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開始的趕山生涯 第529節
順著入網口朝兩邊各下一根引繩木桿,撥桿的尾部拴著一條結實的細繩子,細繩子連著漁網。 將撥桿插入撥桿洞下的引繩木桿上,稍稍旋轉,再向前一撥,引導著引繩木桿帶著網向下一個撥桿洞移動。 如此重復cao作,最后在出網口穿出。 接下來就是等待了。 出入網口和撥桿口的開鑿,動靜不小,下邊有魚也早已經嚇跑了。 但是,因為和空氣的接觸,這些地方很快又會成為氧氣較多的地方,吸引著魚群靠近,但這需要時間等待。 兩組人馬另外換了地方,重新再選地方開鑿出入網口和撥桿洞。 事情一直忙到中午,緊趕慢趕,總算是把另外兩張網也布了下去。 遠遠地聽到那司機在江岸邊喊開飯的聲音,呂律招呼幾人,準備一起回去吃飯。 卻聽張韶峰笑呵呵地說:“咱們都捕魚了,中午吃不上魚,說不過去吧?” “早就可以取網了,這都又過去兩個小時了。起了網,再把網不下去,咱們再去吃飯……”雷蒙也笑著說道。 看著幾人期盼的眼神,呂律問道:“早上就沒吃飯了,你們不餓呀?” “也不在這一時半會兒……現在拖一網,再不下去,等煮了魚,吃了飯,再來的時候,怕是又可以起網了!”梁康波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呂律掃了幾人一眼,點點頭:“行吧,咱們就把先布下去的兩個網給拖出來?!?/br> 幾人興奮地點了點頭。 張韶峰當即跑過去,將下的第一張拴著漁網固定在入網口的木棒給解開。 而呂律等人則是在出網口,拉起了網綱細繩,開始一起合力往外拖。 沒有穿水叉褲,幾人也顧不了那么多,紛紛將漁網扛在肩膀上。 與此同時,呂律也喊起了起網的號子:“頭頂一顆大太陽,眼前一片白茫茫,腳底下用力腰使勁啊,拉網的漢子笑臉揚??!” 除了雷蒙,張韶峰等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但是,聽著這高亢的號子聲,卻又莫名地亢奮,于是也是一邊用力,一邊跟著喊了起來。 可下一秒,呂律領頭喊的號子立刻變了:“清子的媳婦叫啥呀?” 陳秀清微微一愣,卻聽其他幾人已經答上了:“洄龍王家燕子??!” 呂律再次高喊:“華子啥時候娶妻呀?” “年邊抱得美人歸啊,要幫忙啊要幫忙!” 這調子,越來越脫離正軌了,一時間嘻哈聲不斷。 第628章 只賺那一毛 很奇怪,號子喊得越歪,活干得越有勁頭。 以前在燕窩島農場捕魚隊冬捕的時候,也經常是這樣。 那時候的活計可比現在的要艱苦得多。 看著大伙拽網拽得累了,領號的人喊出的詞兒就變了:“某某某是誰的兒???” 已經有點東倒西歪的拉繩人一聽要當爹了,全來了精神,立即應道:“大伙的兒??!” 拖拽漁網的時候就變得更加賣力了。 接下來,“某某某是誰的孫兒???” “大伙的孫兒??!” 領號的人聲音更洪亮了。 “某某某的腦袋……” “倍兒倍兒綠??!” 再往下的詞兒,就是十八歲以上的都不宜了,那洪亮的喊叫聲,直震云天。 當然了,被喊的“某某某”一定是農場的人,又一定不在現場,而且,往往是絕大多數人都討厭,平時又拿他沒辦法的人。 也是通過這號子,一泄心里的怨氣。 反正是怎么污怎么來,甚至連人家祖宗十八代都給問候一遍的情況都有。 艱苦的日子里,這也是難得的歡樂時刻了。 當然了,呂律今天作為領號,喊了幾人的名字,都在場,大家也都有分寸,純粹是開玩笑,樂呵一下,也是彼此感情的增益。 不是自己人,還不那么喊呢! 起網,可以說是冬捕最為激動人心的時刻。 在幾人高亢的號子聲中,被拉著的漁網一點點順著被鑿得更大的出網口滑出來,猶如一條行進在冰面上的傳送帶。 霎時間,伴隨著蒸騰的水汽,數不清的胖頭魚、草魚、鰱魚、鰲花……源源不斷地從冰下輸送出來,在冰面上翻滾著、跳躍著,銀鱗耀日,煞是喜人。 高空鳥瞰,魚騰冰面,構成了冰天雪地里一副絕美的畫卷。 這是在神州大地,大荒以外的地方很難見到的場景。 呂律選擇的地點極好,漁獲當然也相當不錯。 當百米長的漁網被完全拖拽出來以后,幾人衣服濕了大片,卻也出了一身的汗,卻都在忙著回頭去看網捕到的第一條魚。 那是一條少說也有十公斤的哲羅魚。 哲羅魚本就是體型很大的魚種,一般個體在三公斤左右,大的能達到五十公斤,身長在一米以上,甚至曾經發現有長達四米,重達九十公斤的。 