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三箭
十天后,城郊聚集了百來個勁裝少年,一個個抓簽,按簽號上場比武。這些少年的本事不值一提,倒是個個生龍活虎,沖勁十足。場子里打打殺殺,場子外吶喊助威,還有人舉著鑼鼓亂敲。不知道的人瞧見,還以為是到了廟會。 前兩天是初試,思明本來不用到場,但他怎么肯不湊這熱鬧。一邊看,一邊指指點點,又在人群里找長生。但場子里人多,找了半天沒找到,只好算了。 第三天是決賽。場子里搭起座高臺,思明和幾個武官坐在上頭,視野開闊。他一邊左看右看,一邊聽傳令官報前十六的名字,報到第八個,聽到個劉字,忙往下看,出列的少年正是自己見過的那個,一下就來了勁。 長生當然也看到了思明。他想朝臺上揮手,又怕顯得扎眼,忍住了,只打起十二分精神,要在思明跟前一展身手, 前面兩組比完,輪到長生上場。他用的長劍,對手用的虎頭刀。刀劍都是近戰兵器,在戰場上不如槍矛好用,但輕便靈活,參賽的少年中,就數用這兩種兵器的多。 思明在臺上看得真真的,和長生比的那個雖然不到十八,但身量和成年人沒兩樣,使一路六合刀,縱劈橫砍,刀刀帶風。長生不敢硬擋,靈活地躲來躲去,看到哪里露出空擋,才上去攻一兩下。來去拆了二十多招,長生漸漸放開手腳,眼看那人一刀劈空,肩膀那里有個破綻,就一劍刺過去,那人使招二郎擔山擋開。刀劍相擊,長生力氣沒人家大,退了一步。那大個兒向前橫刀一劈。長生退后避開。那人又掄起單刀,當頭直砍。 那人連出三招,每招都虎虎生風,雖然場上用的刀劍都不開刃,但考官見那人力氣大,挨著一下也要受傷,就按住腰間兵器,準備一旦長生躲不開,就要上前格擋。但長生壓根沒打算躲,反而身子一矮,向前撲去,就像跑急了收不住腳,筆直沖進那大個子懷里。 那人舉著刀,還沒砍下來,胸口空門大開,被長生撲到近身,刀在外頭,人在里頭,這一刀就劈不到人身上。那人反應也不慢,雙肘一曲,結結實實鑿在長生背上。長生挨了這下狠的,反咬了牙,用盡全力撞在那人胸口。那人下盤不穩,被撞得倒退幾步,一屁股摔在地上,虎頭刀也脫了手。 那人掙扎著要站起來,脖子上一涼,被長生拿劍架在脖子上,叫著,“你輸了!”。那人不服,一把把長生推開,罵道,“輸個屁!”,跟著一骨碌爬起身。 長生沒打算傷人,冷不防被那人推開,心里很氣,就要再打??脊僖呀涍^來了,宣布勝負已分。那人兵器脫手,又被制住要害,算長生贏了。長生忍著背痛,一邊齜牙咧嘴,一邊喜笑顏開,退到場邊休息。 思明看到長生首戰告捷,也很得意,覺得自己眼光好,了不起。后來幾場比試各有勝負,思明看到精彩的地方要叫好,見人出了錯要嘲笑,還要跟旁邊的幾個武官說話,一個人撐起了臺上一半的場面。 按照賽制,十六個少年每人要比兩輪。長生第二個對手也是用劍,一招一式中規中矩。長生雖然占上風,但對方一味死守,也不容易攻下來。兩人打了很久,他后背又還疼著,有點不耐煩了,連連急攻。那人倒沉得住氣,見招拆招,忽然看到長生一招用得太老,左肩露出好大一個空擋,不及細想,舉劍刺了過去。 長生就等著他這招,立刻一招二郎擔山,拿劍當刀使,全力往那人劍上砍去。只聽嗆啷一聲金鐵相擊,兩人各退開一步,又聽鐺鐺兩聲,那人的劍掉在地上,長生手里雖然還抓著劍把,劍身卻只剩了一半。 思明在上頭看得直拍大腿,稱贊,“聰明!聰明!”又說,“可惜,可惜?!彼闯鲩L生那招是故意露出破綻,等那人來攻,好借機震掉對方的劍。那招二郎擔山是先前用刀的大個子使的,長生只見了一次,就學的像模像樣,時機抓得也沒差,就忘了要緊的一條——刀厚劍薄,劍身是吃不住力的。這一下雖然把對手的兵器震飛,自己的兵器也斷了。按規則,兩人都沒了兵器,就算平手。思明都在替他可惜,長生當然更加懊喪,但也無可奈何。 兩輪比完,長生一勝一平,排在前六。他還在高興,忽然看到有人牽著幾匹馬進來,又有人在場子里立起幾座草垛。他看了半天,忍不住開口,“這是干什么?”旁邊一名少年聽了就說,“考弓箭啊,還能干什么?!遍L生大吃一驚,說,“還要考弓箭?”那少年看稀奇似地看他,“年年小春試的最后一輪都是考弓箭,你不知道?”長生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 京城里學武的少年雖然多,但要不是富貴人家,也沒什么人會養匹馬來專門練騎射。但其他人都早知道要考射箭,怎么都會找個師父,臨時教導幾天也是好的,像長生這樣,事到臨頭才知道的,還真只有他一個。 跟著令官過來,叫他們去選馬匹弓箭。長生跟眾人一起過去,硬著頭皮隨便牽了匹馬,取弓箭時看到箭囊里只有三支羽箭,就是只能發箭三次。前五個人依次上去時,他也顧不上被人笑話,站在場邊瞪大眼睛,比比劃劃地學彎弓放箭的姿勢。但這臨時的佛腳抱不了多久,沒一刻,那五個就比完了,也有三箭都中了草靶的,也有中了一兩箭的。 長生知道到了這時,那是死扛也要撐的,當下一咬牙,翻身上馬,又雙腿一踢,那馬就朝場內小步跑去。他腿肚子微微哆嗦,騎在馬上東倒西歪,伸手拔出一支箭,架在弓上。 思明在臺上看得明白,見長生彎弓搭箭的姿勢不倫不類,就知道他對射箭一竅不通,心里好笑,又要看他怎么應對。 長生又要控馬,又要取準,緊張得全身冒汗,弓只拉開了一半,右手一松,第一支箭歪歪扭扭射了出去,飛了五六尺就落到地上。圍觀的人看了,都大笑起來。 他跑過場中,又圈馬跑回來,再搭上一支箭,嘴里不斷念著,“別慌,別慌”,一邊瞄準草靶。這次他吸取上一箭的教訓,拉滿了弓,瞄著草靶,遲遲不敢松手。直到快要跑過中場,才手放弓弦。羽箭劃出道弧線,擦過草靶右側,卻沒釘住,斜斜落在地上。 長生又氣又急,又不敢氣餒,憋著勁兒,抽出最后一支羽箭。 眾人只聽到弓弦聲響,再看那草垛,靶上靶下都沒箭,正在奇怪,忽然有人叫起來,“在那里了!”,原來這最后一箭力道夠了,方向卻差了十萬八千里。箭頭插在離靶幾丈遠的地上,箭尾還在顫個不停。 長生一松弓弦,就知道要脫靶,再聽到圍觀的人大笑,羞得無地自容,交還馬匹長弓時頭都不敢抬,既怕看到人家嘲笑輕蔑的目光,又怕別人看到自己掉淚。他知道這次不但拿不到好名次,只怕所有十六個人里,就自己一個三箭落空。這時又是傷心,又是羞愧,恨不得就跟那支箭一樣,一頭扎進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