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媳(重生) 第153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沙雕備胎,在線改命!、降水概率百分百、難言關系、魔戀同人 惡魔是否墮落
燕雀湖有一方圓四百畝的寬闊水泊,水泊三面環山,郁郁蔥蔥,唯有西岸平鋪了一廣闊的草原,延伸至山口底下,不少亭臺閣謝環湖而建,更有一段狹長的湖泊深入山林深處,如彩帶明珠,姑娘們來得早的,登山渡水,過樹穿花,好不暢快。 燕雀湖之南毗鄰葫蘆山,葫蘆山上聳峙一座寺廟,名為香山寺,不參與比試的姑娘公子,沿著山林小徑穿上寺廟,登高望遠,求香拜佛,人煙不覺。 燕雀湖旁隔水相對矗立著兩座樓宇,一為摘星樓,一為攬月閣。 才藝比試在摘星樓舉行。 二太太和三太太留在府上看孩子,四太太跟小輩們說不到一塊去,最后非把大太太拉過來湊趣,奶奶們除了周敏懷著孕沒來,其余人跟隨謝云初入園子里玩。 皇后請了明夫人做主審,又安排五位皇親貴胄陪審,明夫人父親曾是當朝太傅,年輕時是京城有名的才女,人品貴重,她做主審,姑娘們都心服口服。 謝云初預先挑了一大雅間安置書院的教習和姑娘們,未婚的姑娘紛紛圍繞幾位女夫子討教經驗,謝云初畢竟是魁首出身,身邊的鶯鶯燕燕最多,從巳時初至申時末,她幾乎忙個不停,講的口干舌燥。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 她麾下一名喚史如云的姑娘,才氣逼人,最后奪得魁首,除此之外,另有三位姑娘進入前十,可謂是碩果累累。 “這么一來,將有越來越多的姑娘來咱們書院求學?!?/br> 長公主忙到午時方來宴席上露個臉,露面過后,她便行至對面的攬月閣歇息。 皇太后生前曾在攬月閣住過一段時日,此地至今還有宮女打掃,閣內依舊保持原先的擺設未變,長公主偶爾來此地緬懷母親,攬月閣共有三層,長公主來到三樓臨窗的書房坐下。 對面便是摘星樓,聽得姑娘們歡聲笑語度水而來,這份熙熙攘攘的熱鬧,竟也罕見讓長公主心生片刻的安寧。 今日來了不少官宦貴婦,自然也有人趁機來拜訪長公主,長公主在攬月閣召見了幾位三品以上的重臣之婦,至申時三刻,朝云念著皇宮里還有要事,便催促她道,“殿下,咱們該回宮了?!?/br> 長公主坐在案后喝茶,并不急,“再等等?!?/br> 朝云不知道長公主在等什么。 又坐了不到半刻鐘,一內侍火急火燎從外頭廊廡奔進來,扶著門檻對著長公主作了一揖,道,“殿下,成了?!?/br> 長公主聞言神色幽亮,“果真?” 內侍頷首,咧嘴輕笑道,“方才奴婢瞧見皇宮東南角燃了一束紫煙,自然是事成?!?/br> 長公主按著額,心情有些復雜,卻也沒有遲疑,很快起身道,“咱們回宮?!?/br> 朝云連忙從屏風上取來她的銀灰披風,替她披上攙著她匆匆往外走。 “殿下,什么事成了?” 長公主聞言步伐略有些沉重,扶著圍欄一步一步往樓下去,語氣淡得無波, “陛下近來犯了頭風,我著人在他的天麻粉里放了些藥,嫁禍于皇后與信王,恰恰皇后病下,我便借著機會避嫌,也坐實了皇后與信王的罪證?!?/br> 朝云聞言頓時大駭,“萬一陛下出了事怎么辦?咱們現在可是在外頭呢?” 長公主在臺階處立定,幽幽看著她,“你別擔心,我早有布局,宮外我尚不能一手遮天,但宮內可是我說了算,你忘了我是誰的女兒?誰也別想從我手中奪去皇位!” 