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5
書迷正在閱讀:束手成婚、奇妙能力撩[未穿今]、黑暗學徒、想和你在一起、古代養娃日常、我給未來送外賣[重生]、神別來無恙[全息]、聽我為你唱情歌、天然撩、上身影后
下眼了!”坐在佟妃下首的一妃嬪,接上了淑惠太妃的話道:“太妃娘娘您可能不知。這位德常在可是皇上當做眼珠子般寵的人,能不有一顆七竅玲瓏心?這送得禮啊,自然是讓人開眼!”雖是夸贊的口吻。卻掩不住滿口酸溜溜的醋意,以及那暗諷德珍一顆“巧心”媚主的意味。 德珍不著痕跡的循聲一瞥。原來卻是安嬪,難怪敢接了淑惠太妃的話。 這安嬪,雖是漢軍旗備選入宮,其祖母卻是太祖皇帝的孫女,如此也算是玄燁的表妹。故而自她十二年前入宮以來,盡管性子嬌縱一直不受玄燁寵愛,并且不曾有過一次喜脈。卻依然能晉封為嬪,還躍居有生養的榮嬪、惠嬪之上,成為七嬪之首。 在座眾人見開口的又是安嬪,心里明鏡似得透亮:這安嬪自負美貌奈何不受玄燁待見。久而久下,常針對一些身份低于她卻又受寵的嬪妃。一如當年剛入宮的宜嬪,就曾受過安嬪的為難,只怕安嬪今兒這般不遺余力的推崇德珍所選賀禮,其中必有內情。 如此一想。眾人自是更為好奇德珍所送之禮。 很快地,兩名小太監抬著一張鋪有龍緞的高幾走入暖閣里,跟著一名小太監昂首唱喝道:“德常在送蘇繡王母乘彩鳳畫帶酸枝鑲螺鈿框四掛屏一張——”在拖得長長的尾音下,另一名小太監揭開龍緞,一張兩尺見方的掛屏呈現于眾人視線中。 一樣比梳具更平常的物什。讓眾人一陣詫異,隨即想起德珍宮女的出身,又心覺理所當然。亦有另一部分人詫異之下,想到玄燁源源不斷的賞賜入同順齋,德珍即使剛封為嬪妃也該有幾樣奇珍,這次送掛屏斷然不會是因囊中羞澀,難道也與佟貴妃一樣另有乾坤? 一時間,眾人不由七嘴八舌的低聲議論起。 唯有安嬪一人兀自得意,她原本看見德珍所帶的賀禮是一個普通的錦盒,料定德珍的賀禮極窮酸,便有意讓德珍在皇太后圣壽上出糗;沒想到方才一見卻不是原先的樣子,正大吃一驚時,又見是一張在宮中普通至極的掛屏,當下也不多思賀禮的不同,只自得意滿的睨視著德珍,眼底有鄙夷之色露出。 德珍低眉順眼的肅手而立,連眼皮也沒抬一下,仿佛不知周圍議論的是她。 “這,你這掛屏可有什么……?”沒看出所以然,皇太后遲疑的開口。 話猶未完,卻聽有人驚訝的發現道:“呀!你們看,這掛屏上的王母,是不是和皇太后有些相像?” “哪是有些相像?這不僅形似,難為這神態更像!”一位老一輩的福晉接口道。 “是呀,簡直是如出一轍,怕是連如意館的人都繪不出這般相似的?!庇忠蝗烁胶偷?。 …… 一番嘩然下,在座無不看出掛屏中的王母,正是皇太后! “哦,有這么相似?呈與哀家看看?!被侍笠宦暦愿?,掌事公公連忙雙手捧了掛屏至暖炕前跪下。 皇太后細看了一遍,側身向對幾而坐的太皇太后道:“皇額娘,您覺可像臣妾?” 太皇太后略瞥了一眼,微微一詫,習慣性撥著手中佛珠,點頭笑道:“恩,確實是像。除了皇帝給你畫的丹青以外,這還是哀家見過最像的一次?!闭f到這,目光透著淡淡的冷凝看向德珍微笑道:“看來德常在掛屏中的王母就是你,只是不知這可是德常在自己親手繪繡出的?!