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吉塞魯研究
這個熟。 "看我給你默一遍。" 因為說起來麻煩,沈知硯便拿筆: A-2:完美 B-1/B-2:高 C-1/C-2:正常 D-1/D-2:低 記得很準。只是柏青岑看見沈知硯寫下第一行后便沉了目光。 別的都全了,只少了個A-1。 ——這是他們兩個的匹配度等級。 柏青岑有點失望,但也有點慶幸:他沒看到糯糯對A-1的看法。 A、B、C、D,四個等級,每個等級都分為1、2兩個小區間。 字母由A到D往下排,A表示最高,D表示最低;數字有強弱之分,1為強等級,2為弱等級。 他和沈知硯的A-1,為A類強等級,是信息素匹配度的天花板。 只是上個世紀一個研究發表后,A-1便成為了恐怖的存在,拆散很多A-1情侶。而如今這個罕見的匹配度,也成為了他們之間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在他和沈知硯尚未在一起之前,A-1將一直是他藏起來的秘密。一定、一定不能被糯糯知道。 "背的很好,"柏青岑快速調整了狀態,重新看向題目,"C選項說,Su型信息素與T型信息素匹配度可達B-1,也就是高匹配度強等級,這個肯定是錯的。" "T型信息素英文全稱是threat,意為威脅,與壓制型信息素存在一定程度的相斥,所以最多只能是正常匹配度。" 柏青岑在選項中"B-1"上畫了一個鮮紅的叉,看著紅叉的眼神有些不聚焦。 他怔然說了一句: "很不般配。" 沈知硯嚼著面條,想起來自己的Pa型Ⅳ類信息素,pacify,安撫,平息,而threat的百度百科他背過,有“可能造成損壞或危險的人或物”之意。 破壞,安撫。 他們的契合度一定很高…… 沈知硯咬著筷子嘴角難以抑制的勾起,壓下心底那點甜蜜,揚起脖子把碗里的湯喝的一干二凈。 "糯糯……你對信息素匹配度,有什么看法?" 柏青岑終于還是沒忍住,一邊問,一邊在卷子上欲蓋彌彰的做筆記。 "匹配度……是正常的就可以了吧。" 沈知硯心情很好,坐在床上晃著雙腿。 柏青岑手中的筆緩了緩。 "比如——C-2到A-2?" "差不多。" 沈知硯滿不在乎地放下碗。 他覺得這不是他們該擔心的問題——如果在一起的話。 "……嗯。你說,真的會有A-1的情侶嗎?" 平平淡淡,仿佛閑談一樣的語氣。柏青岑平時說話也是這樣的,不緊不慢,帶著種隨意感,沈知硯沒有放在心上。 "當然有了,新聞上看過。" 沈知硯說著,打開手機搜索了一下:"……但是他們分手了。" 其實并不是分手了,分手不足以上新聞。 這只是一種很含蓄的說法,新聞上的A-1情侶都慘雨酸風,甚至有的以命案作為結局。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匹配度的認識基本都停留在兩個人信息素適配或是性愛快感的方面,普遍認為越高越好。 也就是說,A-1最佳。 但在上世紀四十年代,科學家阿斯克·吉塞魯發表一文,引起社會轟動。最終他所提出的"完美匹配度在A-2到B-1之間"猜想在二十年后被醫學界證實,后又有學者進一步精確: 完美匹配度為A-2。 于是,生理教材隨之發生巨大變革,成為歷史中社會運動的重大事件之一,史稱"吉塞魯研究"。 至今,人們普遍已接受這個觀點,固守"匹配度與情侶適配程度成正比"觀念的守舊派也因屢出不窮的新聞而動搖。 1984年,國內一樁自殺事件引起軒然大波,那是人們觀念改變的轉折點。一位已婚十年的Omega在與其Alpha丈夫吵架后離家出走,所有人都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在一天之內橫跨半個國家,最終在國內最高的BER大廈頂層一躍而下的。當年監控落后,這件事情自帶靈異效果,被人們傳得沸沸揚揚,而其背后吵架的原因也通過媒體廣泛報道被人們所知: 那名Omega與其Alpha丈夫的匹配度高達A-1,正如同所說那樣,由于信息素匹配度過高,Alpha對Omega的身體與心理的支配"幾乎是毀滅性的",那是一種絕對的控制。 不巧的是,那名Alpha患有躁郁癥,陰晴不定,狂躁的時候有家暴傾向,Omega在被長期的身心控制中患上重度抑郁,最終只是因為生活里一次小小的爭吵,精神徹底崩潰,結束了自己年僅三十二歲的生命。 四十年來,這樣令人慘不忍言的新聞屢屢出現在大眾視野之中,人們提起A-1就仿佛PTSD一樣,覺得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