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第522章 難住杰哥的居然是當評委? 青少年的比賽,正式啟動。 李少杰的排練也從未落下過。 此時的李少杰,仍然記得小時候看的《yan安文藝》報告,依然記得與譚教授探討佛學,從而對“人民藝術”有更深刻的理解。 此時,身為外交一環。 李少杰覺得,自己更加要展示出何為東方的藝術之美,華夏的靈魂神韻,以及…… 什么叫做人民藝術。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必須要有屬于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這種比較重大的外交中,參與演出,走到國外演出,你的作品,甚至可以代表你們這個國家的形象。 絕對不是一拍腦子就能想表演什么就表演什么的。 饒是李少杰的作品很符合,饒是李少杰這個人在這次外交活動中都很關鍵,但作品的審核也依然非常的嚴肅。 其實問題很簡單。 因為你是生長在這里的,你的思維方式,價值觀,思考與行為邏輯,都是符合地緣的。 你這么做,你會這么想,你是這種感覺。 但人家未必。 這就是不同文化碰撞中需要考慮的東西。 就好像燈塔那邊的所謂“zz正確”,搞上一百多種性別,五花八門的顏色,各種各樣的保護……你在華夏這邊玩一玩? 保準不被網友們噴成弱智。 所以。 不要自以為“我覺得”,而是要知道,以對方的文化,行為思考邏輯,會怎么看待。 燈塔之所以會有很多我們看來啼笑皆非,甚至魔幻離譜的行為cao作言論,不正是因為他們高傲,總是以自己的想法揣測另外的文明與文化么? 所以,作為禮儀之邦,作為泱泱大國,細節也將無與倫比。 或許很難理解。 但如果換個說法就好了。 就比如我們覺得王權至上不符合我們的歷史發展與價值觀,于是,在作品里對這類現象進行了一系列抨擊,或是有作品是反抗王權至上思想的。 在我們看,這是進步的。 但假如交流的對象換成一個王權至上的國家呢? 那就別交流了。 直接斷交算了。 不要懷疑,即使是現代,也依然有很多這樣的國家。 很好。 這樣,你就精準的踩雷了。 沒必要一定要歌頌人家的東西,但起碼你準備的東西一定要避開對方的雷點。 所以,這方面的一些東西,十分敏感。 必須要做好前期審核的工作。 大家都知道,或許你創作者沒什么壞心思,但也許會有哪里因為文化的差異導致雷點沒有注意到。 時間也就這么慢慢的度過。 為了對標奧方的至高榮譽青少年音樂節,自己這邊,也整合了很多專業級的比賽。 比賽的內容是專門對標民族音樂的。 名為“知禮樂和”。 名字上或許聽起來不如至高榮譽那么刺激,但蘊含著華夏歷來的含蓄與高境界。 “樂合同,禮別異”! 音樂上“和而不同”,禮儀上的“禮尚往來”為核心指導思想。 禮樂禮樂,禮樂不分家。 這是華夏文化中最偉大的部分之一。 中華音樂的“和”思想,影響了很大一片的領域。 甚至可以說是華夏文化核心價值觀的最高追求。 曾經的晏子,便從音樂中領悟了最高的道理。 “和而不同”。 音樂的優美是因為和諧中有不同。 治國也一樣,要和而不同。 這和而不同,表現在禮儀上,那就是“禮而不亂”,“禮別異”。 中華傳統音樂和中華傳統文化是什么關系? 很簡單。 中華傳統音樂的核心價值,就應該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 之所以從比賽的名字上就不一樣,正是因為這便是東西方音樂最大的一個不同。 西洋音樂更偏向于發泄與放縱,但傳統音樂更多強調內向。 追求的是天人合一,追求的是“和合文化”。 音樂的味道來源于音律,音階,審美,東西方音樂在這方面也是完全不同的。 就好像吃面如果不放醋,似乎就缺少了晉中的味道。 吃火鍋不放辣,就不像在川蜀。 【以樂為鏡,可知中國人?!?/br> 李少杰感受到了來自于高端局的一點壓力。 不過,更多,還是會感覺到一種榮譽感。 仿佛自己站在這里,才夠勁兒。 …… 比賽的日程也逐漸來到了決賽。 由于是第一次舉辦這種跨很多樂器種的民族樂大型比賽,所以,評委們更是慎重無比。 跨樂器比賽,是很難有一個具體的評判標準的。 如果是同樂器比賽,參賽曲目也就那些。 對同樂器的運用程度自然會很容易的分辨出一個高下。 但跨樂器比賽,比如,一個揚琴和一個古箏比。 技巧,演奏形式,都不同。 所以,在各自領域中,水平相近的情況下,實在是太難斷定勝負。 在這樣的基礎上,以李少杰為首,評委組換了一個角度去作為辨別勝負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