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也不是所有夫子期盼的學生,但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學生卻在官場中如魚得水。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李尋文和張小六,相輔相成,真正的將書中所學結合實踐,形成了自己的套路。 甚至還促成了當地縣城中的很多大事,僅僅三個月,李尋文的是名聲卻非常的好! 就連四皇子都注意到了這位年輕學子的能力,似乎真的是位實干人才。 四皇子記在了小本本上,這是一個值得惦記的人才。 也有幾個學子,明明在青蓮書院中是風流才子,人們都覺得他們會成為狀元探花之類,一路高升。 而他們的表現卻差強人意,不懂俗事,幸虧在朱山長的其他夫子的扶持下,沒造成大亂。 在唐大儒強烈的要求下,諸位學子還學會了作表,做賬,請示上級問題的時候都有了規定的模板。 因為唐大儒實在是不想看天花亂墜,卻沒有一句到點子上的廢話。 如果是老油條的官員可能還改不了,只能按照慣例行事。 但是好在年輕的學子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強,而且他們也能感受到,這規范表格后的報道,對于他們來說都是一件輕松的事情。 那為什么不用呢? 好東西發展出來就是要用??! 上令下行,江南地區煥發出不一樣的光彩,這顆點綴在將山上的明珠,繼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而江南地區的青蓮書院似乎經過此次事件,也變得更加的務實,不再計較一些虛名了! 朱山長和各位夫子都感受到他們青蓮書院變得不像以前一樣了,他們喜歡比才氣,比學生,卻忘了當年先祖創辦青蓮書院的初衷! 青蓮書院的學子都應該像蓮花一樣,出淤泥而不染,不管在官場還是在任何地方,都應保持自己的本心! 朱山長覺得自己的心偏了,幸虧及時受到唐大儒的點播。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青蓮書院以后更要注重庶務,真正做到體百姓之苦,為百姓發言。 脫胎換骨的青蓮書院,也已經將學子們必須去官府實習的這件事,落實到底。 青蓮書院畢業的所有學子,也許詩詞歌賦不精通,但是這些學子絕對是當權者治理國家的中流砥柱。 畢竟青蓮書院的學子們用的順手,可以直接拿來當工具人使用。 【直至青蓮書院傳承千年,正式轉為了國家的第一個大學,繼續為國家輸入人才。 后世中依然是國家最重要的大學之一,也是國際最出名的大學。 ps:偷國人從大言不慚的說道,唐大儒是他們偷國人,直接被青蓮大學,掏出證據打臉啪啪啪?!?/br> …………………………………… 三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唐大儒坐鎮的江南平安無事。 在沒有官員的情況下,唐大儒讓江南地區百姓安居樂業,甚至有不少的城區都出現了夜不閉戶的安全。 三大商會更是得到了自己應該有的名聲,在幫助運鹽的情況下,讓百姓們都認為這三大商會就是誠信之商! “以后買東西就買你們家的東西!用的舒心,用著安心!” “唐大儒都信你們,俺們老百姓當然也信啦?!?/br> 老百姓們不僅買了鹽,還夾帶了其他的物件。同樣是花錢,當然要花到好商人了! 對于三大商會來說,百姓們這樣的信任還是無形的財富。 三大商會中的普通商人也賺的盆滿缽滿,關鍵是這賺錢是站著賺的。 心中就算有再多的不滿,此時也被抹平了,有什么比笑著賺錢,更開心的呢。 更別提三大商會還收到了唐大儒的親筆題詞,更是開心的不行!果然付出就是有回報的,上天不欺努力之人。 漕幫也得到了唐大儒的親筆題詞,俠肝義膽真英雄! 漕幫在一眾的幫派中算是出了名了,羨慕嫉妒恨呀~瞅瞅同樣是幫派,人家漕幫直接漂白了,不少不少的幫會成員竟然直接成捕快了。 這可上哪說理去?!真是沒有天理哦。 其他不少的幫派羨慕的咬小手絹:啥時候唐大儒到他們的地盤,游上一游,絕對讓唐大儒知道什么叫熱情! 對此,當事人翁大當家的表示:后悔呀,早知道我也去當捕快啦~ ‘大儒出山,必是盛世!’‘唐大儒不出世的治世之才!’這則謠言也已經傳遍大江南北,世皆是信以為真。 江南地區的混亂,早就傳遍了全國,甚至連邊境地區都已經知道。 人們就等著江南地區亂起來呢,渾水摸魚,誰知道江南地區變了。 從四月份到七月份,唐大儒坐鎮江南地區這件事情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京城,終于派遣官員接手江南地區,也是司徒皇帝信任的心腹,安青陽安大人! 安青陽年僅三十而立,就擔任江南知府大人,可想而知此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安青陽本就是探花文官出身,所以腦子經常的想太多。 ‘啊,能見到自己的偶像了,我要矜持?!笕鍖⒔系貐^管理的太好了……一路走來,百姓安居樂業,真不愧是大儒呀!’‘可是我該如何去和大儒說,我即將接權的這件事情呢,太不好意思了,感覺自己就想過來撿白白的功勞?!睬嚓栠€沒想好該怎么說,然后就看見一臉解放的唐大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