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1章
等王煥初坐下來,寒暄了兩句之后,顧海山這才把話題引向大學專業的事兒。 一聽說是關于地震學專業的事兒,王煥初頓時驚疑不定地問道: “我們新城真的可以開設地震學專業么?” 現在的情況,有些特殊。 即便王煥初在新城這邊也呆了七八年了,可依然還是有些疑神疑鬼,按部就班,根本不敢亂搞什么創新。 主要是害怕,畢竟地震學這樣的專業,本身就不是什么好學科。 好像跟什么傳統的地質學,或者說風水師,有很大關系一般。 反正在普通人看來,地震學就是這樣的一個特殊情況。 “為什么不可以?” 周濟民反問了一句,不等對方回應,他繼續說道: “開設地震學是我提出來的,而且我認為十分迫切,我不想讓我們的研究成果得不到驗證……” “古代封建王朝是怎么毀滅的,我們都知道其中的原因之一便是小冰河……” “其實除了這些之外,天災人禍也是其中之一,不過我們現在要說的是天災……” “關于天災這些方面,除了地震災害之外,還有隕石、泥石流、海嘯、龍卷風等等……” “我們綠洲新城即將發射新的通訊衛星,建立起更加完備的全球通訊系統,到時候全球氣候方面……” “后續,我們會成立新城氣象局,每天晚上我們新城電視臺會更新我們全國各地區的天氣預報……” 聽罷周濟民的話,王煥初和顧海山兩人才知道前者的格局,真不是一般的大。 并且周濟民身上那一往無前的氣勢,也讓人十分敬佩。 這才是科研工作者應該有的態度。 “好,那么便依照熊貓同志所說,老王,你們新城大學開始著手組建地震學專業吧,今年九月份招收學生,肯定還來得及……” 顧海山大笑著說道。 “沒問題,既然二位都那么支持,我責無旁貸!” 王煥初點點頭,隨后一臉感慨地說道: “其實當初我曾經去過幾次京城大學的地震樓,對他們這個專業學科是非常感興趣的,奈何……” 京城大學的地震學學科創立于一九五六年,是國內高校中最早建立的地震學專業,也是目前國內高校中地震學研究方向最全的。 研究領域包括理論地震學、結構地震學以及震源地震學等。 只不過,現在的京城大學,地震學這個專業已經形同虛設了。 他這番話,把周濟民和顧海山兩人也說沉默了。 “這些事就不要再提了,我們綠洲新城好好發展我們的科技,其他的事情,不要去討論!” 沉默片刻,周濟民如是說道: “王校長,除了新城大學需要建立地震學專業之外,你們還需要建立地質學專業、氣象專業等學科?!?/br> “比如氣科學技術、大氣探測技術、應用氣象技術、雷電防護技術等等,這些都是未來我們國內急需的人才,必須抓緊時間培養……” “不要擔心學生們畢業之后沒崗位安排他們,我跟你說,我們最起碼需要在全國每個縣城建立一個氣象局或者氣象小組……” 全國那么大,每個地方都需要一個氣象局來保障當地的農業發展。 接下來,周濟民便跟他們開始普及最新的通訊衛星技術更新之后,將會帶來哪些變化。 同時也跟王煥初和顧海山兩人科普了一下,有關氣象方面的技術影響。 “你們應該還記得五九、六零和六一這三年的自然災害吧?” 聽到周濟民的詢問,王煥初和顧海山兩人連忙點頭。 “我們不想再次看到這三年自然災害,那么就必須人為干預和預防這樣的災難發生……” “除了之前我們偉人所頒布的修建水庫等一系列政策,我們氣象局也必須要進行人為干預,進行人工降雨……” “關于人工降雨這件事,技術突破是非常簡單的,我已經花費一周的時間大致上解決了人工降雨的技術問題……” 眾所周知,人工降雨發射的是裝有干冰等人工降雨物質的炮彈。 人工增雨防雹炮彈簡稱人雨彈,人雨彈是通過高炮射擊。 將彈丸發射到云層中爆炸,以爆炸和爆震產生的沖擊波把催化劑播撤到云中,使催化劑產生大量人造冰核,通過催化劑的作用使雹云、雨云的機制產生轉化因而達到增雨防雹目的的一種民用炮彈。 然而,人工降雨根本沒有那么簡單地發射人雨彈就可以了,需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問題。 畢竟人工降雨作業只有在一定的自然云的條件下才能獲取所需的增加水量的結果,技術條件還無法做到人工造雨。 因此大氣探測技術、應用氣象技術等專業人才就派上用場了。 顧海山和王煥初兩人聽完周濟民的話,都激動到渾身顫抖。 如果這件事真的成了,那必將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兒啊。 按照周濟民描述的情況來看,那么未來一段時間內,一旦把氣象局在全國建立起來,干旱問題,或許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預防了。 “老顧同志,你們政務部門要開始組建氣象局,最后是跟軍方合作,因為后續的人工增雨所需的高射炮,還得從軍方這邊大量采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