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二、送信(下)
一三二、送信(下) 李渡這邊的風俗離不開水,除了天神,主要就是祭水神,過節皆與水有關,其中一個節叫明石節,就在除歲迎新的那三個時辰內舉辦,其內容是入水采明石。 明石并不是石,而是李渡這里特產的一種蛇,據說它是水神的坐騎,可以化身為青色石頭,在水神沉睡之時它便以石頭模樣沉靜于水底。這種蛇全身本是漂亮的靛藍色,但是化石后就是青青水草的顏色,明石這個名字,還是巫傳達給世人知道的。而有明石的年份,非常神奇的,魚那一年會特別豐收。采不到明石的年月,李渡的人民便要克已守心,精節糧食,因為那年的漁獲,是肯定不會多的。 姬蘇聽得有趣,小魚兒便說得來勁,一主一仆兩日里空閑便在閑聊中渡過,這日眼見著隱約可見一方城池,姬蘇喚小魚兒把船停得隱秘,隨后拿了封信交與他:“此信郎進了城,持了交與城令,只道郎主人送與姬武父?!?/br> “快去罷?!?/br> 小魚兒拿著有些厚度的信便上岸去了,姬蘇隔簾看他拿著自己偷借來的戶令沒入城門后,自己迅速換了故意喚他買小身形的普通青裳,拿上他的賣身籍,把錢財與幾件衣裳卷了,又換了個面容長相,便施施然也登了岸往岸上走。 小魚兒拿著姬蘇給的信問著人花了些時候找到了縣衙,門口兩個大漢左右肅立,看得這個十三歲的少年心頭有些害怕??伤植蛔鰝旌碇?,又是得了主人吩咐來交遞個信而矣,有甚好怕的。 他吞了吞口水,安撫下有些亂跳的心,小心上前作禮:“這位官大兄,小人代家主人前來送信?!?/br> 兩個官役拿眼把小魚兒從頭到腳掃看一番,板臉道:“郎家主人誰甚?送甚信與誰?” “小人主人何湛,道是此信送與姬武父?!?/br> “姬武傅?” 兩個官役聽了疑惑的對視一眼,其中一人挑眉黑著臉怒視小魚兒:“甚姬武傅?官衙并無此人!莫非郎聽岔了,快回去向郎主人打聽清楚再送信罷?!?/br> 小魚兒傻了一傻,看看信再想想,自己分明就是聽得主人道是“姬武父”三字,怎會聽岔? 但瞧官役面容顏色嚇人,也定不會哄他,官衙里怕是真無此人。 心頭想法閃過,小魚兒機靈,趕緊陪著笑:“官大兄說得是,怕是小人聽岔了,這就回去探實了再來?!?/br> 他邊說邊鞠躬著后退,退開八步了方轉身就走。 見這小侍離開,兩個官役好笑的道:“衙里哪來喚此名的人,怕是那小侍主人耍著他頑呢?!?/br> “正是,只是敢往官衙頑人,他那主人必是個厭他之極的?!?/br> “還說甚送與‘姬武傅’,也忒膽大包天,竟敢亂喊天家尊姓,便這一點,便能叫這小子觸了楣頭入牢吃苦去?!?/br> “何止姓氏,便是陛下諱號也敢亂作,真是下定決心弄死他罷?!?/br> 兩個官役聊著聊著,面上尤有同情與嘲笑,忽的其中一人變了臉:“且去抓回那小子,竟敢妄喊陛下圣名,怕是他那主人與劫持太子殿下之賊人有關!” 另一人聽了一呆,被這人一推才反應過來,拔出刀拔腿便追,另一人趕緊奔入衙內大喚:“大人,大人,怕是有劫了太子殿下的賊人消息了?!?/br> 縣令正在堂上與主薄討論年成,聽到大呼小叫拍桌正要爛下臉,待聽清呼喊內容,嚇得差點跳起來,推開長幾便站起來往外迎。 “怎的回事?快快說個清楚!” 這官役快速把事說了一說,縣令跳腳:“還不快快領人把那小侍抓回來嚴審!” 官役領命而去,姬蘇此時揣著賣身籍證正好尋了過來。 