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 第925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到沒有辣椒的世界后、咸魚小結巴他又浪又慫[穿書]、在年代文里吃瓜、六零之囤貨強手、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重回1979、貴妃嬌寵日常、末世兄妹流放種田、八零后重生日常、世人為我塑金身[快穿]
平國公聽了,嘆著氣說道:“誰叫普羅大眾,便是吃這一套呢?!?/br> 之后又跟有了醉意的趙御廚聊了聊,得出趙御廚對蕭遙極低的評價之后,才起身付了酒錢,又讓店小二照顧好趙御廚,便去了德勝樓,如此這般吩咐下去。 沒過兩日,京城的大街小巷便傳遍了蕭遙不會做名菜,做的都是來自民間的粗鄙吃食,難登大雅之堂! 對這種說法,普通老百姓并不放在心上,而各大酒樓的廚子,卻大多數于我心有戚戚然。 想他們,苦學多年,做的美食不少,可卻從不曾得到過蕭遙這般的盛名,而蕭遙呢,靠的真的就那一兩道菜,居然便將他們踩在了腳下,這叫他們如何甘心? 除他們之外,也有不以為然的大廚,認為憑這個理由便抹殺了蕭遙的廚藝,本身便有失偏頗,而且也將廚藝帶向了狹隘與故步自封。 而那些老饕們,對此的感覺很有些復雜。 他們都承認蕭遙做的菜極其美味,但是說起蕭遙會做的菜,還是頗有些怨言的——蕭遙會的,著實太少了。 而且,蕭遙會做的名菜,也就東坡rou并西湖醋魚兩道,與春共舞是她自己琢磨的,加起來才三道,的確太少了! 德勝樓花了點錢,使得“蕭遙做的吃食難登大雅之堂”這個觀點,成為了京城許多人心目中的共識。 平國公得知這觀點傳開了,很是滿意地捋了捋胡須。 他還寄希望于三孫子能游說蕭遙加入德勝樓呢,可不能讓蕭遙得了皇家的看重,被召進宮中當上御廚。 至于敗壞了蕭遙的名聲,平國公不以為意,到時他再使人傳另一種傳言,贊一贊蕭遙,蕭遙的名聲可不就回來了么? 蕭遙看到鎮國公怒氣沖沖地進來,怒意勃發地叫道:“豈有此理,簡直豈有此理!”說完有些愧疚地看向蕭遙,“這傳言一出,只怕便沒有多少高門大戶找你做菜了?!?/br> 大家族都是要面子的,便是喜歡蕭遙做的菜,但礙于蕭遙的菜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只怕也不會請蕭遙了。 蕭遙笑道:“不必生氣,我本來便不愿去高門大戶做菜,這影響不了我?!?/br> 鎮國公說道:“你莫忘了,還有宮里呢?!?/br> 蕭遙笑道:“你提起宮里,我倒覺得,平國公或許要倒霉?!?/br> 她做的菜肴與小粥,不僅太后喜歡,太后的寶貝疙瘩小公子也喜歡,可是卻叫平國公使人說成難登大雅之堂,太后會怎么想?皇帝又怎么想? 平國公不是腦子有坑走了臭棋,便是得了失心瘋,無法控制自己的言行了。 鎮國公一想也是,原先的怒氣一下子沒了,笑著說道:“那個老匹夫,一肚子壞水,合該他倒霉的!” 平國公在兩天后便被召進御書房。 他甫一進去,迎面就被皇帝扔過來的折子砸了個正著,接著是皇帝帶著怒意的聲音:“你家里是窮得解不開過了還是如何,竟喪心病狂放印子錢?朕見了折子,還以為搞錯了,不想一查,證據確鑿!” 平國公的膝蓋當即就軟了下來:“皇上,臣委實不知此事,還請皇上容臣回去細查?!?/br> 皇帝冷冷地道:“作為一家之主,出事了才來查,你倒是有出息!