長公主平平淡淡扔下這話,攏著披風大步下樓而去。 朝云愣了愣,心中暗忖,長公主可是那位已故皇太后唯一的女兒,自小在后宮浸潤,耳濡目染,皇帝便是由她送上寶座,皇宮內哪兒沒有長公主的眼線。 她控制皇帝易如反掌。 想明白這些,朝云飛快追了上去。 “殿下等等我!” 彼時夕陽如血,火紅火紅的日暉浩瀚地鋪在崇山峻嶺,與頭頂被余暉染紅的魚鱗云交相輝映。 長公主今日帶了一千禁衛軍出行,一行人走到燕雀園的園口,忽然聽見遠處傳來地動山搖的馬蹄聲。 為首的侍衛首領側耳細聽,頓時大驚,扭頭喊道, “殿下不好,山下有埋伏!” 葫蘆山顧名思義,開口狹窄如葫蘆口,只見葫蘆口下方傳來一陣廝殺聲,一伙做流民打扮的士兵攜弓帶箭朝燕雀湖掩襲而來。 朝云見狀,立即往長公主跟前一擋,斷聲喝道,“列陣護駕!” 彼時外頭的呼喊聲也驚動了園子里的女眷們,眾人紛紛從閣樓里探頭探腦,見園口方向塵土飛揚,廝殺聲震天,均惶恐萬分,不消片刻,園內已人仰馬翻,驚叫連連,亂成一團。 今日燕雀園除了長公主帶來的一千禁衛軍,還有負責看顧賞花宴的一千侍衛,這一千人來自東城兵馬司。 兩廂侍衛首領見此情景,飛快掠身往前,組織士兵應戰。 長公主這一千禁衛軍均是軍中強手,為首的將領身經百戰,經驗豐富,很快指揮士兵以鶴翼列陣應對敵情。 瞧見流民便知是信王的把戲,他想故技重施,用當初對付太子的法子對付長公主。 長公主立在將士之后面沉如水。 “信王這個狗崽子想截殺我?還真是打錯了算盤?!?/br> 朝云焦急回眸望她,“殿下,聽這廝殺聲來人不少,咱們怕是不容易殺出去,再者,護著殿下容易,還有這么多女眷怎么辦?” 長公主怒火翻騰一陣,卻又很快平靜下來,“信王的目標是我,他不會殺這里的女眷,你吩咐羅林,將燕雀湖防衛交給兵馬司,留下五百人幫著兵馬司護住官眷,其余五百人護著本宮殺出重圍!” 眼下最緊要的趕回皇宮。 很快有侍衛牽來馬匹,朝云先翻身上了馬,又將長公主拉上去坐在她身后,載著長公主出發,五百精兵強將拿著盾牌利劍將長公主護在正中,趁著對方還沒有站穩腳跟,緊貼山沿從西南方向撕開一道口子殺了出去。 箭矢如雨紛紛朝長公主方向招呼而來,均被侍衛盾牌給擋了回去,馬兒受驚,躍得更快,長公主抱緊朝云的細腰,被顛簸得不輕。 流民中一名副將眼見禁衛軍掩護長公主突圍,趕忙請示首領道, “長公主往西南方向突圍,怎么辦?” 那為首之人五短身材,其貌不揚,穿著一件褐色的短褂,嘴里叼著一口薄荷葉,吊兒郎當坐在馬背,瞇著眼往長公主突圍方向瞄去,冷笑道, “怕什么,宮墻外全部是信王殿下的人,無論她往哪里逃,均是死路一條,這樣,你帶著五百人追在后方咬死她,其余人跟我守在葫蘆口?!?/br> 副將拱手領命,立即點了五百人尾隨長公主而去。 兵戈乍起,負責看守燕雀湖的官吏召集管事安撫女眷,將所有人集中在攬月閣附近。 不少女眷瞧見長公主離去,以為自己被拋棄了,頓時哭得撕心裂肺。 長公主這廂好不容易殺出重圍,往南面行了一段,羅林問長公主道, “殿下,看樣子,信王提前反了,恐城外都是他們的人,咱們從哪一處入宮?” 朝云勒了勒馬韁,放緩了速度,長公主覆在她身后,被風沙吹得睜不開眼,嗓音倒是鎮定,“去廣渠門,從那兒入宮?!?/br> 羅林大驚,“殿下,廣渠門離皇城遠得很,若是外頭起了兵戈,城門必定緊鎖,咱們怎么進去?” 長公主眼神幽黯,“你盡管去,本宮有法子入城?!?/br> 羅林自然信她,于是一伙人又往西折向廣渠門方向,也就是新的漕運碼頭方向。 