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浮生 第309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舍嬌嬌、暗衛夫郎陪我爆紅娛樂圈、穿成渣了年代文男主的白月光[七零]、再生氣我就要演你了!、穿成年代文大佬的漂亮meimei [七零]、妖痣、人美為患、重生八零:科研大佬種田報效祖國、七十年代幸福小生活、表演之神[娛樂圈]
糧車圍起來之后,其實地方不算太大,上頭還覆蓋著糧袋,攻起來沒那么方便。 最關鍵的,汴軍無法發揮出人數優勢,不能將更多的人投入到一線廝殺。 夏賊應該也是分兩撥人的,軍服顏色都不一樣。 穿褐色軍服的是正兒八經的夏兵,比較悍勇。尤其是一名軍校,竟然帶人反沖擊,直往前沖了十幾步,真真是壯士。 不過他應該是死了,被這么多人圍著,那么多兵器招呼著,怎么也不可能活得下來。 “打徐州兵,也沒這么麻煩?!贝魉歼h恨恨地捶了一下身側的馬鞍,惱怒道。 地面忽然震動了起來,隱隱有呼喊聲傳來。 戴思遠一驚,直接翻身上馬,向后眺望。 那里有澠池縣巍峨的城郭,城郭之外,是大群騎兵卷起的煙塵。 煙塵越來越近,很顯然騎兵正向此處高速沖來。 心中下意識一涼! 他也打了多年仗了,這什么情況,難道還不清楚? 有夏賊騎兵躲在澠池縣里,這會沖出來撿便宜了。 該死!追得太急了,一路上所過之處,像硤石堡之類,都空空如也,竟然忘了派人去澠池縣檢查一下有沒有伏兵。 騎兵越沖越近,動靜越來越大,除了正在一線舍命搏殺,精神高度緊張的人之外,其他軍士都注意到了。 看起來有好幾千騎! 他們沖下驛路,跨過原野,從兩翼兜了過來。 留在后方看守騾子的五十人直接被沖散。 戴思遠當機立斷,下令后排的人趕緊運動過來列陣,試圖用長槍阻擋這股騎兵。 但來不及了! 不過區區幾里地而已,數千騎高速殺到,直接將阻擋他們的所有人一沖而散。 “將軍快走!”有親兵將備用馬匹套在戴思遠戰馬的馬鞍后,焦急地喊道。 事已至此,戴思遠也不矯情,一躍上馬,帶著部分騎兵絕塵而去,將滿地仍在廝殺的步卒拋棄當場。 戰馬嘶鳴,馬槊連掃。 三千汴軍步卒腹背受敵,當場就亂了。 有人呼朋喚友,結陣阻敵,試圖做困獸之斗。 有人膽大包天,持槍刺出,竟然敢以步殺騎。 有人神情癲狂,彎弓連射,叫囂殺一個墊背。 但更多人的人直接潰了。 數千騎兵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將汴軍步卒給沖得七零八落。 正在糧車陣內苦苦抵擋的夏軍步卒士氣大振,紛紛打開車障,從里面殺出。 李璘被人拉了起來。 他滿頭滿臉的鮮血,渾身已經脫力。 左手食指被咬斷了,右手拳頭緊握,血rou模糊,幾可見骨。 徐浩策馬路過,隨意掃了一眼,不過很快駐馬停下。 “天雄軍的?”他問道。 李璘已經沒力氣說話,只是微微點了點頭。 “可還能戰?”徐浩問道。 “能!”李璘推開扶著他的袍澤,踉蹌幾步之后,穩穩站在那里。 “壯哉!”徐浩大笑道:“隨我去殺敵!” 李璘彎腰去找自己的劍,有袍澤幫他拔出,遞了過去。 眾人擁著他一起前行,金色的陽光灑落下來,不過區區十余人,偏偏就有股不可阻擋的氣勢,好似天神下凡一般。 先用弓矢殺賊,復用刀槊,刀槊且盡,以拳毆敵,有此戰斗意志,何人可擋? 戰斗很快就結束了。 三千汴軍,被俘虜了近兩千,一同被“俘虜”的,還有兩千多匹馬騾。 其實還跑散了不少,這會騎兵正分派人手去收攏。 徐浩很快兜了回來,沒抓到賊將,他很是遺憾。 他這會在汴軍那邊的名氣應該不小了,連破兩陣。第一陣更是摧鋒破銳,斬將而回,這是最能得到武夫認可的,比這次設伏還要更讓人服氣。 不過若有人認為他是那種無腦熱血猛將可就錯了,事實上他打仗還是很有想法的。 陣斬張延壽那次,就先讓人側翼迂回,攪亂陣型之后,帶五十騎直沖上前,趁著賊將精神恍惚之際,一舉得手。 