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125節
因為知道了現場這些參觀者的目的,所以在場訓練的華國隊選手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緊張,只有沐遠笙這些已經參加過不少國際賽事的選手,對于這樣的情況才相對比較熟悉。 裴景也早知道,張棟成在車上和這些選手們說過先前的那番話后,應該有不少缺乏經驗的選手都會有些別扭的感覺——這其實也是張棟成的心理戰術了,他倒不需要華國隊的這些青少年選手們自己去演,只要這些選手們自己緊張一些,基本上也就達到了‘藏拙’的目的。 至于訓練的部分,裴景倒是沒有再刻意藏著什么,日常該怎么訓練就怎么訓練——各國的隊伍基本也都是這個意思,畢竟單純看你一次的訓練日常內容,不知道你完整的訓練方案,其實實質上的參考效果并不大。 正常訓練在裴景和張棟成這些教練領隊的安排下,順利地完成了展示,華國隊的選手們在這1個小時的時間里,也基本上算是活動開了,也逐漸適應了布達佩斯的這塊冰面。 3點整時,華國隊的教練和選手都沒有再拖延時間,在工作人員的示意下,井然有序地都退下了冰面。 各個國家隊伍的冰面訓練時應時間中各自間隔的10分鐘,則是給主辦方冰場的冰面澆冰修補時間——畢竟經過了一個國家隊整整1個小時的訓練時應滑行,哪怕各個隊伍都是盡量將男女隊拆開再單獨時應的冰面,但是總歸是有那么多的人在冰面上高強度地滑行過,適當地修補也是應該的。 蘇涼等人在下冰之后,第一時間也沒有走遠,裴景和張棟成對視了一眼之后,都招手把蘇涼留了下來。 留下蘇涼的目的就很簡單了——人家南韓那里李永河和崔昌熙在剛剛的一個小時時間里恨不得眼睛都釘在蘇涼的身上了,華國隊這會兒要留一個選手跟著教練組一起參觀后續加拿大隊和南韓隊的訓練,當然就是把蘇涼給留了下來。 蘇涼在聽到裴景和張棟成的交代后,點了點頭表示明白,然后迅速回到了后場休息室脫下冰鞋換下了滑冰服,在換了一身運動服和鞋子之后,蘇涼才重新回到了賽場旁。 此時,加拿大隊的青年隊選手們也已經到場上冰了。 和華國隊的選手們相比,加拿大隊的選手看起來一溜兒的都在一米八多,更高的選手也有,長手長腳,一看就知道爆發力與力量非常地強。 這些選手在冰面上,再加上他們腳上的冰鞋冰刀,基本上個個都奔著一米九多去了,如今半年多時間過去,才將將1米7冒頭的蘇涼,在賽場旁看著加拿大的這些男隊選手,感覺自己像是來到了巨人國。 哪怕是讓他穿上冰鞋到賽場上跟這些家伙站一塊兒,這些選手不低頭恐怕都不容易看到他。 累了。 蘇涼默默地望著這群大高個兒,在心里默念催眠自己——中等身材才是最適合短道速滑的身材條件。 再說了,他以后也能長到一米八的,只是現在年紀小。 在心里把這莫名其妙的身高怨念咽下去之后,蘇涼再抬頭,就發現冰面上有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加拿大的選手埃利澤·勒佩奇。 這是一個加拿大的傳奇名將,曾經兩度重傷,但是在治愈之后又重回賽場,為加拿大隊在冬奧會上拿下了兩枚男子1500米銀牌。 在埃利澤退役之后,同樣成為了一名短道速滑的教練,還曾經到華國國家隊執教過,他也是蘇涼后來曾經接觸過的外教之一。 沒想到,穿越之后,還能有這種經歷——和曾經的教練,在賽場上同場競賽。 想到這里,蘇涼難得地微微笑了一下。 還他記得,埃利澤在擔當他的教練期間,還頗為遺憾地說:“真可惜,沒能跟涼你在同一個時代較量過?!?/br> 現在,這個較量的機會,不就來了嗎? 第112章 “嗯?小涼,加拿大隊有你認識的選手?” 裴景在聽到蘇涼叫出埃利澤的名字后,略有些驚訝。 畢竟訓練場上的不是什么加拿大名將,而只是加拿大的青少年選手,在如今網絡咨詢還沒有那么發達的時代,國家隊對于對手的資料收集工作也并不太容易。 畢竟世界級的青少年選手項目也就是世青賽,而本屆世青賽正是埃利澤首次登上國際舞臺,國家隊這里對于埃利澤的資料也不多,只知道他的實力不錯,在加拿大國內拿到過多次青少年賽事的冠軍,同時在加拿大全年齡組的賽事中也有著不錯的表現。 