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你連平國公府也管不好,如何有面目站于朝堂上商議治國大事?” 平國公額頭上的冷汗流得跟小溪似的,忙不迭地磕頭認錯,并表示自己一定會悔改。 皇帝罰了他一年俸祿,又降了他半級官職,這才讓他回府查此事。 平國公回去之后,勃然大怒自不用提。 發完脾氣,想好了該如何交代,平國公就琢磨開了。 這京城里放印子錢的人家不少,皇上怎么就查到他頭上來了呢? 這不管怎么看,都有故意找茬的味道。 可是,他最近也沒得罪人啊。 唯一坑的,就是狀元樓一個小小的廚娘了! 平國公想到蕭遙,頓時倒抽一口氣。 蕭遙是狀元樓的人,狀元樓又是鎮國公的,難不成,這次參自己的,便是鎮國公那個老匹夫? 可是鎮國公又不是傻子,參他的話,等于參了許多人家,他至于因為一個廚子做得這么絕么? 再說,鎮國公未必知道蕭遙的名聲受損,是他背后下的黑手啊。 平國公想了幾日,才終于想到,看到臉色不虞的趙御廚,才終于想明白,或許自己貶低蕭遙做的菜肴,等于貶低了皇上與太后,于是得罪了皇上與太后! 想到這里,他悔青了腸子。 怎么就一時沒想明白,犯下如此大錯呢? 蕭遙教了梁御廚大半月,梁御廚還是控制不好火候。 梁御廚為此很是沮喪。 蕭遙對此也沒有什么法子,只得讓梁御廚回去好生練習。 御膳房大總管遞了話出來,問蕭遙,梁御廚做不好,要不要換個御廚,并推了趙御廚。 蕭遙一聽趙御廚,不曾考慮便拒絕了。 對一個將她做的菜無限貶低的人,她不愿意教。 趙御廚得知蕭遙拒絕了教自己,心中對蕭遙的恨意又加了幾層。 蕭遙的鋪子盤了下來,便決定開個低端版的魚片鋪——包括酸菜魚片、水煮魚片、干鍋魚片等等。 為此,在鋪子裝修的期間,招了一名學徒,每日里教他烹調各種魚片菜式。 除此之外,又招了貧苦人家出身的幾個少年到店中培訓,到時上崗干活。 在開鋪子期間,嚴峻自告奮勇前來幫忙,還真的幫了蕭遙不少忙。 皇帝得知,興致勃勃的,直接給她提了個牌匾。 蕭遙無奈得很,一個小小的魚片鋪,卻有皇帝的題字,也太過夸張了,因此將字收起來,說等以后站穩腳跟了再掛上。 蕭家三老爺在來用膳時得知,提出可以幫忙寫下菜單子。 他是狀元郎出身,寫得一手好字,蕭遙也沒推辭。 鋪子開起來后,已經到了夏末。 魚片鋪子用最便宜的鯉魚作為主料,分量也少些,配菜則是最常見的農家菜,因此價格低廉,便是許多小門小戶也能吃得起。 魚片制作的菜譜由蕭遙提供,因此整體口味與狀元樓的這幾樣差得并不算多,應付非老饕的食客綽綽有余。 因著物美價廉,因此小鋪子開了之后,生意異?;鸨?,每日里帶來的收益出乎意料之外的高。 不過,有好處自然也有壞處。 壞處便是,說蕭遙的菜肴是平民菜式難登大雅之堂的大廚更多了,他們拿出來的證據,便是蕭遙的魚片鋪子。 蕭遙沒有多理會,她最近除了在狀元樓做菜,其余大部分時間都撲在自己的小鋪子上,只有小部分時間用于琢磨新菜式,因此一直不曾開發新菜式,只是跟其他大廚學做菜并改良一番。 拖了這么久,是時候弄個新菜式出來了! 梁御廚到底沒能做出小公子愿意吃的味道,因此小公子每日的膳食,還是由蕭遙提供。 趙御廚因不用給小公子做菜,地位一落千丈,他將之歸結于蕭遙搶了自己的差使,心里對蕭遙恨得牙癢癢的,見梁御廚做不出小公子愛吃的,好了傷疤忘了疼,不無酸意地挑撥: “我看,她是怕你學了去,特地少教了關鍵的配方,使得你做出來的菜討不了小公子的歡心?!?