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神風
書迷正在閱讀:【GB】招妹的一生、杏兒上位記(NP)、調查記者保護計劃、【女攻】渣男改造計劃、成為黑道臥底后,我睡遍了世界大佬、重案父子、妓女高蕊、養玉(雙/abo)、【GB/女攻】不辭天下束海棠、強制占有
第九章 神風 兩天之后,九月二十四日這一天,樸香子的家中大致收拾整齊,為了慶祝喬遷新居,請柳生真輝來家里吃飯,因為約請是在那一天他們逛街回來后,向兩個人同時提出的,因此樸承基這一天晚上便也來了。 團團圍坐在小桌旁邊的,一共有六個人,樸香子一家三人,樸承基、柳生真輝,還有一個是崔明玉,柳生真輝好一陣沒有見到崔明玉,此時見面,便含笑問道:“最近身體還好嗎?” 崔明玉俯首道:“托大夫的福,這一陣都很好?!?/br> 南桂和南珍將食物從廚房里搬出來,崔明玉為大家盛裝米飯,每個人面前滿滿的一大碗米飯,還有幾碟小菜。 柳生真輝看著冒出尖來的米飯,瞬間有點眼神發直,雖然已經在這里三個月的時間,然而每次看到這樣一大碗飯,還是有些發愣,在現代的日本,因為配菜豐富,因此對于米飯已經沒有那樣大的需求量,然而在這里看到這樣如山的米飯,那種強烈的時代感馬上撲面而來。 而且高麗的小菜,冷菜居多,即使給蒙古人影響得能吃rou食,大部分仍然是素菜,比如海藻、蘑菇、桔梗、菠菜之類,魚也是燒熟之后冷食;日本舊時的風俗,也是常吃冷餐,比如飯團腌菜冷豆腐,著名的壽司就是生魚片+冷飯團,現代已經改變了一些,比如親子丼、大阪燒之類,所以起初整天吃這樣酸酸冷冷的食物,覺得胃部有些不很適應,因此米飯就一定要是熱的。 柳生真輝嘗了一口涼拌茼蒿,不由得吸了一口氣,而且還辣,這個時代并沒有辣椒,那么是用什么來調出辣味?便是茱萸。 在醫療所的時候,吃菜吃到很辣的味道,柳生真輝登時吐出了舌頭:“這是怎么一回事?為什么我的舌頭好像著了火一樣?” 旁邊高希玉用筷子夾起一顆圓圓的小果粒,笑著說道:“是茱萸?!?/br> 柳生真輝一臉意外:“原來是茱萸?!?/br> 還以為在辣椒傳來之前,大家吃得都很清淡,哪知竟然是用茱萸來調制辛辣的口味,柳生真輝以為,不如用芥末,芥末剛一入口,舌尖也是很辣,然而那種辣味很快便在口中消散,不會久久盤旋縈繞,而且清香得很,芥末的另一個特點是對鼻腔有所刺激,自己有時候蘸芥末吃了生魚片,便容易打噴嚏,起到了鼻煙一樣的作用,jiejie真紀更加靈活,偶爾感冒,吃壽司多蘸芥末,打過幾個噴嚏之后,鼻腔便瞬間通透了許多,倒是比吃感冒藥還靈。 真紀jiejie是個很特別的人,雖然有一位醫生弟弟,然而她很不喜歡去醫院,生病也不喜歡吃藥,多數都是硬生生頂過去,比起細菌病毒,她更擔憂抗藥性,柳生真輝勸了幾次,她也不肯聽,只得罷了,和jiejie說:“高燒務必去醫院?!睙龎哪X子可是麻煩。 當時高希玉便和他解說藥性:“茱萸,溫中、燥濕、殺蟲、止痛,除了可以調味,用作藥材也是很好的?!?/br> 這位東瀛來的柳醫官,雖然擁有神奇的醫術,然而不懂草藥,韓醫也是很精深的啊,身為韓醫,高希玉也有著自己的驕傲,這一陣看著柳生真輝展示的外科手術技術,讓人真的有點沮喪,不過此時高希玉終于挽回了自尊,柳醫官居然不認得茱萸啊,這一回自己可要和他好好講解一下。 尹絢也笑:“唐人還有詩寫到茱萸,‘山陰柳家女,九日采茱萸’?!?