如果再給張延壽一次機會,雙方好好打,結果如何,其實很難說。 但腦袋掉了不會再長出來,張延壽也沒有機會重來一次,這就是戰場的殘酷。 “滅了這股追得最緊的,汴賊還敢再來么?”徐浩看著滿地的俘虜,心中有些躍躍欲試,想歇完馬后,干脆殺去汴軍營地,看看有沒有機會再攪和一番。 不過殿后使李唐賓是個嚴肅的人,他下命令不會給人以模糊、自由發揮的空間,沒有得到許可,徐浩也不想得罪這人,只為了自己爽快。 打掃完戰場后,軍士們分做數股,有的看押俘虜,有的照顧傷員,有的收拾輛車。 騎兵大爺們遠遠看著,根本沒有幫忙的意思。 不過這也是應有之意。 此戰是結束了,但誰知道下一仗什么時候來? 數千騎卒到現在還沒敢卸甲,就是為了防止再有汴兵突然殺過來,措手不及。 迎著天邊的晚霞,數千步騎壓著俘虜,帶著糧車、騾子、俘虜,踏上了歸程。 李璘躺在一輛糧車上面,精神有些昏昏沉沉的。 徐浩策馬馳了過來,道:“可別死啊?!?/br> 李璘:“……” 徐浩又道:“你若活下來,我便把這匹坐騎送你?!?/br> 李璘的臉色活絡了些,瞟了一眼徐浩胯下的戰馬,確實挺神駿的。 “我平生就送出過一次馬,這是第二次?!?/br> “第一次是誰?”李璘本無力氣說話,但實在忍不住,便輕聲問了句。 “那人叫王郊,他本事比你強,你還得多練?!闭f罷,徐浩哈哈大笑,催著戰馬走了。 李璘嘴角咧了咧。 殺退敵追兵,這場戰爭,多半已進入到尾聲了吧? 主力悉數撤回,屯于陜虢的兵力空前強大,汴軍還敢來么? ※※※※※※ 汴軍確實“不太敢”來了,不是怕死,是仗打得窩囊。 向來喜歡伏擊別人的宣武軍,除葛從周得手一次之外,竟然被夏軍連連伏擊,前后損兵萬余。 大順二年十二月十五,佑國軍節度使、河南尹張全義正式向朱全忠上書:周在三河,四險之固也。洛陽北依邙山,外有大河之限,南有伊闕、嵩山。自西徂東,跨據數縣。北河之津渡,南山之陘口,為進出之關防重地,故請修諸關,屯駐精兵。 簡而言之,就是利用河南府多山的地形,重整關隘體系,限制夏軍的東出。 河南府西半部分,基本上是被放棄了。不是放棄土地,而是放棄在那里屯墾,反正現在河南府也就剩下十多萬人了。 從今往后,那邊就是軍事重地,利用險要地形,設置關隘,屯駐精兵強將,令夏賊不敢東出。 或者即便東出了,他們也可關門打狗。 全忠沉吟未決。 這是個艱難的選擇,意味著戰略側重點的改變。 常年在河南府屯駐數萬大軍,目前看來還可以,不影響他攻二朱、時溥,但未來一旦其他方向再有變,可還能抽出機動兵力來? 宣武四州是富裕的,元和年間養十萬大軍輕輕松松,還能給河陽、昭義兩鎮協餉。整個河南當時養了三十八萬大軍,還有余力大批量上供朝廷財貨。 但問題在于,這會不比當年了??! 如何權衡,委實艱難! 第046章 安排 過了石壕寨,進入硤石縣境內,一看到連綿起伏的山脈后,軍士們的臉上下意識地露出了一些笑容。 有酒rou吃,不用每日扎營,無需終日緊繃著備戰,不知道多愜意。 硤石縣比前陣子忙碌許多。之前只有軍士,現在多了很多百姓,還是從陜州來的。甚至包括許多朔方軍從河南府擄來的人。 他們忙忙碌碌,四處修繕各處堡寨。 堡寨地基都在,大部分是安史之亂時期修建的,后逐步廢棄,如今又慢慢利用了起來。 百余年前武夫們看中的地方,如今依然適用。堡寨不需要多大,能屯駐個幾百兵馬就行,一般位于高處,而不是當道設寨。 汴軍若從東面攻打硤石,想從驛道上走的話,樂子一定很大,就是不知道他們敢不敢過來了。 東出諸軍,如今基本已陸續撤回,天雄軍算是走在最后面的了。 馬車上墊了不少蘆葦,李璘躺著很舒服。吃過午飯之后,軍副使牛禮過來看望了一下他。 “待在陜州修養吧。天雄軍要去洛南道上布防了?!迸R走之前,牛禮說道。 李璘立刻回憶起了在夏州武學學過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