這玩意兒貪食,是淡水魚中最兇猛的魚種之一,游動速度較快,善于捕食其它小型魚類,哪怕冬季冰封,不少魚已經不吃東西了,它還在捕食。 作為出冰的頭魚,就是達到十公斤的哲羅,幾人都欣喜不已。 頭魚出水好彩頭,都不由伸手去摸摸還在活蹦亂跳的哲羅,都想沾點連年有魚的福氣。 再往后,越看越亮眼。 除了平日里常見的各種魚,三花五羅各種魚都有,甲魚、林蛙、大馬哈魚也不少,甚至還看到了鰉魚。 這一網下來,大大小小,少說也有三百多斤。 幾人也不遲疑,趁熱打鐵,就將網放在冰面上,然后去起雷蒙領人設下的網。 可想而知,這一網下來的收獲也是相當亮眼。 然后他們就發現,似乎沒多少時間去吃中午飯了。 將那些很快在冰面上被冰凍起來的魚從漁網中拆下來,裝麻袋里一袋袋送到車上,然后再將兩張網放下去以后,早過了兩個多小時了,而后面設置的兩張網也早到了該起網的時候。 沒辦法,想吃魚,沒時間了。 幾人匆匆扒拉了幾口飯,回到冰面,繼續起網搬魚,然后下網。 等事情忙完,已經臨近傍晚。 “沒辦法了,布下去的四張漁網,只能明天早上起了?!?/br> 一天忙碌下來,一幫子人都累得夠嗆,看著收獲喜人,但付出的體力和忍受的寒冷,卻是比狩獵還遭罪。 “晚上守夜的時候,記得輪流過去,隨時將進出網的冰眼上的冰給敲一下,一晚上就能重新凍上,到了明天可是很難開鑿的?!?/br> 終于能休息了,晚上的時候,呂律親自動手,弄了一鍋很鮮美的魚rou,美美地吃了一頓。 經過昨天的捕魚,原本想著,早上給四張網起網的時候,收獲會遠不如昨天。 結果,等到起網的時候才發現,這一夜下來,似乎有更多的魚來到了這片區域,所得漁獲,絲毫不比昨天任何一網差,甚至還更多一些,只是,漁網被弄破了不少地方,看來有不少大魚還是逃了。 一早上忙碌下來,又是千多斤的魚。 這讓孟兆華都直叫過癮。 所得到的魚,草魚鯉魚等都被當成了雜魚,不用挑,直接裝袋子里,而別的好魚,尤其是三花五羅十八子魚甲魚、大馬哈魚、蛤蟆等,則被分門別類地裝袋,一袋袋地放入車里。 為了裝這些魚,甚至還專門去城區買了一次口袋。 要不是車子還得裝爬犁、拉馬、狗子和坐人,實在擁擠,幾人都想再另外選幾個地方,再好好捕上幾天。 中午吃過飯后,幾人上車,踏上歸途。 傍晚在五大連池旁邊露營,第二天繼續上路,臨近傍晚的時候,一行人終于回到區上,車子直接停到田友誠的館子前面。 幾人跳下車,看著館子里的生意,似乎比往年要好得多。 三輛車子停門口,動靜有些大,田友誠很快就跑了出來。 一看到呂律等人蓬頭垢面不修邊幅的樣子就知道,他們這是又去狩獵回來了。 他笑著跟幾人打過招呼,問道:“兄弟,這次又有些啥好東西?” 呂律伸手指了指孟兆華開的車子:“自己去看看!” 田友誠立刻小跑著過去,看到這輛車子里,堆滿了各種口袋:“這也看不到???” “三花五羅、甲魚、馬哈魚、細鱗魚、林蛙等都有!”呂律簡單介紹。 “都是好魚啊,你們這是去打漁了?” 田友誠很是豪邁:“這些好魚,我全都要了,兩塊五一斤,咋樣?” “是實誠價不?”呂律盯著他,笑問道。 “兄弟這話說的,那第一次打交道的時候,我可是長記性了,跟誰?;ㄕ幸膊荒芨闼0Σ粚??肯定是實誠價,這價格已經很高了,城里的價!” 田友誠比起之前又胖了很多,下巴都堆起rou褶了,笑起來的時候,很是喜慶的樣子。 呂律瞇眼看著他,最終點了點頭。 兩千斤近三千斤的魚,其實里面的三花五羅和大馬哈魚、甲魚、林蛙等魚,占了不到四分之一的樣子,也就差不多五六百斤。 捕一次魚,不管是雜魚還是名貴的魚,都得留一部分回家,讓幾人各自挑選一些留下來以后,呂律這才將分裝好的幾種好魚讓田友誠找人過稱,包括十八子魚,田友誠也挑選了一些。 好家伙,到時候一算賬,一千四百七十八塊。 這樣算下來,其實也不多,呂律當場計算了一下,直接九人平分了,一人分了一百六十四塊,呂律順便給三個司機一人一百,把往加格達奇跑這一趟的辛苦錢也順便給了。 當然了,車里剩下的那些魚,他們要帶回去吃的帶走一些,剩下的呂律等人拉回屯子,或是留著吃,或是留著送給農場、屯里的人都行,尤其是呂律那里,無論是狗、猞猁還是仙鶴,都少不了這些玩意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