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的我成了短道速滑大魔王 第124節
周圍的華國隊選手們雖然覺得驚奇,但是最終還是歸結到了個人體質不同上——也許蘇涼就是那種跨國航行還能夠精神奕奕的人呢? 接下來眾人就沒再聊什么,到了各自的樓層之后紛紛出了電梯往自己的房間走了去。 就像是蔣一波出發前交代的一樣,沐遠笙和蘇涼被安排到了同一間的客房標間里,在出了電梯之后,沐遠笙也貫徹著‘照顧師弟’的原則,幫蘇涼把能拿的行李都一塊兒拿了。 蘇涼雖然有心跟自己師兄說不需要這樣額外照顧自己,但是每每對上沐遠笙溫和的笑容和視線,他就不太說得出這句話。 最后就只好老老實實地聽從師兄的安排,全程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等進到房間里之后,也是沐遠笙幫忙把蘇涼的行李全部歸置清楚的。 蘇涼呆在一旁沒有插手的余地,于是拿出手機看了眼現在的時間,播出了一個國內的號碼。 沒錯,他在出國之前,特地去辦理了跨國通話的業務,雖然跨國通話的資費確實有些貴,但放在目前稱得上小富翁的蘇涼身上就也沒什么壓力了。 也是因為答應了哪怕出國也會跟暖暖打電話,這才能夠讓小家伙稍微安心了一些。 這會兒是匈牙利時間的下午4點10分,國內這會兒差不多已經是6號深夜十點多鐘了,可這通電話還是幾乎在鈴聲一響后就被迅速地接了起來。 “哥哥!” 小不點的聲音立刻就穿過電話傳到了蘇涼的耳中。 蘇涼于是緩和了臉色:“暖暖?!?/br> 電話那頭的小不點大約是聽到真的是蘇涼的聲音,立刻開心了起來,抱著電話‘哥哥哥哥’連叫了十幾聲,然后又用軟軟的小奶音說:“哥哥,暖暖好想哥哥呀?!?/br> 哪怕平時總是暗暗吐槽并且拒絕承認幼崽版的自己居然這么能撒嬌,但在聽到電話里那個聲音之后,蘇涼也還是心軟了。 “乖,過幾天暖暖就能看到哥哥的比賽了?!?/br> “昂!暖暖會給哥哥加油噠!” 蘇涼淺笑了下:“好,那哥哥也會給暖暖比心的?!?/br> 在小不點霸占電話足足10分鐘之后,蔣一波終于從小不點的手中騙到了電話的通話權,趕忙問了一下蘇涼等人在布達佩斯的情況,又問蘇涼出國搭乘飛機還適不適應有沒有暈機?然后又跟他念叨了一籮筐早些休息調整時差這樣的話。 雖然這些事情在出發前他爹已經念叨過好幾回,但他也很有耐心地聽完了他爹啰嗦的這些內容。 等掛斷了電話時,已經將近30分鐘的時間過去了。 沐遠笙我早在蘇涼跟暖暖聊天時就已經大致收拾好了行李,今晚他們剛到地方,不需要拆出太多的裝備,只是取出了簡單的換洗衣物。 在蘇涼掛斷電話之后,沐遠笙自己已經收拾好了,示意蘇涼去簡單收拾一下,然后到樓下大堂一起集合晚餐。 *** 畢竟都是體質出眾的運動員,又都是年輕人,國青隊的這些選手回復狀態還挺快。 在前一天晚上吃過晚飯后,所有人被趕回了各自的房間,享受了一頓從七八點開始的漫長睡眠。 第二天一早再起來,基本上所有人就都已經把狀態給調整了過來。 此時已經是布達佩斯時間1月7日了,距離1月10日的比賽正式開始時間只有3天的準備時間了,現下雖然說不能像是日常一樣做完整的訓練,但是國家隊的教練組當然也不會放任選手們在這3天的時間里荒廢時間。 先是全體帶隊到了大使館幫忙聯系好的訓練場館進行了兩天的日常訓練,然后在第三天時,張棟成又將眾人拉到了布達佩斯中心體育館——這里正是1月10日短道速滑世青賽的舉辦場館。 來自不同國家的隊伍,根據主辦方的安排,從8號開始,到9號結束,這兩天時間里將分別在場館內擁有1小時的冰上訓練適應時間。 而同時,這個冰上訓練的適應時間也是對所有隊伍開放參觀的。 也就是說,各個國家隊運動員的訓練情況也會呈現在各個國家隊的眼中。 這是每一屆世青賽、世錦賽和冬奧會的固定項目了,這種公開訓練,對于各個觀看的國家隊來說,是調查敵情、了解其他國家訓練情況、手法的一種機會,而對于在場上訓練的隊伍來說,也是一種自身實力的表現。 當然,也有一些隊伍彎彎繞比較多,比如南韓就曾經干過在訓練時放水影響其他隊伍判斷,最后在正式比賽中打亂對手心態的事情。 