/br> 具光佑連連點頭:“是啊是啊,中原的人還寫詩的?!?/br> 姜勇麗微微一笑,這個人一向沉默寡言,說話不多,做事則很是認真嚴謹,是一個真誠的人,不過終究也有韓醫的立場。 醫療所里的菜肴,茱萸加得還不是很多,不過樸香子家中或許是偏愛這樣的味道,因此便放得更多一些,辛辣的口感相當明顯,柳生真輝吸了一下氣,馬上便吃米飯,希望用米飯的味道將舌尖的灼燙感壓下去,這時旁邊有人輕輕把大麥茶的茶杯向他的手邊推了推,柳生真輝轉頭一看,是樸承基,柳生真輝這時想到,是哦,喝茶也能夠減輕辣味,而且這樣沖刷舌尖,還會更快一些。 柳生真輝對著樸承基一笑,連忙端起茶杯來喝,連喝了三口,這才好些了。 這個時候,南桂發現了柳生真輝的異樣,悄悄地問:“雅葵醫官,是不是吃不慣?” 柳生真輝笑著輕輕說:“有一點辣,不過也還好,很特別的味道?!?/br> 和許多日本人一樣,柳生真輝不能吃辣,有一次醫院里來了一位中國的交流醫生,四川人,吃辣椒的架勢把一群日本同行都震驚得不得了,紛紛問: “這么紅,不會覺得很辣嗎?” “要保重身體啊?!?/br> 對方:“不辣啊,一點都不辣啊~~” 南桂想了一下,拿起弟弟南珍面前的鹽水煮豆子,放在柳生真輝面前,然后把那一碟放了許多茱萸的茼蒿換到南珍眼前。 南珍:……jiejie,雖然知道你對醫生滿懷熱愛,不過要不要像這樣把我的菜換過去?煮豆子啊,很好吃的,嚼在牙齒之間,好像雞蛋一樣。 樸香子這時也發現了,便問道:“醫生是不喜歡吃茼蒿嗎?” 南桂搶先說:“mama,醫生是不太習慣吃辣?!?/br> “啊呀,真的是失禮,之前沒有問你喜歡吃什么,不喜歡吃什么,那么多吃一點飯吧?!?/br> 柳生真輝笑道:“辣一點也好,很開胃的?!?/br> 難怪都是冷菜,按照韓醫的理論,加茱萸正是為了“溫中”。 樸香子拿起酒壇:“喝酒,我們來喝酒吧!” 樸承基伸手便接過酒壇,打開來分別給每個人倒酒,樸香子崔明玉連聲說“多謝”,樸承基倒了一圈酒,只剩下一個人面前的酒碗還是空的,他將酒壇放在桌面,柳生真輝拿起酒壇,給他倒滿一杯,在斟酒的風俗上,高麗與日本倒是非常相似,都是需要別人為自己斟滿,自己也給別人倒酒,除非只有自己一個人,自斟自飲,倘若是聚會飲酒,自己倒酒是很不禮貌的,顯得傲慢自大,也有失人情。 樸香子舉起酒碗,說了一聲:“干杯!” 大家紛紛舉起碗來,彼此碰杯,柳生真輝沒有像其她人那樣把酒一飲而盡,而是先嘗了一小口,發現是很濃稠的甜酒,與上一次喝的燒酒不同,好像飲料一樣,于是便很快活地幾口喝干。 樸香子笑著問:“醫生,酒怎么樣?” 柳生真輝笑道:“很好喝,是米酒嗎?” 樸香子點頭:“是啊,是米酒?!?/br> 柳生真輝很開心地連連點頭:“米酒好,米酒很好?!?/br> 南珍笑嘻嘻地說:“醫生還喝過什么別的酒嗎?” 柳生真輝很認真地說:“喝過燒酒,那一次送別尹醫官,大家一起喝酒,本來覺得酒很淡,就多喝了幾杯,哪知第二天早上,頭痛得仿佛要裂開一樣,幸好那天沒有要做手術的病人。珍君,以后千萬不要喝燒酒啊,就喝這樣的米酒便好,喝燒酒,應有的快慰沒有得到,該付出的代價卻半點沒有少?!?/br> 酒香是沒有嘗到,宿醉的頭痛卻全都加在身上,真是很賠的啊┓(?′??)