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岱宗如何
商秋長在齊魯落腳,一路周轉,便行至泰山腳下。此時不是旺季,但山下依然行人如織,摩肩接踵,商秋長也隨著游客一起上山。 這是商秋長第一次觀覽泰山,果然不愧五岳至尊之名,得天獨厚,巍然雄盛,靈機運轉,竟隱隱顯出洞天之氣相。 如果說靈機如潮,洞天便是靈潮樞紐之所在,鯨吞犀吐,靈氣匯聚如漩渦,是修道之寶地。修至元神境界,靈氣吞吐極巨,以靈玉填補已經是滄海一粟,難以為繼。唯有洞天福地的靈機,才能供元神修士修煉所用。 此時泰山靈機雖然興盛,但運轉之間,仍然散而不凝,還未真正凝聚為洞天,這也正符合藍星靈氣復蘇,向上攀升的狀態。 商秋長輕裝簡行,徒步攀登,一路觀覽,他身負修為,爬山絲毫不覺疲憊,輕松登上了玉皇頂。 一到玉皇頂,商秋長就發覺了奇怪之處。 現代社會,景區之中,人比樹多,只見人頭不見景色的情形十分常見。商秋長雖然是第一次到泰山來,但也聽說過泰山日出的名氣,知道這里從來都是游客密集的地方,一路所見也不出他的所料。 沒想到上到一半,游客就已經稀疏很多,到了頂上,還未到玉皇頂,就看到整個山頭被鐵鏈圍住,如一條鐵線截住了山頭,將玉皇頂的宮觀圍在里面,幾個往上通行的路口,都有武警戰士站崗,荷槍實彈,警衛森嚴。游客更是被齊齊導引到了別處,不能再往上行了。 而玉皇頂上的玉皇殿,本是個有名的景點,是個古香古色的所在,現在里面卻升起一座極高的鐵塔,還有兩個巨大的弧面信號接收器,弧面以很多六邊形的透明晶質拼接,如同蜂巢一般,一東一南朝向,另外還有許多看上去十分高端的科技設備,聳立在玉皇頂周圍,讓泰山上的古代氣息頓時消減不少,看上去極不和諧。 商秋長遠遠觀望了一會兒,感覺那兩個接收器似乎散發著一種微弱的波動,在與周圍的靈機變動產生呼應。而在那座最高的鐵塔頂端,隔著這么遠的距離,他都感覺到了一股極為濃烈的血氣,這股血氣凝練至極,隱隱如狼煙之形,直指碧空。 在清源派的記載里,這是凡俗武者內外兼修,后天反先天之后,形成的精氣狼煙,在武道一途,可謂登峰造極的境界。若是有武道玄功正傳,下一步就能凝練武道真意,威能可以媲美神藏境的煉氣士。 只是此乃以武通天,以力證道的路子,后續進境極難,能夠達到媲美煉氣士飛升之境的“粉碎虛空”境的武者,萬中無一。而這里面的“萬”指的還不是修煉武道剛入門徑的普通武者,而是達到回返先天,精氣狼煙境界的武者,可見此路之難。 以這位武者的修為,在藍星里,絕對稱得上是武道大宗師級別的人物,恐怕在靈氣復蘇之前,就已經達到了rou身極限。這樣的人物,在之前古武與今武喧鬧不休的時候,都未曾出手,恐怕不是韜光養晦,就是所圖甚深啊。 商秋長在這里以法眼觀瞧,隨后便隱約感應,那武者似乎察覺到了,正往他這里看過來,便轉身離去,又轉往日觀峰去了。 到了日觀峰上,商秋長看了看天地氣象,便轉回身來,面朝著玉皇頂。 玉蟾真氣在腹內徐徐轉動,漸漸發出輕微蛙鳴之聲,待腹內真氣鼓動之后,商秋長張開口,向著泰山玉皇頂虛虛一吸。 一道濃厚的靈氣,被他牽引而來,吸入腹中。 此氣內含山川社稷之重,十分滯澀,一入腹中,就如泥沙入水,向下沉去。幸好有玉蟾真氣包裹,將這道靈氣托住。 玉蟾真氣轉動變快,云霧一般的真氣,如有實質一般,將泰山精氣托在中間,轉動之間,就將這道精氣越壓越凝實,不斷錘煉,其中雜質,也被商秋長緩緩吐出。 等到精氣凝實,商秋長取出自己制作的印璽,將精氣噴在上面,同時袖中紫微青雀燈微微一閃,一道火氣如發絲一般飄過,將這一小塊地方的靈機定住。 藍星現在靈氣上升,但十分凝固,商秋長吐出的精氣如果不定住,很快就會回歸腳下的泰山之中。 商秋長雙手托住這塊印石,真氣微微一蕩,將泰山精氣逼迫著浸入了印石之中。這等手法,其實有些粗糙,需要反復祭煉,若是商秋長已經筑基,那一次就可以煉制成功了。 這是因為商秋長現在修行還低,雖然真氣運轉之間,已經能從xue竅經脈中游走,但仍是rou身xue竅,還沒有真正打開人身百竅。等到玉蟾真氣大成,沖開百竅,引靈氣入體,凝聚真元,筑就道基,真元就能夠隨意運轉,如臂使指,以真元引導精氣,就可以在印石上篆刻更為細微的符文法印,威力更大。 