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醬油知己
第四十章 醬油知己 民國五十一年六月下旬,第一批從中國廣東逃亡香港的災民被國民政府的輪船接到了臺灣,七月上旬又接出第二批自愿赴臺的大陸難民,何坤是軍隊系統的人員,對于政治上的事情并不是很了解,然而他也知道這件事對于中共政權來講,真的是十分難看,剛剛建國十幾年,就發生了這么大的饑荒事件。 其實據許碧薇講,大陸的饑荒到現在已經開始緩解,最嚴重的時候已經過去,或許是因為此時管制有所松動,所以才大量外逃吧。 聽許碧薇唏噓著痛惜留在大陸的同袍,何坤心中也十分不是滋味,這一場大饑荒中,那些潛伏人員過得該是什么樣的日子?都是軍統中統的精英,然而在中共那嚴密的網絡里,即使沒有暴露,只怕也是求生艱難,作為國軍少將,他多少也知道一些大陸的情況,曉得那里基本上是畫地為牢,沒辦法挪動的,從前發生饑荒是大家逃難,如今連逃難都逃不了了,一時間讓他感到,這世道越是變,越是一樣,簡直像一個難以醒來的夢魘。 對此,美國人的分析是,在如此嚴重的饑荒與外逃情況下,中共政權依然鞏固,沒有發生革命,可見民眾仍然認同中共革命的合法性,聽到這個觀點,何坤頓時就有一種很奇特的念頭,何謂革命的合法性?不過無論如何,剛剛革了一次大命,這一回無論如何要堅持下去了吧? 何坤不由得又想到了謝雪紅,這個臺共的重要干部當年在二二八事變失敗之后就逃到了大陸,算是作為臺灣的代表吧,中共建國的時候,她還登上了天安門的城樓,然而如今已經給批斗為“右派”,據說她給人說成右派的原因就是,提出了臺灣歷史的特殊性,面對臺灣問題一定要謹慎,于是就給戴上了“地方主義”的帽子。 雖然謝雪紅在臺灣發動了暴力活動,但是平心而論,何坤以為她這個想法是沒錯的,臺灣真的是合了納蘭性德那句詞,“身世悠悠何足問”,往事不堪回首啊。 有“皇民”就曾經悄悄地對青山雅光說:“要說當年融合的時候,那可真的叫做很艱難啊,說句實話,我們臺灣死的人也有許多,可是好不容易覺得自己是日本人了,忽然間又要變回中國人,這就好像是給人家綁著拜了天地,哭號踢蹬了好久,總算是夫妻間有些和順了,結果馬上又要換丈夫,這樣子可怎么受得了?有句講句,當年也不是我們要分開,那不是一紙合約把我們送給了日本嗎?整個兒大清都抗不過日本,讓我們怎么抗?總要活下去的吧?于是就這個樣子了。如今是風云變幻太快,讓人跟不過來,日本人雖然兇狠,但是畢竟能干,后面換了這幫人,當初那些心向祖國的人本來是在路邊教唱國歌,教說國語,十分熱烈歡迎的,可是結果怎么樣呢?連麻風病人都放出來了,好了看看吧,這就是她們熱烈向往的祖國?!?/br> 青山雅光將這些話告訴了自己,雖然沒有提名字,可是何坤第一個就想到了那位又名“小淵正雄”的徐添燈老板,當然他也不會去追問到底是誰,只是真的是感慨啊,瞬間想到了襲人的話:“當日原是你們沒飯吃,就剩我還值幾兩銀子,若不叫你們賣,沒有個看著老子娘餓死的理。如今幸而賣到這個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樣,又不朝打暮罵。況且如今爹雖沒了,你們卻又整理的家成業就,復了元氣。若果然還艱難,把我贖出來,再多掏澄幾個錢,也還罷了,其實又不難了。這會子又贖我作什么?權當我死了,再不必起贖我的念頭!” 那位“皇民”說的也不是完全荒謬,比如麻風病人,在日占時期已經集中隔離,結果民國三十七年,也就是二二八事變的第二年,居然以“經費不足”為由遣散回家,醫科執照更是公然拍賣,最低的時候二十萬元一本,如此之政府怎能讓人信服? 不過這個人沒有說的是,事變之中外省人之中的無辜民眾也是死傷慘重,有一些普通人是遭到殘殺的,雖然如今當局是將事變的責任都推給了共產黨,然而何坤知道,這里面也是魚龍混雜。 晚上回到母親家里,一家人吃過了晚飯,青山雅光拿了一只茶杯在喝茶,這時松齡忽然湊過來說道:“舅舅,我今天才知道,我們家里喝的這個茶好特別的哦,我今天和同學說起,用梅子干和茶葉沖茶來喝,她們都好奇怪的樣子?!?/br> 青山雅光笑道:“是因為加了姜汁嗎?可以就當成酸梅湯來喝的?!?