/br> 梁御廚和蕭遙打的交代多了,自然知道蕭遙是什么樣的人,聽了這話,當即就反駁:“蕭大廚可不是你說的那種人,我勸你還是莫要再說了?!?/br> 趙御廚道:“怎么說不得了?我又不曾冤枉她。她來來回回做的都是那幾道菜,再不會旁的了,自然怕教會徒弟餓死師父!” 梁御廚生氣地道:“你再說我們便到大管事那里評評理去!” 趙御廚聽到他提起大管事,這才噤聲。 但是心中很不服,得了空便到宮外的酒樓食肆吃飯,間或聽一耳朵那些大廚貶損蕭遙。 其中,趙御廚最愛去的,便是德勝樓。 因為蕭遙潛伏的這段時間里,德勝樓的林大廚也推出了幾道改良過的菜式,而且是狀元樓不曾做過的,很是得老饕們的贊揚。德勝樓的名聲,也終于慢慢升上去,再次靠近了狀元樓。 趙御廚愛來德勝樓,是因為前來用飯的老饕們提起蕭遙,總不免一聲嘆息,認為她許久不曾進步,怕是天賦用完了。 討厭一個人,最是喜歡聽到其他人貶低這個人。 趙御廚便是這種心理。 蕭遙在自己的小店終于開起來之后,心無旁騖地琢磨新菜式,終于做出了一道叫“魚戲蓮葉間”的名菜。 這道菜以魷魚片為主材料,經過烹制,魷魚片好似一條條甩動魚尾的靈動小魚一般,擺在淡綠色的黃瓜片上。 鎮國公看到這道菜,驚艷得眼睛都舍不得移開,半晌哈哈笑道:“都說你做的菜式粗鄙,是平民吃的,難登大雅之堂,此刻,老夫真想揪那些人來瞧瞧,什么才叫名菜!” 柳大管事在旁笑著道:“蕭姑娘真真是別出心裁!這魷魚片做的小魚尾巴極其生動,但是最妙的是用胡蘿卜做的眼睛,堪稱活靈活現!” 鎮國公不住地點頭,笑著說道:“中間這蓮蓬也是點睛!”又感嘆,“如此一道好菜,老夫倒有些舍不得下口了?!?/br> 蕭遙笑道:“若不趁熱吃,涼了味道便要差許多的?!?/br> 鎮國公身為老饕,聽了這話,當即拿了筷子,夾起一條“小魚”放入口中。 “小魚”一入口,鎮國公當即眼睛一亮,不住地道:“這魷魚片脆嫩爽口又伴有美味的醬汁,著實好吃!”吃完了一塊魷魚片,又將筷子伸向當中那蓮蓬。 蕭遙在旁看著,并不動筷子。 她制作這道菜時,吃了不知多少,此時并不想吃。 鎮國公吃到蓮蓬時,面上露出驚艷之色:“這蓮蓬竟如此潤滑鮮香,我以為是包子呢?!?/br> 蕭遙道:“用了雞蛋并蝦rou,還有一些面粉。上頭綠色的,是普通的青豆?!?/br> 鎮國公對此大贊特贊,吃完之后意猶未盡,笑道:“這美味佳肴,分量雖少,但是也因此多了幾分回味,很是吊老饕的胃口?!庇置蠊苁麓稳毡阃瞥鲞@道名菜。 柳大管事高興地忙活去了。 第二日,狀元樓鄭重推出名菜“魚戲蓮葉間”! 京城的老饕們得知,紛紛涌來狀元樓。 他們都很好奇,在已經被認為江郎才盡之后,蕭遙卻突然做出這么一道菜,到底是反擊了這種說法,還是進一步坐實了這種說法呢? 當看到這道菜的一剎那,老饕們都被驚艷得失聲了,拿起筷子抱著破壞藝術品的心情夾起一條“小魚”放入口中,舌頭再次被征服,不由自主就當場叫絕! “老夫只有五個字,色香味俱全!” “蕭姑娘就是蕭姑娘,總是能將菜品做成藝術品!說她江郎才盡之人,如今看著這道菜,可還說得出口?” 不過一日功夫,這道菜便傳遍了京城,并且傳得神乎其神。 民間提起這道菜,甚至夸張地說:“蕭大廚做活了那金魚了,據說放在碟中,仍在不斷地游動!” 蕭遙聽到柳大管事當成笑話似的將這話告訴自己,不免琢磨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