把他給斬了啊,別看他是個郡守,但沈蘊玉要真斬殺了他,鮮血鋪了一個院子,順德帝連一個眼皮都不會抬起來的。 他在順德帝心里,連個名兒都沒有,隨便按個罪過殺就殺了,但沈蘊玉卻是順德帝的心腹??! 江南郡守惶恐的睡不著覺,直到聽說了沈蘊玉在江南中收了不少禮后,才放心下來,并且趕忙塞滿了幾大車的禮,等著挑 個合適的機會送給沈蘊玉。 正如沈蘊玉所說的那般,他擺出來一個弱點,讓別人進來瞧一瞧,別人才會安心。 沈蘊玉到江南后的日子都快堪比圣上南巡了,每日若是有興致,就去應付一下那群江南大臣,然后收回來一車的東西堆到船上,若是沒興致,便帶著石清蓮在船上胡鬧。 江南的水路頗有些趣味,一行起來,整個船都跟著晃蕩,船上的人自然也是如此,人身自己都難以自控,便多了更多的樂趣。 沈蘊玉年歲大了,不像是年歲輕的時候那么愛折騰人了,鮮少再弄那些讓人難以啟齒的花樣,更多的是抱著她溫存,兩人黏膩在一起,每時每刻都有新鮮的話說,偶爾還會懷念一下還在京城的沈提燈。 他們在江南享福,欣賞這美妙景色的時候,沈提燈在干什么呢? 石清蓮享福的同時,還有些懷念她的兒子。 她的兒子早已不是小時候那副滿地亂爬的樣子了,他已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一份功業,雖然現在還名聲不顯,但是日后遲早能冒出頭來,也因此,她那兒子也不如小時候那般粘她了,每每瞧見她,只會拱手行禮。 嗨呀,人是聰明起來了,但是也不可愛了呀。 石清蓮又開始懷念小提燈滿地亂爬,抓狗頂罪,偷吃她的茶的時候了。 大概養育孩子便是如此吧,瞧見他小的時候,就想讓他快點長大,長成風霜不侵,雨雪不倒的模樣,但是他一大了,又開始懷念他牙牙學語時候的模樣。 “還能在做什么,肯定是在查案?!鄙頌橥诒钡涓緝葰⒊鰜淼纳蛑笓]使,太明白沈提燈現在的處境了。 沈提燈急需一份功績證明自己的能力,急需幾個難以克服的案子,來作為他向上爬的墊腳石,他孤軍奮戰,所以難免摔跤。 但他不打算向他的父親求助,沈提燈果真被石清蓮教導的很好,他有一身功夫,也有一身傲骨,非要自己出去摔打。 沈蘊玉也愿意讓他去。 他們在老去,而他在長大。 “男子漢大丈夫,總該自己吃點苦頭?!鄙蛱N玉用下頜揉著石清蓮的臉蛋,與她道:“別擔心,小嬌嬌,有人照看他?!?/br> 石清蓮便也放心了。 沈蘊玉這樣心思縝密的人,不可能把兒子一丟就什么都不管了,北典府司的事兒,終究還是北典府司的人更懂,她也就不擔心了。 小嬌嬌一扭臉,把頭埋在了沈蘊玉的脖頸間,沉沉的睡了過去。 沈提燈確實在查案。 沈蘊玉前腳剛走,后腳他便結束了長達一年的刑審小旗生涯,接來了他出詔獄之后的第一個案子。 他要去京城中的怡紅院里抓人。 他的頂頭上司叫陳亦,是他父親早些年身邊的小旗,后來一步步升到了總旗,又升到了百戶,算得上是沈蘊玉手底下比較親厚的人,所以沈提燈便被扔給了陳亦。 在錦衣衛里,有一個好上司很重要,如果這個上司不把他們下面的小旗,校尉當人看,只一味的追求業績,追求破案率的話,他們會一直被上司指派去做各種案子,抓各種人,然后在這種緊繃的處境下不斷死亡。 錦衣衛里不缺新人,死掉的小旗和校尉會立刻被新的人補上,變成一份又一份的功績。 所以,在錦衣衛里找上司,要找一個有一些底線的上司,最起碼,他不會拿下面的人來換自己的功績,也不會搶走下面那些搏命的校尉的功勞,更不會克扣他手下人的銀錢。 但是大多數人,其實都無從選擇。 他們大多數都出身寒微,不像是沈提燈,只要在北典府司里,便沒有人剛把他當一份功績看,也沒有人敢打壓他,那些勾心斗角的腌臜事全都默契的避開了他,沈蘊玉沒有給他一個直通指揮使的天梯,但是給了他一個公平的環境。 