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偏執成狂
少有能理解溫曜的人大抵也是偏執成狂。 蘇故澄將臨光劫獄的消息傳到瑾山,鄭大學士知道等不及了,他知道安致恒鐵定會來瑾山復滅門之仇,又熟知溫曜的性格,溫曜怎么可能會輕易救他? 能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這么多年,必然會握住每一只棋子的把柄,對他而言,蘇故澄既是接班人,同時也只是棋子。 制衡棋子的把柄,他會放到眼前——真正的蘇故理。 蘇故理和安致恒一樣年紀,也和之前的小道士溫曜一樣年紀,只不過他尋來的這個小棋子沒有當圣童的資格,被溫曜嫌棄一通。 突然想起,為什么會將蘇故理握在手中?記得是很久之前,蘇故澄帶著弟弟和街上玩,蘇故理看不起這個瘸腿的哥哥,嘲笑他一通瘸腿走得慢,蘇故澄起了殺心,狠毒地想將他殺死,而且還把那小小的身子打得只剩半口氣扔在油膩的酒樓后巷之中。 那時候還是鄭相國的他,親眼觀摩著這小小年紀就心狠手辣的接班人,覺得蘇故澄連自己親生弟弟都能狠心下手,實在可造之材,便有意將自己這些交給他打理,而且蘇故理也正是一個最好的把柄。 就這樣他偷偷將真正的蘇故理養在手中,想遲早用來制衡蘇故澄所用。 如果說起小時候,對蘇故澄而言并不是什么好回憶,他的腿被薛翹珣打斷,親弟弟嘲笑他,唯一對他有過一絲善意的便是一個午后,安致恒坐在宮苑一角的檐廊下聽他說故事,拍著手說蘇哥哥說的故事真好聽。 那一個午后幾乎是童年時期少數能記起的溫暖時光,只不過像極了一個冰碗上的蒼蠅——薛翹珣在傍晚的時候將安致恒接走,一道出宮。 他對世界的扭曲對世界的恨意,幾乎來源自薛翹珣錯手打斷他的腿,讓他終身殘疾。殊不知,蘇故澄一直仰慕敬重的鄭相國大人也是他終身的遺憾——只是斷了一條腿,不至于孱弱到常年湯藥不離口。 那時候想削弱蘇故澄更多力氣,讓他成為自己最聽話的信徒,鄭相國一直在給他下毒,讓他的身體里外虛空,孱弱不堪。 可恨之人的可憐之處,顯得更加無力。 蘇故澄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最仰慕敬重的人從頭就在防避自己,一直盡心竭力惟命是從,如果一直都不知道,那倒也不錯。 安致恒和他生活了兩年半,楓木偶爾匆匆見過蘇故澄幾次,便覺得他的身體不該這么差,身為苗疆年輕一輩最厲害的醫者,楓木基本猜到一個大概。 坐在去瑾山逆流而上的畫舫中,楓木在甲板上給臨光奏完一曲后,緩緩說道:“蘇故澄只是斷了腿,他的身體不該孱弱如此,不至于走路都需要扶?!?/br> “他裝來賣慘還不行嗎?”傅星琳挽著他的手,靠在他肩上道。 楓木搖搖頭:“我看著像他被下毒,但是聽你們說,他十幾歲的時候就是這模樣,也來不及裝成這樣?!?/br> 薛翹珣稍微警惕道:“你意思蘇故澄是被下毒,而且還是長期的慢性毒藥?”楓木點點頭。 安致恒也點點頭:“他和臨光叔叔一樣,丹田存不住內力,我覺得他稍微能修出的內力都全被化了又或是被身體拿去解毒了?!?/br> 傅星琳扁扁嘴,語不驚人死不休:“他那身份,不是鄭相國還能是誰給他下毒?”到底還是皇家長大的姑娘,馬上就能反應出最權衡利弊的結論。 瞬間,四雙眼睛齊刷刷看著她,包括臨光也看著她,傅星琳無辜道:“怎么了?難道不是嗎?想想,我這無害鄰家小妹要是小時候睜著天真無邪的大眼睛,拿塊糕點給他,不管有毒沒毒他都不吃,但是鄭相國哪怕叫他吃砒霜,他還不照樣像條狗一樣樂呵著吃?” 她說的一點都沒錯,鄭相國這人老謀深算,白白將自己的天下給蘇故澄,這可能性有點玄乎,但如果他有辦法控制住蘇故澄,等他回來之后將這打拼下來的一切都還回去他手上,像是溫曜那樣,便都能說通了。 薛翹珣突然感慨道:“蘇故澄自以為仰仗鄭相國就能平步青云,殊不知自己也只是朝堂上的犧牲品,他自己放不下權,便是害了自己?!?/br> 薛翹珣倒是坦蕩,自己放得下權,放得下一切,只是放不開義氣人情,本來就不該困在朝堂上,只是自己軟弱擔不起責任才會弄得一事無成。 