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213節
第209章 講道理,冰雪運動在國內一直屬于小眾項目,而短道速滑在國內冰雪運動里又屬于小眾流派,過去幾年,除了由國內承辦的國際賽事之外,像是挑戰賽、全國聯賽之類的賽事,經常是免票的,比賽場館就在那兒,冰迷們想進就進。 去年開始,因為2001-2002賽季是奧運季,前有冬奧宣傳,后有02-03賽季蘇涼的崛起,短道速滑國內賽的熱度比起往年已經要高了許多。 比賽雖說不至于搶不到票,但一些觀賽視角較好的位置也確實需要提早購票了。 原本冰迷們聽說啟用了新場館,還想著新場館位置多,能夠近距離觀賽的位置也多,買票可以稍微從容一些了,結果沒想到,隔壁花滑版塊的家伙們居然就橫空出世了。 短道速滑版塊這里的冰迷們看著隔壁前來曬票的家伙們,一陣懵逼。 怎么地? 好位子這就都被先搶走了? 當即有還沒買票的短道速滑冰迷哀嚎了起來:【隔壁的,你們幾個意思?買錯票了吧?這是短道速滑比賽的票,不是花滑的!】 隔壁的花滑愛好者面帶微笑:【哪兒錯了?我們買的就是短道速滑挑戰賽的票!】 說起來這些花滑愛好者也是滿心悲憤,蘇涼一個好好的花滑天才,不玩兒花滑去玩兒短道速滑了! 他們這是痛心疾首??! 雖然早已經知道蘇涼在短道速滑項目上的天賦和成績,但他們也還是想親自到現場去‘審判’一下蘇涼的比賽。 當然,如果能夠在蘇涼的跟前混個眼熟,再暗搓搓勾搭兩句,問問他能不能轉花滑,那不就更好了嗎? 他們也承認這樣的小心思不太道德,可是道德有什么用?繼續道德下去,然后徹底看著蘇涼向短道速滑的康莊大道……啊不,是歧途上徹底回不來嗎? 總之,別管是抱著怎么樣的心思,2002-2003賽季華國短道速滑的第一場比賽,門票的銷量就創下了一個小小的高峰,就連冬運中心的領導們都收到了這個頗讓人意外的消息。 冬季項目管理中心辦公室 “門票賣出了6成?” 辦公室里,幾名班組成員互相看了看,臉上都寫著詫異這兩個字。 別看人家什么足球比賽或是演唱會門票動輒就能賣個八九成的位置甚至滿座兒,但那是人家的事情,就冬季項目來說,如果是國內賽,就連熱度最高的花滑項目,賣票也很難賣出這個水平。 早年更是有許多冰迷都習慣了各個協會和主辦方發贈票觀看比賽的傳統,付費購票的熱情是很低的。 像他們冬運中心就為這個賽事推廣的事情愁白了頭,想要推廣比賽,想要提高國內運動員的競賽實力,首先你就得先多辦比賽,但多辦比賽光辦不賣票,他們的資金也困難,而至于招募投資方……冰雪項目的熱度就擺在這兒,熱度有限,資方的熱情也有限。 這就像是國內短道速滑熱度的現狀,包括民眾普及度等問題都在掣肘著整個項目的發展和提升。 這回的挑戰賽作為本賽季國內的第一場比賽,參賽的都是國內選手,作為主辦方,他們都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甚至早早地準備好了一系列贈票,準備根據屆時的門票銷售情況,發放一些贈票到京市的體大等相關院校,幫忙充盈一下現場。 結果還沒等他們發放贈票呢,居然就收到了門票銷售成績喜人的消息。 來報告這個好消息的辦事科員笑著說:“我們請售票點的工作人員做了小調查,說是這回購票的觀眾,組成部分挺有趣,其中有一部分是花滑愛好者,既往的購票習慣里并沒有短道速滑的比賽門票?!?