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間搶小說 第157節
包拯可是自帶主角光環的人,天底下就沒有他破不了的案子,當然他也是一個走到哪里,哪里就會發生命案的人,這都是主角光環。 包拯從趙凌舒口中得知死者家中不是第一案發現場后,立即派人搜查附近。 并且通過調查,得知死者劣跡斑斑,嗜賭成性、毆打妻子、不孝父母、不敬兄嫂,導致兄長外出收賬,嫂子就回娘家,不肯留在家中。 還得知昨日酉時末,死者還出去了一趟。 通過重重分析,以及狼犬的敏銳嗅覺下,沒多久包拯就找到了第一案發現場,正是死者家中的商鋪。 原來死者被公主教訓后不敢再打用妻子還賭債的念頭,于是他將注意打到家中商鋪上。 天黑之后,他偷偷潛入家中商鋪想偷錢。沒想到遇上了提前回來的兄長,本來因為死者賭博,兄弟之間就有齟齬,加上死者對其嫂子言語不敬,目光猥瑣,兄長怨其久矣。 見到死者又偷家中錢財,怒氣不打一處來,和死者發生了劇烈的爭執,最后失手打死了死者。 兄長又驚又怕,但想到家中只有弟媳和年幼的侄兒,加上回來路上聽到弟弟惹上公主府的消息,一個栽贓嫁禍的想法浮現在他腦中。 公主府勢大,家仆打死個人也不是事,他們作為苦主也不敢惹上公主府,最后這事不就不了了之了嗎? 到時候他們家中除了一害,弟媳想改嫁也好,想在家守寡也罷都好過從前,可謂百利而無一害。 于是兄長說通了弟媳,兩人合伙做了一出戲。 可惜他們遇上了不想背黑鍋的趙凌舒把自己瞥干凈了,又遇上較真的包拯把案子查得水落石出。 最后死者兄長被判充軍,妻子倒是沒事,包拯念在她是個可憐人,加上死者兄長承擔了全部的責任,便沒有對她判刑?!?/br> 宋仁宗時期 趙禎激動得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走下臺階,來到包拯面前,贊道:“果然是他!愛卿果然如書中所寫斷案如神!” 包拯:“……”不!并不是,他只是從天幕說過的人物中選了一個最有可能行兇之人。 再說了,連最基本的審訊都沒有,斷什么案??! 然而趙禎不這么想,“愛卿果然不負盛名,大宋有愛卿是大宋之福,也是朕之福?!?/br> 包拯:“……” 朝臣們:“……”呵呵,之前你被包拯噴的時候不是這么說的! 丫的,好氣哦。 包拯不過是四品官,還是從四品,天幕有必要這么抬舉他嗎? 大秦 秦始皇的關注點在于“主角光環”四個字上,主角他知道,光環又是什么? 而且走到哪里,哪里就會發生命案,這算哪門子光環?難道這不是災星嗎? 秦始皇:不理解,真的不理解。 還有這宋朝的律法怎么這么寬松?毆打妻子、覬覦兄嫂難道不用受罰?家中有兩個男丁為何不分家? 他的秦律都沒傳下去嗎?不是百代行秦政法嗎?怎會如此? ** 一波三折的案子聽得揪心不已,聽到結局,陰嫚松了口氣,“幸好結局是好的,鐵面無私的包青天也沒有那么不近人情?!?/br> “可是,”有公主不解道:“男人的妻子為什么要百般隱忍,男人毆打妻子,妻子可以打回去啊,如果打不過,告到官府,男人不是應該要受罰的嗎?”至少得割去耳朵吧! 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和離了,哪至于淪落到后面的典妻還債。 陰嫚嘆了一聲,“宋朝的律法和大秦不同,沒見明朝的公主連奴仆都能欺負嗎?宋朝或許也沒好到哪里去?!?/br> ……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得到想知道的結果后,劉徹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 不過還是道:“這人劣跡斑斑,判其兄長充軍未免太過,倒不如罰點金子了事的好?!?/br> 大臣們:“……” 汲黯忍不住道:“陛下忘了,天幕曾經說過大宋富庶,想來不缺這點錢財?!?/br> 劉徹瞪了汲黯一眼,不會說話就別說。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唏噓道:“原來如此,這人既是失手殺人,殺的又是個劣跡斑斑之人,去官府自首就是,怎能妄想嫁禍他人,嫁禍的還是當朝公主,這不是自找苦吃嗎?” 