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5
,”祁婧和鞠了一躬,聲音朗朗:“兒臣告退?!?/br> 祁婧和轉身離開,她身著玄青色朝服,體態削瘦,乍一看如常人無異,但細看她的腿,便會發現一高一矮,走起路來右腿腳尖點地,竟是個跛子。 殿外已有車馬等候,溫宛走上前去,車夫便將門簾撩開,待溫宛上車坐穩,車夫才鞭子一甩,駕車離開。 原本皇宮之內,除女皇與皇夫之外,誰也沒有權利乘坐車馬。 但三個月前祁國戰事告一段落,祁婧和班師回朝,女皇特許了她這項特權。 看起來似乎是憐惜她腿上有疾,但心中有數的人都知道,這只是她對祁婧和與皇太女之位失之交臂之后,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補償。 祁婧和是女皇與皇夫的第一個女兒,是嫡皇女。但她并不是女皇的長女,女皇的長女名叫祁衡如,是女皇在迎娶皇夫之前,與十六歲便侍奉在她身邊的流玉皇側君所生。 祁國多年來都是女皇當政,朝堂上也是女子居多,丞相卿大夫等一品二品官員,皆為女子,許多年下來,隱隱便形成了女子為尊的勢頭。 皇長女雖然是女皇的第一個女兒,但生性愚笨,不及祁婧和聰穎。 女皇大婚后,與皇夫琴瑟和鳴,更對與他所生的嫡皇女祁婧和愛之若寶,寄予厚望。親自教其習字,親自教其習武,與她一同用餐,六歲之前與她同塌而眠,再長大一點,女皇批閱奏折,便叫她在一旁研磨,國家政事親自提點,女皇對祁婧和的愛意拳拳,珍之重之,朝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雖女皇沒有下詔,但全朝上下早已經將祁婧和當皇太女看待。 北原有四國,東祁,西翼,南豐,北越。東祁與西翼并列北原兩大國,南豐北越依附兩國而存。 西翼狼子野心,一直對東祁虎視眈眈。但東祁在歷代女皇的治理下,國強民富,兵強馬壯,西翼就算有侵略之心,也只能按兵不動,等待時機。 十年前,西翼與南豐聯姻,兩國共同來犯。 祁國護國大將軍司馬澄帶兵出征,卻被西翼大將魯修斬于馬下,后祁國先后又派出大將軍李怡,顧秀年,皆無法抵擋翼、豐兩國的攻勢,節節敗退。 不過幾個月時間,女皇如同老了十歲,茶飯不思,夜不能寐,才四十出頭,臉上的皺紋卻多了好幾根。 就在此時,當時年僅十三歲的祁婧和站了出來,跪于女皇面前,請求為國效力,愿奔赴前線。 她雖稚齡但一身氣度,神色清明,聲音朗朗,悍不畏死。 卻被女皇一口否決。 祁國護國大將軍都被那翼國虎將斬于馬下,她如何又放心讓她疼若珍寶的祁婧和冒此大險。更何況,祁婧和才年十三,雖學識武藝皆高于同齡人,但仍不過是黃口小兒一個,去了又有何用? 女皇不應,但祁婧和卻是個十分有主意的人。 當天晚上便變裝上馬,乘著夜色朝翼軍駐扎的連州城飛奔而去。 待女皇得到消息,祁婧和早已經遠離祁和城數十余里,追也追不回來了。 女皇心急如焚,卻沒料到,一個月后,竟得來祁國連州城一站大捷的消息,舉朝歡騰。 原來祁婧和孤身一人跑到了翼軍的大后方,僅憑一人之力,竟放火一把燒掉了可供翼軍再堅持半年的糧草。糧草頓失,翼軍不免得軍心動搖,與祁國在連州城再也耗不下去,正準備一舉攻破城門,此時不知道從何處又傳來翼國國君遇刺病危的消息。 翼軍軍心大亂,這一戰打得七零八落,最終棄城而逃。 五日后,翼軍副將領主將命令急奔回城,途中跑斷了三匹馬腿,卻看到國君身體健壯,安坐于百官之前,并無遇刺。 細查之下才發現,翼軍的探子早已經在中途被祁婧和攔截殺掉,給翼軍送消息的人,正是祁婧和本人變裝。待翼軍反應過來再要找她,她卻早已進了連州城與祁國的大軍匯合。 翼國猛將被一個才十三歲的小兒如此戲弄忽悠,大怒。重新整裝待發,率二十余萬大軍十年來與祁國數度交鋒。 豐國十萬大軍,與翼國分成兩道,從祁國北面進行圍攻。 大將軍李怡與祁婧和留在連州城,顧秀年前往北面守嘉明關,祁婧和巧思詭計,每每以本國十余萬軍對抗翼軍二十余萬而使祁國立于不敗之地。 數次之后,祁軍將領與士兵再不敢小看她年幼,皆對她敬重有加。 兩年后,祁婧和被封護國將軍,代替李怡,成為祁軍在連州城的守將。 三年前,祁婧和險些中計被俘,逃過一劫卻右腿被刺,十余天回到祁軍營地的時候,傷口早已經腐敗化膿,留下頑疾。 戰事持續多年,祁婧和一直未曾回朝,女皇將皇太女之位留于她,一直懸而未立。卻沒想到等來這樣一個消息。 速度將祁婧和接回朝來太醫醫治,卻同樣對她的腿疾毫無辦法。 這些年擔心邊陲要事,女皇身體日漸衰弱,朝中大臣紛紛覲見女皇,希望女皇立皇長女祁衡如為皇太女,祁婧和腿已廢,再無法承擔一個國家之重責。 女皇遲遲不應,腿傷未愈的祁婧和卻心系戰事,皇太女是誰,于那時候的她來講,實數小事。在朝堂為皇太女之事爭論不休之時,她再度離朝,連夜奔赴連州城。 也因她不在朝內,大臣們更加肆無忌憚,皇太女之爭很快便有了結果,立皇長女祁衡如。 十年間,祁婧和連州城與嘉明關兩處來回數十次,重傷十余次,性命垂危不下五次,終于將翼國與豐國打退。 班師回朝之日,她一襲黑色將袍騎于馬上,后跟一眾將領士兵,長巷擁堵,祁國的平民全部走出家門,見到她面容冷峻,傲骨錚錚,卻對他們揮了一揮手,展露笑容。 民眾胸口激蕩不已,熱淚盈眶,紛紛大喊她的將軍之名,雙手舉高,趴伏于地上,行全民跪拜之大禮。 邊陲之事告一段落,祁婧和也已經領兵回朝。 但礙于皇太女已是祁衡如,兵權不應旁落,女皇從她的手中收回了兵符。 早些年立下皇太女之后,緊接著便是皇太女的婚事,祁衡如比祁婧和大兩歲,當時已經二十有二,因戰事吃緊,又常年遭到女皇忽略,一直未迎娶正夫。 既然已經立她為太女,自然應該萬事以她為重,本來女皇想給她找一位家世相當才貌雙全的公子作為她的正夫。 卻沒有料到人選還未曾選定,祁衡如竟攜著周玨的手跪拜在她的面前,請求成全。 周玨本是十余年前女皇給祁婧和定下的正夫,他們也情投意合,怎的周玨這會兒竟和祁衡如走到了一塊兒? 女皇大怒。 但丞相連同百官都爭相進諫,硬是將當年與祁婧和定親的人說成是丞相家大公子周賢,而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