所以,這種賽前的公開訓練,各國的教練組和選手都會盡量地去看,但是看過了之后究竟要不要相信對方所表現出來的訓練手法和實力,這就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華國的短道速滑國青隊,在世青賽上也算是實力不弱的勁旅,主辦方也知道各國的教練組想要看什么,于是大約是為了方便,主辦方將華國、加拿大、南韓這幾支隊伍的公開訓練適應時間給安排到了一塊兒。 分別是在9號中午2點-3點、3點10分-4點10分、4點20-5點20,其中2點到3點這一組的,就是留給華國隊的訓練適應時間,后面則分別是加拿大隊和南韓隊。 在去往布達佩斯中心體育場的路上,張棟成和裴景就跟選手們把這個訓練的具體情況給解釋了一遍。 孫睿翔聽得有點懵:“……哇,居然還這么復雜的嗎?” 邊上的林永勝和周奇奇兩人倒是很能夠理解,不管怎么說都是國家代表隊,透過這些青年選手的表現,又能夠看到對手未來梯隊建設的情況,當然值得注意了。 孫睿翔于是茫然地問道:“那怎么辦?咱們要在冰上演戲嗎?” 聽到孫睿翔的這個問話,張棟成當即笑了起來:“不用演,咱們華國行得正坐得直,平時訓練是什么樣兒的,你們照舊什么樣就行了。不需要有什么顧忌?!?/br> “再說了,我叫你們演,你們就真的演的出嗎?” 特別是像孫睿翔這樣的二貨,那怕是演不出什么來的。 不過就在孫睿翔撓頭時,他后排的武剛突然冒出了一句:“我們演不了,蘇涼演得了?!?/br> 眾人:??? 車上的許多人都愣了一下,然后突然就冒出了一串此起彼伏的干咳聲——所有人都想起了蘇涼當初演大李正泰時的那件事兒。 提到這個,張棟成臉色也嚴肅了幾分:“晚些南韓也會有開放性的訓練,一會兒蘇涼你也留下來,一起參觀一下吧?!?/br> 畢竟說是公開訓練,可是也不會說所有隊伍的所有成員都在現場參觀,基本上也就是各個隊伍會有幾位教練代表和運動員代表留在現場旁觀。 在說完了這個之后,張棟成道:“跟你們說這個不是別的什么,就是部分選手是第一次參加世青賽,不知道這個流程的存在,主要是為了讓你們放松不要影響到自己的狀態?!?/br> 這話說完之后,張棟成也就沒有再交代些別的什么了,而是讓選手們稍微休息,一會兒就到地方。 *** 大約又5分鐘的車程之后,大巴車順利抵達了布達佩斯中心體育場,在主辦方工作人員的接待下,華國隊的隊員們一行進到了專門的休息室中,簡單熱身之后,很快更換好了訓練服裝。 在蘇涼等選手連同帶隊教練裴景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到達短道速滑的正式比賽場館中時,所有人也都看到了,小小的冰面賽場旁,觀眾席前排或是教練指揮席的位置上,都已經多多少少地站滿了穿著各國服裝的教練和運動員。 而在蘇涼登上冰面上之后,他下意識地察覺到了來自某個方向的銳利視線——當他將視線轉向那個方向時,看到的正是南韓的教練,以及南韓教練身邊的一個年輕選手。 這個年輕選手不是金賢德或是姜延河,而是更早之前,在南韓練習邀請賽中曾經登場,最后鎩羽而歸的南韓前·1500米天才少年,崔昌熙。 第111章 或許是注意到了蘇涼的視線,崔昌熙也毫不客氣地朝著蘇涼的方向看了過來。 這個在南韓邀請練習賽上還顯得略微有些稚嫩的少年選手,現在已經完全褪去了當時的一點驕矜,顯得平靜而低調,但是他的視線比起當初來又要凌厲了不少。 賽場外,來自各國的領隊、教練以及各國的代表選手都在關注著冰面上華國隊的訓練,而張棟成則和邊上的另外一個教練悄悄關注了南韓隊伍的方向。 “南韓青年隊的教練又回李永河了?” “看起來是的?!?/br> 張棟成瞇眼看了看南韓隊伍的方向:“這個李永河,有點本事啊?!?/br> 當初華國隊邀請南韓的那一場練習邀請賽,把包藏禍心的南韓隊伍幾乎可以算是全滅地送了回去。 華國隊這里當然也跟進過南韓隊伍的后續,當時南韓國家隊的青年隊連同李永河和崔昌熙、高在勇三人,都直接成了那次練習賽的犧牲品。 