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人道宣家
這里是大雍王朝雍城。太陽從卯時升起,酉時落下,上天安排,一年中每天如此,每月如此。 我住在雍城已有七十個年頭了,從我記事起我便在這里,城主換了一個又一個,但不外乎都是宣家的人。說起宣家,那是個大富大貴的人家啊。 宣家老太爺是上一任的雍城城主,也是上一任的宣王。 宣老太爺生有三個兒子,老大宣啟,也就是現任的宣王,名諱宣啟,育有一子一女,聽說宣夫人現在又懷了一個孩子,也不知是世子還是郡主嘞。話說宣夫人,那也是一名奇女子啊,琴棋書畫,無一不通,雖不是大富人家的千金小姐,卻也是小家碧玉,當時可是名動天下的才女,那修養也極好的 老三宣正是二房妾所生,據說為人剛愎自負,因為是庶出,身份低下,這家主之位自是輪不上的,混吃混喝,人力不足卻又不甘于人下,和宣王摩擦倒是不少。而他所育有二女。性格霸道不說,還不明事理。特別是那老二,簡直是一沒修養的女子,真真是丟了宣家的臉面哦。 可不是咱一小老百姓在說,連那縣令啊,小婦人家的公子小姐都在談論呢。說她呀,那修養連個農戶的女兒都比不上呢。 平素在城內橫行霸道,偏偏以為自己有傾城之貌。真真是羞煞旁人了。 可是奇怪為何我沒提到宣家老二? 這可不能怪我老頭啊,這宣家老二啊,十三年前突然就失蹤了,這街頭巷尾的啊,早不知傳了多少次,話說這宣家老二或許早已經尸骨無存啦。 可惜這宣家就是遲遲不給出個答案。從來沒報過喪,啊。唯一一次就是那宣家老夫人過世時。 不過宣家家事也同咱老百姓無關咯。 這宣王的頭銜,可是從太祖時期就一直世襲至今的。 宣家可謂權勢滔天,卻懂得韜光養晦。據說宣家有條家訓,每一任宣王必同時是雍城城主,而這宣王則必須是宣家現任家主。還有條家訓,這每任城主只在位十五年,十五年后則由新的宣家家主上任。所以每一任宣家家主也只當家十五個年頭。 而今年則是現任宣王宣啟當家的第二個年頭。 當然這些都是聽說書先生說的,我們這小老百姓的怎么可能敢去探聽宣家的私事,宣家的家訓呢。其實誰當城主老百姓誰會在意呢?只要能吃飽穿暖,就算城主是個三歲小娃,老百姓也認了。 但有一句,老頭我不得不說,自從宣家擔任雍城城主起始,那應該能追溯到我的曾曾曾…...祖輩了吧。自從第一代宣王擔任城主起,雍城百姓幾乎沒有出現過挨餓受凍的情形,雖然不至于大富大貴,但卻足以吃飽穿暖。 這是歷代皇帝,各個城鎮縣市的主政人都難以做到的事。 所以一直有傳言道,宣家才是天命所歸之人,宣家家主歷任都有建國治朝的大能。 當然,這也是聽說書先生說的。還是那句老話,咱這一小老百姓哪能知道那么多。不過就是寫茶馀飯后的談資罷了,嚼舌根誰都會得不是? 但多馀的話老頭我還是知道不能說的,好歹我也賣了五十年豆腐了不是?這雍城的事啊,老頭我也管不了幾年咯。 「這位公子,要不要買塊豆腐回家嘗嘗?我老王的豆腐你四處問問,可是老字號嘞!」正想著啊,面前便出現了兩名面如冠玉的公子哥,一個一身潔白的長袍,高高束起的發髻,端的是玉樹臨風。另一個一生藍袍,性子似乎有些好動。老頭我讀書不多,可想不來這么多得詞兒來形容這兩位公子。 「呵,謝謝這位大爺了,但很抱歉,在下不太愛吃豆腐?!股碇着鄣哪凶踊卮鹆宋?。 天,連聲音都這么好聽。這是哪家培育出來得公子啊。若是老頭我家的,怕是祖宗都笑著爬起來嘞!還用得著老頭子我出來賣豆腐嗎?讓這孩子出來賣豆腐一家可就不愁吃穿了! 呸呸呸,老頭我在想什么呢!我可沒這命。 正想著,兩位公子已經走遠了,隱約聽見那白袍男子正訓斥著藍袍公子。嘖嘖,估計那白袍公子是兄長吧?真看不出來啊,小小年紀竟也如此成熟穩重了。 哎,老頭子搖搖頭啊,還是乖乖賣豆腐去吧。 話說,今天是宣家的大事啊。 瞧老頭我說了大半天,重點事也沒提上一點。 今兒個啊,是宣家老太爺認孫子、孫女兒的大日子啊。那宴席啊,可是從城門口擺到巷尾呢??梢娦叶嗝簇敶髿獯职?!那些吃食啊,可是普通人家三輩子都吃不完的大魚大rou??! 再說這孫子孫女兒,聽說是宣家老太爺和宣王兩人撿回來的,傳說兩人男的那是人中龍鳳,女的那是貌比洛神,都有傾城的容貌,絕世的才華。 難怪能被老太爺認作宣家子孫。 就不知同剛才那兩位公子比又如何呢?瞧我這老頭凈想些什么呢!這宣家公子可是些平民百姓可比的? 哎,這人哦,生來命就不同喲。有人天生富貴命,有人天生勞碌命。哎。其實是富是貧,還不是得過一生,人生路一走完,不也是各歸塵土。塵歸塵、土歸土哦。 看看天色,已是酉時了,恐怕城主府已經快被踏破了吧,那想來慶賀的人哦,肯定多得不得了。平時難得能見到雍城有這么多得人,今兒個可都匯集到城主府去了。 就是不知是貪那免費的大魚大rou吃得人多呢,還是想一睹兩人容貌的人多呢? 哎,終于又多賣了幾塊豆腐,看看這天色恐怕再呆下去,也賣不出一塊豆腐了,還是快收攤去吃吃宣府的宴席吧。這山珍海味錯過這次,這一生可就吃不到了。 這雍城的事哦,老頭子我也管不了幾年咯。 這里是大雍王朝雍城,太陽從卯時升起,酉時落下。上天安排,一年中每天如此,每月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