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章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首流行音樂所能承載的信息也是有限的,太過于繁瑣復雜的結構,對創作者來說是折磨,對于聽眾來說也是折磨?!?/br> “所以我會說,【去旋律化】,就是一個發展趨勢?!?/br> 李少杰開始敲著黑板。 “大家可以注意到,現如今的流行音樂,旋律的變化越來越少,也越來越單調,尤其是嘻哈音樂的出現,讓流行音樂音符的變動,變得更加懶散?!?/br> “這真的是那些音樂人糊弄嗎?不見得?!?/br> “因為這些優秀的音樂人,能脫穎而出,優秀的旋律創作仍然是必不可少的?!?/br> “但他們的作品毫無疑問的,都在逐漸的【去旋律化】?!?/br> 流行音樂的發展是基于什么? 是基于前沿音樂的一些嘗試,將那些狗都不聽的先鋒音樂中的一些理論嘗試應用到流行音樂的創作中。 但先鋒音樂現在大多是在搞“無調性”音樂,來讓音樂徹底擺脫調性的束縛,以及使用更多詭異的音色,甚至是噪音,去嘗試用更多的方式去引導情緒。 這些看似無意義的行為,其本身的實驗其實就是最大的意義。 這玩意壓根也就不是人聽的,說喜歡聽實驗音樂,顯擺自己多么潮的…… 完全可以上去大嘴巴子抽他。 因為搞音樂的人自己都知道,那些陰間的先鋒音樂本身不是為了好聽,不是為了什么作品,而是為了嘗試,為了試錯。 那玩意本身就是狗都不聽…… “所以,現如今的流行音樂,越來越多的側重點與精力,更加傾向于【節奏】與【音色音效】上?!?/br> “電子合成器的存在給了大家更廣泛的音色,能更大程度的利用音色去影響聽感?!?/br> “而節奏這個維度的開發,也有著巨大的潛力?!?/br> 李少杰打開面前的一大堆高端編曲設備。 打算切身實地的給人展示一波。 第540章 這就是大佬的腦洞嗎?! 實際上,關于流行音樂的這種尷尬現狀,這些尖子生們多少都知道一些。 只是平時很少去思考這些問題罷了。 人是唯一會思考意義的人,也會思考意義存在的價值,意義由來的原因。 但這也只是少數一批。 絕大多數人,并不會深究一些這方面的話題。 在場的音樂生們懂歸懂。 平時也有注意到。 但擺在明面討論這種趨勢,倒是第一次。 “老師,你說的流行音樂的趨勢是去旋律化,那是不是證明優秀的旋律越來越少?未來專注于旋律的創作是無用功?” 有同學開始發問了。 聽到這話,李少杰反而搖了搖頭。 “不,旋律依然極其重要,我說的只是流行音樂創作的取舍問題?!?/br> “音樂是信息的承載體,觀眾對音樂的感官體驗,其實就是對音樂內信息的解讀過程?!?/br> “我們常說審美高低,實際上并不完全是審美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是對信息的接受與分辨度不同?!?/br> “我們這些搞音樂的,聽到音樂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再次回味的時候又會注意哪些方面呢?” 李少杰沒有完全回答,而是問向了這位提問的同學。 這位同學思考了一下,回復道。 “第一時間聽的是旋律,節奏,音色,強弱,再次回味的話,可能注意到的是層次,和聲,甚至是整個織體,大致的去分辨調性調式曲式?!?/br> “沒錯,這是基于你音樂行業從業者的視角?!?/br> 李少杰點了點頭。 “但對于普通的欣賞者來說,這些都是多余的?!?/br> “普通的欣賞者只是一個籠統的體驗,并不會針對性的去辨別信息,所以你整體音樂的信息度是流行音樂的創作中,必須要考慮的?!?/br> “信息度太少,會單調,聽多了就極其膩味,觀眾也會不喜歡?!?/br> “信息度多很重要,但如果信息太多的同時,你沒考慮到一個側重的問題,那么就會讓觀眾感覺到一種雜亂,沒有第一時間接收到你的信息面貌,那么自然很難起到娛樂的作用?!?/br> 說到這里,李少杰聳了聳肩。 “流行音樂的本質還是娛樂,不是你提升學術高度的東西?!?/br> 學生們哈哈笑了起來。 而提問的學生,卻皺了皺眉頭。 似乎看出學生的困惑,李少杰開口道。 “流行音樂短小精干,不適合如古典音樂那般承載巨量的信息度,而且目的是娛樂化,要讓欣賞變得輕松化?!?/br> “所以,你的信息側重一開始就要有鮮明的目的?!?/br> “比如,你強調的是旋律,那么節奏一定不要太過復雜,太復雜的節奏會干擾到對旋律信息的判斷?!?/br> 說到這里,李少杰話鋒一轉。 講話的內容直擊當前流行音樂的痛點。 “可是旋律的書寫,會受到主調音樂以及和聲走向的限制,而變調離調中,也是要符合情緒發展以及調性變化的自然規律,所以施展拳腳的地方并不多?!?/br> 是的,這便是絕大多數人感覺現代流行音樂越來越垃圾的原因之一。 限制于和聲走向,主調音樂。 所以在旋律的書寫上,能不一樣的東西本身就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