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末始
欽安殿中一片肅靜,唯有竹笞破空聲格外清晰,一次次挑逗著眾人的神經。 最先支持不住的是姜幼宜,隨著柳搖金含混不清的一聲請罪,她的身子一軟跌落在地,鬧出不小的動靜。但此刻無妃嬪敢嘲笑,甚至不敢多瞧一眼,生怕殃及池魚,只由得身旁宮人將她扶起。 姜幼宜面色慘白,本朝后院家法極嚴,但她也不曾看過如此血腥一幕。她眼圈泛紅,將驚恐的淚生生憋在眼中。 情況同樣糟糕的還有何蓉蓉,跪在硬冷的地面如此之久,她的膝蓋早已酸痛不堪。齊嘉豫有心給新人一個教訓,她雖不算聰明,但也知今日便是跪倒死也不能出聲,否則便是下一個柳氏。 刑行過大半,嬤嬤忽而停了手。眾人才發覺,柳搖金不知何時已經沒了聲息,竟是疼的昏死過去。 齊嘉豫請示謝箴,謝箴在后宮治理上,素來不會去駁齊嘉豫的面子,只讓人自行處理。齊嘉豫遂開口道:“余下便待人清醒后,分三日晾刑前再施?!?/br> 嬤嬤們忙聲應是。 齊嘉豫再開口,對的卻是階下跪或坐的眾人,“從今以后便恢復祖制,各宮每月例行調教一次,以規后妃德行?!?/br> 所謂例行調教,前朝皆有。由刑房每月去各宮,對非主位后妃施行,以竹板或竹笞,若有抗刑者皆需上報。最受先皇寵愛的右昭儀,在不為一宮主位前,亦要受此規矩約束。雖不會像今日對柳搖金般,但均勻數十板下去,也不好受。 之前謝箴后宮不多,便免了這一遭。如今新人入宮,初承寵便惹了禍,便給了齊嘉豫絕佳的立威機會。 林貞媛此時坐于椅上,知這柳氏的今日便如自己的昨日,暗恨之余亦心有余悸。 其余人各有心思。 齊嘉豫佯做不知眾人心思,以與御上有事相商,攜手先行一步。 謝箴給明如雪遞去一個眼神,明如雪便未跟上,只隨著滿殿眾人在二者離開時一禮。 直至兩人身影消失,殿中無形的威壓緩緩散去,宮人攙扶起跪著的眾人。 明如雪走下臺階,不過幾步,便聽身后一句:“站住?!?/br> 竟是陳霜。 明如雪端然回身,全不顧人面色不善,只與人一禮道:“陳貴姬有何吩咐?” 眾人目光已往這里看來,陳霜冷聲道:“你身為侍婢,如何用得玉質頭面?!?/br> 明如雪聞言一瞬便知,然不待她開口便有人接話。 “到底是侍奉御前,就是不一樣?!币慌粤重戞驴羁疃鴣?,她笑著開口道:“柳氏身為妃嬪,不守規矩的下場大家都看到了。你身為令使,又是陛下身邊的人,自然須得更懂規矩些?!?/br> 當時壽康宮門前,齊嘉豫與人的幾句,終究是被陳霜記住。她如何不知此物為謝箴所贈,此舉不過是做給眾人去看,羊脂玉、并蒂蓮,落在有心人眼中,皆是嫉恨的由來。 她只待明如雪言明此簪由來,便好順勢宣揚。然下一刻,卻只見明如雪直直跪下。 “奴婢知錯,請娘娘責罰?!彼降拈_口,垂首時羽睫半合,掩住了眼中一絲冷漠的笑意。 宮中本就是個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地方,欽安殿中方才要出門的人也停下了腳步。若人的心中所想皆能化作聲響,此刻當是一片噪雜。 謝箴將一個青衣逾制提為令使的事,并不是什么秘密。雖不如選秀結果需通傳六宮,但從建章宮出來的消息,哪一條不是備受矚目。無論謝箴是否只是一時興起,然人此時一身穿戴皆是不俗,儼然是謝箴默許與人的體面。 明如雪方才若是進一步仗著皇恩分辯,此刻便少不得要被戴上恃寵生嬌的帽子了。而她此刻選擇退了一步——一跪之下,便叫陳林二人進退維谷。若是罰了,便少不得落了謝箴的面子,若是不罰,則是當著眾人面無法下臺。 一瞬的時間里陳霜心中百轉千回,終是有了計較。在林貞媛都有些猶疑的神色中,她咬牙道:“你既然自請,便怨不得本宮了?!?/br> 她的目光全然在明如雪身上,卻不曾見旁側一小內侍悄悄出了欽安殿。 鳳鳴朝陽道上,天色微暗,小雨忽至,洋洋灑灑的如天公揮毫落墨。 帝后乘各自輦,至永和宮,宮道上一內侍正快步行來。 齊嘉豫與人分行后,便聽那內侍與謝箴稟道:“陛下,欽安殿出事了?!?/br> 弄夏望向齊嘉豫,但見自家主子并沒有回頭的意思,只了然一笑。 明如雪跪在欽安殿外,口中背誦宮規。 她現今是建章宮的人,身上又有品級,陳霜終不敢如齊嘉豫一般,剝了人一身衣服去罰。 宮規復雜,宮女又多不識字,若不能背下,即便有書冊在手也難念出。稍有卡殼,身后嬤嬤的藤條便會落下,雖隔著衣物,但紅腫破皮是免不了的。 陳霜知明如雪識字,便特意讓人去背誦。果不其然,短短一炷香中,便責了十數下。 雨幕中,她的衣衫濕透,狼狽地貼在身上,卻又能勾勒出人曼妙身姿。 陳霜于殿內坐著,眼見此幕心中暗火叢生。當初明府之中,但凡有客來訪見到二人,總是要多去看明如雪幾眼,為的便是這幅容姿。 “娘娘?!币慌粤重戞轮慌抡娉鍪露?,終是忍不住道:“這還下著雨,不如小懲大戒?!?/br> “林貞媛這話說的可不對了?!壁w列榮風涼一語,“聽聞前幾日太后還贈了陳貴姬一支鎏金八寶簪,貴姬也是好生戴了幾日。明令使這玉簪說不得還是陛下贈的,與貴姬敢用金飾一比倒也不算什么?!?/br> 趙列榮是齊嘉豫的人,此時見縫插針的點出月前之事,倒讓本不知情的眾人心中更有計較。 然林貞媛已顧不得去惱趙氏,只因殿外太監忽傳一聲:“陛下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