至于更細節的埃利澤資料,國家隊這里也并沒有收集。 蘇涼眨了眨眼,‘嗯’了聲:“之前有在網絡上碰巧看到埃利澤的新聞?!?/br> 裴景更驚訝了:“國內沒有媒體報道過埃利澤·勒佩奇這個選手嗎?哪個媒體居然還有這功夫關注海外選手的?” 不少媒體,國內的短道速滑選手都沒認清楚呢,這可不就讓裴景好奇了起來。 蘇涼于是沉默了下:“唔,是看海外新聞看到的?!?/br> 裴景:??? 這個時代的網絡限制不大,查閱海外新聞確實不是什么難事,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難的其實是英文水平以及對海外網站的了解。 裴景聽到蘇涼這么一說,雖然覺得有些奇怪驚訝,倒是也沒有特別的懷疑。 蘇涼和沐遠笙是國家隊里有名的兩個學霸,這兩個的英文水準,看看海外新聞應該是沒什么問題的,裴景至多只是感慨,國家隊的資料搜集工作還是不夠到位,人家蘇涼在業余時間上上網都能認識埃利澤勒佩奇,資料搜集組的那些工作人員還是得催他們加把勁兒才行。 此時,遠在國內的短道速滑國家隊資料搜集組的幾個工作人員正面面相覷——怎么回事?難道窗戶關得不夠嚴實?居然一起打了個噴嚏。 蘇涼不知道裴景對資料搜集組那些工作人員的嘀咕,他在糊弄過裴景之后,就開始觀察起了冰面上的埃利澤。 在蘇涼認識埃利澤的時代,埃利澤已經是個成名并且退役轉型教練的老將,他看起來不像是一些胡子拉碴又粗獷的加拿大人,一頭金發總是梳得整整齊齊,日常穿著正裝,說話溫和而有禮,就是看起來不太像是一個體育競技項目的教練員。 在埃利澤的職業生涯后期,有人稱呼他為冰上的紳士,形容他在冰面上從容的姿態以及和極少和對手有碰撞的習慣。 其實埃利澤跟他說過,在職業生涯前期,他在冰面上也是非常沖動型的選手,但是因為有過兩次嚴重的傷勢,當時為他進行治療的醫生表示,‘如果再有第三次,你不僅會賠進你的職業生涯,甚至會賠進你未來余生的健康身體’。 因為醫生的嚴正警告,埃利澤不得不下定決心調整了自己的滑行風格,而且因為之前兩次傷勢的影響,導致他的身體比普通選手要更加容易受傷,也許只是一次普通的摔倒,就有可能讓他不得不錯失兩三站的世界杯比賽。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他在冰面上的滑行越來越趨于穩重謹慎的風格。 ‘很遺憾,我只是一個不得不變得穩重的紳士?!?/br> 那時候,距離埃利澤的職業生涯早期已經有將近20年的時間了,蘇涼曾經在網絡上搜尋過埃利澤早期的比賽視頻,但是資料缺失得較為嚴重,只看到了埃利澤代表加拿大參加冬奧會,第一次奪得銀牌的場面。 對比后來的埃利澤,確實是要莽撞許多。 而眼前在冰面上滑行適應的少年埃利澤,則比蘇涼看過的那一場埃利澤在2006年都靈冬奧會上摘銀時的埃利澤要更加地青澀魯莽一些。 明明長著一張歐美美少年的面孔,在冰面上的滑行卻莽撞得像是一頭橫沖直撞的棕熊。 裴景在觀察了一會兒之后,看著埃利澤的方向也笑了起來:“怪不得資料搜集的人員在埃利澤這個選手名字后面的備注是魯莽?!?/br> 是夠莽的,在冰面上看起來簡直是孫睿翔的plus版,動作幅度大,體能好,基礎粗糙,內道不穩,但是力量、爆發力出色,在冰上的速度足夠兇,綜合起來,就是身體素質頂級,技術還不夠到位,但是潛力確實出色。 蘇涼在看完埃利澤的表現之后,看似沉默的表情下也掩藏了無數個省略號。 他雖然知道埃利澤職業生涯早期的風格應該和他末期的風格有巨大的差距,但是他還是沒想到,埃利澤年輕的時候在冰上居然會是個二翔放大版。 ……要知道,埃利澤后來可是能夠到華國國家隊做技術外教的程度,他對于短道速滑的技術和訓練都是有深刻認識的。 :) 總之,和現在比起來,真的是天差地別呢。 哦。 說起這個。 二翔當初也當過他一陣子體能教練——實在是孫二慫現在天天叫他老大,那副活寶的樣子讓蘇涼很難想起后來那個吹破了牛皮但是還是一臉的教練版孫二翔。 加拿大隊的1小時適應性訓練也很快地結束了,跟著加拿大隊教練留下來的選手并不是埃利澤勒佩奇,而是另外一個蘇涼覺得略微眼熟但是印象不深的選手。 