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祖先顯靈開始 第129節
書迷正在閱讀:非人類前任們都想和我破鏡重圓、靡香鎮、中二病竟然只有我自己、唯一奢望、八十年代生活記、合道、婚后曖昧、落露歸南(高干)、律師本色、空蜃(兄妹骨科)
…… 而此時皇宮中 長生殿內,諸多的考卷全部羅列在御案前,另有幾位身著紫袍的重臣正在御案之前幫忙查卷。 殿試案卷這一次并未糊名,而是公開的。 景武天子此時案幾前單獨擺放著兩套題卷,他雙眸中略有些疲倦之色。 連續坐了幾個小時,他也有些倦意。 旁邊的老宦官朝牧輕聲道:“陛下,這里有諸位臣工幫您審卷,您不若先行休息一段時間,明兒個再看不遲!” 景武天子看了一眼便道:“不用了,朕只是有些餓了,你給朕去小廚房取一些吃的就行!” 老宦官聞言輕聲頷首。 當下連忙招呼身邊的小太監,親自前去御膳房準備。 景武天子目光有些遲疑的望著案幾上兩份題卷。 正如御史大莊贏所想,景武天子對于點誰為狀元,的確有些為難。 沉吟了一會兒,景武天子索性便將兩份題卷先行放下,準備等其他朝廷重臣閱卷之后,再做計較。 長生殿內,幾位官員閱卷的速度并不快,大概是在第二日晚間的時候,才將殿試題卷全部審查完,商議之后重新做了一個排名。 但排名與之前相差無幾。 御案之前,景武天子略微看了幾眼,便是知道眾多舉人中,狀元,榜眼,探花仍然是從貢榜前三中選出。 旋即他想了想,又將其中一套題卷從諸多殿試案卷中選出來。 那是施倫的案卷。 因為集仙郡郡守吳鴻樵的奏本,再加上施倫和張堅同處在一個奏本中,他才對施倫有所印象。 景武天子看了一眼,頓時微微搖頭,施倫的殿試答題雖然立意不錯,但只能算是個中上。 此時施倫的排名并沒有太多的變動。 諸多閱卷朝臣給出的名次仍然是第一百零三位左右,僅僅只是比之前第一百零九位提升了六個名次。 景武天子抬筆旋便將施倫名字旁邊的第一百零三給劃掉,寫了個二十八。 大乾朝廷慣例一甲通常是取二十八位,將施倫名列為第二十八,這已經是直接從二甲取入了一甲之中,哪怕是吊車尾,但那也是賜進士及第出身。 只是景武天子眼底還有些猶豫。 想起了施倫的出身,他又將二十八給劃掉,填了一個二十九。 二十九是二甲第一名。 但二甲進士和一甲進士及第明顯有著區別。 授官也會區分開來。 但從二甲靠后提升到二甲第一,也會有所區別,授官的時候是擁有一定的優先權利,這也算是對忠臣的回報。 見此之后,景武天子神情間流露出一絲滿意之色。 隨后他又將目光落在張堅和王青州兩個名字上,猶豫片刻之后也有了決斷,用朱紅色的御筆在張堅名諱上點了一個紅印。 此事他是另有考量。 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題卷內里的干貨的確是讓他心生觸動。 壓過了單純的利益權衡! 若能改善朝廷吏治,這狀元也算是名副其實。 第一百五十五章 金榜題名 當然,景武天子還有一點想法。 那是因為張堅年紀更小。 少年舉人奪魁天下,這也算得上是國朝教化有功,本身也是祥瑞。 這段時間大乾朝廷并不好過,南方大旱,隨后又是北方冰災,災民流離失所,一部分邪魔外道趁著機會在諸郡散播謠言,說是天子昏聵,獲罪于天,這是上天降罪與大乾。 景武天子也需要這樣的一個祥瑞來穩固民心,挽回朝廷的聲望。 第二天,放榜之期! 仍舊是玉京街這條最為繁忙的御街東墻下。 街面上,鎬京城內的冰雪已經開始融化,到處都彌漫著一重濕冷入骨的寒氣。 而東墻前早已經圍攏了一圈圈早起前來看榜單的舉人。 張魯擠在人群中,這一次張堅并未前來,張魯便拍著胸脯應下了看榜單的事情。 