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朝夢醒綱常棄.三
書迷正在閱讀:18歲愛上另一個Alpha(GL 雙A)、黑暗之中、七世、也許有一天、離朔、窗子以內(校園 1v1)、伺惑她(NPH)、在古早瑪麗蘇文中求生(穿書女尊NP)、一枝合歡、【咒回】自遠方的夏天而來
仍然瘋狂卡文的過度章qaq 回想起臨別前父皇在如常的關切、不捨外更帶了幾分深沉和欲言又止的目光,蕭宸心下一悸,終忍不住一個側身、將腦袋瓜子埋到了一旁的軟枕當中。 說來可悲,即使早已體認到自個兒所懷抱的情思有多么罪惡、多么悖德,更早在那個失控的夜晚便已讓父皇那句「一時色迷了眼」生生澆熄了心底不切實際的念想;可每每看著父皇凝視著他的、溫柔而深沉的目光,心底卻總要生出幾分可悲希冀,冀盼著父皇同樣對他懷抱著逾越父子份際的情感、冀盼著那份連訴之于口都太過污穢的情思能夠得著回應。 ──儘管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這樣的事,是不可能、也不該存在的。 他自個兒心思不正、罪孽深重也就罷了,如何能為著一己之妄念便盼著父皇也落進這淌渾水當中?只是每每當著父皇的面,回想起彼此曾有過的無間親密、和無數個在對方臂彎中安然入睡的夜晚,他的心口,便不禁要泛起一陣陣窒息似的痛苦。 所以他連剛結束殿試的友人都無暇顧及,便在成功說服父皇后領了旨意匆匆趕赴瑤州,就盼著能藉彼此天各一方的狀況緩解一下心頭躁亂的情緒和疼痛。不想別離之后、那種物是人非的悵然的確削減了不少;取而代之的,卻是他曾在情思尚且懵懂時深切體會過的蝕骨相思。 也正因著相思之情的折磨,路途中,面對恩師針對瑤州之事給他布置種種功課的舉動,蕭宸著實十分感激。 他的感激,不僅是因為沉燮愿意支持他、讓他有實踐所學的機會;更是因為這些個「功課」讓他少了許多分心思念父皇的馀裕,讓他再次有了種充實、平靜的感覺……一想到自己這個儲君之位,背負著的不僅是父皇的期待、更是這大昭無數黎民百姓的將來,蕭宸便不由對自個兒往日滿心滿眼只想著父皇的狹隘生出了幾分慚愧。 ──當然,慚愧歸慚愧,父皇在他心里的地位,仍是任何事物都無法動搖的。只是在其位、謀其政,不論他是否能坐牢這個太子之位,眼下既擔負了這樣的期許和重任,就必然會盡己所能地將一切做到最好。 思及此,儘管沉燮離去前已經囑咐了讓他莫要思慮過甚,蕭宸卻仍忍不住將腦袋定下的計畫翻了出來,在就寢前仔細過了一遍。 此來瑤州,一為賑災、二為究責;前者固然是最主要的目的,卻也不能真等賑完了災才回頭究責──到了那時,只怕真正的罪魁禍首老早趁亂將證據湮滅妥當、甚至連替死鬼都找好了;就算仍查得出真相,也不知得耗上多少功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尋思著手上的人力頗為充足、又有沉燮在后給他壓陣,蕭宸索性兵分二路、雙管齊下,讓潛龍衛暗中調查瑤州春汛之事,自個兒則在明面上擺出一心賑災、無暇他顧的姿態,藉此麻痺那些可能存在的敵人。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蕭宸才感覺到自己年紀輕輕威望不足的事兒還是有些好處的──他這趟明擺著是想撈些功勞攢些聲望來的,便是一門心思地將精力投注在賑災、徹底疏忽了究責之事,不熟悉他的人也只會當成理所當然。