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
對兩個陣營。 甚至某些基友、小情侶也為此反目。 她卻不表態、不站隊,成為絕緣體一般的存在。沒多久就成了同學們眼中的“異類”,處處受排擠。 無所謂! 好稀罕?! 陸英并不在意大家的哄笑,淡淡地說: “我只是名一年紀學生,知識、眼界都不夠,對交換星球的信息也知之甚少,并沒有成熟的想法。有道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我的任務是來這里學習……” 感覺到自己的話越來越沖,她狠狠剎住話頭,差一點就咬到了自己的舌頭。 漢斯抿了抿嘴角,循循善誘地引導道: “交換星球的信息披露得太少,而這正是我們要爭取的!此事關系到這間教室,乃至這個星球上的每個人,我們必須發出聲音!所以,讓我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好嗎?” 陸英咬了下嘴唇,把差一點破口而出的話,強行又咽了回去,克制地回道: “我只關心能否拿到獎學金,四年后能否找到工作。您擔心的事情太宏觀,不關我事。我只是升斗小民,上邊讓換就換,不讓換就不換,這么大的事我說了也不算數!” 她一邊說一邊想把舌頭咬掉,可話越說越順溜,還是帶出了情緒。 當然這已是盡力控制了,她真正想說的是: 老師,你就好好講課吧!聊閑天混工資,不羞愧嗎? 她的回答不止引來噓聲,連漢斯也不由蹙眉,委婉地批評了幾句,并借機教育學生們應以天下為己任,不可只求獨善其身。 陸英垂頭“受教”,心想這德國鬼子的國學倒是不錯。 漢斯還沒說完,一個男生伸著胳膊喊道: “老師,球聯體考察隊的綠星資料公布啦……” 一句話還沒說完,漢斯已敏捷地按下了開關,教室里隨即被一片驚呼聲、抽氣聲掩蓋。 陸英不以為然地抬眼望過去,也不由呆呆定住,半張著嘴癡癡望向正對面的大屏幕…… 那上面赫然是藍天白云! “球聯體”考察隊鏡頭所到之處綠意盎然,不知名的各色怪異植物郁郁蔥蔥,期間還點綴著姹紫嫣紅的花朵。 那種古老油畫中“自然風光”的影像,配上鳴鳴鳥蟬,再添上漫步其間的尖耳朵綠星人,仿佛童話王國一般。 簡短的新聞片段不過兩三分鐘,教室里卻陷入長久的沉靜。 過了好半天,才有一名學生置疑: “老師,這是造假的對吧?博物館里就有這種老資料,綠星人想必是P上去的。綠星的科技又不落后,怎么可能保存這樣的處-女地?再說真有這么美的星球,誰舍得換???” 一句話打破了室內的靜默,大家紛紛熱烈發言: “話也不能這么說,兩百年前的地球也不是現在這樣。說不定綠星環保做得好呢?畢竟交換星球這么大的事,就算球聯體被騙了,還有地球總聯盟呢!聯盟里個個都是精英,怎么可能上當受騙?更何況此事關系著全人類的利益,不可能由著球聯體胡鬧?!?/br> “就是,就是!而且球聯體也挺靠譜的啊,穹域就是他們弄出來的!如今地球環境越來越糟,他們要再不干點正事,只能解散了吧!” “喂,你立場變得也太快了吧?一個宣傳片就給忽悠過去了!沒看過廣告嗎?現在這些資料都是球聯體搞出來的,只是一家之言,我存疑?!?/br> “……” 陸英沒在意他們的爭論,整個腦子里滿滿的全是剛才看到的畫面。 講真,她倒希望這些是真的! 和穹域中生活的絕大多數人不一樣,她對地球有著更深的了解。 她的父母都是垃圾廠的“外勤”人員,由于工作的關系,經常要走出穹域,和地球親身接觸。 從父母的言談中,陸英對地球也有著更為感性的認知,很清楚地球的空氣、土壤、地下水已經全方位污染,石油也即將枯竭…… 球聯體考察隊的資料就算再夸張,只要有兩成可信,人類就值得冒險! 只是,這些資料是真的嗎? 如果綠星這么好,為什么要交換星球? 如果這些資料是真的,那綠星人的企圖又是什么? 天下真有免費午餐嗎? 作者有話要說: 按預收情況,本想寫古言。結果持續的霧霾,生生憋出了一篇科幻! 本文只是披著科幻的外衣,沒啥科技含量,要不是涉及外星人,倒更想把它歸入幻言。 總之,新文求支持,求收藏~~~么么~~~~~~ ☆、志愿者 一石激起千層浪。 球聯體考察隊的資料很快就在網絡上鋪天蓋地地討論起來,一時間各種聲音都冒了出來。 饒是置身事外,陸英也不由好奇,一頭扎進網絡討論戰。 不看還好,只粗粗掃過幾眼,她就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學校的風向也變得太快了! 身為死硬“反對派”的帝國大學BBS中,居然突然多出許多支持派的擁躉,甚至有些人已將綠星人視作“救世主”膜拜了! 不知哪里的高人,竟找來一堆綠星人的理念、信仰進行分析,指出綠星崇尚自然,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道。 其中一個帖子,樓蓋得又高又快,令人無法忽略。 陸英一目十行看下去,似乎是篇綠星人寫給同胞的信,不知怎么被人類截獲了。 信的開頭,綠星人煽情地描述了古老的“藍星”,號稱地球曾是整個太陽系最璀璨的藍寶石。 然而貪婪、短視的地球文明將之毀壞殆盡,使明珠蒙塵,將藍寶石變成了死魚眼。 筆者的身份不難猜,顯然是此次來地球的工作人員。 綠星人聲言第一眼看到滿目瘡痍的地球時,就興起了拯救這顆行星的決心。 之后則是一長段對人類的尖銳指責,甚至批評人們引以為傲的“穹域”不過是逃避現實的烏龜殼。 人類龜縮其間,不敢面對地球的衰亡,最終只能引起行星及人類的滅亡。 為了拯救地球,他倡議綠星與地球交換三百年。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