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10)
書迷正在閱讀:神君爹爹:娘親是個滿級大佬、公主她拳頭硬了、南國枯木又逢春、刺撓、攤牌了!老劉家撿的女娃是錦鯉、茶藝長姐,反向帶娃[六零]、穿書后和王爺演戲保命、絕世醫妃、炮灰女和男戲子[穿書]、一篇追夫火葬場
儒林郎之職。 儒林郎,是散官,代表著品學兼優的讀書人,是一種朝廷承認的榮耀。 是朝廷正式的編制,每月都會領朝廷的俸祿。 估計也是看在一群學生年齡太小,實在不能掛實職的原因,不然以他們的家勢,怎么也會安排一個有實職的位置。 一群學生高興壞了。 他們當官了? 雖然他們知道,他們以后多半會入仕,但這是不是也也忒早了一點。 以后看還有沒有人敢說,他們只是仗著家勢的紈绔。 領旨謝恩。 一群學生這才笑得合不攏嘴的離開金殿。 趙景澄和范慎站在金殿的最末,門口的位置,他們是殿上之臣了,沒下朝是不能走的。 不過沒多久,兩人就被趕了出去,因為殿上失儀。 兩人沒忍住,時不時笑得唧的一聲。 莫少珩走出來的時候,兩人正排排坐地坐在臺階上。 唉聲嘆氣,第一天上朝啊,就被趕了出來。 可就是忍不住。 我都將嘴巴捂死了,聲音還漏出來。 范慎,要不是你笑出來,我也不會沒忍住。 愁死了,他們算不算身敗名裂了? 莫少珩: 他好像也經常被趕出金殿。 安慰了一番。 今天終歸是喜慶的,很快將煩惱拋在了腦后。 莫少珩說道,叫上其他學生,今天請你們吃牛rou火鍋,正好出了一款牛rou丸子,又嫩又好吃。 咕嚕。 晚上,牛rou火鍋殿的包廂,也就是莫少珩,南一,還有一群學生,連趙棣都因為有事沒有來。 圓圓的牛rou丸子,煮在湯里面,等浮上來后,夾起來咬上一口。 簡直好吃得停不下來。 趙景澄也好久沒見南一了,對莫少珩問道,南一不是也和我們一起種的實驗地,怎么沒有封賞? 莫少珩一笑,北涼的圣人是封賞不了他的。 找了個由頭避開這個話題。 好久沒有這么聚餐了,這種感覺特別的舒坦。 第二日,莫少珩去了國子監。 他以前是國子監的博士,但卻很少來國子監。想想還有些對不起祭酒,這一次來,也是因為換了職位,由文學博士升了傳學翰林,有一些手要辦。 等辦完手續,有人前來告知,祭酒有請。 莫少珩一愣,去了一趟。 老祭酒道,作為傳學翰林,除了正常的授課外,還有一個職責。 需要為國子監和現在的義務教育的學生定制教學計劃。 現在剛好是這期的教學計劃定制的時間。 莫少珩: 以前好像的確對國子監的事情少了些關心。 現在他的工廠什么的都走上日程了,要做的也是秋收,地里的黃豆之類的也得一并收割了。 不過,讓莊上的管事多cao心著就行。 莫少珩點了點頭。 然后專門去了傳學翰林辦公的地方,其實也就是和一群文學博士一起。 莫少珩在桌子上鋪上了紙筆。 教學計劃么? 然后落筆寫下,素質教育幾個字。 他現在是傳學翰林了,寫下的可不僅僅是幾個字,而是會被執行下去。 莫少珩臉上帶著笑,講文明,樹新風,爭當北涼好少年,讓北涼的人看一看,一個個五講四美的好少年是什么樣子吧。 第66章 大豆油 五講四美。 即講文明,講衛生,講秩序,講道德,語言美,心靈美,行為美,環境美。(注:資料來自百度) 它是符合北涼的傳統文明和精神文明的。 是禮教發展了數千年后,向好的一方面的縮影。 這樣的倡導,在現代已經好多年沒有被提及了,反而去約束什么人必須要陽剛,批判娘炮。 似乎,給人一種對外貌的約束,超過了對心靈的約束、 就像是回到了以前,非要讓安靜性格的小孩,變得陽光,非要讓不擅長交際的小孩,強迫進行交際,這樣的結果,不過是為了滿足大人自以為是的美好,而忽略了對小孩造成的陰影。 莫少珩將素質教育中的五講四美寫成了文章,其中又引用了先賢文章來印證每一個點。 等交到祭酒手上的時候,祭酒的手都有點抖。 先賢的思想,引導著精神的文明,自然是好的。 有的思想也十分的唯美。 