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4
第119章 卷二十三 魂歸(壹) 連笙與長恭于永安城外最后歇息了一宿, 翌日天亮,方才進城。 長恭行前曾向京中遞過告書定下歸期,想到離京這樣久, 京中堆積的雜事還不定要摞成多高的一座小山, 于是馬不停蹄,送了連笙便打算先回駐地看看。然而快馬才送了連笙到豫王府前, 卻發現府門緊閉著,長青與墨先生白先生人等, 皆不在王府之中。 門房說是, 衛將軍府修繕完畢, 擇了日子過府,就在今日,平國侯等等皆往將軍府去了。 長恭一聽, 方才調轉馬頭。 遠遠的便見衛將軍府門前車水馬龍,雖是一大清早,卻也擋不住前來恭賀的達官顯貴絡繹不絕。衛將軍府上,如今出了一位鎮國大將軍, 封爵一位平國侯,于京中不說只手遮天,也是烜赫一時。是以人人爭前恐后, 哪怕曾經唯恐避之不及,哪怕舊日唾棄鄙夷,瞧他不起。 長恭與連笙策馬而至,老遠便瞧得衛將軍府燙金大匾之上垂掛的紅布, 紅布正中挽起了碩大花結,從花結底下又延出兩條大紅花須來?;毚钣诮鹭覂啥?,裝點衛將軍府的門楣,熱鬧繽紛,花團錦簇。 連笙遠望便覺高興,正在歡喜的當口,就見門前駛來幾輛馬車,緩緩停了。馬車雕木華蓋,四角還懸著宮燈,似是宮中來的。想是今日衛將軍府新成,御賜的恩典。 連笙不由放慢行步,雙手握上馬繩,緊了緊。 一群人前呼后擁的,免不了諸多節禮,想起便覺繁瑣。長恭知她心中厭煩這些禮數,于是馬蹄緩緩停駐,想等那些傳恩賜賞的太監們先入了府,再行進門去??刹幌肴诉€坐在馬上,看到穿戴整齊的公公們魚貫下了馬車,當頭幾位忽一抬首,眼一尖便發現了不遠處環著連笙,與她一前一后坐于馬上的自己。 一聲“衛大將軍——”,尖聲細嗓,呼得是府里府外皆一清二楚。 長恭不得已,放了馬行到近前。 “老奴恭喜大將軍!賀喜大將軍!” 人剛一靠近,就聽得領頭一位話里春風,只瞧那面上喜氣洋洋,長恭方才注意到他手中托的一卷黃軸,竟是圣旨。 “敢問公公這是……” “皇上下旨賜婚,老奴賀喜大將軍了!” 話音剛落,就見長恭面上駭然大變。 他登時回頭望向連笙,連笙正站在他身后不遠處,牽著馬,聞言兩眼瞬而發直,亦是生生愣在了當場。 “連笙……” 長恭一句話還未喚出口,便已見身旁宣旨太監正身立好,清了清嗓: “敕封一品鎮國大將軍衛長恭,接旨——” 府門內外探頭探腦的人群,也不知都是從哪里冒出來的,轉眼涌到他的身邊。長恭不愿回頭,也邁不動腳,可是人群簇擁著他,于他的眼里,幾乎是半推半搡地迎他入府。 “大將軍,接旨了?!?/br> “衛將軍,該跪下接旨……” 身旁太監與來客“嗡嗡”不絕繞于耳旁的提醒,長恭卻只怔怔然立著。人被迎到了院子正中,雙眼卻是目不轉睛,與府外連笙隔門相望。 院子里已然烏泱泱跪了半院,他鶴立雞群一般,顯眼至極。 “衛大將軍,不可抗旨……”先時迎上前來道喜的那位公公,手托著圣旨,又低低向他道了一聲。 長恭略一回眸,眼里的萬般不情愿,可終究架不住皇威于前,有太監攙著他的胳膊,搭于他肩頭的一雙手,幾乎是在施壓。長恭雙膝彎折,終于還是緩緩緩緩,跪了下去。 門外連笙呆呆立著。 這不是連笙第一次見接圣旨,卻是她第一次,立于將府門外,牽著馬,看長恭跪在里頭。 一排一排伏地的腦袋,宣旨公公極盡所能用那尖細的嗓子,喊出天子威嚴——鎮國大將軍衛長恭,軍功赫赫,封鎮國公,賜婚少陽長公主。 聲聲字字,敲進連笙的耳。 如有鐵錘在耳道里頭叮叮當當,錘破了她的鼓膜,連笙一時再聽不見旁的聲響,唯余回蕩于腦海中的幾個大字,賜婚,少陽。 那一日少陽及笄,當晚與她睡在同一張床榻上,黑暗之中對她說的話還清晰回響,恍如昨日。她問少陽,喜歡什么樣的人,少陽面上微微的害羞與興奮之色,告訴她:“我喜歡將軍哥哥那樣的大英雄!” 如今這位大英雄功成名就,戰功煊赫,威風凜凜。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皇上一旨賜婚,竟真就屬于她了。 連笙半晌還在出神,可真當她回過神來,意識到眼前的境況時,心底驀然涌起的悲痛難當,只覺手腳發涼,手足無措。 是少陽。 為何偏偏要賜婚的,是少陽。 身旁馬兒不安的馬蹄,踩在地上噠噠作響,也踩在連笙的心頭,教她的一顆心落于卑微的塵土里,被亂蹄踐踏,踩入地底。 門里宣旨已畢,宣旨太監懸于長恭頭頂的手,托著金黃布帛,卻不見長恭抬首來接。 “鎮國公?”太監問了一聲,便聽門外忽起一陣馬嘶。 這一聲馬嘶,方才教長恭頓時抬起眼來,望向門外。門外連笙亦是直直回望于他的眼,眼里隔開遠山浩海,霧蒙蒙的一片,教他看不真切。宣旨太監趁勢將圣旨交到他的手上,了了差事,而后便抱手立于一旁,等著衛將軍府的打賞。 可長恭直起身來,卻未見面上有絲毫的喜色。 他抬腳邁步,就要往府門外走。 連笙驀地一愣。 前一刻才親眼見他接了圣旨,心里好似剎那之間被掏了個空,這一瞬于是不敢面對,當下起的反應,竟是落荒而逃。 耳朵里重又恢復了聽覺,連笙遂才感到身旁的嘈雜無比。恭賀道喜之聲,海浪一般,鋪天蓋地地涌來。偏偏這些七嘴八舌的雜亂里頭,卻又整齊劃一,無不透著喜氣洋洋。 見到長恭抬眼看她,立時便低下了頭。 要躲開這片波濤洶涌的人海,要躲開長恭。 心里忽如其來的慌亂不敢面對,她怔怔退出兩步,而后撒開韁繩,扭頭便走。 長恭慌忙追上前去,然而足下才跑出兩步,竟會被眼前圍上來的人群層層擋住。那人群簇擁,迅速將他圈在中間,里里外外數不盡的身影交疊,筑起道道人墻,隔開他與連笙。 他拿著圣旨,舉步維艱,前行不得。 眼睜睜看著連笙走開,消失在將府門外。 連笙頭也不回地往外奔逃,仿佛只要她跑遠了,只要遠離這些紛亂嘈雜,一切就都將不復存在。她想要視而不見,想要縮頭烏龜一般將自己躲進殼里,可是驀然身后一只手拉住她的臂彎:“要去哪里?!?/br> 連笙足尖一頓,回過頭來。 身后長青不知何時出了府,坐于椅上,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