越江慘敗一戰簡直是釘在安致恒腦門上的污點,武林盟自然是鄭大學士手上的籌碼,從最開始的一切種種,便是一個用長生作為幌子的權力騙局。 他們將時間理順,在臨光的角度整理,從盤踞瑾山開始,四十多歲的時候手下造反,溫曜遇到臨光,數年后薛老將軍帶臨光入世,溫曜為救臨光破功,當時薛老將軍是言親王手下最得力猛將之一。 而言親王的多年對手鄭相國,知道有溫曜的存在后,為了長生便成了溫曜最忠實最強大的信徒,同時,開始埋下武林盟的暗樁。 薛翹珣和傅星琳的婚約是也成了言親王和自己得力猛將的聯姻,為下一代的官位鋪路,可是同時安致恒失蹤,流落瑾山,鄭相國那時候肯定知道圣童就是安致恒,溫曜不理旁人爭斗,作為最忠實的信徒,為他斷絕后顧之憂,和削弱對手言親王在朝廷之中的勢力,處心積慮數年,利用埋在武林盟之中的暗樁——將安家,滅門。 是誰錯?說得清嗎?縱觀全局,誰都有錯,在自己的角度上誰都沒錯。 既可憐又可恨,哪怕安致恒自己也是如此。 若是勉強找一個借口,也許最錯的是貪嗔癡,放不開的欲望,使人沉淪,為惡之根源。 “人心的貪念,推到貪嗔癡上面干嘛?”安致恒又不是什么小朋友,錯過一次的坑,絕不會踩第二次。 蘇故澄傳去瑾山的消息之中,鄭大學士恭敬向溫曜稟告道,他們在來的路上,他的人在準備防守,不會讓安致恒擾教主安寧。 溫曜覺得安致恒來了又不是自己的對手,是他怕又不是自己怕,與自己無關,便讓他自己發揮愛防守就防守吧,只提煉出一句話:臨光在來的路上。 既然臨光也過來了,心想這還差不多,他是該過來的。 蘇故澄也帶著人繞路去瑾山,雖然沒水路快,但日夜兼程,算差不多時間能到,巧得話還能先截他一下。 溫曜知道臨光會來,看上去心情似乎有點好,哼起一兩句小曲:“霓虹上有雪,灑得多撇脫……”像向天地萬物作最后告別…… 旁人似乎和平常一樣聽不懂,世人皆不懂,又何必讓別人懂?他的性格向來如此,全然一副: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武林盟開始動手追殺安致恒,理由便是他無惡不作,罪狀一一羅列,如果他愿意繼續當“蘇故理”,看在蘇故澄的面子上,勉強也不會這么做,但是他現在的越獄逃離,幾近惹毛了鄭大學士。 江湖上對這位突然高調出現又高調離開的九爺,之前一直說他是三腳貓功夫,赤涉不敢亂傳,加上楓木又能到處走動,赤涉怕安致恒回過氣來就殺他,只好編成當時單拭酒的兵馬過來帶走的是九爺,而蘇故澄帶走的是真的蘇故理,一點都不敢傳他和瑾山的關系。 反正蘇故澄有意隱瞞安致恒的身份,對于赤涉這個編造還算滿意,現在卻又變成了九爺重出江湖,而且九爺就是白骨圣童的身份,只有當時在武林盟的人知道,武林盟又是鄭大學士的木偶,故意不透露和瑾山教有關的消息,這樣遮遮掩掩算糊弄過去了。 安致恒讓人請赤涉過來聊聊,想看看這兩年半以來發生了什么事?在畫舫上兩天,四大天王將赤涉請了過來,赤涉一見他就發抖,而且不僅這四人都在,臨光也在,看來這兩年半,赤涉也不太好過。 赤涉手上一直有著不少江湖中人的把柄,保命是沒問題的,只不過陸固斐傳達著蘇故澄的意思,蘇故澄想完全將安致恒摘出來,所以也不讓武林盟將九爺和白骨圣童扯到一塊,單純就抹黑九爺的名聲,安致恒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名聲,就是覺得不爽。 這段時間以來,方缺攀上蘇故澄,不僅重振百草谷,還有一些蘇故澄手上的兵馬駐扎在百草谷附近,相當于有朝廷罩著他,所以方缺還收了些弟子,甚至將司花神教的孤女收入百草谷,賺了些好名聲,甚至還和小流年杠上了,火拼了好幾次。 至于嵩山的那位上一任武林盟主,也是鄭大學士的人,現在甚至還帶著弟子,打著九爺無惡不作的名號四處尋他。 用得著嗎? 鄭大學士是有多害怕安致恒呢?他的武功不算當世頂尖,也起碼名列前茅,既然溫曜都看不上安致恒,抱著這棵大樹怎么還怕成這樣?莫不是,心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