/br> “哦?”辦公室的副主任王建平好奇地扶了下眼鏡:“這是怎么回事兒?” 姓林的科員笑了起來:“這我也打聽過了,說是因為他們想去看蘇涼的緣故?!?/br> “冰雪王國那個論壇各位領導都是知道的,最近這論壇上花滑和短道速滑這兩個板塊都在斗氣呢,花滑板塊的冰迷看不到蘇涼的花滑比賽,結果都跑來買短道速滑比賽的門票了?!?/br> 弄清了這其中的前因后果,這些冬運中心的領導們也是哭笑不得,他們倒是不知道蘇涼還能有這效果。 “這應該怎么說?這就叫商業價值高吧?” 過去,運動員只是單純的一種特殊職業,在人們眼里,代表國家去的榮耀的運動員,身上都有著獨特的光環。 運動員們所考慮的也大多都是全力以赴訓練、比賽,沒有其它。 但是隨著新世紀的到來,運動員強大的實力以及他們身上的光環讓他們成為了不少人的偶像,這背后也衍生出了與運動員個人有關的經濟商業價值。 早年體總方面也沒有處理過這樣的案例,但隨著一些高商業價值的選手出現,隨著一些廣告商指定運動員個人簽署廣告協議、代言人協議的案例出現,再參考國外明星運動員的商業價值與收入等等,體育運動員身上的商業價值也已經被正視。 而由于國內特有的舉國培育體制,運動員的商業收入究竟應該歸屬運動員還是所屬運動隊之類的問題也屢屢在業內產生矛盾與探討。 只不過吧,這樣的問題,在冰雪項目上暫時還沒出現過。 實在是冰雪項目的普及度太低,運動員的民眾認知度有限,不像是籃球、足球、乒乓那些項目,國民認知度高,廣告商找他們也更有底氣和熱情。 冰雪項目這里,就算02年初冬奧那會兒,華國隊的幾位奪牌選手也沒能收到幾個商業邀約,更別提現在這普普通通的小賽年了。 幾個領導正聊著呢,突然中心里前年新增的商務與市場拓展部門的科員小許就腳步有些匆忙地敲門進了辦公室。 “怎么了?” 小許平復了一下自己的輕喘,聲音里帶著驚喜道:“主任,飛揚集團那里答應了冠名投資,并且百分百地接受了我們提交的資金方案,咱們這個賽季的比賽,飛揚那里全投了!” 王建平聽到這話,當即一喜:“好??!太好了,飛揚集團不愧是咱們國內的運動品牌,愿意給國內的冷門項目支持,好,太好了!” 王建平連連說了幾聲好之后,才想起詢問:“那除了冠名之外,飛揚集團有提什么別的條件嗎?” 小許笑著道:“有,不過我看這條件,問題應該不大——飛揚的人好像想邀請短道速滑項目的選手蘇涼作為他們的品牌代言人,說這塊的費用會單獨商量?!?/br> 聽到這話,剛剛還在聊著其他項目運動員商業代言等等話題的王建平等人都怔了一下,然后哈哈笑出了聲。 “看來咱們剛剛說的話真沒錯,這個蘇涼的身上,商家價值或許比我們想得還要高??!” *** 2003年9月19日星期五,03-04賽季的華國第一場國內賽事,飛揚杯短道速滑全國挑戰賽京市站的比賽,正式拉開了帷幕。 因為飛揚集團的冠名,這次的挑戰賽選手獎金也達到國內賽事的了歷年之最,冰雪圈子里都知道了飛揚集團像是因為看好蘇涼,所以一口氣答應了冠名一整個賽季的短道速滑賽事。 這件事情在冰雪圈子里很是產生了些爭論,有人認為資本的加入會使得整個運動員圈子人心浮動,也有人認為這是冰雪項目可以大力發展的好時機。 