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337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最坑的是,還攻不下來! 而不拿下這個寨子,你敢放著側翼不管,讓數萬大軍從山下路過,去攻夏軍在后面的屯兵之所么? 越想越覺得此人沒活路! 轉了一圈后,符存審回到了寨中。 守寨的主體,其實還是從后方調上來的五千橫山黨項山民。 他們原本的裝備很差,有人使用的還是獵弓。但在劉康乂送了一波,繳獲了大量汴軍器械后,這些山民很快被武裝了起來,鐵甲、皮甲、步弓、長槍、橫刀一樣不缺。 符存審甚至還從中找到了五百把重型長劍。他特意挑選了五百名身材高大魁梧,勇猛敢戰的山民,單獨編成一營,手持重劍,cao練不輟,專門作為預備隊,四處救火,殺得汴軍人仰馬翻,數次挽救危局。 這樣的地形,人多是沒用的。 就和在狹窄山谷中作戰一樣,最好的辦法,就是揀選精銳勇士,強弩為前,大盾、重甲繼后,奮勇沖殺,方有可能搏得那一線勝機。 來自天柱軍的軍士席地而坐,正在休息。他們都是廝殺多年的老武夫了,符存審沒什么可擔心的,他最多的精力,還是傾注在那些山民身上。 “看過崤縣的那片地了嗎?和橫山比怎么樣?”符存審拉過一名會說漢話的山民,問道。 “應比橫山的地好不少?!鄙矫裣刃辛艘欢Y,然后答道:“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種青稞?!?/br> “到了河南,還種什么青稞?”符存審大笑:“種麥子不行嗎?種粟不好嗎?” 橫山黨項,種青稞的比例高得驚人,可能是他們當年逃離吐蕃時帶來的農業生產習慣。 “地就在后方,一人六十畝,都白送給你們了。在橫山給頭人種地,現在不用了,以后地都是你們自己的,只需打退賊軍的進攻,讓縣城順利修筑起來,就可以把家人也接來,每年都種粟麥,收成無憂?!?/br> 山民聽得喜滋滋的。 邵大帥沒去關北之前,橫山黨項下山劫掠,有時就為了劫點陶罐、農具啥的,簡直窮得掉渣。而他們這種部落奴隸體制,又導致了絕對的貧富分化。普通山民別說財產了,連人身自由都沒有,貴人就是貴人,奴隸世世代代為奴。 邵大帥納的幾個姬妾,如野利氏、沒藏氏,別看鎮內一些世家大族嫌棄她們出身低??扇粼跈M山,那是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女,普通人連跟她們說話的資格都不一定有。 李唐賓下令在華州夫子、黨項山民中招募健兒,充實崤縣戶口,還真有不少人應募了,看中的便是那白送的土地。 “折逋隊頭,今日之戰,你部居功至偉?!狈鎸徲掷^一人,稱贊道。 這人是野利附庸部落的一個小軍官。下午曾帶數十輕足矯健之徒,擇山徑登高下瞰,觀察汴軍陣勢,后攀援而下,先以強弩殺敵,復持刃近戰,燒毀敵軍數座攻城器具,功莫大焉。 “符貴人不用多說了?!闭坼完狀^嘆了口氣,道:“我奮勇拼殺,倒不是為了那什么地。我是怕兀卒敗了,給橫山黨項招來災禍。大唐那些節度使邊將,就沒幾個善人,難得遇到個愿意一視同仁的,再不努力拼殺,換了他人,日子怕是難過?!?/br> 這思路倒是清奇! 不過官軍的軍紀確實不咋地,艱難以來的老毛病了。 正所謂“殿前兵馬雖驍雄,縱暴略與羌渾同;聞道殺人漢水上,婦女多在官軍中?!?/br> 官軍的某些所作所為,對老百姓而言,與胡人沒什么兩樣。當然他們作惡,也不僅僅針對漢人,在這方面倒是“一視同仁”,漢人搶得,黨項人就搶不得?我們不搞歧視,黨項婦女也搶! 西北藩鎮,朔方軍的軍紀是最好的。中原藩鎮,還真就汴軍的軍紀最好。 李克用的兵馬,連河東自家人都搶,過境魏博時,還忍不住動手劫掠,就是一幫膽大包天的賊胚。 這位折逋隊頭愿意為邵大帥拼殺,原因居然是這個,這讓符存審高看了他一眼。 符存審隨后又與十余人交談了一番,激勵眾人士氣。 從崤山之上,可以遠遠看到正在修筑的崤縣城。 數萬役徒,日夜不休,版筑忙碌。 三萬將士,挖溝筑壘,嚴陣以待。 終于要在河南府取得一塊立足之地了。 粟麥、牧草、豆子、牲畜即將源源不斷產出,作為大軍的給養,支持他們繼續征戰。 對洛陽的爭奪,或許將成為夏、汴雙方攻守的逆轉點。 第023章 不走了 邵大帥在豐州看到的漕船已經順流而下,航行到了嵐、石一帶。 這里就是后世所稱的晉陜峽谷河段,為陜西與山西的界河。 水勢比較湍急,航行不易,但難不倒挖空了心思做生意的商人們。 晉蒙糧油故道,在清乾隆年間極為有名,起點在磴口(此時豐州境內),終點在山西磧口古鎮(此時石州)。商品在此卸貨,陸路運輸至太原,主要是糧油、鹽堿、甘油、皮毛。 