街前,有不少南方諸郡的舉人也看到了擠在人群中的張魯,他們對張魯印象深刻,不僅僅是因為張魯這罕見的個頭,也是因為張魯經常跟在張堅身后。 寸步不離! 只是今日卻并未在周圍見到張堅,便是問道。 “張魯,你家郎君并沒有親至嗎?” 張魯聞言便是笑了起來:“我家郎君這段時間可是累到了,要在家中休養,俺就自告奮勇,前來給郎君看榜!” “張兄可真是有靜氣,我們可坐不??!” 此時那開口的舉人有些自嘲,而施倫人在人群中,只是微微一笑,身為貢榜第二,張堅想來一甲有望,自然是不用那么擔心。 哪怕是不能奪下三鼎甲,有個進士及第的出身,其起點已經超過了在場許多舉人。 施倫遠遠看到,那會元王青州此時也正站在不遠處,身邊有著諸多舉人擁簇。 就在這時,人群突然熱鬧了起來。 前面傳來喧嘩聲。 “榜單來了,前面的人讓一讓!” 有聲音洪亮的衙役此時在前面大聲通報,同時擠開一條道路。 眾人連忙讓開,卻見一行鎬京府的衙役護持著數名官員走來。 此時其中一位官員手中還持著一張黃榜。 眾人自然是清楚,黃榜終于要公布了。 四位官員也不拖延,在墻壁上重新刷了一層漿糊后,便麻利的將黃榜貼了上去。 此時眾人可見張開的黃榜右側有著明晃晃的兩個字,金榜。 隨后便是一行字體。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景武六年三月初一承天殿策試天下貢士等二百八十五位有余,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故茲告示。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一名張堅,鳳陽鳳溪縣人(鳳溪縣張家坳)。 第二名,王青州,東靈九丈坪人氏。 第三名,彭元壽,武英郡西城街三元里人氏。 第四名,吳象升,九連郡西山胡同人氏。 …… 洋洋灑灑,總共二百八十五個名字分別位列于榜單上。 此時只是一眼,張魯已經將牛眼睛瞪大,忍不住激動起來。 “狀元,我家郎君是狀元!” 旁邊諸多舉人見狀卻并未理會,更多的是將目光投注在榜單上,一個個也是神情震撼。 張堅最終奪魁天下,的確是出乎很多人的預料之外,畢竟許多舉人是極看好會元王青州的。 但眾多舉人更關心的還是尋找自已的名字! “我是榜眼?” 此時王青州站在原地有些失神,他忍不住緊了緊身上的衣物,神情間有些失落,他最終還是與狀元失之交臂。 只是愣神片刻,他還是很有風度的接受身旁諸多舉人的恭賀,能夠名列三鼎甲中的榜眼,已經算是不錯了。 而探花彭元壽此時也被諸多舉人給擁簇了起來,他滿面春風。 能夠被點為探花,彭元壽不僅僅是才情卓越,人也是長得極佳,聽聞其不久之前已經被某位鎬京城內的重臣看重,覓為佳婿。 此時又中探花,可謂雙喜臨門! 而旁邊那四位官員也開始唱名。 每一次殿試,天子都會打發專門的官員在玉京門前唱名,以示宣揚文教,求才若渴。 同時還會有鎬京令命府衙諸多衙役通傳。 一時間隨著這位官員的唱名,黃榜之下越發熱鬧。 施倫站在人群中,此時也看到了自身的名次。 賜進士出身,第二十九名施倫,集仙郡施家坊。 “二甲第一名?” 施倫眼眸深處多多少少還是還有一絲遺憾,他也是希望景武天子能夠看在他們兩個為朝廷立下大功的情面上,另賜天恩。 現在看起來,是奢求太多了。 不過施倫也知道,能夠從貢榜第一百零九提升至二甲第一,這其中必然也會有景武天子的眷顧恩賜,不然憑他真實的水準,不一定能夠搶下二甲第一的名頭。 二甲第一其實也不差于一甲吊車尾的那幾位進士。 二甲第一也是第一,第一總是能夠讓人銘記。 誰會記得第二名,第三名,更不用說后面的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