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 第279節
“咱們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沒想到,這后世的大學還真的有這么多行??!” “這也太齊全了!” 一位賬房先生打趣道:“沒聽到嗎?要和實用結合,難不成我這小賬房也能混個大學讀讀?” 他眼尖的兒子喊了起來:“有財經大學,爹,說不定還真是培養賬房的!” 大家頓時來了興趣,開始在那張放大的圖譜里面試圖找到和自己現在從事的行業相關的學校。 “這政法聽上去有些熟悉……”有一位在官府當小吏的人喊了出來。 西漢的張湯眼睛一亮:“可是律法?” 沒想到后世居然還有專門教授律法的大學! 不單單是他,桑弘羊在家中踱步:“財經,經貿……居然有專門的學校!后世果然對其十分重視……” 如果他沒有想錯的話,這倆都是與自己的本職工作有關的。 桑弘羊瘋狂的想知道這些學校到底都在上一些什么課,是不是真的如自己所想。 同樣驚訝的還有衛青和霍去病。 舅甥倆原本還在感慨疆域大就是好,避難的時候都還有地方可以去,聽聞后,霍去病高興的喊了出來:“軍事學?!司?,你看,我之前沒有猜錯吧!” 他就覺得,以后世的種種行為,定然對軍中人才的培養極為看重,就猜測是不是會有專門培養將士的大學? 果真有! 很震驚但似乎又在情理之中,一時欣慰不已。 同樣覺得欣慰的還有各朝代的樂師們,還有舞伎們,有的甚至是涕淚交縱:“沒想到咱們這些微末伎倆,居然也能成立專門的大學!” 要知道,在現在他們即使名揚天下成為大家,但說起來依然不過是樂戶罷了。 生來就要低一等。 他們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自己的職業會與“讀書人”扯上關系。 相關人等當然高興不已,逐字逐句的開始揣測那些專業到底教授的是什么具體內容,皇宮之中的筆吏們卻如臨大敵,奮筆疾書。 這可是極為重要的東西! 這些院校和專業的設置看似簡單,但實際卻是經過無數次調整過后得到的,本身就充滿了智慧。 現在朝廷創辦的大學就急需這樣一份東西。 帝王們往后靠的姿態都輕松悠閑了不少。 趙匡胤甚至忍不住哼起了小曲兒。 有了 這個,省事不少??! 當然啦,也不能原樣全搬,比如那什么航天學院,現在都沒影呢,就可以先放一放。 最緊要的,是大的分類。 “文科、理科和工科……” 有人想不透這個分類設置,以及工程師的定義。 “文科自然是文史,理科可否認為是科學?數學物理化學等似乎都能劃分其中。這工科……”北宋的沈括喃喃自語,“似乎和之前講的機械發明等有那么一些關系?!?/br> 而且工科似乎還很受重視。 “算了,先放一邊吧?!?/br> 骨架有了,下一步無非就是往里面填充血rou。 可之前兩眼一抹黑可好太多了! …… 【不過,這次的大調整也有利有弊?!?/br> 【利就是顯然用很快的速度培養出了一批專業人才,教師、醫生、農林……尤其是工科,一大批工程師走上了工作崗位,為建國初期的經濟建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br> 【如今有個說法就是stem領域的高層次人才,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br> stem是取自于四個單詞的首字母。 “科學,sce、技術,te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br> 充滿著精英氣質的主講人在大講臺上侃侃而談: “科學,可以解釋世界的自然客觀規律;技術和工程,則是在這個規律上改造世界。而數學,是技術和工程學科的基礎工具?!?/br> 【這就有點像是咱們在調整科系中的理念?!?/br> 【而我們培養工程師、重視工程師的傳統,也是從52年的院系大調整中開始的?!?/br> 【但是!】 【它也有很大的弊端?!?/br> 【第一個是綜合性大學被這樣一拆分,一蹶不振很多年?!?