但它也是一種思想的概括,有時候雖然讓人理解了,但卻不知道在現實中該怎么做,才能弘揚先賢的美德。 莫少珩寫的這個五講四美,就像是將先賢的思想具體化了一般,讓人有了方向。 莫少珩手上看似簡單的一篇文章,它卻是幾千年文明發展的濃縮。 自然,字里行間都有一種震懾靈魂之感。 加上莫少珩的文章,本就花團錦秀得厲害,看得人精神蕩漾。 老祭酒,干脆讓人將莫少珩的文章貼了出來,讓人觀看。 莫少珩: 這就有點讓人羞恥了。 不過,該干的事情,依舊得干。 第二天。 國子監和義務教育的學舍的學生。 放了學并沒有直接回家,而是拿著掃帚開始去掃大街了。 涼京百姓: 看著被掃得干干凈凈一塵不染的街道: 古時候,對于城市的文創建設,可沒有現代那么厲害。 往往街道上,隨處可見臟亂差,街道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莫少珩就有很多次差點沒忍住。 正好通過這些學生,倡導一下文明建設。 涼京的商品,現在是多了不少,但精神文明上面,還是欠缺了一些,他也抓一抓,讓涼京變成這個時代的燈塔。 精神文明這種東西,若是沒有人引導,其實是很難有所突破的,比物質還難。 百姓不由得問道,你們不回家干活,怎么跑出來掃大街? 一群學生回答道:我們私塾在搞素質教育。 大街是我涼京的公共基礎設施,我們掃干凈了,自己也會走在上面,也方便了大家走。 美化了城池,美化了心靈。 小孩子一本正經的說這些的時候,和大人的虛假敷衍是完全不同的,能看得出來,他們真的將此事當一回事。 這也是莫少珩為什么搞義務教育,專門鎖定小孩子的其中一個原因。 他們是最好雕琢的白紙。 像大人,哪怕你將道理講得再清楚,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已經定性了,根本改不過來。 而小孩子不同,認真,且擁有一顆大人沒有的赤子之心。 或許在大人眼中,這些小孩這么認真的說這些,感覺有些可笑,甚至這些小孩長大了,回憶起他們現在的行為,也會感覺到一點羞澀。 但正是因為有現在的這些行為,才有了他們長大后,心中道德的準則,和文明的種子。 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孩子,不說百分比,但絕大多數比什么都不懂的人,更懂禮貌,更知道尊重人,也更知道什么是對什么是錯。 幫著百姓掃大街,體現了五講四美中的講文明講衛生。 然后,還有一部分學生,開始幫涼京的孤寡老人提水去了。 小小的年齡,力氣都不夠大,從壓水井中壓出水,兩兩抬著,路上難免淌出來了一路的水痕,將孤寡老人的水缸裝得滿滿的。 還有,買東西的時候,時常能看到,一群小孩,乖巧的排著隊伍。 以前,涼京的人也會排隊,但更大一部分人,是憑著誰力氣大,誰氣勢更盛誰就能擠到最前面,還為此洋洋得意。 擠得混亂無比,大熱天的,人擠人,看上去都難受,關鍵是這么擠,還不是得花差不多的時間才能買到東西。 靜下心來排隊,不好么? 當然,這種行為在現代,都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觸目驚心,也是通過好長一段時間的規范,才變得文明了起來。 現在看著一群小孩子在排隊,還說什么插隊不文明,沒有素質,愣是將一群還在亂擠亂插位置的大人,聽得臉皮臊得慌。 心里也古怪得很,怎么感覺突然間,他們涼京的小孩有些不一樣了? 甚至連豆子都感覺到了其中的不同。 有一次,他和羅招娣去送貨,手上的貨箱稍微重了一些。 愣是有小學生跑過來幫著他提。 豆子都在感概,他們涼京的小孩也太乖了,不過他也知道為什么,因為他們的先生,也在給他們講素質教育。 這是五講四美中的講秩序和講道德。 我們是北涼最美的少年。 現在走在涼京的街道上,隨處可見學生們的這些行為,他們充滿了活力,自信而神采飛揚。 涼京的新氣象新面貌,讓人為之耳目一新。 涼京之變,可不僅僅是變得繁榮了一些。 