要真有其事也就罷了,公主還會賠償錢財,可栽贓嫁禍,當人家公主是傻子呢。 要是碰上個脾氣不好的公主,何止是充軍這么簡單。 【這個案子之后,包拯等人對趙凌舒刮目相看。 尤其是包拯。 包拯問:公主如何得知死者吐血量不對? 他也是問過展昭才知道內傷會大量吐血,甚至還會尿血、便血等。公主并非江湖中人,是怎么知道的呢? 趙凌舒:自然是從書中得知,本公主以前看過一本名為《洗冤錄》的書,書中記述了人體解剖、檢驗尸體、勘察現場、鑒定死傷原因、自殺或謀殺的各種現象、各種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眾多內容[1]?!?/br> 第124章 一百二十四 法醫鼻祖 【包拯聞言心中一動:洗冤錄, 洗刷冤屈,這名字取得倒也貼切。 說罷,包拯雙手作揖, 說:臣有一個不情之請, 還望公主答應。 趙凌舒心里頓時一咯噔,不會吧,包拯不會是想問她要《洗冤錄》吧? 她笑得十分勉強:包大人請說。 話音剛落就聽到包拯說:臣想借《洗冤錄》一觀。 果然,她就知道古代這些斷案高手沒有一個能逃過《洗冤錄》的誘惑。 可問題是……她沒有??! 《洗冤錄》是南宋的宋慈寫的,現在是北宋, 隔著兩百年呢,她上哪里找去? 雖然《洗冤錄》上的內容她記得不少,但有時候記得是一回事, 默寫又是一回事;再加上古代沒電腦沒手機,用的還是繁體字,她拿頭寫??? 于是趙凌舒推脫道:這書后來找不到了, 本公主也不知道它哪里去了, 或許是因為過于破舊、位置過于偏僻被宮人當成廢品清理了吧?!?/br> 宋仁宗時期 捕捉到關鍵詞的趙禎驚呼, “《洗冤錄》出自我大宋!大宋果然人才濟濟?!?/br> 大臣們欲言又止, 官家你沒注意到天幕說的是南宋嗎? 你忘了南宋是怎么來的? 其他大臣欲言又止,包拯可不, 他向來直諫, 這次也不例外, “官家, 大宋人才濟濟卻最終落得靖康亡國的下場, 漢人南遷與當年的晉又有何區別? 官家聽到這些應勵精圖治,重用能臣,收復燕云十六州……” 趙禎:“……朕知道了?!?/br> “朕不正是想從天幕上了解大宋還有哪些人才未被發現嗎, 愛卿說的朕都知道?!痹谧隽嗽谧隽?,別催了。 能青史留名的都是忠臣良將,這他還是知道的。 包拯聞言,滿意地點了點頭。 看得好些大臣嘴角微微抽搐,蹬鼻子上臉! 不就是被天幕夸了幾句嗎?說話都硬氣了。 以后彈劾他們不會更過分了吧? 一想到自從包拯進了知諫院,彈劾過的權貴數量,眾人心里就沒底。 不如還是讓包拯繼續去當他的權知開封府吧?正好這回天幕都快把包拯吹得和斷案如神的狄仁杰有得一拼,他們若是借此舉薦包拯,官家肯定會同意的。 嗯!就這么辦! 宋太.祖時期 自從收拾了趙光義,廢除了金匱之盟,立了太子后,趙匡胤容光煥發,仿佛年輕了十歲。 尤其是知道遼國買不了天幕上的書后,趙匡胤更是干勁十足,鉚足了勁cao練禁軍。 火.藥本來就是在宋朝發揚光大的,有天幕的書籍,加上趙匡胤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還真招募到了不少火器方面的人才。 火器這種東西,敵無我有那就是一大殺招,用在戰場上簡直就是壓倒性的勝利。 趙匡胤沒有廢多少功夫就收回了燕云十六州。 此時的趙匡胤正得意于自己的功績,冷不丁又聽到天幕提起南宋。 趙匡胤:快樂沒有了。 還得繼續努力,絕對不能讓南宋有出現的可能! 大秦 秦始皇聽到這熟悉的語氣,嘴角不由抽了抽。 上回說給韓信寫兵書,結果就給了兩句話。雖然那兩句話確實不錯,任哪個武將看了都會眼睛發直,但他明明可以有一本兵書,卻因為懶而變成兩句話。 想想就覺得虧了。 尤其是書中的人明明記得內容,卻因為字體繁復、沒有電腦、手機這種令人無語的理由不想寫。 秦始皇:真懶散! 這要是在大秦,他有一百種方法讓她寫出來,一天怎么著也要寫個萬兒八千字。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皺了下眉頭,“怎么又是大宋的人?” 包拯是大宋的,洗冤錄是大宋的,大宋到底還有多少名留青史的人? 自從上回聽了蘇軾寫他踞廁見衛青后,劉徹就對大宋很不滿,尤其是大宋的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