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從祖先顯靈開始 第128節
書迷正在閱讀:非人類前任們都想和我破鏡重圓、靡香鎮、中二病竟然只有我自己、唯一奢望、八十年代生活記、合道、婚后曖昧、落露歸南(高干)、律師本色、空蜃(兄妹骨科)
“都到座位上去吧,不得大聲喧嘩,交頭接耳!” 作為禮部會試的主考官,御史大夫莊贏仍然是面容冷肅,只是話語間卻極具威嚴。 眾舉人聞言連忙依次進入座位上。 張堅的座位在第一排右邊的第一個位置。 一排十二位分左六,右六,左邊是奇數,右邊是偶數,從中央開始向外排列。 中央則是正對著金階前,那張明晃晃的龍椅。 王青州,張堅兩人分別便是坐在中間過道的兩側,也是直面天子的兩個位置。 張堅已經看到不遠處的王青州鼻尖冒汗,好幾次深度呼吸,才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神情倒是不變。 書中的確是有黃金屋,見識的多了,看穿了事物的本質,自然不會有太多的敬畏,更多的反而是理性的好奇。 就在這時,他仿佛感覺到承天殿前有一股浩然神能從一側正在接近,那一股浩然神力在他神念中,宛若社稷權柄悉數匯聚于一人之手,他是人間常駐的神明,無邊天地權柄流轉,龍虎氣讓開一條道路。 只見一位穿著玄黑帝袍的身影從側殿走入。 大乾尚黑,這位青年天子的帝袍是以玄黑為主,但身上的龍紋卻是明黃色的,他頭戴著平天冠,青年天子不茍言笑,只是目光在諸多貢生身上掃了一眼,尤其是為首的數位王青州,張堅,彭元壽身上看了幾眼,頓時緩緩收回目光,目光示意旁邊的莊贏可以開始了。 莊贏身著紫色官服,面容冷峻,在他旁邊另有數位身穿紫袍,乃至于紅袍的官員。 張堅猜測那可能是朝廷重臣,三公九卿中的一部分。 就是不知道哪一位是丞相,哪一位是太尉。 只見莊贏淡淡說道。 “陛下有命,景武六年春的殿試掄才大典正式開始,請諸位官員發放殿試考卷! 諸位貢生請在三個時辰之內完成考題撰寫,務必專心致志,不得交頭接耳,不得偷看他人試題,違者拖出承天殿,革除功名,永不錄用!” 三個時辰就是六個小時。 殿試六個小時的時間,不算長,但也不算短了。 若是遇上考題特殊,殿試是有可能延長時間的。 案幾前,張堅危襟正坐,目不斜視。 面試禮儀他自然是再熟悉不過了。 當然殿試禮儀是一方面,重要的還是得看手中的真憑實據。 只是當接過這殿試考題,張堅還是有些異樣。 “問帝王政和帝王心?” 他眼眸波動,并未立刻開始書寫,其實這類的題目考較的更多的是為臣子的情商。 他腦海中有著許多可以發揮的地方。 他前面幾天搜集的一部分景武天子的資料倒是在這個時候派上用場。 只是可惜,他對于景武天子沒有一個明確的把握。 但是多多少少還是有一點依據,這比大部分舉人純粹靠猜要好的多。 景武天子少年繼位,觀其舉動,組建新軍,任命清廉的大臣清掃地方,革除弊端,應該不是一個好大喜功的天子,極有可能是一位實干派。 當然,這是暫時的。 有多少皇帝年輕的時候干勁十足,到老了之后,就開始擺爛。 迎合這種實干派比那些好大喜功的天子,肯定是更難的。 張堅倒是可以寫出一篇能夠讓天子,乃至于諸多朝廷重臣眼前一亮的文章來,但他感覺單純一個殿試就拿出王炸來,未免太過于大材小用。 該吹牛逼的時候千萬不必要太過于務實。 里面稍微加一點點干貨就行了。 沉吟片刻,張堅便是提筆:“臣對:臣聞帝王之臨馭宇內也,必有經理之實政,而后可以約束人群,錯綜萬機,有以致祥元之治;必有倡率之實心,而后可以淬勵百工,振刷庶務,有以臻郅隆之理,立紀綱,飭法度……” 洋洋灑灑,信筆寫來,其實他的主張就是改善吏治,興邦治國。 這其實是老調重彈,不過在眼前的殿試考題中,立意卻是屬于上乘。 張堅洋洋灑灑寫下許多刷新吏治的方式,不過大部分是淺談淺談輒止,在確保能夠撓到天子的癢處時又在適當的時候戛然而止。 說的多了,難免會得罪一部分朝廷重臣,這是不智的。 說的少了,景武天子恐怕會認為他言之鑿鑿,實則是虛有其表,張堅是需要給景武天子一種我有干貨,但我只能和你單獨說的想法。 這種手段對于許多朝廷重臣而言,或許算不得什么,但在一群尚未踏入官場的貢生面前,那肯定比菜雞互啄要高明的多。