/br> 松齡搖了搖頭,說:“不是的,她們說酸梅湯都是喝過的,也有人喝過姜茶,但是從來沒有人往茶水里面加醬油的,所以有的同學就問我是不是從當地人那里學來的?!?/br> 見青山雅光有些不知該如何解釋,何坤咯咯笑道:“松齡,下一次她們再問,就說不要這樣大驚小怪,潮汕那邊連鳳梨楊梅都是可以蘸醬油的,荔枝配醬油也是極好的,所以往梅子茶里面加一點醬油,完全是小意思?!?/br> 青山雅光也笑了,自己確實是很喜歡吃醬油的,比如一個飯團,蘸著醬油就能吃進去,畢竟當年在戰場上就是這么吃的,雖然這么多年來吃了許多中國的醬油,青山雅光還是更偏愛日本那種更加甜一點的、粘稠的醬油,用來蘸食最是美味。 何坤有一位來自上海的同僚,叫做譚鳳霖的,最喜歡吃的就是油條沾醬油,再配上一碗水泡飯,就是一頓極好的早餐,因此在一次同僚聚會上與青山雅光認識之后,兩個人聊起醬油的妙處,很快便從禮節性的客套變得大有知己之感,憑著對醬油的共同熱愛,后面居然變成了好友。 譚鳳霖也是抗戰老兵,第二次淞滬會戰的時候參的軍,本來最是反感日本人,不過他與何坤關系一直都不錯,鑒于關系網總是交錯的,何坤又很注意拓展青山雅光的交際圈,有的時候就帶他一起參加朋友聚會,當然事先都是說好了的,譚鳳霖雖然不待見日本人,尤其還是一個日本前陸軍軍官,但是礙于何坤的面子,還是暫且忍耐一下。 何坤最要命的一點不在于說狠話,“不接納他就是不給我面子”這類的話是絕不會說的,他是如同水滴石穿一般慢慢地浸潤著,在私人事件上對朋友們都是軟磨,經過了兩次之后,譚鳳霖就覺得,自己這樣一直拒接下去,是不是有些不太好???況且林醫生也說這個人確實是不錯的,反正也只是大家一起吃個飯而已,就當做普通的會面,不要冷淡了何坤的人情才好。 那一回大家聚在一起,譚鳳霖終于是見到了這位青山雅光何許人也,雖然仍是不抱什么好感,然而不得不承認,青山雅光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之好,這男人長得斯文體面,面容十分俊雅,與人交往極其注重禮貌,言談措辭非常周到,比如“談起往事,慚愧惶恐”之類,譚鳳霖一時間仿佛又回到了學校,面對著那些文縐縐的老師同學,一個個都咬文嚼字的,倒也不是故意拽文,只是說起話來確實和別的人不一樣,讓人一聽他的說話,就不由自主地也細致起來,和他慢慢地說。 更何況青山雅光又斷了一條手臂,看到他如今這個樣子,倒是也不好太過窮追猛打,如今日本人已經是敗了,他又已經殘疾,對著他發狠也沒什么意思,因此譚鳳霖便對著青山雅光點了一下頭,雖然沒顯露出仇恨,卻也沒有多說什么,直到后來看到青山雅光用蒸魚的醬油湯拌飯…… 當時有人還客氣地說:“菜不夠了,要不要再叫兩個菜?”這個日本人真的是太拘禮了,方才看他真的好像貓一樣,只吃一點點。 青山雅光連忙說道:“不必了,醬油配米飯很好吃的,我們吃飯團就是這樣吃?!?/br> 何坤在旁邊一笑,也說不用加菜,然后和侍者要了一枚生雞蛋,給他打在了碗里,于是在眾人的目瞪口呆之下,青山雅光就那么將一碗飯吃了下去,當時譚鳳霖的感覺就是,這日本人簡直是生番一樣,吃生雞蛋??! 不過雖然是如此,譚鳳霖也想到了久別多年的故鄉,自己轉戰各方,很久沒有聽到鄉音,連家鄉的菜肴也很少吃到,此時不由得便想到了最簡單的一種,就是油條配醬油,這是自己在離鄉千里的臺灣島所能吃到的最容易得的食物了,油條外面有賣,倒一點醬油在碟子里,再熬一鍋白粥,就是一餐老弄堂閣樓里的早飯了,每當吃這樣的餐食,就讓他回想起上海,沒想到青山雅光也有類似的習慣。 于是譚鳳霖便和青山雅光搭起話來,結果居然越說越有味道,到后面兩個人干脆并著膝蓋坐在一起,那個叫做促膝談心啊,一個講飯團蘸醬油,一個講油條蘸醬油,講著講著,就都思念起故鄉,而且在吃醬油方面,譚鳳霖難得地佩服起日本人,人家居然還有白醬油的,在醬油的講究上面,惱不得要推日本人為先了。 當時另一個同僚看著這兩個人,悄悄地用手指捅了一下何坤,何坤會意地點了一下頭,望著這邊也不由得直笑。 此時說到梅醬番茶,何坤與青山雅光不由得都又想到了這件事。 何旭笑了一會兒,在一旁問道:“青山哥哥,這幾天書店里好像很多學生來???” 青山雅光笑了一笑,說道:“比之前要多一些,其實有幾個大學生不是來買書的,而是找我練習日語?!?