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5章
如果是室內,是聲學環境非常好的練習廳,演奏廳,能夠將整體的音樂聽的很滿。 哪怕是單純的無聲學裝修的室內,也不會因為“聽不到”而產生排練問題。 可室外不一樣。 尤其是這放大了三十倍的感覺。 如果,你站在觀眾的視角,那么聲學體驗是極好的。 收音采集更加不用說,因為那更具有針對性與科學性。 而演出的主要面向群眾,終歸還是要制成視頻,搞到互聯網上的。 所以現場的聲學條件設置,是要按照視頻來考慮的。 如果使用室內錄制,那么這一次的活動失去了意義,留下的只是表面的宏大。 更加完全體現不出“當一個樂團擴大了三十倍后是如何震撼”的感覺。 還是得實際場景的實際采音。 但這樣的情況…… 如果放在單個演奏者本人身上,那就不那么友好了。 你很可能壓根就聽不到其他聲部的聲音。 周圍一大群全是同樂器的,只能聽得到自己聲部,如果是遠一點的其他聲部…… 只能說是聽了一個寂寞。 這樣,一個聲部的整體,很難去辨別“我tm是否和其他聲部配合好了”的情況。 極其容易出錯。 通過簡單的統合指令,分解化的布局排練基礎之上,要做的只是熟背罷了。 待到真正合奏之時,實際上只需要用余光看一個大概即可。 但就是這個“熟背”,需要花費大量的練習時間。 這一個項目,對每一位參與者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中提琴?!?/br> 李少杰繼續發出試音指令。 隨著李少杰話語的落地,中提琴聲部開始演奏起相應的小節。 中提琴,一直是樂團中的“被迫害”對象。 說什么馬善被人騎,人善拉中提那都是小意思。 國際上的中提琴笑話更狠。 四分音符的定義是什么? 就是兩個中提琴家拉同一個音的概念。 ——這是在嘲笑中提琴在樂團里拉的音稀少到非常近似于“意念打醬油”。 中提琴家兩邊嘴角都流口水說明什么? 說明舞臺徹底平衡了。 ——這是在黑中提琴經常沒什么事兒,要么在睡覺,要么拉一個單音拉到麻木。 中提琴和吸塵器有什么區別嗎? 拉出來的聲音都難聽,但吸塵器發出聲音前要先充電。 那中提琴和吸塵器除了充不充電外,還有區別嗎? 有,吸塵器不需要調音。 怎么防止你的小提琴被偷竊? 把它放進中提琴的箱子里! …… 當然,這其實都是屬于地獄笑話類的黑色幽默。 你別以為大家黑中提琴,中提琴選手很受傷。 但實際上,中提琴家自己黑中提琴往往更狠…… 一開始,實際上很多人確實歧視中提琴,將其看成笑話,因為中提琴的音域不如大提琴低,大多起承接作用,也沒小提琴那么炫麗的技巧。 但實際上,到了現代,中提琴的開發,使其的技巧縱使不如小提琴,但絕大多數小提琴技巧,依然可以在中提琴上展現。 區別已經很微小了。 并且,中提琴可以更好的連接起弦樂中的高音與低音。 在樂團中的演奏難度很低,更多的其實是為了整個樂團做出的犧牲,而并非是“不能當主角”。 就目前來說。 小提琴和中提琴的區別在哪? 中提琴可以燒的更久,中提琴上面能放更多啤酒。 在李少杰發出指令后。 中提琴聲部開始演奏起他們枯燥的單音。 但縱使是平平無奇,最為普通,幾乎沒什么特色的一個單音長音。 在擴大了三十倍后,所演奏出的那種氣勢,音響力量,也忍不住令人感到一陣心潮澎湃。 而在試音后,開始各個聲部彼此之間銜接配合的訓練時候,隨著一個又一個指令的安排,如精密機械運轉的各大聲部演奏者的演奏。 就仿佛感覺巨輪開始啟動了一般。 多少是有點微型人列計算機的內味兒了。 擴大了三十倍的交響樂團,給人帶來的震撼便是如此輕易。 此時,很多領導才懂了李少杰的想法。 正是這樣的cao作,才更能展現出宏偉的畫卷,這就會讓演出變得更加震撼人心,更加有一種“世界性”的感覺! 隨著排練進度的不斷推進。 這種震撼感越來越巨大。 縱使是這些一直參與排練的樂團樂手,或者一直圍觀排練的領導們,也依然會每一次都感受到強烈的震撼。 習慣了就會麻木,但這次卻是真的很難麻木。 幾乎每一次,都會感受到那種強烈的悸動。 而這樣的激動感,成為了最好的助力,讓磨合的進度迅速加快。 …… 就在李少杰開始排練的近期。 越來越多的各國媒體記者們,也前來到現場采訪,想要打探一手消息。 而無論是各國音樂家,李少杰,還是國內的領導,也都樂于見到這一點。 甚至巴不得人多來采訪采訪。 而隨著采訪各個國家的音樂家后,這些演奏者們對于這次活動項目的看法與態度也相繼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