過了此段,河道慢慢收窄,水流變得更急,船毀人亡的概率大大增加,非得積年老船工cao船不可。但即便如此,也時不時發生船毀人亡的事故。 此時在打仗,一定程度內的船毀人亡是被默許的可以承受的損失…… 不過供軍使衙門現在也改進了運輸方式。 大型漕船從靈州出發后,一路航行到麟州,然后靠岸,將貨物轉到小船上面。 這種船只輕便靈活,雖然運量不大,但可有效應對下游航段的淺灘、激流、洪峰。 是的,這一段下游的黃河非??癖?。 “怒濤激浪,忽刷淺水之沙而驟深,忽淤深水之泥而猛淺,每遭覆舟滯船之害……” 小船從麟州出發后,航行至延州延川縣之烏水關,設倉庫、碼頭,卸貨、換船。 再航行至下游瀑布之前,靠岸、卸貨,旱地行船數里。 這一段,如果走河中的話,路會好走很多,而河西,成本高不少。 而且西岸的水文條件不如東岸,旱地行船走的距離也長,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碼頭。 旱地行船之后,船只再下水,裝貨。 但還有個難關,那就是蒲津關三城的浮橋。 國朝所建的浮橋,其實是有通航能力的,但需將中間航道的浮船臨時拆掉幾艘,兩側將浮橋拱起,在不中斷東西向河面交通的同時,保證南北向船只航運。 但王重盈拒絕放開浮橋! 因為他擔心朔方軍趁機襲取中潬城,奪占浮橋。 又他媽的要卸貨、換船! 每一次靠岸、卸貨、換船之類,都會導致成本激增,這河中是不想好了! 惹火了老子,把你那鬼浮橋一把火燒了。 為了繞過浮橋,還得陸路運輸,且距離還不短,因為水文條件不行,水勢湍急,西岸找個建碼頭的地方不容易。 過了這段,然后再換稍微大點的船只,直至潼關。 到了潼關后,還得換船,即朝廷陜州轉運院的船只,不然適應不了下游的航道水文條件。 潼關到陜州也不是一路通航,中間還有一段陸路運輸,走不了船,也是很坑人,必須卸貨、裝貨,成本再度激增。 仔細算下來,船只沉沒、貨物損毀、人員撫恤、各種換船轉運成本,以及為了激勵船工,開出了高額賞賜,一斗米運到陜州,成本在百多錢,不便宜??! 而河南的運輸成本,大概在十余錢,差十倍。 在靈州都虞候司的歷次討論中,諸衙將一致建議,拿下河中! 不但可以降低部分運輸成本,還可以反過來利用河中一府四州三十七縣的錢糧,支持大軍征戰。 但拿下河中,可能導致李克用派人截斷黃河水運,一打就是打倆,這個決心可不好下。 ※※※※※※ 陜州轉運院之外,人頭攢動,忙忙碌碌。 太原倉被利用了起來。 這個倉城可儲百萬斛糧,規模極大,畢竟天寶年間停泊在河面上的船只一燒就是一百萬斛糧沒了,小了根本放不下。 一支車隊滿載糧豆及其他軍資,離開了轉運院,沿著幽深彎曲的谷道一路向前。 “這可是靈州千辛萬苦運來的麥子、回鶻豆,可仔細點啊?!毙氯翁瓊}倉督成乂忙得滿頭大汗。 這個倉城理論上是朝廷的,但被陜州控制,而實際使用者又是朔方軍。 管他呢! 成乂從鹽州趕過來后,徑直上任倉督,手下還管著兩百兵,設倉帥一人、副帥二人統領。 與汴軍打仗,一開始用的都是去年積存下來的物資,后來開始就地征發陜虢二州的錢糧,現在終于有船從靈夏輸送物資過來了,就是看樣子代價不小。 潼關鎮國軍派了五百人負責押運。 天雄、順義二軍已經開往南邊山里的商南道,當道設寨,阻擋可能殺過來的汴軍大隊。 道路兩側的高塬上,回蕩著馬蹄聲。這是不斷活動的游騎,防止有汴軍小股人馬神通廣大,滲透過來。 這種臺塬地形,最是討厭。 道路開在塬與塬之間,非常狹窄,塬高數十米,若被人從臺塬上射箭落石,都不需要多少人,道路就得癱瘓,故不得不分派重兵把守,雖然汴軍至今還沒這么做過。 王郊是隊頭,手底下管著49名從會州征發來的土團鄉夫。 說土團兵也不太準確,因為他們已被編入鎮國軍,成了外鎮軍的一員。 鎮國軍可能是朔方軍系統中兵力最多(已膨脹到兩萬余人),但也是戰斗力最爛的部隊。 以各州州兵、土團鄉夫外加部分降兵為主,邵大帥都不敢派他們野戰,只能守守城關才能維持生活的樣子。 前方突然響起了馬兒的嘶鳴,隨即傳來氣急敗壞的喝罵聲。 王郊大步上前,問道:“怎么回事?” “隊頭?!币幻娛空诒薮蚍蜃?,聞言住了手,道:“挽馬發脾氣,不肯走?!?/br> “怎么回事?”這次他是朝夫子問道。 夫子來自同州,見來了個軍校,有些害怕,諾諾不敢言。 “這位隊頭?!狈蜃拥耐l趕了過來,道:“不怪我等啊,使喚得太狠了。人使喚得狠,牲畜使喚得也狠。人還可以忍忍,牲畜忍不了啊?!?/br> 王郊看了一眼馬車,車上裝滿了一捆捆的箭矢。 “軍使有令,糧秣、器械須得按時送達,若失期,可知是什么后果?”王郊聲音不大,但這話讓人不寒而栗。 華州、渭北兩鎮的夫子,幾乎每天都有逃散的,連家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