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你的宣紙,還夠用嗎?(上)
書迷正在閱讀:發現情敵的秘密以后、我的貓去哪了?、水生、誘嫂abo、【abo】人妻培養手冊、劇情模擬器、強制打炮、[總攻]玩弄美人系統、拱手讓人、那狐貍害我頗深
第十三章 十二年前,摘星城。 阿蘇大單于揮師南下,卻沒能如預料中的一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攻下北燕,反而被北燕的軍隊困在摘星城動彈不得,怎么能不勃然大怒、又驚又懼?更何況因為大軍隨他南下,摘星城北方的草原上兵力不足,給了拓跋烽可趁之機,拓跋烽居然趁這個機會又殺了他一個兒子——哈多雖然和他的哥哥蘇哈一樣不成器,可畢竟是他的兒子,就算他再怎么沒有舐犢之情,也無法接受自己的兩個兒子都死在同一個人手下。 摘星城山雨欲來。 在阿蘇大單于困守摘星城和北燕軍隊作戰之時,拓跋烽瘋狂地擴張著自己的勢力。 他的父親拓跋業雖然不夠聰明,但為人仁厚,在草原上有許多朋友。不是所有人都對他的慘死無動于衷,也不是所有人都對大單于的野心樂見其成,這些人也許在短時間內不能推翻阿蘇的統治,但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拓跋烽的帶領之下,眼看著就要掀起令阿蘇亦無法等閑視之的滔天巨浪。阿蘇大單于身在摘星城,對草原上的風云動蕩鞭長莫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拓跋烽擴張勢力,興風作浪。 進退維谷。 究竟是北上鎮壓拓跋烽,還是固守摘星城,以圖南下攻打北燕? 阿蘇大單于不舍得放棄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摘星城,多少英勇的武士死在攻打這座城市的征程之中,現在放棄,那要別人怎么看他?以后誰還肯為他賣命?可如果不放棄,也只不過是坐困愁城:鮮卑人枕戈待旦,意圖收回摘星城,剿滅他的軍隊。他現在只覺得后悔,當初如果沒有南下,而是一鼓作氣先把拓跋烽殺死?,F在就不用如此左右為難,更沒有后顧之憂。 阿蘇問景至丞當如何。 景至丞認認真真道:“大單于,我看拓跋烽不足為慮,他只不過是一個黃毛小兒,能有什么作為?當務之急是北燕軍隊,不是說夏侯平正調兵遣將,要取回摘星城?以大單于現在的軍力,想要打退鮮卑人,須得仔細籌劃?!?/br> 阿蘇不耐道:“你這話說了和沒說有什么區別?” 他沒有看到,一只白色的鴿子拍著翅膀飛出摘星城,飛向廣闊無邊的草原。 哈多的頭顱被送來摘星城后不久,景皎皎收到一封信,這封信上只寫了寥寥幾個字:你的宣紙,還夠用嗎?看見這幾個歪歪斜斜的字的剎那,景皎皎鼻子一酸,他當然知道是誰給他寫的這封信。短短一年時間,一切都天翻地覆,何其幸運,拓跋烽還活在這個世上。 摘星城內暗潮涌動。 阿蘇大單于憤怒地發現,曾經在草原上呼風喚雨的自己現如今只不過是只沒了利爪的老虎,他不得不承認,過去他把覆滅一個國家想得太過簡單了,這不是一場劫掠,而是一場漫長的戰爭,糧食的缺乏和人心的不穩都成了吊在半空的劍,不知什么時候就要落下來,取了他的性命。 阿蘇終于打算放棄摘星城北上了。 令他又驚又怒的是,鮮卑人不知從何處得到了這個消息,居然在他下令北上的時刻攻打摘星城。連天的箭雨就像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真正的狂風暴雨,籠罩了整個城市,讓所有匈奴人人心惶惶、躁動不安。一時之間,原先野心勃勃、不顧眾人反對、屠戮臣屬也要南下的大單于變成了眾矢之的,沒有人敢在大單于面前說什么,可是城中的氣氛明顯的改變了。 阿蘇大單于知道,這次,就算回到草原,他也不可能再有從前的威信了。 不要緊,阿蘇想,假以時日,他一定能再次收服人心。 他沒想到的是,摘星城南有鮮卑,北有拓跋烽。 拓跋烽十三歲時連著三箭射中金子打的鳳凰眼睛,這時拉開弓箭,隔著交戰的匈奴人和鮮卑人,隔著沸反盈天的喊殺聲和流之不盡的鮮血,一箭射中摘星城上獵獵飛舞的王旗! 王旗燃燒。 發出無聲的哀鳴。 阿蘇冷笑著道:“好啊,居然和鮮卑人勾結,拓跋烽!” 也許,從拓跋烽射箭的那日起,一切都已注定。昆侖神俯瞰人間,冥冥中自有定數,拓跋烽就是他命中的劫數,不解決掉拓跋烽,那他的野心再大也是徒勞。阿蘇大單于拔出自己的劍,知道這是生死存亡的關頭,不殺了拓跋烽,那死的那個人就是他自己。 連天的烽火和喧囂的喊殺仿佛永遠都不會結束。 景至丞問:“現在,你高興了?” 景皎皎沒有回答。 景至丞提心吊膽地看著把天空都染紅的鮮血,總覺得自己的脖子也涼颼颼的。 雖然景皎皎說過拓跋烽答應會保護他們的安全,可是匈奴人的話誰知道能不能信?景皎皎真的是太容易輕信別人了??墒?,皎皎有一點說得對,這是他們最后的機會,如果他不把阿蘇大單于的消息飛鴿傳書告訴拓跋烽,那他們就會隨阿蘇一起回到草原,永遠都沒有再回到故國的可能。 現在,只希望拓跋烽能信守諾言了! 戰爭持續了三天三夜。 大單于畢竟綢繆多年,軍力強盛,就算是拓跋烽和北燕皇室聯手也沒那么輕易就能把他誅殺,困獸猶斗,何況是他。血腥味彌漫于摘星城上空,仿佛是一張沒有實體的網,將所有人都拘禁其中。匈奴人和鮮卑人的戰爭是殊死之戰,阿蘇和拓跋烽的戰爭更你死我活,北燕皇族雖然和拓跋烽約定兩面夾擊,滅掉阿蘇,可也不免相互猜忌,相互防備,誰都不想背后挨上一刀。 摘星城城墻再高、再厚,終究也有被攻破的時候,阿蘇能從北燕人手中把它奪過來,北燕人當然也能從他手中搶回去。更何況,不知為何,阿蘇總覺得有些事過于巧合,城墻下的敵人好像很清楚城中的兵力布局,如有神算,總能恰到好處地排兵布陣。 難道……有內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