/br> 顧清云楞了一下,問:“都是日語系的嗎?” “有兩個是的,還有兩個是學的國際貿易,本來是學習英語,但是也在自修日語,都是很好學上進的人啊,多學一點外語畢竟有一些用處?!?/br> 顧清云點點頭:“說是日本的經濟又恢復起來了呢?!?/br> 何坤在一旁表情平淡,韓戰的三年,是日本的“特需景氣”,不但結束了軍事占領狀態,而且日本經濟迅速復蘇,到現在已經很有得可看了,所以現在對日貿易也是很受重視的,日本上一次是因為戰爭拖垮國家,這一次則是因為戰爭而復蘇國家,真的是世事如棋,變幻莫測啊。 又坐了一會兒,何坤與青山雅光便告別了親人,回去自己的住處,路上,青山雅光看著遠處那明亮的燈火,忽然慨嘆一聲:“真的好像道頓堀啊?!?/br> 何坤微微一笑:“在陽明山那里看更加是呢?!?/br> “坤,最近清云似乎有一些沉悶,好像有點累的樣子?!?/br> “好像是有一點呢,或許是作訓導主任,責任比較重吧,這些事交給阿旭去處理好了?!?/br> 青山雅光沒有再說什么,只是點了點頭。 兩個月之后,家族內部發生了一個大消息,顧清云提出了離婚,原來是何旭發現他交往了一個女子,那個叫做“沅”的女子其實并不很年輕了,已是將近三十歲的年紀,然而常年沉浸于書齋,與男子并沒有過太深的交往,自然便很有一種百合花一般的氣質,幽嫻貞靜,用何旭的話來講,便是很有幾分“幽淑女悲題五美吟”的味道,于是顧清云不知怎的,便突然迸發出從未想象過的愛情。 “已經快四十歲的人,忽然間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愛情了,仿佛發現了一個美麗新世界,從前一直是冬眠,如今終于蘇醒過來了?!焙涡駥χ赣H兄長淡淡地說。 何哲英拍了一下座椅的扶手,一臉憤然地說:“真的是世風日下,現在的上門女婿連規矩都不守了,從前哪聽說過有這樣的事情?” 青山雅光用手掐著額角,如此的家內變故真的是令人頭痛,誰能想到一直好端端的家庭,突然間發生了這樣的事?對于顧清云的舉動,他也是很吃了一驚,顧清云給他的印象一直都是風度翩翩,雖然略有一點才子的清高和對于世事的隔膜,但為人并不輕浮,而且為人處世也真誠友善,自己本來以為一家人就會一直這樣過下去,平靜而溫馨,哪知道忽然之間竟然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顧清云這到底應該算是青春期逆反,還是中年危機到來了?這樣復雜高端的心理活動真的是令自己難以理解,顧清云的精神追求與自己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何哲英轉頭問何坤:“阿坤,你說這件事應該怎么辦?” 何坤苦笑一聲:“媽,這件事應該問問阿旭吧?看她要怎么做?!?/br> 何哲英哼了一聲:“這個小子實在太不像話,我們何家哪里對不起他?已經是這個年紀,居然鬧出這種風流的事端來,讓我家的臉往哪里放?阿旭啊,我們可斷不能輕饒了這個孽障?!?/br> 何旭這個時候倒是放松了下來,聞言微微一笑,說道:“mama呀,您如此嚴厲,是要開祠堂請家法嗎?那個叫做動用私刑,法律不允許的?!?/br> 何哲英看了看女兒,說道:“聽你的意思,是要就這樣放過他?我倒不是要開什么祠堂,只是如今不過當了個主任,就輕狂成這個樣子,這件事總要說一說的?!?/br> 何旭輕飄飄地說:“媽,我是想,沒必要弄得那么難看,當初他和我結婚的時候,原說是為了愛情,如今他既然找到了新的愛情,要飛了去,也由得他,難道我家還是個牢房,要關著他不成?我又不是那種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他要走就隨他去,畢竟我還有mama和兩個哥哥,松齡歸杭也長大了?!?/br> 正在這時,門一開,歸杭跑了進來,直奔青山雅光撲來:“舅舅舅舅,跟我出去玩兒?!?/br> 青山雅光一笑,拉著他便到院子里去,坐在椅子上,將沙諾沙曲、袈裟曲、礬曲和小原曲一首一首給他唱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