尤其這趟瑤州之行,名義上的欽差正史仍是沉燮,就算春汛之事真有什么內情在,旁人多半也只會緊盯著恩師的動靜而已。屆時,只要他仗著太子的身分做出一些搗亂恩師「調查」的攬權之舉,想來應能讓當事人放下不少戒心才是。 至于賑災之事,蕭宸雖是第一次接手,但有許多可供參考的先例在,心底自然早早有了一番章程。 賑者,濟也,首要之務便在于救助、安置災民。因瑤州素來倉廩豐實、此次春汛的災情又集中在緊鄰稜江的三郡二十五縣,故蕭宸并不怎么cao心糧食的來源,只擔心該如何避免當地官員的中飽私囊、層層剋扣,將籌集來的糧食迅速而確實地送到受災百姓手中。因受災百姓如今多被集中安置在幾個不曾受災的鄰近縣城外,故蕭宸的應對方式也十分簡單,便是派出部分隨行衛隊監督當地衙役開倉運糧,每日于災民聚集處針對老弱婦孺按人頭施粥送飯;青壯年則統一組織起來以工代賑,視情況協助疏濬河道、清理地土,一方面充分利用這些間置的人力、一方面也可避免這些人因無所事事而生出什么風波躁亂來。 除了糧食的問題,另一項亟需處理的,則是受災地區的防疫和醫療。 飢餓睏倦本就容易使病氣入體,災民們又多被集中安置在一處,只要有一個人病倒了,不論是單純受了風寒還是真染了疫病,影響到周遭人等都是遲早的事……災民們本已因洪澇而飽受痛失至親、流離失所之苦,若再讓疾病時疫雪上加霜,就是因此生出民變都有可能,自然得想方設法防患于未然、將一切可能的變數全都掐滅在源頭。 便因顧及到這點,蕭宸此行不僅請了孫醫令同行,一路上更沒少差人四處採買藥材、徵集大夫……到災區看診雖是頗為受罪的事兒,可有孫元清這個馳名天下的神醫做榜樣,又是太子親自下令招的人,就算沒用上什么強制手段,愿意隨行同往的仍然不在少數。故蕭宸抵達瑤州境內時,整個隊伍的規模已較離京之初又更大上了幾分,也虧得這支成軍未滿一年的太子衛隊在各方面都可稱得上是精銳之師,才在負擔日重的情況下如期抵達了瑤州。 ========================簡體==================== 回想起臨別前父皇在如常的關切、不舍外更帶了幾分深沉和欲言又止的目光,蕭宸心下一悸,終忍不住一個側身、將腦袋瓜子埋到了一旁的軟枕當中。 說來可悲,即使早已體認到自個兒所懷抱的情思有多么罪惡、多么悖德,更早在那個失控的夜晚便已讓父皇那句「一時色迷了眼」生生澆熄了心底不切實際的念想;可每每看著父皇凝視著他的、溫柔而深沉的目光,心底卻總要生出幾分可悲希冀,冀盼著父皇同樣對他懷抱著逾越父子份際的情感、冀盼著那份連訴之于口都太過污穢的情思能夠得著回應。 ──盡管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這樣的事,是不可能、也不該存在的。 他自個兒心思不正、罪孽深重也就罷了,如何能為著一己之妄念便盼著父皇也落進這淌渾水當中?只是每每當著父皇的面,回想起彼此曾有過的無間親密、和無數個在對方臂彎中安然入睡的夜晚,他的心口,便不禁要泛起一陣陣窒息似的痛苦。 所以他連剛結束殿試的友人都無暇顧及,便在成功說服父皇后領了旨意匆匆趕赴瑤州,就盼著能藉彼此天各一方的狀況緩解一下心頭躁亂的情緒和疼痛。不想別離之后、那種物是人非的悵然的確削減了不少;取而代之的,卻是他曾在情思尚且懵懂時深切體會過的蝕骨相思。 也正因著相思之情的折磨,路途中,面對恩師針對瑤州之事給他布置種種功課的舉動,蕭宸著實十分感激。 