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祖先顯靈開始 第212節
書迷正在閱讀:非人類前任們都想和我破鏡重圓、靡香鎮、中二病竟然只有我自己、唯一奢望、八十年代生活記、合道、婚后曖昧、落露歸南(高干)、律師本色、空蜃(兄妹骨科)
聞言,景武天子精神一震,當下連忙推開陳貴妃,也不理會陳貴妃的嬌呼聲,正襟危坐。 他這段時間算是被朝牧折騰怕了,這位朝總管最近找機會隔三差五勸戒他,景武天子有時候不想聽,但也沒有辦法。 朝牧不僅僅是伴著他長大的內廷總管,某種意義上還是皇室的長輩。 就算是他貴為天子,也要敬重三分,不能真的將朝牧當做一個下人。 這一點在登基繼位的第一天,就有人告訴了他。 而此時宮外,朝牧緩緩踏著步子邁步進入毓秀宮之內,他只是看了一眼旁邊狼狽離去的眾多伶人,并未曾再繼續勸戒景武天子。 景武天子之前一直太過于自律,有一段時間的疲勞期,也是很正常。 他當下便將黑衣衛最近探查得到的消息一一道出來,最終做一個總結匯報。 “陛下,張學士恐怕要走上圣賢之路了!” 御座之上,景武天子原本還擔心朝牧說教,此時聞言眸子不禁一亮。 “哦,大伴,這可是個好事!” 景武天子難得來了精神。 他眼底泛著笑容,興奮的說道。 “若是大乾出了一尊圣賢,朕看那些叨叨不休的老臣還有何話說,這自古以只有文教之頂盛,才能出一位圣賢!” 他忍不住從坐位上站了起來,身上還有些搖晃不穩,一膠淡淡酒氣迎面而來! 其實景武天子還有話說,有一位圣賢出世,他接下來就可以不用那么辛苦的維持大乾的局面。 “所以,陛下的意思是……?” 朝牧皺著眉頭,感覺自己這一次是白跑了一趟,眼前的景武天子好像有點過于興奮。 景武天子笑道:“自然是全力支持張先生!” “他要講學,朕就給他創造機會,讓他名滿天下!” 聞言,朝牧淡淡道。 “陛下,此事恐怕不可行,陛下應該看過宮門之內那一冊玉圣別傳,若是有朝一日張先生擁有了玉圣一般的影響力,陛下可曾想過陛下如何自處,朝廷如何自處!” 聞言,景武天子心頭的幾分醉意此時緩緩消散,他皺起了眉頭,瞳孔微微緊縮。 他眸光望向朝牧。 “朝大伴,朕記得那一冊玉圣別傳應該還在宮中?” 他口中的玉圣別傳并非是圣賢筆記,而是玉圣身邊的一位親近之人所口傳的別傳,如今被收錄在大乾御用藏書房內,算得上是孤本。 朝牧點點頭道:“在御書房的閣樓內!” 景武天子目光平靜道:“將他送給張先生!” 聞言,朝牧神情微微一動,旋即點點頭,這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 “這是敲打,亦或者是善意的提醒?” 城南,小轎之內張堅此時握著一本古書,神情之間有些微妙,他倒是沒有想到,他只是開始講學立言,就讓朝廷上下如此緊張。 張堅此時望著手中重新校的一本古籍。 這本古籍喚作玉圣別傳,張堅目光望去此時也有些波瀾。 …… 你從小聰慧,三歲能讀書,六歲便能單獨背出六經,九歲那年你早早立下大愿,你不要成為狀元,你要成為圣賢。 或許你就是天生的圣賢。 幼時的你便是對萬事萬物充滿了好奇,你其實喜歡琴棋書畫勝過那些厚重,繁雜的六經。 年輕的你曾經也對那些科舉文章不屑一顧,你向往山間的游俠兒,提三尺青鋒寶劍,試圖蕩平天下不平之事。 但年輕的你低估了世俗的力量,你第一次受到了打擊,因為救人,殺人,你第一次嘗到了牢獄之苦。 老爺為了救你,散盡大半家財。 那一夜你似是終有所感悟,開始收斂心思,不再四處游離。 但你仍然對科舉仕途充滿了抵抗。 直到那一日夫人病逝,你一夜之間好像成長了起來,開始潛心苦讀,十年寒窗你幾起幾落,并沒有能如愿高中進士,直到少夫人入門之后,你終于殿試奪魁,高中狀元。 