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97
嬌的袖子哄起她來:“后后,后后——怎么了?” 阿嬌連忙咽下淚,笑著對元暶說:“沒事,母后沒事?!?/br> 她起身仔仔細細地掖好被子,吩咐守夜的宮人小心伺候,又轉出來去側間給暠兒又掖掖被子,方才緩步出去回寢殿。 等第二日,阿嬌逼著自己起了個大早,隨著一起去了宣室殿。 一天待下來,她總算知道劉徹為什么先要她起誓。 才兩歲的孩子,劉徹就要求他們每學會一個字,便懸腕練上兩刻鐘。 姿勢不對,打手心。 時間上偷懶,打手心。 教過的字,不認識了,還是打手心。 如此種種細則,一天下來,饒是元暶已經繃緊了精神,還是挨了三手板。 到了晚上用過晚膳后,阿嬌和劉徹去長樂宮去接孩子們,王太后想起元暶左手上的三道紅印心疼的直流眼淚,叫奶娘們把孩子帶下去。 留下了帝后說話,足足把劉徹罵了足足有半個時辰。 “你和你三個jiejie長這么大,我和你父皇有沒有打過你們一下?” 劉徹搖頭,聽憑王太后繼續數落。 “我知道你那套,但你記不記得? 你從前少年頑劣時,騎馬踩了百姓的良田,叫臣子們告到你父皇跟前。 你父皇是不是當面訓斥你幾句,過后又為了哄你,把宮中最好的幾匹良駒都賞給你。 旁人都說,你的母后是慈母,你的父皇更是慈父。 我們教出的你,現在很差嗎?” 劉徹還是搖頭,他有千百條為自己辯白的理由,一天天清清楚楚地陳列在他腦海里,隨便吐出幾條來都能堵得王太后說不出話來。 但王太后雖然熬過了太醫令說的六月大限,卻是誰也看得出來王太后不過是強弩之末,就靠著一口氣吊著。 什么時候這口氣沒了,人也就去了。 他不愿意到了這個這個時候,還要叫王太后不高興。 從前再多恨,到了生死之前,總是能容忍些的。 只要不提及舊事,劉徹和王太后如今很多時候和普通母子也沒多大區別。 王太后只要想起小孫女手上的紅印,氣就怎么都下不去。 尤其是小孫女還哄她說不疼,還跟她說是因為不乖才會被父皇打。 王太后就更心疼了,從前多調皮的孩子,叫她父皇都快嚇成鵪鶉了。 “我知道,你是為了他們好,也是怕以后沒人能管束住他們。但是孩子們才多大呢?才兩歲啊,你就不能再緩上一兩年?!?/br> 劉徹還要習慣性搖頭,阿嬌拉了他一下才反應過來,望著王太后點頭。 王太后見他這幅樣子就知道他之前都是在敷衍她,長嘆了口氣,也沒精力繼續說了,只有些惆悵地說道:“你自小就聰明的緊,主意也是一向就大,從來我就管不住你。我只是想,你父皇現在要是在,見著你打他的兩個乖孫,該心疼成什么樣子?” 劉徹沉默了。 王太后疲憊地揮了揮手,叫他們自去。 “或許,老話說的也對。一代人管一代人,我管不住你,總不能叫你不管你的兒女。但是你得記住了,元暶到底是女孩子家,是漢家公主,你不能真把她當皇子養?!?/br> 劉徹認真應了個是,和阿嬌一起退了出去。 阿嬌知道,別看王太后把劉徹說的這樣狠,他也像有點觸動。 但也不過是觸動,到了第二天,該怎么樣還是怎么樣。 劉徹一向不是耳根子軟的人,他認準了什么就是什么。 于是,半月后,就連暠兒也挨了打。 館陶進宮來見著就差抱著兩個外孫大哭一場了,她比阿嬌還不敢相信寵孩子寵到那個地步的劉徹,真管教起孩子會如此下得起手。 最難得的是,兩個孩子都服氣的很,誰都不叫委屈,也不知道劉徹是拿什么說服他們的。 館陶就道:“到底是親生父親,縱然管教的嚴,哪會真記仇?” 阿嬌也很稱奇,兩個孩子真是一點仇都不計較,還是一樣地黏他。 私底下的劉徹還是和往常一樣是個不折不扣的慈父,只有到了宣室殿中拿起書卷嚴父模式才會瞬間切換回來。 阿嬌每日都提心吊膽,生怕孩子們又挨了打。 若是那日孩子們都沒挨打,她都能對王太后由衷地有個笑臉。 很悲哀的是,在宮中能立時分享這份喜悅的也只有王太后了。 阿嬌許多次夜里忍不住要吹吹枕頭風求情,劉徹從來不為之所動。 只要她開口,就和她說道理。 習字的好習慣,受用終生。 不僅能打好求學的基礎,還能磨煉耐心、毅力。斑之說感謝阿芒_83的打賞?。?! ☆、第四百二十二章 漢使歸國 孩子雖小,卻也到了該知獎懲、明是非的時候,要在他們心里樹立標桿了。 道理阿嬌自然是懂的,但每當看到劉徹毫不留情地打兩個孩子的手心,阿嬌的心臟簡直受到了猛烈撞擊,碎的拼都拼不起來。 于是,她把前世的驕縱蠻不講理拿出來,和劉徹又發脾氣又撒嬌地纏她。 平時對阿嬌毫無底線的劉徹,到了這個時候原則性強的嚇人。 不管阿嬌怎么鬧,就是不松口,被逼急了就拿阿嬌發的誓言說話,一副早就料到的樣子。 阿嬌好幾次真想大喊一聲,這些個誓言不過是騙人的東西,她就是不遵守又怎么樣? 但她自己剛剛教過孩子們要說話算數,哪能自己打自己的臉? 哪怕是背地里也不行,不然見了孩子們總是心虛。 為人父母,以身作則真的太重要了。 孩子們就是一張白紙,父母是什么樣子,投注在他們身上就是什么樣子。 她只能一遍又一遍讓自己的理性和感謝打架,理性告訴她這是對孩子們好,感性母愛大發,什么道理都不想聽。 時間就這么艱難地滑動著,等到深秋時阿嬌驚喜地發現兩個孩子挨打的時候越來越少。 劉徹教會了他們規則后,也不再打手心,而是把懲罰改成了抄寫。 弄得元暶還跟她哥哥抱怨說,不如打手心呢,痛一下就過去了,抄寫五百遍不會的字得多久? 阿嬌哭笑不得,元暶智商上或許及不上哥哥,但情商上卻是出類拔萃的。 她知道如果達不到父皇的期望,父皇不可能真把她打的怎么樣,但父皇會難過。 她不想叫父皇難過,于是她就非常認真地去做。 結果劉徹高興地看到元暶有了求學的上進心,把對她的要求又提高了點。 孩子們適應的很好,兩個孩子的變化更是顯而易見,阿嬌的慈母心也就慢慢放下來了。 她更慢慢發現,劉徹不過是拿他小時候自己的學習方法來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