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女身
書迷正在閱讀:錯鶯入懷、當彪悍直男穿成柔媚少宮主、和豪門大反派老公一起吃瓜爆紅、暗香浮動( 古言 NP 高H )、爽文女配職業養蠱、我是虐文男主他姐[穿書]、綜藝快樂劃水,國家夸我功高至偉、穿進只有我正常的世界、趴墻小閑妃、我在香江當神算
果然。 大師講到了八敬法,講到了男尊女卑,講到了社會譏嫌和外道攻擊,講到了女性加入佛教后,眾多社會問題的改善和尼僧這個職業出現后,對男權社會的正向推動和女性可以在嫁人和為母之外做出另一種選擇的重大意義。 世間宗教沉淀千百年,幾乎都將厭女根植于文化內核,雖然佛教也不例外,但至少,釋迦摩尼向女性敞開了第一扇宗教生活的大門,意味著女性自此,多了一個獲得更多獨立性的機會。 父權之下,連自己的獨立都只能靠別人的施舍,你還不得不承認這種施舍確實是推動女性思想進步和身體自由的一環,現實真的很諷刺。 “部派佛教時代,般若經典生大乘佛教,無物可以自足而知萬法為一,五蘊皆空則境空,空不滅境,空境為二,空不離境,境不離空,境性自空。是以……” 這段木若真心聽著有點繞,俗稱沒明白,像在聽天書。 空,空,空,空什么空? 她只知道四大皆空,色即是空。 又是一段長經,木若左耳進右耳出,明明大師講的是中文,她偏偏聽不明白,像極了大一剛入學時坐她旁邊聽大馬老師全英文講專業課,卻一個字都沒聽懂還偏頭問她的英國同學。 終于到了她能聽懂的部分。 “無物可以自足而知萬法為一得以擬人化,最高智慧般若被視為具有女性特征,這種仁慈母性力量,才能救眾生于無名痛苦業與輪回之外,由此般若波羅蜜多成為諸佛之母。諸法性空,自然無男女相,但眾生以妄想心而視,歧視女性等分別念則生于此……” “大小乘佛教并存之期,《大毗婆沙論》點化眾生可以積累福報之式達三十二相,將十善業行于百思,自此,女性亦可達三十二相?!妒ⅣN經》有載,勝鬘夫人終去女身而獲成就……” 女性成佛了啊,思想進步了啊,可她放棄了什么,女身。 諷刺。 “《阿閦佛國經》有載,阿閦佛是諸佛凈土中唯一有女身現的凈土,此間女身德行兼備,相好圓滿,比世間女性尊貴百千萬倍。無疲憊不懈怠,于安穩無痛中生產;無煩惱苦痛,身體只有香味而無臭味;雖是女相卻非俗世女身,更無柔弱扭捏之態,無容色惡劣語言卑下之丑,無喜邪事好長舌愛播弄是非之缺,而具頗多德行……” “什么叫非俗世女身?”木若自言自語,只有氣沒出聲。 左手邊離她很近的鄔川卻聽見了,回答了,也是氣音,“沒有女性生理上的不便和痛苦?!?/br> 點頭示意,木若又懂了。 沒有大姨媽。 聽起來很美好,她也希望女性可以這樣,不過靠佛沒用,得靠進化,像四腳爬行的猴兒直起身子變成人行走的那種進化。 大師講到了龍女轉女成男,畜生道與女身并存也能成佛,在什么什么經里,釋迦摩尼也提到了轉女為男與離女身的方法,一眾紅袍僧聽得很認真,木若甚至在一些女僧眼中看到了光亮,好像這樣她們真的就會有法可循。 木若面上并未露出什么表情,她尊重一切宗教還有它們那些虔誠的教徒,但她內心,不屑,信佛作甚,拜千座廟不如去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求神拜佛,絕境之徒才干的事,何況還有人至死唯我,只信自己。 “發心行菩薩提道是第一要義。女眾應審視自身,為何常膽小怕事,不敢獨自出門,又常常如奴婢,居所惡臭遍地,雖有王族貴胄者,亦膽小畏人,此為缺陷,需改之……” 剛聽到這些方法時,木若確實是不屑的,她只認為全篇皆是赤裸裸的厭女和統治者教義下三從四德的女子,卻又被他們反過來質問為何不肆意膽大,直爽勇敢。 但越往后面聽,她越感受到了隱藏在父權輕視傲慢下對女性意識覺醒的引導。 這時的佛,或者說這時有人,正在悄悄通過佛教在天下城邦荒原的大肆傳播,通過這種深入人心的宗教傳道,讓女性開始有了褪掉傳統刻板印象的想法,并被鼓勵進行修正,改掉唯唯諾諾的小女子習性,向統治層那些談吐大方,才情皆備,社交上舉止得體,決策中果斷英明的男性靠攏,這從某種意義上講,確實是女化男身。 原來宗教哲學所謂修行,修心,乃此意。 木若有點悟了。 大師的這堂經課講到密宗金剛女性觀才止,和大師道了別,約定明日再來,幾人出來時天色已黑,卻仍有些意猶未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