縣令為這事著急,不耐的看姬蘇一眼:“今日官衙不辦差事,郎改日過來?!?/br> 姬蘇小心奉上舊布包的一兩銀,放低聲音道:“小人來辦個戶籍,主人家心善,放了小人賣身籍,還請官大人行個好?!?/br> 說著又拿眼期盼的去看年長的主薄,手上勾著一個小袋兒趁著縣令的死角,偏又叫主薄看得見的迅速放在賣身籍與放奴書之下。 眼瞧著小袋兒鼓漲漲的,本來略跟著煩心的主薄瞇了瞇眼,溫聲勸說縣令:“大人,此等小事便讓小人代勞,迅速與他辦了讓他走便是,辦理文書不過半杯茶時候,并不能誤大人大事?!?/br> 縣令聽著有理,便揮手不耐的讓他領了姬蘇轉到側邊小廳去改戶籍。 有錢好辦事,辦理放奴之事本要主家到場,或拿主家印章蓋了才是有效,然而姬蘇舍得錢財,加上這會小魚兒送信的事擾亂了衙中人的心智,主薄問了問,又確認了賣身籍是真的,便收下錢財把姬蘇的戶籍用新的冊子記了,姬蘇又奉了點錢,道是家鄉已無親人,他漂泊在外,想請大人通融通融,把他落籍到此縣來。 就像主薄說的,不過半盞茶的功,這事便辦好了,等姬蘇揣著新鮮出爐的云水城、李氏淳人的戶籍出來,就看到街頭鬧哄哄的,好些行人駐足圍觀著十來個大漢扭著一個年輕的侍從往官衙走。 一邊走一邊有人在大聲與不知情的看客們普及原因:“聽說與劫持太子殿下之賊人有關系,大家郎女們,都跟去官衙看看情況啊?!?/br> “甚么?與那賊人有關?走走走,快送他去官衙好生逼問逼問?!?/br> “快讓路,萬分火急大事,大家都避讓些?!?/br> 行人們自發維持開路讓路,隨后又匯入跟隨在官役們身后的人流當中。 …… 姬蘇一頭黑線,看著被破布堵著嘴、一眾大漢們不客氣的把手臂扭到身后壓低著頭行路的小魚兒,心里一個小人跳出來不住作揖:實在是對不住,不過放汝去了奴籍,做個庶民,便當本殿做下此事之賠禮罷。 想想那封信,再次在心里道了個歉便迎面混進人群后借機溜了。 ********************************** 明天秋祭,哎哎哎哎,按我在的這片兒地方風俗,要吃saba(さば)壽司,也就是鯖魚壽司誒,今天居然忘記買了。 鯖魚:出沒于西太平洋及大西洋的海岸附近,喜群居。又名“鯖花魚”。俗名鮐魚、鮐巴魚、青鲇魚、油胴魚、鯖魚、青條魚。大西洋鯖魚、波士頓鯖魚、tin-ker鯖魚、太平洋鯖魚、日本鮐魚、chub鯖魚、美國鯖魚、藍鯖魚、竹馬鮫魚。 說個小故事。 去年秋祭的時候,我一路拍照,最后跟著游街的神架回神社。 那天天氣非常的好,當時給抬神架的孩子們拍照時全無感覺,然而拍完后一看,發現照片蒙了白霧,有濃有淡,簡直跟放了場小型煙花似的。當時沒有往別的方面想,只覺得奇怪。 最后完了下山,走的小路兩旁有墓地,因為和鄰居說話,不好拿手機玩,便放在口袋里。 晚上的時候來導照片,發現自己拍的照片當中多出一張,從角度看是下山經過墓地的時候拍的,因為拍進了幾個墓碑來著。然而我當時光顧著聊天,手也沒放袋里,手機它是怎么跳出來自己拍了個清晰的風景照的呢? 反射弧比較長的我才終于感覺不對勁,于是拿照片問了一個認識的道長,道長安慰我:沒事,那樣的地方嘛,正常的。 …… 道長,你這樣安慰真的一點作用也沒有啊。 然后,我把照片刪了,哪敢留噢。(當時群內有人看墓地照,直說上邊有人臉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