┏ 樸承基坐在一旁,崔明玉已經又給他倒滿了一碗酒,此時端在唇邊,慢慢地喝著,聽了柳生真輝的這一段話,不由得微微也是一笑,雖然能喝酒,不過樸承基并不喜歡喝酒,尤其是燒酒,覺得太過刺激,飲酒之后次日清晨,確實就像柳生真輝說的那個樣子,身體不很舒服,況且自己的性格本來也不接近酒,一般就是不喝,然而米酒確實不錯。 柳生真輝的視線無意中沾在樸承基的面上,這位樸守備是一雙單眼皮,眼尾微微有點斜挑,上眼瞼后部三分之二的線條都相對平緩,彎曲弧度不大,當他側過臉斜視的時候,尤其顯得淡漠無情,不過此時的樸承基,神情卻難得的閑適安然,仿佛終于暫時放下所背負的東西,而他那文秀疏離的嘴唇,也因為喝了酒而格外殷紅潤澤,如同一朵白梅點染了鮮紅的花蕊。 大家隨意閑聊: “聽說金將軍成為西北面的都指揮使?!贝廾饔裾f道。 南珍連忙問:“明玉jiejie,是哪個金將軍?” 崔明玉一笑:“就是很出名的那個金得培將軍啊?!?/br> 樸香子點頭道:“去年我們高麗出兵攻打了元國,是應該防范一下?!?/br> 樸承基道:“元國已經與高麗達成諒解,金得培將軍是要防范紅巾軍?!边€有倭寇。 樸香子笑道:“如今元國那里,紅頭賊可是鬧得很厲害啊,所以已經管不了我們這里,我聽說,連征東行省都不用了呢?!?/br> 占領“遼東故土”之后,王祺又廢止了征東行省。 柳生真輝還沒有聽說過這些事,便問道:“征東行省,是做什么的?” 那幾個人面面相覷,還是樸承基說:“元國當初逼迫(劃重點)高麗設立征東行省,為的是東征日本?!?/br> 柳生真輝:“そうだよ……是這樣啊?!?/br> 日本抵御蒙古入侵的“文永·弘安之役”,一共侵襲了兩次,非常危險啊,日本差一點就要亡國了:“我記得這件事,一直到現在,每年立春前日,京都家家戶戶都要鎖好大門,門上插沙丁魚頭,或者刺葉桂花樹枝,為的是防止蒙古(高麗)入家門,當年幸好有天照大神吹起一陣神風,日本才沒有遭受那樣的磨難?!?/br> 所以二戰末期,日本又出現了“神風特攻”,都是從這遙遠的記憶而來,至于京都舊俗,自己曾經負責過一個民俗學家結腸癌患者,偶然從她那里得來,是北村季吟的俳句集,里面記錄了這個風俗,北村是江戶時代人,那時距離蒙古高麗襲擊日本,已經過去四百年時間,京都距離九州戰場也比較遠,卻仍然保留這樣的印象,群體記憶是難以磨滅的。 樸承基:……我不想再說話。 這時南桂說道:“我們來唱歌吧,我唱一個‘太平歌’?!?/br> 于是南桂便唱了這一支高麗的小調。 開始唱歌之后,氣氛很快活躍起來,樸香子也唱了一首“漁船歌”,南桂取出小笒——就是小巧的竹笛為她伴奏,樸香子唱出第一句,柳生真輝一聽,這聲音可太強了,特別具有穿透力,低音非常沉宏,穩得住,高音嘹亮回旋,如果在現代,將視頻上傳到網上,點擊率一定很高。 樸香子唱過之后,大家紛紛叫好,柳生真輝很起勁地鼓掌,南桂笑著說:“醫官要不要也唱一個?” 南珍也眨著眼睛:“很想聽醫官唱歌呢?!?/br> 柳生真輝笑道:“那么你們不要笑我?!弊钪匾氖乔f別過敏。 于是柳生真輝便唱了起來: 私があなたにほれたのは ちょうど十九の春でした いまさら離縁と言うならば もとの十九にしておくれ…… 樸承基第一次聽到日本歌,與高麗謠曲的調子是兩種風格,但是也很悠長好聽,柳生真輝的嗓子很好,清亮悠揚如同竹笛,曲調轉換的時候,拿捏得也好,十分流暢,并不生硬。 崔明玉聽了第一段,拿過小笒,放在嘴邊便伴奏了起來,音階居然相當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