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8章
“經驗……其實西方也有很類似的民間音樂,中古民謠,但這些民謠真如果想拿到流行音樂中不現實,就像二人轉融合到流行音樂里也不現實,因為這些民俗文化本身太具有特質了,并不適合流行化的傳播,但如果重點突出特質,起到一種魔性的感覺,反而會有奇效?!?/br> “【土】到極致便是【潮】嘛,而且我覺得,你想搞民俗音樂的話,很多時候還是要看使用場合的,如果一味的追求突出,反而是走了下坡路……” 也不知道為什么。 莫名其妙的。 這幫大佬們聊天的話題就又轉移到了文化本身上。 這些藝術家們追溯文化本身與文化發揚的這一幕,看在世界觀眾們的眼中,頗有種獨特的感受。 這也正是藝術家與戲子之間最本質的差距。 文化程度,與追求的目標。 追逐實力,自然會提升相應的業內文化水平與知識程度,并且不斷的實踐,磨練。 這才是成為藝術家的基本。 追逐名利,那自然只會關注與熱度,流量,錢財,噱頭,炒作,最后越來越“文盲”。 有時候,同樣是搞音樂的。 或許,那些流量歌手和藝術名家們之間,在相同專業上的文化差距,不亞于一個文盲與院士的差距。 而在文化的娛樂交流中,這些藝術家們各抒己見倒是常見。 但以更加娛樂化,玩鬧性質的彼此磨合,寬容,雖然誕生出了無數令人無語的笑料,非常尷尬的效果,或是聽起來就很陰間的嘗試…… 但哈哈一笑后,繼續交流,不經意間,有些不同文化之間的交織與組合,就驚艷了觀眾們。 這些藝術家們,身上閃爍著文藝之光,是如此的耀眼。 看到這一幕幕,似乎很多觀眾開始懂了。 為什么李少杰會特意針對棒子。 就這種平和自然愉悅的文化交流氛圍,最重要的基礎,便是基于每一位藝術家對于自己國家文化的認知,對于他國文化的尊重,以及站在世界文化格局的角度上來思考,才能得來的。 如果來了棒子,這氛圍會變成什么樣,就連國外不關注棒子偷文化的觀眾都能感受的到。 恐怕會有無數的不愉快,會有棒子站出來又對文化指手畫腳。 這個時候,觀眾們自然也就懂了李少杰當初的那句話。 【只有尊重人文,正視人文,才能真正的擁抱人文】 想發展人文,不是靠去偷,去搶以前的東西。 而是從現在開始,正視自己的匱乏,然后努力的走出自己的路。 這樣,在百年后的未來,才不會繼續匱乏,才不會讓子子孫孫們繼續去偷,去搶。 但很顯然。 全世界似乎都讀懂了這一消息,棒子無法懂。 棒子就像是一個病人,不愿意慢慢調養自己,總想著一步登天,于是天天吃大量含有劇烈副作用的藥,然后越病越吃,越吃越病。 急,很急,可越急,越病。 世界人文,與棒子無關。 而這樣的態度與反應,以后,也無關。 但這和李少杰并無關系。 隨著時間的推動,排練進度十分快速。 業余中的這些花絮也似乎越來越少。 雖然世界網友們還有點沒看夠,不過,這也證明了李少杰這邊的排練來到了關鍵的地方。 初期的磨合基礎打的十分牢靠,待到加速之時,自然順風順水。 很快。 第一次的彩排試演便開始了。 排練的樂曲,幾乎每一位演奏者都早已滾瓜爛熟。 對于李少杰的指揮,雖然有些離得較遠的人看不到,但長久的嚴格訓練之下,也絕對不會出錯。 畢竟,這可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三十余家樂團。 這天下午兩點,彩排便開始了。 部門的領導聽聞此事后,也放下工作,特意前來觀看。 這是很好的一次輸出華夏價值觀的機會,自然不能放過。 在單邊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盛行的如今,必然是要更加呼吁國際主義,集體主義的。 而這些呼吁手段中,再沒有比李少杰舉辦的這次活動更加具有代表性與意義的。 彩排十分的順利。 從頭到尾,沒有出現絲毫的差錯。 這些世界頂級的樂手們,展現出了他們無與倫比的專業素質。 很快,便到了大合唱的段落。 神圣而崇高的頌歌幾乎是在瞬間就從一個很微小的音,昂揚到巨大的音量之上。 瞬間就令所有在場的人頭皮發麻。 那合唱團的人數,甚至比管弦樂團的樂手們數量還要多出起碼四成??! 編制如此龐大的人數所能造成的合唱效果,堪稱史上第一震撼! 當樂曲結束后,無論是參與演出的人,還是圍觀觀看的人,都忍不住激動的歡呼著。 慶祝這一次彩排的成功。 只有一個例外。 在結束演出后,李少杰卻皺著眉頭,似乎十分不滿意的樣子。 作為整個現場的絕對主角,李少杰皺著眉頭的樣子,逐漸被所有人注意到。 整個世界瞬間冷靜了下來。 大家看著李少杰,不敢發出聲音,等待著李少杰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