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2
找mama,跟爹老子說不上兩句話。 石頭問了平安的消息,知道他已經順利到達地方了,便囑咐說等確定了去哪個公社,有了具體地址先告訴他。 于是遠在西北的平安,兩天后抵達了他們插隊的地點,一個靠近黃河的小村莊,在知青安置點住了下來。薛新桃也跟他分到一個知青安置點來了,他們一起分來的八個知青,五個男的,他最小,三個女的,薛新桃最小。 平安只以為這是巧了,碰巧把他和薛新桃分到一起來了,好在這個小姑娘也不是太討厭,沒有像同來的那誰似的,動不動就嬌氣哭鬧,飯菜不習慣也掉眼淚,一路上眼淚汪汪的。這小姑娘不哭不鬧,水土不服難受她也不哭鬧,平安覺得,這小姑娘還可以忍受。 可是兩天后,平安才知道,他跟薛新桃分在一起可不是巧合,不是,是因為人在鄰市的劉師長想了些法子,通過戰友熟人,把他分在這個離縣城近些、跟他所在的市臨邊接壤的地方,目的是讓平安離他近一些,他們這一批知青,沒有指標分在劉師長的那個市。 而薛新桃,也是因為他父親老薛是劉師長的老部下,姜茂松跟劉師長打電話是順口提了一句,說老薛的女兒也跟平安同一批去插隊了,結果劉師長就順手把薛新桃跟他分到一起了。 平安到這個地方越發感覺,他爸的戰友一個個都很厲害。 一群年輕人遠離父母和家鄉,在一起就有了幾分相依為命的感覺,互相都比較照顧。到了以后,先興致勃勃跑了幾十里路去看黃河,在滾滾的母親河邊興奮大喊。 安置下來的第三天,劉師長帶著留在老家的三兒子劉安生跑來看他,劉師長的軍用吉普一進村,就造成了小小的轟動,老百姓可很少見到“小轎車”,威武的獨臂軍人還帶著警衛員。 于是老百姓背地里便說,果然是城里來的知青娃子,瞧見沒?家里頭可不簡單。 劉師長可沒想這么多,他實在只是想來看看平安這孩子罷了。 平安不是石頭,他跟劉師長接觸不多,見了劉師長發愁,叫什么呀,叫劉伯伯?不行啊,那是他小姑姑的公爹,太不像話了。叫劉爺爺?算了吧,他爸聽了會有意見的。 他爸和劉師長這一對老戰友,到現在還是兄弟情分在前,親家什么的靠后,打電話互相稱呼“老劉”“茂松“,忽視輩分問題,可是到一塊兒幾杯酒一喝,喝高興了,一準就開始“咱哥倆”了。 于是平安就叫:“劉師長好?!?/br> 劉師長毫不為意,壓根就沒留意過稱呼問題,稱呼他什么都合理。他給平安送去了一些吃的用的,還給他聊了一會兒當地的生活,有什么風俗忌諱,種什么莊稼,怎么種,啥時候收。平安這孩子雖然不缺農村生活經驗,可從來沒正經種過地。 “沒事兒,大西北好地方,莊稼種啥長啥,農家活不用學,看人家怎著你怎著,這地方還盛產藥材,供銷社收購,你們還可以采藥增加收入。這兒離縣城也就一二十里路,碰上啥解決不了的事情就去縣城,給我打電話?!?/br> “沒事兒,劉師長,我能行,你們別老擔心我,也不用照顧我,我媽都放心了呢?!?/br> “這我相信?!眲熼L說,“你爸媽養出來的兒子不是嬌氣包,肯定好樣的?!?/br> 然后一轉身,平安就跟劉安生打成一片了。畢竟小時候聽大人說過,他們兩個還訂了娃娃親的,可惜生下來倆臭小子,后來倒是讓劉安亮拐了他們家獨一無二的小姑姑。 劉安生比平安小了幾個月,初中還沒讀完,看著平安充滿好奇,笑嘻嘻地說:“小時候我媽說了,你要是個女孩子,你就是我媳婦了?!?/br> “……”平安頓了頓,還擊:“小時候我媽也說了,你要是個女孩子,你就是我媳婦了?!?/br> “幸虧你不是女孩子?!眲采f,“聽說你從小練拳,我可不想娶個厲害的媳婦?!?/br> 哎呦,平安更不樂意了,誰嫌棄誰呀,他還不想要呢。 半大少年,還不知道愁滋味,平安剛來到知青安置點,也還沒體會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那種辛苦。 他興致勃勃帶劉安生去看老鄉剛給他們砌的土灶,說這兩天灶沒砌好,他們臨時被安排在老鄉家吃,鍋碗瓢盆都是新置辦的,他們今天晚上就要自己開伙啦。 繼劉師長來過之后,沒幾天,遠在南疆海防的石頭的信就到了,還給平安寄了一些錢和糧票,這個那個囑咐了一大堆。 平安心說,這些人也太不放心他了吧,他平安,他姜明致,不用誰刻意保護,他自己肯定能搞定一切。 第109章 示威 當天晚上頭一頓自己開伙,知青安置點簡直兵荒馬亂。 老鄉們對這些城里來的知青娃還是比較友好的, 他們又是第一批, 老鄉們挺照顧,幫他們砌了土灶, 幫他們準備了柴草,水缸里還幫他們挑好了一缸水。 八個知青娃,這兩天洗臉刷牙也很大方,并不會刻意節水, 但是天氣冷,風卻很大,一天下來吹得滿身黃土,知青安置點也沒條件洗澡,男知青索性不講究了, 臟就臟點兒吧,女知青晚上頂多溫一盆水,悄悄在屋里擦洗一下。 所以這兩天水夠用, 也有現成的柴燒。 可是第一頓做飯問題就來了, 這些城里長大的娃, 哪里燒過農村的土灶啊。 平安這時候可算是出風頭了, 他會燒。 他跟著mama在鄉下生活過, 田大花家的孩子不嬌慣,幫爸媽燒火,幫爺爺端洗腳水,洗碗擇菜打掃衛生, 都會干。 起初做飯,幾個知青真沒想到這么難,革命小將無所畏懼,做飯看起來也沒多么難。大家一起動手,還特意照顧兩個年紀小的,讓平安和桃子去削土豆皮。 所以當平安看到燒火的女知青趴在土灶門口,鼻涕眼淚咳嗽不斷,弄得滿屋子濃煙的時候,心里小小鄙夷了一把,笨蛋,有這么燒火的嗎。 平安拿過燒火棍,把灶膛里堵滿的柴草扒出來,招呼幾個知青拿上草帽,扇。 扇什么?先把滿屋子嗆人的濃煙扇出去。 于是幾個知青娃人手一頂大草帽,還挺好玩似的,在小小的廚房里嘻嘻哈哈地一起扇風,扇了半天,屋里煙散了,平安同學淡定地一手火柴,一手軟草,先點著火放進去,然后等火燒旺了,往里頭加稍硬的秸稈,再然后,樹枝。 火燒起來了,幾個知青娃蹲在灶門口,對平安同學簡直欽佩不已。部隊大院里出身的孩子,果然什么都比他們強,就連燒火都比他們厲害。 “看見沒,不能把灶膛堵滿了,先燒軟草引火,灶底下的灰要扒開……”平安同學不無得意地示范講解。 “對了,鍋里是什么?” “清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