但那樣煉制出來的,就是真正的法器,是可以與人斗戰,護身護法的法寶,反倒不適合給付景州了。 完成這道工序,商秋長又往玉皇頂去看,卻發現玉皇殿中,有很多穿著制服的人往來,似乎還有人在往他這里窺探,他心里一動,扭身走入人群,轉眼就消失不見。 他在半山腰尋了住處,定了個房間,在景區內住單人間,價格不菲,但商秋長如今也花銷得起。 到了早上天不亮的時候,他就走了出去。此時日觀峰上已經人頭攢動。都是等待觀看日出的人群。 商秋長左右看了看,見周圍沒人注意,便翻出欄桿,鉆入了山林之中。沒有規劃建設過的景區,林木蔥蘢,山石嶙峋,行路艱難。 廣淵道長所傳外門八法里,有一門養煉身體的功法,名為松鶴長青訣,乃是采攝乙木精氣,煉氣養身的法門,其中有些真氣運使的技巧,正有輕身之妙。商秋長以玉蟾真氣御使,稍加嘗試,便已明白其中訣竅。 他足尖輕點,真氣流轉,便從石頭上躍出一丈有余,身輕似燕,向著人跡罕至的山石處行去。 到了一處僻靜所在,商秋長面朝東方,等到朝霞升起,便張口服食。 這一口朝霞紫氣,竟比在鬧市樓宇所采,更為精純綿厚,且蘊含著一股朝陽升起,萬物生長的融融暖意,竟比商秋長往日兩三天的苦工還要來得厲害。 不愧是靈氣凝聚的洞天福地,在這里服食天地靈氣都比尋常地方進境更速。難怪古人說修行四要,財侶法地,這“地”字當真也是非同小可。 商秋長站在山壁之上,腳下只一塊山石,再往下便是山林深深,但他卻并沒有一絲懼怕。 登泰山而小天下,眼見前方眾山俯首,山河壯麗,他也不禁生出一股豪情來,靜靜欣賞著那旭日東升的景象。但見霞光萬道,天地揮灑,人間一派繁榮氣象,讓人心潮澎湃。 古人生于一地,往往就長于一地,想要游覽天下,要費很大周折,因此便想象仙人可以飛騰變化,遨游天地,“朝游北海暮蒼梧”。修仙所求,逍遙自在,這便是對逍遙最早的想象罷。 現在年輕人,心中夢想也常有一句“走遍天下,去看更美的風景”。如今交通發達,全球連通,想要去看什么稀罕景色,都有辦法??墒`身心的,反倒是工作、家庭、生活這些人身苦役,讓人沒法盡享自由,做不到自在,得不到逍遙。 如今商秋長初入門徑,就已經站在這常人難以抵達之地,欣賞天地美景,以后修為更深,飛天遁地,又能看到多少世人從未見識過的景色呢? 自那夜誤打誤撞用萬界飛天鏡溝通兩界,商秋長踏入了修行道途,他便一直十分勤懇,但內心之中,其實并未想明白,自己修道,所求為何。 只是因為看得多了,知道事情多了,下意識便覺得修道是好事,是能超脫凡俗,凌駕眾生的事情,心里也未嘗沒有點拳打南山,腳踢北海的野望,被程老板、楚蕭、韓子岡這些達官貴人一捧,心里也難免滋生出許多得意之情來,覺得這或許就是修仙的快樂了。 今天登臨泰山,觀泰山日出,被這天地壯麗景色所觸動,商秋長才生出更多的感悟來。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些許的功名利祿,不過是幾十年的享樂,似這泰山日出的美景,一生又能看上幾回,那更高更遠之地,許多人所未見的景色,更是無緣得見。若是不能真的修道成仙,長生久視,那早晚也不過是一抔黃土,眼前所見,也不過成了過眼云煙了。 修仙求道,求得是大逍遙,大自在,一路之中,所遇的吹捧、敬仰,不過是沿途的經歷,不是最終的目標,若是為此迷失了自己,那就是得不償失,舍本逐末了。 商秋長想通此節,頓覺心胸開闊不少,就連胸中的玉蟾真氣,都運轉得更加圓融無礙。 他轉身貼著山崖,繞至日觀峰另一側,面朝著泰山,再次行法采攝山川精氣。 這次將精氣煉入印石之后,商秋長認真觀察了一會兒,果然對面玉皇頂那龐大的弧形信號接收器,似乎有種rou眼不可見到的波動。 許多人在他采攝山川精氣之后,就涌了出來,還搬出許多專用設備,往他所在的地方觀看。 商秋長轉身踏著山石,身體輕輕一躍,踩著樹干,跳到了樹梢之上。 他以玉蟾真氣承托身體重量,如同一片飛羽,在樹枝間縱躍而起,輕盈往山下而去。 沿途許多的游客,驟然看到這一幕,都驚呼起來,紛紛拿出手機拍攝。 商秋長使了個法訣,引來一團山嵐云霧之氣,罩在身上,轉眼就消失在了山林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