但很顯然,目前加拿大隊的核心選手暫時還不是埃利澤,而是這一位在剛剛的適應性訓練過程中展現出了穩定素質的選手。 在埃利澤退場時,蘇涼的視線還跟過去看了兩眼,看到埃利澤和隊友勾肩搭背地走了。 邊上的裴景看到蘇涼關注的視線,笑了下:“你對那個埃利澤勒佩奇很感興趣?” 蘇涼沒有避諱地點了點頭:“他很強?!?/br> 裴景原本只是笑著隨口一問,卻沒想到蘇涼給了他這個答案。 這話一出,邊上的裴景和張棟成的神情都嚴肅了幾分。 蘇涼雖然不是教練,但是選手有的時候也會有比教練敏銳的時刻,特別是蘇涼這樣級別的天才選手,對于同樣的天才對手,嗅覺往往是非常靈敏的。 裴景和張棟成兩人默默對視了一眼,都決定今天回去之后多搜集一下關于這個埃利澤勒佩奇的選手資料,哪怕臨時抱佛腳,更多地熟悉一些也好。 等開賽之后再多觀察一下,如果確實實力出眾,那這樣優秀對手的資料,當然也是越早開始搜集越好。 *** 在蘇涼和裴景、張棟成兩人聊天的空檔里,會場的工作人員再一次完成了補冰修整冰面的工作,再一次有選手登場時,就是來自南韓國家隊的隊員了。 南韓國家隊,這一次男對女隊總計有12名參賽選手到場,其中正式選手10人,候補選手2人。 在南韓的選手全部登場時,蘇涼這里也發現了——當時和崔恩熙同樣前來華國參加了練習邀請賽的高在勇也同樣在場,只不過高在勇應該沒能贏得1500米單項的參賽機會,是以候補選手的身份隨同到來的。 冰面上,南韓的男隊與女隊隊員分批登場適應冰面,在男隊的選手登場時,可以看到,其中崔昌熙、高在勇、金賢德和姜延河四人都時不時地會將視線掃向華國隊蘇涼所在的方向。 其他國家隊的教練也選手也發現了南韓這些選手的態度。 不少人都在低聲地私下交談。 “南韓選手在關注的……是那位華國隊的選手?” “噢,我記得他,蘇涼!世界杯華國京市站的比賽上,他的表現非常出色,僅次于塞繆爾·亞當斯,拿下了世界杯京市站的1500米銀牌——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世界杯獎牌獲得者,一個了不起的年輕選手!” “啊哈,原來就是他,我總是認不清華國選手的長相,不過他看起來年紀實在是太小了,亞洲人總是顯得如此年輕?!?/br> 各種討論聲在周圍響起,蘇涼倒是并不介意,從始至終都保持著平靜的神情看著眼前的冰面。 邊上的各國教練們在簡單地討論過了蘇涼之后,又將視線再度放到了南韓的訓練上,而張棟成和裴景兩人此時的神色已經顯得有些凝重。 不為別的,就是外教埃里克當初說得‘南韓的最新技術’,實際上就是身體姿態更低、內外刃滑行更加靈活的這些表現。 之前的幾次比賽,或許是因為南韓自身也還在摸索,因此表現得并不特別鮮明,但在此時所有南韓選手都在使用同一種技術時,就讓人看得更加清晰了。 周圍的不少人都在驚嘆,但是蘇涼在看到眼前南韓隊伍的訓練和滑行表現后,如果有人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蘇涼臉上的表情顯然是并不在意的。 他想起了他爹在身體還健康時曾經帶他參加的一屆世青賽,那時他同樣在場,就聽他爹吐槽過——南韓的這些小棒子,不僅自負而且腦子僵硬得很。 十年前的世青賽賽前訓練他們是這么練的,十年后也還是這么練的。 哪怕你南韓的技術再牛逼,可是十年都沒有變化?遲早要完。 蘇涼不知道在他穿越之后南韓小棒子們的水平到底崩盤了沒有,但是現在他身處在2003年的世青賽賽前訓練現場,卻忍不住想要贊同他爹后來說的那句話——南韓的訓練方法,果然和十幾年后他看到的幾乎一模一樣。 不過再固步自封,那也是后來的南韓了。 至于眼前——運用了全新技術的南韓隊伍,對于其他隊伍來說,確實會是一個不小的沖擊。 當然,蘇涼除外。 第113章 賽前這一天的適應性訓練結束之后,各國的參賽隊伍也都回到了各自下榻的酒店,讓運動員們盡早休息,以備戰第二天的1500米單項賽事。 在回到入住的酒店之后,張棟成和裴景又單獨將蘇涼還有女隊的姚姚等6個1500米的單項參賽選手給叫到了一塊兒,跟他們聊了一下第二天預計的比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