李永河辭去了原本的國家青年隊總教練職務,崔昌熙和高在勇這兩個原本被南韓著力培養的年輕選手也在之后的南韓青年隊之中銷聲匿跡。 張棟成原本以為,李永河應該沒有起復的希望了,結果沒想到轉眼就在這次的世青賽上看到了李永河作為南韓的總教練帶隊參賽。 在南韓這個對于運動員的榮辱功過極其看重的國家,已經算是‘有過’的李永河和崔昌熙居然還能重新出現在世青賽的賽場上,只能說李永河確實本事過人,而崔昌熙的天賦也確實已經強到了讓南韓這樣的國家隊伍也愿意再次嘗試啟用他的的程度。 蘇涼的勁敵! 這個念頭很快地浮現在了張棟成的腦海之中。 毫無疑問,這一次的世青賽,對于李永河、崔昌熙來說,都是一場必然的‘復仇雪恥之戰’,為了這一次的比賽,他們一定會不顧一切地全力施展。 另一邊,剛剛離開去打聽消息的華國隊工作人員也回到了張棟成的身邊。 “張隊,剛剛主辦方正式發布了各國參賽選手名單,南韓的1500米是崔昌熙、金賢德和姜延河?!?/br> 張棟成點了點頭。 他是知道南韓的世青賽選拔規則的,比起華國的選拔規則來說,南韓的選拔規則要更加地干脆利落,就是直接根據選拔賽的名次進行抉擇。 也就是說,崔昌熙和之前的另外一個選手高在勇,應該是成功獲得了南韓國內選拔賽的參賽資格,然后在選拔賽中,崔昌熙成功上位,但高在勇應該是在選拔賽中失利,沒能贏得這個讓他一雪前恥的機會。 而唯一贏得這個機會的崔昌熙,以及在世界杯京市站上敗在了蘇涼手下的金賢德、姜延河…… 這樣的一支隊伍,無疑都是抱著必勝的決定來到的布達佩斯。 他們對于勝利的渴望必然會更強過此前的世界杯京市站。 想到這里,張棟成眉頭緊蹙——這一仗,不好打了。 *** 冰面上,蘇涼可以感受到,自己在適應訓練感受布達佩斯這個冰面的時候,有無數的視線都鎖定在了他的身上,而其中最為專注的,自然就是來自南韓教練李永河和崔昌熙的關注。 賽場旁,李永河沉這一張臉看向賽場的冰面上。 在華國隊的所有選手中,他最為關注的當然就是蘇涼——這個讓他在一路順遂的職業生涯中狠狠翻了個跟頭的選手。 從那一場在華國進行的練習邀請賽之后,李永河回到南韓后,哪怕被迫辭去了青年隊總教練的職務,他也沒有一刻放松,始終在尋找著重新崛起的機會。 此前的那一場世界杯華國京市站的比賽之后,他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機會,他用蘇涼和華國隊的表現,讓所有人知道——并不是他和他所帶領的隊員太弱了,而是華國隊早已經在暗中悄悄培養了蘇涼這樣一個完全不輸給崔昌熙、高在勇等人的天才選手。 一個15歲的,從花滑轉項目到短道速滑的天才選手。 不僅如此,他還拿出了一系列針對蘇涼的研究資料。 這些資料自然都是他在被南韓國家隊雪藏冷遇期間進行的資料整理,為了觀察蘇涼這個讓他翻了個大跟頭的選手,他親自查閱了蘇涼的賽程,在蘇涼參賽期間多次來到華國現場觀賽。 也是憑借這個對蘇涼深入詳實的資料,李永河才重新掛帥,成為了南韓國家隊此次世青賽的主帥。 李永河身旁的崔昌熙,在此前的半年多時間里,也過著有如恥辱罪人一般的生活,甚至他的家人都勸他離開國家隊放棄短道速滑這個項目,但是他還是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哪怕是面對周圍隊友的羞辱與嘲諷,他也始終堅持著在不斷地訓練著。 他要讓所有人看到,他崔昌熙才是真正的天才——區區一個華國的選手,只會是他稱王路上一個讓人不太愉快的絆腳石。 賽場上,華國隊的選手在滑行中已經逐漸適應了布達佩斯的這塊冰面——別看只是冰面而已,看起來冰面上似乎都只是一層冰,但不同的冰場澆筑的冰面,軟硬程度都有細微的區別,包括短道速滑的賽場上規制也會有些不同。 而對于運動員來說,哪怕只是冰面軟硬程度上的變化,或許都會給選手的發揮帶來不同的效果。 所以提前適應冰面是選手們所必備的功課,而像是匈牙利本國的選手,在這方面就會有場地和冰面熟悉程度上的優勢。 所謂的主場優勢,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