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在翁大當家的看來,漕幫屬于行走在黑白兩道兒的存在,雖然他們不會故意的招惹老百姓。 該交的稅收也會去交,但是,他們可不想真正走向白道。 但是出乎翁大當家的意料,他的小弟們似乎對于成為捕快,很有興趣。 “俺原來就特別崇拜捕快,威風凜凜的?!?/br> “小六子,你一說其實我也覺得挺好玩的,要不要咱們試試,反正就是這幾個月。 “過過癮也不錯,再說了,俺覺得唐大儒不騙人,你看看各地老百姓都吃上官鹽……” “……對對對,咱們就當幫唐大儒忙了,俺娘說了,唐大儒是好人!” “俺爹跟俺娘也說了,別人也許不可信,但是大儒應該是好人,要不然江南也不會這么平靜……” 長得高高壯壯,看起來十分不好惹的幾個年輕人,其實一張嘴說話,就能讓別人感覺出來他們的憨厚。 大家議論紛紛,接到這個任務時還覺得挺興奮。 畢竟漕幫都是被捕快追著跑的人,什么時候還能干點兒這種好人好事。 雖然漕幫的人并不覺得自己干的活不好,但是絕對比不上捕快。 尤其是在所有人眼中,漕幫就是混江湖的不是好人,而捕快多好呀,月月有俸祿,街坊鄰居還很看好。 “……” 翁大當家的張了張嘴,沒有說出話來,心想:還不知道原來自己的手下有這么多小心思呢? 慶幸自己沒有將話說死,還有緩和余地。 翁大當家的抵擋住了唐大儒的魅力,但是架不住唐大儒擁有廣大的群眾們的好基礎呀。 于是,漕幫分出一批人,有的是斷臂干雜物的中年人,有的則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輕人。 漕幫的人下放到各個縣城,帶著唐大儒的書信,去幫助青蓮書院的學子們。 …………………………………… 青蓮書院年輕的學子們帶著一腔熱血下鄉,他們以為自己在做一些真正的大事。 誰知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一些俗事。 讓這些年輕的學子們去高談闊論可以,他們很能說,也非常有才! 詩詞書畫,樣樣精通:吟詩作對,張嘴就來:君子六藝,每個拿手! 但是學的這些東西,對真正深入底層百姓沒有任何毛用啊~老百姓們不懂得吟詩作畫,也不懂得什么君子六藝他們就知道,村里的二溜子,王麻子,游手好閑,偷了自己家的雞! 自己家來偷偷摸摸,不知道拿走了一點啥! 你說你有理,他說他不是,這到底怎么辦? “你們作為秀才老爺,舉人老爺,肯定有辦法辯解,誰是真是假。你給俺們找出來,俺家的雞到底是誰吃?……” 村里的農婦什么都不懂,說話大聲嚷嚷,一點都沒有女子的矜持。 這個地區出現了偷雞摸狗事件,對于不食人間煙火的青蓮學子們,這就難為他們了。 他們鬧不清,為什么一只雞一把米,甚至幾根兒菜,都能鬧起來。 還有其他地區出現了,老娘告兒子,說兒媳婦不孝順。 青蓮書院的學子按照律法,要打這個兒子,老太太一聽要打自己兒子。 老太太直接急了:“那不行,俺親兒子不能打!你們斷的這是什么??? 俺就想讓俺兒子跟兒媳婦聽點話,多多的孝順俺,誰讓你們打俺兒子了?!?/br> 青蓮學子急了,直接掏出律法,一字一句的為老太太解釋:“按照律法,您兒子現在是一家之主,那就得挨打,因為他治家不嚴!” “哎喲,青天大老爺要害死俺家人呀,你把俺家頂梁柱的兒子打壞了,誰養俺,你這是要逼死俺呀!” 老太太坐到地上,拍著大腿直哭,蠻不講理的樣子,這還沒發功呢,還沒有張嘴罵街呢。 就急的年輕學子臉通紅,手發抖,畢竟他不是真正的官員,不能拉出去先打板子! 各式各樣的事情發生的太多,青蓮的學子們都被搞得懵了,就連朱山長都沒想到竟然有這樣多的俗事。 可見想要管理好縣城的老百姓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呀。 理想發生幻滅,讓青蓮學子們懷疑人生,他們是不是什么都不會這么簡單治理的問題,竟然層出不窮的出現…… 關鍵是青蓮學子還真找不出來,如何徹底解決這些事情的方法。 青蓮學子們崩潰的仰天大嘯:哦,上天呀,請賜給我們天降猛男! 隨后,漕幫的人帶著大儒的書信,前來報到了。 漕幫人混跡三教九流,什么樣的二皮臉沒見過,專治這種不服的人! 青蓮學子就震驚的看到那些沒理犟三分的“滾刀rou”,看到漕幫的人那一身的腱子rou,直接服軟。 不聽話的流氓二流子,被漕幫的人一頓亂揍,也服氣了。 ‘以暴制暴’說實話,這件事讓不贊同這種粗魯手段的青蓮學子都覺得很解氣。 接下來的日子,在相互磨合當中,青蓮書院學子們從云端回到了地面,飄渺的驕傲被打破,才是破繭重生的開始! 其中青蓮學子中李尋文表現極為突出,也是和漕幫人張小六最先表達善意的人。 李尋文長相很普通,學習也非常的一般,并沒有什么才學,在書院中并不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