還有人覺得飛揚集團把重注都壓在蘇涼的身上不合適,蘇涼今年也才16歲,這個年齡段的選手成績還不夠穩定,上個賽季的成績好不代表這個賽季的成績能夠繼續保持,言語間頗有點貶低蘇涼的意思。 但再如何意圖貶低蘇涼,當蘇涼與他同組的對手出現在追逐賽的賽場上時,現場驟然響起的歡呼聲已經證明了現場觀眾對于蘇涼的熱情。 與蘇涼同組的是一名京市隊的選手,但在看到現場觀眾對蘇涼的熱情表現后,明顯有些不太愉快。 論理來說,今天這是國內賽,蘇涼與這名京市隊的選手應該屬于‘隊友’才是,可惜的是,這名‘隊友’看起來并不怎么喜歡蘇涼。 對于這名‘隊友’的態度,蘇涼并沒什么所謂,從前到現在,不喜歡他的人有太多太多,作為一名運動員,在不斷攀登的過程中,總會打落一些對手。 這些對手不可能對他抱有太多的好感,并且,如果這些對手的情緒只能沉浸在對他的厭惡上的話,那么這些現在還能稱為‘對手’的運動員,很快就不會再有機會登上和他同一水準的賽場。 當蘇涼與他的這名京市隊的‘隊友’在賽場的對角起跑線位置站定,隨著發令員的指令聲響起,蘇涼已經壓低了上身,手臂擺高,將凜冽的目光看向前方,冷靜地等待預備之后的發令槍聲響起—— 幾乎只是一個短暫的呼吸之間,‘砰’的發令槍聲響徹了這個全新的短道速滑場館,賽場觀眾席上,所有因為‘蘇涼’這個名字而來的冰迷們,都將視線匯聚在了那個穿著一身白紅相間比賽服的少年身上。 而這個少年,也在發令槍聲響起的瞬間,輕盈而迅捷地向著前方啟動疾跑,繼而迅速又流暢地銜接到了快速的滑行之中,整個過程行云流水一般,再眨眼他已經沿著內道入彎,沒有浪費一絲路線上的距離。 他的滑行快速而又輕盈,每一次的蹬冰都顯得流暢而順滑,像是不費吹灰之力,卻又在倏忽間又已經再度拉近了與他對手之間的距離。 曾經較早關注蘇涼的冰迷都還記得蘇涼在上一個賽季中最初與周海波的那一場追逐賽。 如果說那一次的追逐賽蘇涼的表現已經足夠驚艷的話,那么這一次的7圈追逐賽,蘇涼所表現出來的絕對速度能力更是全然的碾壓。 “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追逐賽?!?/br> 從比賽的第一圈還未結束時,坐在觀眾席上的京隊教練張建新就已經發出了嘆息聲。 賽場上的這名選手,他的主管教練曾經是與蔣一波不合的青年隊教練之一,也曾經因為他手下的選手沒能入選國家隊而暗中詆毀過蘇涼與蔣一波父子。 雖然張建新為了整頓京市隊的風氣已經辭退了那名教練,但京市隊里到底還是有一些與蔣一波蘇涼父子帶有偏見的選手。 張建新并不指望這些選手拋棄偏見,但他希望,至少自己隊里的選手,能夠在直面強敵之后,正視對手的實力,而不是仍舊用各種理由來為自己開脫。 現場的其余觀眾自然不知道這里面的其他關系,他們只知道蘇涼在這一場7圈追逐戰中硬生生滑出了套圈的結果—— “我怎么覺得夏訓過去,蘇涼的實力又更強了一些?” “這個絕對速度、這個過彎的能力……這種高速耐力還有對于整體滑行賽程體能與節奏的把握……!” “把‘覺得’兩個字刪掉吧,蘇涼的實力絕對已經得到了提升!” “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看到蘇涼登上國際賽場時候的樣子了!” 冰面上,那個越過終點的少年緩緩停下自己的滑行,在滑過某一側的觀眾席時,抬手朝著觀眾席的方向像是朝著冰迷揮了揮手,而在他揮手的方向上,有一對老夫婦抱著個可愛的小不點,也正在朝著蘇涼的方向揮著他手里的迪迦奧特曼。 