闭Z氣一如平敘,話中疑問卻不言而喻。 德珍不敢有片刻的怠慢,忙恭恭敬敬的福身回道:“回太皇太后、皇太后,此掛屏乃是奴才先繪以畫,再按畫跡繡刺,如此一來可使屏中繡圖更為逼真。而其中王母面容,確實是奴才斗膽以皇太后相貌繪繡,請太皇太后、皇太后降罪?!?/br> 皇太后素來仁愛慈善,自不會降罪德珍,只見她笑容可掬的道:“難得你用心為哀家備此壽禮,光憑這份心思,哀家也不會責怪你?!闭f微微一抬,“起來吧?!?/br> 德珍依言而行,垂眸端立,目不斜視的盯著腳下柔軟的大紅地毯。 皇后在一旁笑著附和道:“皇額娘,天下奇珍固然難尋,但兒臣卻認為人心更可貴?!闭f時溫和的目光贊許的看向德珍。娓娓而道:“這幅王母乘彩鳳圖是圖之一,德常在能選到如此意境相符的圖繪繡,并將皇額娘比作瑤池王母。這份用心怕連兒臣也企及不了。而且這幅繡畫繡起費神費時,德常在剛晉封嬪妃不久。能獨自完成此繡工,估計是熬了許多個夜晚才能在今日奉上?!?/br> 聽了皇后一番話語,淑惠太妃不住點頭,贊了一句“還是皇后心思細膩,有雙慧眼”的話后,亦贊許的看了一眼德珍,轉頭對皇太后道:“jiejie?;屎蟮脑捬灾卸Y,德常在這份用心的確難得?!闭f著復又失笑的向德珍看去:“這樣的容貌出眾也就罷了,怎就想出將jiejie作王母為畫了?還這般的栩栩如生!” 德珍不諂不媚的恭聲回道:“回太妃娘娘的話,王母是天子的母親?;侍筚F為當今天子之母,自然就是王母。奴才也因而得出以皇太后入畫之思?!?/br> 一句強調皇太后是玄燁之母的話,當下聽得皇太后鳳心大悅,手卻指著德珍不迭的搖頭笑言道:“看這張嘴多會說!那王母娘娘,天上的神仙。哀家可比不上!”雖是否認,卻任誰也聽得出話中的喜意。 聽罷,好幾個嬪妃忍不住臉色微變,嫉恨之色一閃而過。 德珍卻惘若未聞,一如既往的恭敬端立。 另一些明眼人看出皇太后的歡喜。剛有一人提議現下就掛了掛屏,立即便得眾人以討皇太后歡心的齊聲附和。 皇太后推遲不過,當也欣然應允,又以示贊許之意,褪下手腕上的翡翠十八子手串賞賜于德珍。1 “謝皇太后?!钡抡潆p手恭敬的接過翡翠十八子手串,略一抬頭,看見炕幾上的薰爐有裊裊的煙霧騰升,越發襯得掛在墻上屏中的王母真欲乘彩鳳而去,心下滿意,也無心再理會周邊眾人的眼紅徑自攜著紅玉的手,歸位而坐。 甫一坐定,玉玲已滿目羨慕之色的看來:“恭喜jiejie了!jiejie如今不止榮寵猶甚,連皇太后也對jiejie青睞有加了?!?/br> 德珍接過秋林遞來的手爐,只手撫著平滑的爐面笑而不語。 她會為今日耗費心力兩月之久,并明知會大出風頭也要為之,卻不是為討皇太后的歡心,而是向太皇太后證明一件事——她不是狐媚惑主的女子,也是習過規儀禮范知進退的! 當然與此之時,也有震懾其他人之意,讓人明白她不是空有美貌任人欺凌之輩,以前的一味退避不是她怕而是她不愿多惹是非。畢竟欺軟怕硬是人之常性,不是還有句常言說柿子也專找軟的捏? 這次無行禮筵席的皇太后圣壽,在德珍的賀禮博得滿堂喝彩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