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離家鄉近些
蘇遠芳回到住處,看到華英和長生已經在了。長生表情慚愧,想說什么又不敢開口。遠芳先前看到華英一個人放學,也已經猜到了,就問長生,你今天是不是沒去上課? 長生不敢說慌,點頭承認了,又推脫,是他們一定要拉我去看師傅耍棍棒,我,我也只去了今天一天……” 遠芳問,“他們是誰?” 長生有點尷尬,抓抓腦袋,“就是……當初打起來的那些……” 蘇遠芳問他,“你們現在不打了?” 長生忙說,“不打了。和好了?!眳s沒說自己和領頭的少年已經約了好幾次架,他身高臂長,幾次單挑下來并沒吃虧。兩個人都是好勇斗狠,倒有了不打不相識的交情。 遠芳一直希望長生和華英能像尋常少年一樣好好過活,聽說他結交了同齡朋友,有些高興,又問他,“你是不是很想學功夫?” 長生猶豫了下,點點頭。 遠芳再問,你今天看的是哪里的師傅? 長生說了名字,原來是個江湖賣把式的,趕上眼下大家一窩蜂學武,也跟著抖了起來。遠芳想了想,“要是我給你好好請個師傅。你愿不愿意半天念書,半天學武?” 長生沒想到不但沒挨罵,還有了這樣的好處,歡喜得連聲說,“愿意愿意!我一定好好念書!” 遠芳笑了笑,“那就這樣罷。但你這幾天還是得按時上學,不能再逃課了?!彼f了這話,見長生磨蹭著不走,就問,“還有什么事?” 長生躊躇半天,終于鼓起勇氣問,“我聽華英說,他今天遇到一個人。那人……他是不是認識我爹?” 遠芳看了華英一眼。華英忙說,“那人的吊牌,我認得上面刻的是劉字,才告訴長生的”,又問,“他也是我們的人嗎?” 蘇遠芳不想提到何川,但看長生一臉期待盼望,還是問他,“你娘有沒有跟你說過劉將軍的事?” 長生搖搖頭,“她不肯說的。我要是一直問,她就只是哭,我就不敢問了?!?/br> 遠芳心想,劉念之忠心報國,最后落得曝尸城頭,懸吊示眾,他家人不肯再提這事,也是人之常情。 長生看他不說話,還不死心,再開口時帶了點畏怯,“先生,我爹……他是不是……是不是……不是好人?” 蘇遠芳心中不忍,說,“劉將軍智勇雙全,戰功赫赫。當年軍中,沒有一個人不以他為榮?!?/br> 長生高興萬分,說話聲音也響了,又問,“今天華英見的那個人,他是不是認識我爹?為什么他有我爹的令符?” 遠芳遲疑了一下,“那個人……當年是劉將軍救了他性命,又給他令符,讓他自己出城。所以他想來打聽你爹的消息?!彼@回答只有一半是真的,至于何川的其他遭遇和那些話,就只能隱瞞不說。 長生自打記事就沒見過父親,就算問起,母親和長輩也都不說,再問得緊些,就惹母親傷心流淚,這時聽蘇遠芳說的,自己的爹不但是個了不起的英雄,還有人受過他的恩惠,到現在還念念不忘,心里歡喜雀躍,連眼睛也亮了,隔了會兒,又問,“那他是怎么死的,是被齊兵打死的嗎?” 他問這話時聲音都在發抖。蘇遠芳看著桌上的油燈,緩緩說,“那個時候,齊兵圍在城下。劉將軍率領軍隊守了很久,但寡不敵眾,最終還是難以抵擋。他殺敵無數,到了城破那天,因為不肯受辱,又不愿牽連無辜,于是站上城頭,自刎身亡……” 長生聽得熱血沸騰,一顆心像要跳出胸口,忍不住大聲說,“等我學好了功夫,也要做個和我爹爹一樣的好男兒!” 他這話說得聲音大了,震得燈火一晃。蘇遠芳轉過頭,看到他神情激昂,又興奮,又悲傷,心想自己答應讓他學武,不知道是對是錯,默然許久,只說,“不早了,先去睡吧?!?/br> 長生在外頭跑了一天,確實累得很了,躺下沒過多久,就沉沉睡熟。 遠芳撥亮燈火,鋪開紙張,繼續教華英認字。他見華英一筆一劃,學得十分認真,等他寫完兩頁紙,就說,“你要是想學其他東西,也可以說出來,我不會生氣?!?/br> 華英抬頭說,“先生,你教的我都很喜歡。我爹娘也要我好好敬重你,聽你的話?!?/br> 遠芳聽他這樣說,想到他離開父母那么久,也是可憐,溫言說,“你想不想他們。要不要回去看看?” 華英說,想是想的??墒?,可是…… 遠芳問,可是什么? 華英低下頭,“我出來前,爹就說啦,要是我留在那里,他們也養不活我。所以叫我跟著你,不要回去。而且,就算我回去,他們也不一定在原來的地方了?!?/br> 遠芳說,“如果他們要搬走,總會給你留個訊息?!?/br> 華英搖頭說,“我爹說過,我家是在北邊,家里好多人的遺骨也在那里,一直沒人收埋。要是他們實在活不下去了,就會朝北走,一直走到最遠的地方,餓死也好,叫人打死也好,總可以離家鄉近些?!彼秸f聲音越小,說到最后,眼圈兒已經紅了。 遠芳一時無話可說,只能摸了摸他的頭,叫他收拾好筆墨,自己去睡。那天晚上夜色沉沉,整條街只有一扇窗中透出微弱的燈光,忽明忽暗,搖擺不定,一直亮到四更時分。 過了兩天,遠芳果然給長生找了個正經武館的師傅。他雖然不是齊人,但醫術在這一帶小有名氣,練武的人難免受傷掛彩。那師傅聽到蘇先生引薦來的徒弟,又送了不薄的謝儀,就答應了。從此以后,長生與華英白天還是上學念書,到了下半天,長生就去場館學武。華英除了繼續學習北燕文字外,蘇遠芳有空也會指點他醫術藥理。兩個少年各自學了喜歡的東西,每天都有顯著長進。 轉眼到了九月,有消息過來:西北平定,大軍凱旋,兩位皇子不日即將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