但年輕的你始終是鋒芒畢露,雖然奪魁,卻不滿朝中佞臣當道,你開始寫文章,上奏折抨擊時政。 同時把自己的所思所得講給國子監的學生們聽,這樣下去你可能會成為一代大儒。 但因此你也觸怒了權臣,你被打了數十板子,第二次下獄。 這一次你幾乎丟掉了性命。 老爺散盡家財,遍尋故舊,半年之后才將你撈了出來。 但你被貶偏遠之地。 你沒有懼怕。 這里的生靈宛若是原始社會一般,你廢寢忘食,全身心投入這片蠻土,教化生靈,看著他們一點點變化。 你始終不忘初心,開壇講學,教化民眾。 你同時開始沉思,何為圣賢,你想了好久,直到有人從你身邊走過。 那天,你悟出了自己的學術,何必去想其他圣賢怎么做,你走出路口踏足人間,本心所向,便是圣人之行,若有人罵你,毀謗你,你毫不在意。 也不管別人怎么說,你開始興辦私塾,親自講學,你名氣越來越大…… 第二百三十七章 白虎星 六年之后你回到了京城。 一路升遷,可到了你這般境地,已經對當官沒什么興趣,只是一路講學,最后門生遍布天下。 這一年你完成了立言和立德。 直到那一年,地方發生叛亂,朝廷也是焦頭爛額,無力回天,于是他們想到了你,為了社稷天下,你以一介文官孱弱之身領十萬虎狼之師奔赴戰場,許是你天生知兵,只是兩三年的時間,你平定了這個地方反反復復上百年的叛亂。 那一年你還不到知天命之年。 他們已經開始稱呼你為圣賢! 只是前腳剛剛平定叛亂,后腳朝堂又生波瀾,藩王造反,你馬不停蹄,僅僅用數月時間,便是再次平定藩王之亂。 你也升了官,但你的功勞震懾朝堂,天子忌憚,眾多文武大臣嫉恨于你的圣眷,暗中詆毀。 你心中越發清明,瞧不上這朝廷中的爾虞我詐,便辭去了官職,掛印離去。 你六十歲那年,地方又發生了叛亂,你孤身前往賊首山寨,賊首望風而降。 而那一年你也感覺身體大不如前,于是你開始參悟修行之法,逐漸遠離凡俗。 那你一年老爺去世,那一年你也辭別了夫人,公子,以及我們,追隨道人遠行。 那一年天子亦派人試圖將你追回,你只是留下了一句話語。 “……” “沒了?” 張堅找了幾回,也并沒有發現最后一句話在哪里! 看了一眼這最后一部分明顯缺失的書頁,他心頭失笑。 恐怕這最后一句話對當朝統治者大大不利,才會被去除。 總不至于就這么巧合被老鼠吃了? …… 張堅雖然是要完成三不朽,但不會走玉圣的老路。 玉圣有玉圣的道路,他也有他的道路。 張堅目前講學,同樣也在系統的整理自身所思所得,悟出自身的學術主張。 同樣是教化生靈,張堅卻并不愿意隨波逐流,被動接受朝堂格局帶來的變化。 另外他就算是要成圣賢,也不是某一朝某一代的圣賢,而是人族之圣賢。 至于景武天子派人送來這冊玉圣別傳的心思,張堅大致清楚,不外乎有幾種表示,朝廷在向他示好,明顯是表明會幫他走完圣賢之路。 同時未嘗沒有提前敲打的意味。 張堅很快將它丟到腦后。 …… 在返回府邸之時,張堅遠遠看到了一道恢宏煞氣從遠處而來。 這并非是陰鬼所產生的煞氣,而是刀兵煞氣。 張堅示意轎夫將小轎停到一旁,遠遠便是看到一支軍隊從長街轉角過來,馬踏聲飛揚! 高頭大馬,為首則是一位身著亮白色戰甲的魁梧戰將,身后身邊數位武將一個個都是氣血濃烈。 “神策軍!” 拉開轎簾,張堅看了一眼便是收回目光。 神策軍是當今景武天子力花費重金苦心練成的一支新軍,時隔六年小有所成。 其一直充當著京畿之地救火隊伍的角色,數次出征剿匪倒是讓神策軍名氣越來越大。 尤其是這一支隊伍的將主安如命,不過而立之年,已然是名滿一方。 “星象熾烈,氣成貪狼之相,這等虎將可不好駕馭,一不小心傷人傷己!” 就在這時張堅耳畔傳來細微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