/br> 【第二個更嚴重一點,那就是對人文社科這些領域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很多科系被合并后,直接垮了甚至是消失了,尤其是哲學這種?!?/br> 【以至于咱們長期以來缺乏優秀的社科人才,比如法律、金融和媒體等等?!?/br> 【當然,這里面還涉及到了很復雜的因素,比如思想的演變?!?/br> 【對民族精神的重塑,最先就反應在了教育領域?!?/br> 【唯物論、馬克思主義、華夏傳統文化,以及民國遺留下來的西化思想,等等之間的沖突,為了防止404,這里不再贅述??傊?,回顧那幾十年,思想的搖擺與混亂,融合和爭斗,從未停止?!?/br> 【甚至到現在,還在暗潮涌動?!?/br> 【這又是另外一個領域的話題了,打住?!?/br> …… 文科的沒落讓天底下的大儒們繼續陷入到惆悵之中。 好不容易恢復一點的心情立刻又變得沉重起來。 剛剛提出文脈說的山長痛惜的搖頭:“文學和歷史 自然重要。若是華夏無人知道孔子,無人知道先賢,那華夏就真的亡了!” 如此之華夏,是否還是原本的那個華夏呢? 這就是文史的重要性??! 怎么能不重視它呢? 帝王們想得要更多一些。 李世民對眾臣道:“這其實和剛才說的是一個道理。若是大唐未來的英才都是從佛門道觀開辦的學校中走出來的,那自然不妥?!?/br> 更別提還是西方傳過來的宗教了。 所以,教會學校必然消失,也必須消失。 即使現在皇室崇尚道教,但也絕不想在自己頭上真的擺上一尊道祖的神像,讓它凌駕于世俗皇權之上。 “思想之爭,莫過于此?!?/br> 對這個頗有些研究和經驗的朱元璋更是深有體會、呵呵冷笑幾聲: “重塑衣冠,當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br> 思想,聽上去似乎虛無縹緲,沒有實體。但這東西才是至關重要的。 衣冠也不過只是思想之下的一處小小細節體現罷了。 這里面涉及到新舊之爭,階層之爭。 教育、建學校是柔性手段。 流血與清洗,是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硬性手段。 “看來后世也不是那么完美的嘛?!敝煸昂貌蝗菀鬃プ『笫赖囊稽c缺陷,使勁嘲笑。 心中隱隱還有些得意。 有了仙畫的提醒,他的大明一定能少走一些彎路。 …… 【總之,52年的這一次調整造就了一些優勢,也留下了一些弊病?!?/br> 【等到咱們后面有錢了也有心力了,開始去蘇聯化,嘗試走自己特色的路線,也在補之前留下來的漏洞,比方把單一性學科轉變為復合性學科,然后重新建設頂尖的綜合性大學?!?/br> 【道阻且長,但從結果來看,也算是越來越好吧?!?/br> 【1999年的時候進行了“大擴招”,那同樣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br> 天幕上,主播字正腔圓的播報著新聞: “國家計劃發展委員會和教育部聯合發出緊急通知,決定今年我國高等教育在年初擴招23萬人的基礎上,再擴大招生33.7萬人……” 高考考場外,記者采訪了幾個考生。 他們的情緒顯然都還算比較愉悅: “今年擴招了嘛,我覺得我還是挺有希望能考上的……我報考了上海大學的經濟學院?!?/br> “我報的東華大學的高分子專業?!?/br> “希望能考上?!?/br> 【那會兒很瘋狂,1998年我國高校有1022所,到2012年達到2442所,增加了1420所,每三天就能誕生一所大學,堪稱奇跡?!?/br> 【同樣有利有弊,所以后面教育部開始剎車減速?!?/br> 【然后,現在提倡的是讓普通本科向應用技術本科轉型,也就是說,開始重視起了職業教育。 】 【除了大學之外,大專、高職等等也都規劃在內?!?/br> 【畢竟現在產業轉型,各種產業鏈上都需要接受過教育的素質更高的“藍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