它注定舉世矚目。 在現代,建國初期,也是因為搞文明建設后,人們的思想水平和文明素質才走上了一個新臺階。 或許很多人都不清楚,以前,在國外的報紙上,國民是如何的不堪,如何的被人看不起。 那個時期,多少會有一點自卑,總覺得國外的月亮比國內的圓。 這種想法是時代造成的,但你看國內生活水平和文明建設起來后,還有沒有人這么想,自信源自與生活。 此時,莫少珩正在金殿上。 這些學生這么努力的搞文明建設,在他看來,朝廷怎么能夠不跟上腳步。 啟稟圣人,我涼京最近風氣向好,禮樂盛行。 走在大街上,都感覺干凈了不少,百姓也和善了不少。 眾人也不由得點點頭。 這種感覺,他們也感覺十分的明顯。 連大街上rou眼能看到的垃圾都少了很多,隨處可見的小學生,成了涼京最漂亮的風景線。 莫少珩繼續道,但學生們辛苦掃干凈的大街,卻很難維持半天的時間。 眾人: 這就有些羞恥了。 作為大人,還不如一群小孩,沒有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 但大人的習慣已經養成,手上有一點垃圾,隨手仍在地上,也已經成了常事。 約束起來,可就不像小孩那么簡單了,強行約束的話,甚至可能弄出事情來。 莫少珩繼續道,除了我北涼的禮教建設還不完善以外,其實與涼京城內的基礎設施還不健全有關。 臣建議,在我涼京各個街道,投放垃圾桶,以便百姓日常傾倒垃圾所用。 如此,垃圾有了固定的去處,也能讓我涼京城干凈明亮漂亮。 眾人不由得一愣。 垃圾桶? 這又是個什么? 莫少珩都準備好了,讓人將一個,側面帶著一個口的,刷了漆的木桶搬上了大殿。 漆就是各府邸用來刷大門的漆,可以防水防腐。 垃圾桶半人高,其實也不算大。 莫少珩說道,這就是垃圾桶,可以從這個口子,將垃圾扔進去,這樣密閉的設計,能減少垃圾味道的散發。 桶的下面,有個可以打開的門,方便垃圾處理。十分的簡單。 將此桶放置在街道上,經引導,定能讓我涼京,變得清潔起來。 眾人: 看上去好像有點道理。 有時候,隨處扔垃圾的行為,可不就是沒有一個固定的處理垃圾的方式。 但 很快就有人看出了問題,這樣的木桶,要是裝滿了,該如何? 莫少珩一笑,臣希望朝廷建一個清潔司,每日固定的時間,清潔街道,處理這些垃圾桶中的垃圾。 學生畢竟是要讀書的,他們最多也就隔三岔五的,當一個引導的作用。 眾人: 這是讓朝廷招聘工人,花錢啊。 莫少珩還真是,自己花錢厲害到不行,現在還帶著朝廷一起花錢。 在莫少珩心中,錢流動起來才是錢,放在倉庫里面,那就是金屬。 只有市場活躍起來了,錢才會生錢。 但是,一想到得花錢,眾臣多少有些猶豫,北涼并不富裕。 莫少珩心道,北涼是不富裕,但收著全國各地的稅呢。 用這些錢,來為涼京一城做文明建設,也不過九牛一毛罷了。 而涼京,作為北涼首都,其他城池一向是向涼京看齊的。 其他城池看到了涼京的效果,自然會效仿和跟誰。 誰不想自己住的城池變得更好一些。 莫少珩繼續道,為開放市場,朝廷已經派遣使臣前往諸國。 也就是說,諸國的商人很快就會抵達涼京了。 諸位想一想,他們回去后,會如何告訴別人所見所聞。 眾人: 嘶! 生為北涼的官員,治理著北涼。 誰不想被人傳一個好的名聲,而且,這名聲怕是要被諸國商人傳遍天下。 哪怕是圣人都是心動。 甚至都在想象,諸國商人們,如何傳頌他們所見到的,一個干凈,獨立于世的涼京城。 莫少珩說完,就沒再說話,他心里明白,這些百官甚至圣人,在意的是什么。 金殿上,百官已經對那個垃圾桶反復觀看了起來。 這樣一個桶的花費并不高。 對木材沒有特殊要求,不使用那些昂貴的木料的話,這樣的垃圾桶的確花不了什么錢,特別是在朝廷這樣的國家機器面前。 至于,專門建立一個清潔司。 說是清潔司,其實也就是由朝廷招聘長工而已,屬各衙門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