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指揮折磨,樂手也折磨,相互折磨死去活來。 往往來一個糟糕的客席,所有人又要重新開始。 再加上國內的古典樂發展本來就晚了相當多,甚至照比隔壁霓虹,都晚了一百年。 是的,一百年,人家小日子都趕上了二十世紀初。 甚至如果只談音樂的發展,人家明治維新時期就開始了。 問題極多。 再加上不少人,哪怕是行業內部人,“能混獨奏的還混樂團?”“樂團不是混子嗎?”這種離譜思想都很多。 濫竽充數? 實際上,有人這么想了,才會有人這么做,才會出現問題。 所以有個很奇葩的情況存在著。 混子的樂團混子多多。 內卷的團卷到頭皮發麻。 樂團里的樂手,也會有很多著名演奏家。 獨奏與合奏,本身就是不一樣的東西而已。 不過,饒是如此。 也依然發展起來,追趕起來了。 雖然說,花了六七十年發展趕上了人家一百多年的發展,很猛。 不過,在所有國人看來。 不是第一,那就是落后,發展快那也是落后,我如果不是廢物,為什么沒拿第一? 本來就在這種感覺的情況下。 又有不少國外的指揮名家來到國內樂團客座指揮,看到了這些問題,排練中還解決不了。 畢竟,古典主義音少的作品要求更精細,音多的編制大的排場大的觀眾更愛看,樂團的問題也更容易被糊弄過去。 這時候人家拋出一句…… “德國的社區樂團都可以很好的演奏古典主義,可中國樂團是演不來的?!?/br> 其實人家沒啥偏見,說的也就是事實。 但就是純純的上眼藥。 氣不氣? 氣! 氣人家說了實話嗎? 不是。 是氣自己不爭氣。 別跟我提什么發展晚,投入低,人多,體系,牽一發動全身,指揮啊,人才啊,習慣啊,亂七八糟的太多問題需要解決等等等。 我就問你一句。 【憑什么干不過外國人】 誰來誰不扎心。 所以,實際上,對于樂團發展,對于真正的“牛b”。 國內,國內樂團,對進步的渴望,對絕對優秀的欲望,往往會更加的強烈。 還是那句話。 【憑什么干不過外國人】 就今天必須把你給干了! 這還真不是啥做夢。 實際上,如果將國內頂級樂團這些樂手單獨拎出來,我國樂團樂手實力并不差勁,甚至因為人多卷起來的緣故,相比其他更強的國際樂團樂手,隱隱還能優秀不少。 但還是那句話,合奏是團隊,團隊也不是你每個人都強就一定強的。 lol那么多艘銀河戰艦,全tm沉了,就能很好的說明問題。 李少杰作為一位世界級的指揮家,即使是在全世界內都是獨一檔。 讓李少杰來帶隊,或許不能改變問題根本,但如果以他帶的單個作品質量來說。 可以達成“獨一檔”成就還是可以的。 這是很好的一個機會。 受益最大的并不是收獲什么所謂“樂團真的厲害”之類虛浮的夸獎。 最重要的,是通過這次演出前后,經歷過的排練,交流,參觀,去尋找屬于自己的特色答案,以此尋求更多解決一系列基礎問題的方式。 并且,為樂團刻下發展史中關鍵的一部里程碑。 隱形好處很多。 只有你夠強,人家才會更多邀請你演出,你來的次數越多,交流越頻繁,進步追趕速度也自然越快。 長此以往的良性發展下,也終將會有屬于自己的音樂圣地“卡內基”。 所以。 排練的情景,像是一群瘋b在拼命。 卷!往死里卷! 你頭皮不麻,那都算使勁兒使的??! 李少杰無疑是最忙的那位。 不過還好。 因為是原班人馬,合作過。 所以,李少杰在帶樂團重新磨合,重新排練的時候,要省心很多。 畢竟,單說這幾個表演劇目,一開始,李少杰就給人塑造成了自己的形狀。 重新回想起以往的感覺其實也不難。 …… 排練的日子里,關于李少杰音樂會的消息開始徹底發酵。 這一下,完全就不得了了! #李少杰將攜國內三大樂團登陸卡內基!中國音樂里程碑的一步!# 熱搜直接擺出了這樣的評價! 不少網友本來還有些嗤之以鼻,不太了解其中的含金量。 點開以后……網友們愣了。 【臥槽!是官微!】 【臥槽!好多官微!】 事情一下子就不簡單了起來! 網友們仔細看了看相關內容。 剛想說點sao話,卻發現…… 評論區被關閉了! 好家伙,關閉評論,這tm不是大事兒?! 再仔細一看。 一群官方的相關單位大佬,紛紛站出來隔空助攻,確定此次演出的重大意義。 而更加震驚的,則是音樂行業的學生或從業者。 【臥槽!卡內基??!】 【臥槽居然是卡內基,杰哥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