這個小不點看著跟自己揮手的哥哥,滿臉的驕傲和開心——昂!暖暖的哥哥最棒啦! 第210章 參與此次挑戰賽的國內選手對蘇涼的實力早就親眼見識過或有所耳聞了,但在看到蘇涼在賽場上姿態輕松地完成了這場七圈追逐賽,并碾壓式地套圈勝利——哪怕這其中有京市隊的那名選手發揮不佳等等原因,可蘇涼的強大也早已經毋庸置疑。 “好快的速度?!?/br> “他在冰上蹬冰的時候,我總覺得他不像是在用力……結果每一次蹬冰的滑行距離和速度都很離譜,這個蹬冰效率我是真的不理解……” “這大概就是冰感吧,我聽我們老孫說過很多回,蘇涼是他見過的冰感最好的選手,沒有之一,之前老孫還給我看過蘇涼花滑的視頻——好家伙,你這會兒看他在咱們短道速滑的賽場上蹬冰像是沒用力,你要是看了他花滑的視頻那才叫知道什么叫冰面拖著你在滑……” “真有這么夸張?” “害,那視頻冰迷不容易拿到,你教練肯定拿得到,或者找你們省隊的兄弟隊伍花滑的朋友問問,老孫跟我說了,現在各個省隊也都是在根據蘇涼的滑行課程視頻在做分析,不少省隊應該還跟國家隊那里打了申請,想要讓蘇涼回頭給省隊的教練也上上課?!?/br> “總之,你去看過就知道了,真的,絕對絲滑。不瞞你說,我第一次看的時候人都看傻了,就這位……” 說話的短道速滑選手默默地豎起了一個大拇指:“這冰感絕對是這個,老天爺賞飯吃了屬于是?!?/br> 邊上的另一名短道速滑選手聽得一愣一愣的,但又抬頭看了眼周圍,發現有不少觀眾手里居然還是帶著娃娃來的。 “誒,你發現了吧?今天的這個場館上座率,牛逼??!” 最先說話的選手點頭:“你沒聽說嗎?一群花滑的冰迷,都沖著蘇涼來的,哭著喊著想讓蘇涼去花滑——你看他們手上的玩偶沒?花滑那里的老傳統了,支持選手用的,花滑那兒的傳統了,不過咱們今天畢竟是短道速滑的比賽,這些冰迷倒也守規矩沒敢隨便往下扔?!?/br> 比賽現場,諸如此類的對話還有很多,而蘇涼在輕松完成七圈追逐賽之后,就退場等候全場的ab組安排了。 后續的追逐賽中,整體來看并沒有太多的意外,國家隊全員均順利晉級a組比賽,而在上午10點20,a組的男子1500米距離預賽也將分組開始進行。 對于蘇白來說,挑戰賽的預賽乃至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對他而言都不會有太大的難度。 今天的這場挑戰賽,他要做的,更多的是要幫助自己在漫長的夏訓期之后重新找回自己的比賽節奏和狀態,至于是否滑出最佳成績倒不是重點。 在蘇涼退場時,就在場邊看到了等著他退場的師兄還有教練裴景。 整個夏訓期間,裴景作為他的主管教練,全程陪同他訓練,對于蘇涼的整體狀態,裴景算是了解得很清晰。 這會兒看蘇涼的追逐賽結束,也沒說什么,就拍了拍他的肩膀,讓他在稍后的1500米繼續加油。 他師兄在他下場后,倒是和他淺淺擁抱了一下,還夸了他一句‘狀態不錯’。 等他們回到后場休息室時,孫睿翔看到沐遠笙和蘇涼倆人一塊兒回到后場,還驚訝地嚷嚷:“誒,沐哥你怎么和我老大一塊兒回來了?” “剛剛的追逐賽你不是和我老大中間還隔著十來組人呢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