沈提燈今日,負責抓捕一個刺客,據說是一位功夫極深,輕功很好的刺客,尋常人所不能及,所以特意派他來了。 他現在好歹也是一個小旗了,手里有二十個校尉可用,所以他還制定了一個圍捕計劃。 沈提燈想,得了這一份功績,他就能再領一個任務,若是順利,他今年便能得一個甲等,明年,他便能奔一下總旗了。 這等升遷的速度,算是快了,比起他父都不逞多讓,當然,他遠沒有他父驚險。 當初他父,是孤立無援,一個人殺出來的,不知道結下多少仇,又被多少人挖坑圍堵,到了他這,縱然他父不曾說,也有無數人為了向他父親賣好,給他鋪路。 沈提燈慢悠悠的坐在怡紅樓里,給自己倒了一杯酒。 無妨。 過個幾年,大奉里便會有人知曉他沈提燈的名字了。 彼時正是大奉十八年春,沈提燈端坐在怡紅樓里,飲下了一杯酒后,向他的手下們做了一個手勢。 干活了。! 第129章 古代日常 石清蓮與沈蘊玉在江南見過江南郡守之后,又在江南中慢悠悠的行船,行到了一處叫廬洲的地方。 此處是四個府之一,廬洲的知府不敢慢待沈蘊玉,特將廬洲的一處名湖四周都給清了,然后供出一處府邸給他們一人居住。 府內本來是有一群歌姬瘦馬的,甚至還有一些貌美的唱曲小郎君,被錦衣衛全都趕出去了,哭哭啼啼的上船走了。 他們一行人便在這臨湖的宅院中住下了。 他們前腳剛住下,后腳廬洲的南典府司百戶所和北典府司百戶所里的百戶便來求見沈蘊玉,沈蘊玉便去忙公事了。 他住在什么地方,就能把什么地方變成北典府司。 江南是有不少事要忙的,暗地里關于南康王的事要偷偷查,明面上的稅收也不能放松,兩件事交雜在一起,真要處理起來,難免費神。 石清蓮便獨自欣賞這江南美色。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她一人乘一個小舟,在湖面上慢悠悠的飄。 湖面上有粼粼的水光跳躍,陽光一曬,變成了灑金模樣,她這一趟下來沒帶什么侍女,只有北典府司的校尉跟著她。 校尉怕她落水,便一直驅著小舟,跟在這位夫人的身后。 夫人是性情很好的人,瞧著比這接天蓮葉無窮碧的蓮花還要溫軟,從不與人爭執,只安安靜靜的尋一處地方聽雨。 他來北典府司來得晚,只聽前輩們說過,他們大人在成婚之后,整個人都沉淀下來了,比過去溫和多了,偶爾有人犯規,也不會打十五鞭,只抽三鞭,算得上開恩了,若是有誰成婚,還會多放兩天假期。 他未曾瞧見過指揮使以前是什么樣的,但他覺得,再暴戾的人,與夫人相處起來,也會變的溫和的。 夫人身上就有這種堅定和柔軟的力量,她并不鋒銳,也不冷冽,但就是很有力量,有一種就算是到了泥潭里,也能重新爬起來的感覺。 就像是千帆過盡后的木屋,給了久泊的人一個港灣,帶著承載的意味。 石清蓮在湖面上飄了一上午,叫人將她的小舟劃回去了,到了午間,該是她用膳的時候。 她其實不是什么需要精細喂 養的人,只是沈蘊玉是個不定時吃飯的人,有時他飲一杯茶,便算是吃過了,忙的時候連一杯茶都沒有,若是覺得疲憊了,便啃一口老參。 石清蓮瞧不慣他這么作踐自己的身子,便總是喚他來一道吃飯。 只要是沒有很忙的事,他都會過來陪石清蓮。 大概是人老了,所以都開始搞養生了,沈蘊玉日日都要用一些補品,免得他死的早,留石清蓮與沈提燈孤兒寡母。 石清蓮除了生沈提燈那次以外,一直被沈蘊玉養的極好,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都未曾生過病,從京城下江南一路奔波,也被一路用補藥養著,現下往桌邊一坐,瞧著都不像是個生過孩子的少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