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
遺光闔上了手中的書頁。 伸手撫了撫眉心。 這本名叫《統治會社論》的書籍,是昭和十八年出版,講述了日本從幕府到明治維新的社會思想變化。 其中,在后卷里,作者已經隱約的提出了制霸亞洲的設想。 在他的構想中,日本經過明治維新的改革,率先從農業文明進入了工業文明,已經領先華與高麗等鄰國許多。 現如今,再依托關東和關西兩個深水不動港優勢,打開東亞遠洋貿易,以海運為跳板,發展經濟與海軍。 一步步將日本打造成為東亞強國,帶領東亞立足于世界之林將指日可待。 這套路,倒是與英國的東印度公司及其相似。 她想起小時候,父親同母親嘆息,英國人假借收購茶葉絲綢,進閩粵浙,哄抬價格,做空市場,讓大批農民放棄糧食,改種茶養桑,一批人得了甜頭的,便被洋經理們誘騙著抽吸大煙,最后茶絲泛濫,無人問津,糧食減產,不得不花高價購買東印度公司從東南亞進口的大米。而那些農民們則變得身懶體弱,害得多少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大清固然積重難返,可這些不擇手段的列強卻是壓在駱駝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們打著所謂的幫助發展,共同進步的旗號,其實行的都是侵略剝削迫害的事實。 若是她不曾聽過父親的教導,只是一個身住白塔不問世事的單純少女,只怕,真會被這通篇虛假的左翼改革派描繪的藍圖所迷惑。 她將這本書放在一旁,又翻開了一份刊號19319的雜志。 封面是富士山水。上面寫著《海ゆかば》。 打開來,開篇大篇幅報道的便是震驚華外的“九一八事變?!?/br> 在此篇報道中,稱之為 まんしゅうじへんManshū jihen(満州事変)。 而同時,歐美社會稱之為奉天事變或盛京事變(Mukden I)。 她正打算看看日本國內是如何評價這一傷痕累累,野蠻無恥的行徑,或許文飾,或許遮掩? 房間里,已經響起了輕輕的腳步聲。 她陡然回過頭,是繪島。 后者被她的大幅的動作嚇了一跳。 “怎么了?” “小姐,我是來給您開燈的?!彼磻^來,笑著解釋。 遺光這時才驚覺,天色竟然已經黑了下來。 她居然不知不覺看了四個小時。 遺光裝作不經意的看了眼書頁編號。再當著繪島的面隨意闔上書籍。 將它與余下的幾本單獨擺在書桌上的一起親手放回原位。 “不必開燈了。正好也到了用餐時間了吧?” 她從椅子上站起來,往門口走去。 繪島穿著窄裙下擺的和服,亦步亦趨的跟在身后,恭謹的回復著遺光的問題。 ”是的呢!副官剛才來通知,管將大人今晚有事,不回來用餐了。讓您不必等他?!?/br> “這樣嗎?”遺光停下了腳步,回過頭。 繪島雪白豐滿的臉點了點,依然朝她露出了淺淺的微笑,卻并沒有解答管將為何不來的問題。 她像是廟宇中最端恭的菩薩,你望見的是雕塑的溫柔,可其實給予的確是冰冷的沉默。 遺光點點頭,表示接受了。非常乖覺的沒有去詢問原因。 用過了餐,她提出要出去走走,繪島也跟在她身后一步之遠。 遺光便當做無所謂的,認真欣賞起這夜色中寧謐的院子。 角落里,有星星點點黃色的光暈,她走過去,竟然是一叢叢的螢火蟲。 記憶中,江浙老家,下過雨后兩叁天的夜里,池塘邊,田野里,處處都是這些火金姑。 心靈手巧的老仆人,用草編了籠子,全須全尾的抓幾只放進去,就成了個精致漂亮的小燈籠。 小小的她,提著這些小燈籠,寸步不離的跟在鄰居家的哥哥jiejie們身后進進出出。 被大人們瞧見了,摸摸她抓著小辮子的柔軟發絲,叫她小靈姑。 她想著那些溫暖的事情,忍不住笑起來,伸出手,五指成團,仿佛是要抓的樣子。 素白的皓腕一揮,那聚起的流熒瞬間便散了開,點點蹁躚,化作銀河,緩緩流淌。 墻邊,響起一聲小小的驚呼。 遺光看過去,一個扎著麻花辮的身影一閃而過。 她紅色的頭繩,綁著個蝴蝶結,倏然隱入院中不見了。 “小菊?!?/br> 繪島出聲了。 遺光注意到,那暗處的角落動了動,下一刻,走出個小小的人影。 藍布襖,麻花辮,是一個華國的小姑娘。 ? “你在做什么?” 繪島的表情難得的嚴厲。 那小女孩臉皮紫漲,又像是恐懼害怕,好半天掏出個小小的布兜。 粗疏的經緯,有微弱的熒光閃爍,使得這個粗劣的荷包也變得夢幻起來。 “原來是我打擾人家捉螢火蟲啦!” 遺光笑起來,“沒關系,你去做事吧?!?/br> 即使她這樣說,小菊也不敢就這樣離開。她站在原處,小腦袋不安的看著繪島,眼神帶著點期冀。 繪島表情很有些不好,這很不同她宿日寬和溫柔的形象,但是既然遺光都這樣說了,她總要給她面子的。 那個叫小菊的女孩走遠了,遺光收回目光。 繪島解釋著: “ 是以前院子主人留下的女仆。因為年紀小,便讓她和她哥哥在院子里做著跑腿的小事情?!?/br> 遺光點點頭,不經意的問道:“難道,這些前主人留下的仆人還有很多嗎?” ”是的?!?/br> 繪島想了想,覺得這沒有什么不能說的?!懊總€院子大概都還有叁四多個人吧!” 佛,不會告訴你。 你,需要自己去找。 遺光想,她或許,看到了佛的指引。 ……………… 抱歉,晚了。 我之前有在評論區留言通知大家,但是試了很多次都說驗真碼錯誤。 這段過渡可以結束了,接下來遺光開始。搞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