留下兩百人斷后,余下三百侍衛跟著長公主奔至廣渠門附近,夕陽徹底沉入云層后,遠處的葫蘆山在暗青的天色里如同拉滿的彎弓。 廣渠門果然緊閉,城上的侍衛不知來者何人,也不知作亂的到底是誰,沒有圣令兵符誰也不敢開門,長公主也沒打算喊門,只見她跌跌撞撞從馬背上翻下來,搭著朝云的手大步往城墻腳下走去。 她上了年紀,經歷這么一番折騰,人已是氣喘吁吁,只是這會兒也顧不上疲憊,飛快來到城墻腳下一隅,只見這里有一處高垛,垛下往內凹出一個口子,可供一人通行。 長公主并非沒有任何防備,她這些年從不輕易出城,一旦出城,手上必攜帶那把先皇后留給她的秘鑰,她從胸前掏出秘鑰遞給朝云, “你鉆進去,摸到鐵門栓,將門打開,城墻內有一夾道,可直通皇城?!?/br> 羅林與朝云相視一眼,紛紛露出喜色, “難怪殿下如此鎮定,原來真有后招?!?/br> 長公主發髻微亂,面色沉凝,沒有吭聲。 朝云連忙從墻垛擠進去,借著余光果然瞧見垛下面朝城墻的方向有一扇不大不小的鐵門,她立即摸到銅鎖將鎖打開,費了些功夫將門推開一線,一股沉悶的霉氣翻涌而出,嗆了朝云幾口,她連忙擠進去,又從里面握住鐵環將門拉開一些, “殿下,可以了?!?/br> 長公主立即帶著五十精銳進入城墻下的夾道,隨后吩咐一校尉留守, “你們余下的人殺回燕雀湖,想法子將女眷送去山上的香山寺,據守待援!” “明白!” 鐵門一鎖,羅林親自背著長公主,飛快朝北面皇城方向奔去。 而此時的燕雀湖處,那尾隨長公主的五百將士又折了回來, “老大,長公主跟憑空消失了似的,咱們跑遍南城墻附近都沒瞧見人影?!?/br> 首領臉色陰沉,扶著腰間的刀往黑云壓城的京城方向望了一眼, “罷了,不管,余下的事交給殿下,咱們只負責拿下這些女眷!” 話落,他扭身,往面前巍峨渾闊的葫蘆山望去,緩緩抬起手, “所有人分三路攻上葫蘆山?!?/br> “記住了,信王殿下有令,不得傷害官眷,尤其不能動王家二少奶奶一根汗毛,誰傷了她,回頭領死,明白了嗎?” “諾!” 隨著他長臂揮下,流民循著夜色,如潮水沿著山坡往葫蘆口攻去。 第106章 火光四起,震天的殺聲恍若一張巨大的網,裹挾綿密的風聲從樹縫里侵襲而來,壓得人透不過氣來。 女眷們個個惶恐不安,哭聲動天,眼看葫蘆口快守不住了,燕雀湖的管事親自提著一盞風燈在前方引路,女眷們成群結隊由各家婆子家丁護著前往山上的香山寺據守待援。 謝云初的書院里,有四五位姑娘是尋常門第,今日家里人進不來這燕雀園,便都跟在她身后,一行人簇擁著上山。 前面四太太最是怒火難消,罵罵咧咧, “你說我湊什么熱鬧,好端端的在府里待著不好,非要出城放風,這下好了,回不去了…”說著哽咽聲起。 羊腸山路陡峭崎嶇,夜色深沉,四太太養尊處優何時吃過這等苦,幸在身邊兒子王書業攙著她,她倒也不費多少力氣,王書業理虧,今日若非為了他相看,母親著實不會出城,自是任由母親埋怨沒有頂嘴。 比起四太太,最叫苦不迭的是大太太,若非四太太非要拉著她,她今日何必淌著這趟渾水,只是大太太性子溫吞懦弱,忍著埋怨半字不言。 一路摩肩接踵,項背相望。 等到所有女眷轉移至香山寺大雄寶殿坐著,已是夜里亥時初刻。 到了此地,浮動的人心稍稍安定一些。 兵馬司與長公主留下的兵力慢慢收縮防線,拱衛在香山寺山門左右,在他們身后,還有一群武僧鑄成第二道防線,除此之外,各家的護衛家丁蹲守在大雄寶殿前隨時準備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