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3
合十,撐在身前,開始想怎么運作這件事。 大業四年春,黃門侍郎裴矩說服鐵勒,鐵勒出兵攻打吐谷渾。吐谷渾大敗,其可汗向隋朝遣派使者,表明它愿意歸降隋朝,只要隋朝派出救兵。帝楊廣先派大將楊雄和宇文述率軍增援,又他在后親率大軍從長安出發,經過隴西再橫穿祁連山,再由大斗拔谷到張掖郡。 此時宇文述帶領的隋軍已攻入吐谷渾境內,奪取曼頭、赤水二城,吐谷渾的可汗這才反應過來,他這是引狼入了室,可又畏懼隋軍,秉承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念想,當機立斷地率領其余部隊西遷。 隋軍繼續深入吐谷渾腹地,可以說這是本朝以來,往西部攻略最遠的一次。 帝楊廣無比的意氣風發,在這意氣風發背后,自是少不了后方的支持。這在后方監國的自是太子昭,他雖是第一次監國,但表現得可圈可點。 至于為什么只用可圈可點來形容,那是因為在他監國期間發生了一件讓人瞠目結舌的,且令朝堂蒙羞的大事: 慈航靜齋扶和氏璧出,聲稱要代天擇主。 等等,這對嗎? 雖說帝楊廣是又是修宮殿,又是修大運河,又是修筑長城,又是發動戰爭的,可他才登基不過四年,開皇年間隋文帝打下的良好基礎仍尚在,帝楊廣的暴政并沒有很見端倪,除了和士族間因科舉制度的事情使得兩者之間矛盾被激化,總之就是隋朝的皇權還很穩固,沒有誰要揭竿而起,慈航靜齋怎么就這么早就跳出來,來玩一出君權神授??? 它屹立多年不倒,難道不知道槍打出頭鳥的道理? 難不成慈航靜齋還將最近的“信眾事故”,怪罪到帝楊廣身上? 這就太可笑了,所以這其中肯定是有什么誤會吧? 誤會確實有。 只能說這一則消息,并不是慈航靜齋放出來的。 就像上面說的,慈航靜齋還沒那么傻,在隋朝皇權尚且穩固時,就這么先聲奪人。它就是要代天擇主,也只會是在隋朝氣數將盡,群雄割據時選擇一個良辰吉日出來聲明它要君權神授。 可先前新晉大宗師祝長生,他也不是自己說要去挑戰傅采林,以及寧道奇啊,但就仿佛那么一眨眼的功夫,江湖中都篤定他要這么做了啊,所以說慈航靜齋沒有自己這么做,不代表沒有其他人代勞。 這代勞的是宋閥的宋智。 但問題又來了,宋智在這時候說慈航靜齋要代天擇主,就有人相信嗎?其他人不傻,宋智本人也不像是個蠢的啊,這只能說宋智還有后招。 宋智他在代慈航靜齋放出風聲后,在江湖中人質疑這風聲的真假時,他就散播了另一條“小道消息”,那就是“帝楊廣聽聞梵清惠的美名,欲在親征吐谷渾后納梵清惠為妃”。 之后,宋智就稍稍引導了下輿論,讓江湖中人往“梵清惠恪守佛道,不愿意屈就帝楊廣,就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將慈航靜齋搬出來,用代天擇主來威脅帝楊廣”這樣的方向想。 這一連串的消息出來,都不知道讓人說什么好。 若說帝楊廣看上梵清惠梵師太,這是說得過去的,畢竟這段時間江湖中人可是聽說過不少梵師太和她的信眾們不得不說的事兒; 可說梵清惠恪守佛道?當滿江湖的信眾是擺設嗎?看看解暉,看看宋缺,看看寧道奇,以及還沒有被江湖中人扒出來的潛在信眾。 好吧,拋開這明褒暗貶的形容來看接下來的那一段。 這慈航靜齋是有在亂世中扶和氏璧出,為天下人擇明主的傳統不假,可梵清惠把它用在這種荒謬的事,是不是太牽強人意了點?不過轉念一想,帝楊廣畢竟不同于解暉,宋缺,寧道奇等人,他是君主,他若是想動用強權來逼迫梵清惠就范的話,那慈航靜齋和梵清惠還真的沒有其他辦法來抵抗,可若是這樣的話,梵清惠又把慈航靜齋當什么?又把天下當什么? 未免太兒戲! 反正這一出出的,怎么想怎么都讓人覺得好滑稽,就像是空中樓閣般,缺少讓人信服的基礎。 而就在這時候梵清惠終于站了出來,她似乎并沒有受到前段時間“信眾事故”的影響,仍是一副清者自清的姿態,同時還有凈念禪宗的高僧出來為慈航靜齋作證,說慈航靜齋并沒有扶和氏璧出,進而代天擇主,這其中必定有什么誤會。 一時間,江湖中的風向又有變動。 可一波三折里的第三折 來了,從張掖郡那邊傳來的消息,帝楊廣遭遇了刺殺。萬幸的是帝楊廣只是受了傷,并沒有被刺殺身亡,而那膽大包天的刺客據說是個宗師級別的劍術高手! 傅采林! 也不怪江湖中人為何第一個就想到“奕劍大師”傅采林,要知道整個武林中用劍的宗師,總共就沒有幾個。嚴格來說只有兩個,一個是祝長生,另外一個就是成名已久的傅采林。但先前祝長生被梵清惠以莫須有的罪名,勾搭寧道奇去給人家下馬威的事,到如今都還歷歷在目呢,他們倆可以說是結下了好大一個梁子,祝長生又怎么會去幫著梵清惠去刺殺敢打她主意的帝楊廣呢? 所以就只能是傅采林。 難道傅采林又是一個梵清惠的信眾? 這說得通啊,想想看梵清惠先前覺得祝長生會成為一個魔頭,就是因為祝長生要去挑戰身為高麗國大宗師的傅采林。其他人大多沒覺得這怎么就會挑起爭端了,現在若是說傅采林是梵清惠的信眾,而梵清惠又鐘情于傅采林的話,那她必定不希望祝長生去挑戰她的情郎傅采林啊。 再看現在剛有帝楊廣欲納梵清惠為妃的事傳來,多少年沒有踏足中原的傅采林就不遠千里的來到中原,火急火燎的去刺殺帝楊廣,這根本就是又一個宋缺! 厲害了梵清惠! 更有傅采林去刺殺帝楊廣的事,讓慈航靜齋和凈念禪宗的澄清站不住腳了——如果傅采林刺殺成功,那攻打吐谷渾的戰爭必定會因為帝楊廣的駕崩而終止,到那時候不僅吐谷渾,還有一直在虎視眈眈的突厥部,就會趁機來反攻中原,再加上傅采林在高句麗可振臂一揮,到時候高句麗也從東邊進犯我朝,那到時候必定會天下大亂,這不就是慈航靜齋要擇主需要的亂世嗎? 慈航靜齋這演得好一出大戲啊,而他們差點就上了當! 一時間,慈航靜齋和梵清惠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又作為這一開始的幕后黑手“地劍”宋智,他被江湖中的風云變幻弄傻了眼。 宋智是處心積慮的想要報復梵清惠不假,他以慈航靜齋擁有和氏璧,有代天擇主之責為切入點,意圖把慈航靜齋和梵清惠推入萬劫不復之地也不假,又他后來氣不過放出梵清惠水性楊花,又把帝楊廣發展成她的信眾的小道消息也是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