他的感激,不僅是因為沉燮愿意支持他、讓他有實踐所學的機會;更是因為這些個「功課」讓他少了許多分心思念父皇的余裕,讓他再次有了種充實、平靜的感覺……一想到自己這個儲君之位,背負著的不僅是父皇的期待、更是這大昭無數黎民百姓的將來,蕭宸便不由對自個兒往日滿心滿眼只想著父皇的狹隘生出了幾分慚愧。 ──當然,慚愧歸慚愧,父皇在他心里的地位,仍是任何事物都無法動搖的。只是在其位、謀其政,不論他是否能坐牢這個太子之位,眼下既擔負了這樣的期許和重任,就必然會盡己所能地將一切做到最好。 思及此,盡管沉燮離去前已經囑咐了讓他莫要思慮過甚,蕭宸卻仍忍不住將腦袋定下的計畫翻了出來,在就寢前仔細過了一遍。 此來瑤州,一為賑災、二為究責;前者固然是最主要的目的,卻也不能真等賑完了災才回頭究責──到了那時,只怕真正的罪魁禍首老早趁亂將證據湮滅妥當、甚至連替死鬼都找好了;就算仍查得出真相,也不知得耗上多少功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尋思著手上的人力頗為充足、又有沉燮在后給他壓陣,蕭宸索性兵分二路、雙管齊下,讓潛龍衛暗中調查瑤州春汛之事,自個兒則在明面上擺出一心賑災、無暇他顧的姿態,藉此麻痹那些可能存在的敵人。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蕭宸才感覺到自己年紀輕輕威望不足的事兒還是有些好處的──他這趟明擺著是想撈些功勞攢些聲望來的,便是一門心思地將精力投注在賑災、徹底疏忽了究責之事,不熟悉他的人也只會當成理所當然。尤其這趟瑤州之行,名義上的欽差正史仍是沉燮,就算春汛之事真有什么內情在,旁人多半也只會緊盯著恩師的動靜而已。屆時,只要他仗著太子的身分做出一些搗亂恩師「調查」的攬權之舉,想來應能讓當事人放下不少戒心才是。 至于賑災之事,蕭宸雖是第一次接手,但有許多可供參考的先例在,心底自然早早有了一番章程。 賑者,濟也,首要之務便在于救助、安置災民。因瑤州素來倉廩豐實、此次春汛的災情又集中在緊鄰棱江的三郡二十五縣,故蕭宸并不怎么cao心糧食的來源,只擔心該如何避免當地官員的中飽私囊、層層克扣,將籌集來的糧食迅速而確實地送到受災百姓手中。因受災百姓如今多被集中安置在幾個不曾受災的鄰近縣城外,故蕭宸的應對方式也十分簡單,便是派出部分隨行衛隊監督當地衙役開倉運糧,每日于災民聚集處針對老弱婦孺按人頭施粥送飯;青壯年則統一組織起來以工代賑,視情況協助疏濬河道、清理地土,一方面充分利用這些閑置的人力、一方面也可避免這些人因無所事事而生出什么風波躁亂來。 除了糧食的問題,另一項亟需處理的,則是受災地區的防疫和醫療。 饑餓困倦本就容易使病氣入體,災民們又多被集中安置在一處,只要有一個人病倒了,不論是單純受了風寒還是真染了疫病,影響到周遭人等都是遲早的事……災民們本已因洪澇而飽受痛失至親、流離失所之苦,若再讓疾病時疫雪上加霜,就是因此生出民變都有可能,自然得想方設法防患于未然、將一切可能的變數全都掐滅在源頭。 便因顧及到這點,蕭宸此行不僅請了孫醫令同行,一路上更沒少差人四處采買藥材、徵集大夫……到災區看診雖是頗為受罪的事兒,可有孫元清這個馳名天下的神醫做榜樣,又是太子親自下令招的人,就算沒用上什么強制手段,愿意隨行同往的仍然不在少數。故蕭宸抵達瑤州境內時,整個隊伍的規模已較離京之初又更大上了幾分,也虧得這支成軍未滿一年的太子衛隊在各方面都可稱得上是精銳之師,才在負擔日重的情況下如期抵達了瑤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