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他肯定不能干巴巴的只是傻傻的寫一些實干的文章,該夸我主英明的時候千萬不要一筆略過。 不過單夸天子未免太過于露骨。 張堅在文章內轉著彎把高祖之治,太祖之治世先不著痕跡的狠狠夸了一遍。 隨后才引出自身觀點。 一篇文章洋洋灑灑近千字左右,張堅順便灌注了浩然正氣,在朝堂上幾位洞神觀的道人眼里,斐然正氣直沖殿堂,光明意念蔚然成彩,其中一位身穿無極道袍,高冠博帶的身影忍不住上前查看張堅的原卷。 然而只是看了一眼,這位道人不禁眉頭一挑,嘴角抽了抽,很快退回到原處。 依舊是一副眼觀鼻鼻觀心,對什么都不感興趣的樣子。 “凈明法師這是怎么了?” 景武天子見狀不禁問身邊的大伴,那是一位壽眉修長的老太監,聞言目光一動,便在景武天子耳畔耳語了幾句,這立時引起了景武天子的好奇心,當下也從丹陛上走下來,舉步來到張堅身側。 第一百五十四章 天子閱卷,放榜 聽到張堅字跡之間再次迸發出浩然正氣,這引起來了景武天子的好奇心。 他先是打量了這位坐姿端莊,一絲不茍的年輕貢生,對方干凈簡潔的衣著,端正的態度立時讓景武天子有了不錯的第一印象。 旋即他將目光落在張堅平鋪開來的考卷上,只是略微掃了一眼,這位天子眼底浮現出絲絲莞爾之色。 景武天子并非是沒有做過殿試主考官的經歷,在登基之前做太子的時候,就有過幾次監考的經歷,是很清楚這些舉人的水準。 而登基之后,殿試也已經舉行過一次。 眼前這篇文章在諸多貢生文章中,算得上是極有水準的。 尤其是其中改革吏治興邦的理念,很得他的心思。 旁邊莊贏見到這一幕,也當即走了過來,他微微與景武天子保持一段距離,略微躬身,神情敬慕。 同時也從另外一個角度用余光撇過張堅的殿試考卷,只是一眼他就知道張堅這立意的角度撓到了景武天子的癢處。 這是加分項。 而且不是一般的加分項目。 再看過旁邊會元王青州的文章,略微一比較,那位會元雖然文章做得也不差,立意不低,但干貨卻是少了一點。 眼前的張堅對于這等類似于奏本的文體很是擅長,或者說是實干派,本身便在這方面有經驗,能力。 “可惜是豪族出身?” 莊贏心頭閃過這個念頭。 其實禮部會試上,張堅的文章他也看到了,原本是有著會元之才,但考慮到當今的景武天子對于世家大族異常警惕,他也是放棄了欽點張堅為會元的心思,而是選了寒門出身的王青州。 他看了一眼張堅,在他看來縱然是張堅文章做得極好,但若想被欽點為狀元,幾率不大。 景武天子本身也是傾向于提拔寒門俊杰,以此對抗世家大族坐大的局面,表明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決心。 張堅也注意到景武天子,以及不少朝廷重臣走到了身邊,他神情一頓,手臂似故意微微顫動了片刻,深呼吸幾口氣,重新‘定下心神’,繼續寫下最后三個字。 “臣謹對!” 隨后便是繼續檢查試卷,看看字句之間可有什么疏漏。 景武天子此時已經走開,但接下來張堅身邊卻是數位朝廷重臣重點光顧的地方,來了好幾批身著紫袍,紅袍的官員,一個個神情各異。 但張堅大概猜到。 自己殿試穩了! 就是不知道是狀元,亦或者是榜眼,探花。 時長三個時辰的殿試過的很快,大部分貢生都完成了答卷,到了最后還有少數幾個貢生此時滿頭大汗。 這是身在金鑾殿緊張過度,尤其是被御史盯久了,難免發揮失常。 這也是正常狀況。 在完成殿試之后,眾人又在九卿之一的奉常帶領下向著景武天子莊重行了大禮,才徐徐退出殿試。 這可能是許多貢生一輩子的高光時刻。 人生難得幾次能夠進入大乾朝廷的權利核心,并且朝見天子。 走出承天殿后,許多貢生厚厚的中衣都被打濕了,張堅注意到隊伍內里的施倫正對他微笑,看起來考的還不錯。 這個時候還能笑得出來,那著實不多。 張堅神情不動,只是看了一眼周圍這金碧輝煌的連綿宮闕,眼底卻是泛著點點笑容。 能以貢生的身份進入承天殿也不枉他十年寒窗苦讀。 這也算是了了他心頭一個心愿。 一干貢生離開宮門后,仿佛終于緩過一口氣,活躍了起來,只是還是有點謹慎。 不過幾個未曾答完考題的貢生則是哭喪著臉,直道完了。 不一會兒,眾人便是散去。 殿試放榜一般會在兩到三天之內。 對于諸多走完全程的貢生而言,這是最后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