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
眼,卻看到那可兌換一欄里的灰暗部分漸漸點亮了,其中有一個東西,叫做小福袋。 咦? 上頭有產品說明,她打開一看:加速發展小提示。 這個提示要200積分,還是以福袋形式的隨機出現,限時為十五分鐘,眼看著從13:10的時限跳躍到10:02,陳珂的心如鼓狂跳。 這東西好像可遇不可求??? 她總積分有800分了,要不要拿200分去換一個福袋?這福袋會是有用的東西嗎?加速發展小提示又是什么? 陳珂自我安慰就算是個沒用的東西起碼知道空間的套路了,她選取福袋。 福袋立馬自動打開,金線紅色錦囊里冒出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兩個字:水流。 然后還等不及陳珂反應,小紙條自動銷毀。 陳珂:…… 水流兩個字和加速發展有什么關系? 和水流有關的有大海、河水、池塘——陳珂突然福至心靈,她選擇幫助鐘林,為家魚人工繁殖添柴加火,那水流一定是這個試驗成功的關鍵。 她的心砰砰跳,如果真是這樣,那鐘林之所以能在三年后成為家魚人工繁殖之父,一定是破解了水流的奧秘。 如果這個破解提前三年呢,是不是會讓更多人避免餓死的風險? 說來也巧,這個晚上魯山村突然下起大雨,嘩啦啦地打在外頭的草垛上,屋子里漏進來一絲風,把土炕燈吹得燭影亂搖。 李思靜正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她孜孜不倦地汲取這黃紙黑字的養分——“大丫,睡覺?!?/br> 李思靜不舍得放下書:“奶我再看會兒?!?/br> “費不費油啊這敗家孫女!” 李思靜忍不住一笑,她奶就是不覺得費油才讓她來這兒看書呢,這會兒是擔心這燈搖得厲害壞眼睛。 她怎么就沒發現自家奶刀子嘴豆腐心呢? “這就睡了!” 李思靜熄燈上床,黑夜里外頭的風雨大作,屋內祖孫倆發出輕微鼾聲。 - - 昨夜的雨沒壞了第二季的莊稼,但池塘那兒水質變得渾濁了些。 鐘林一邊記錄著兩畝水池里魚的生長情況,一邊蹲在地里給試驗小組的助手講里頭的學問。 陳珂一大早地起不來,老大老二卻早早得下池塘干活了。 鐘林輾轉了三個試驗地,次次都帶養成熟的鰱魚,可次次都落空。就這一個月來,魯山村試驗池里的三齡鰱魚依舊是沒有任何產卵的跡象。 他一急,整個小組都急,整個小組急了,連帶著李衛國李衛城都想方設法地找主意。 李衛國倒是看過那早走的爸挖魚池,但沒見過養魚啊,他和李衛城兩人只能加倍努力地通淤泥,鐘林還沒上池塘,遠遠就瞧見這倆小伙忙得滿頭大汗,衣服都濕了。 他心里涌上欣慰,這淤泥越稀,鰱魚就能更好成熟,不會悶死在池子里。 試驗沒有結果的陰云雖然籠罩在鐘林的心頭,但李家兄弟這樣勤奮踏實的模樣還是給了他一些動力。 鐘林難得露出個笑臉:“小伙子,來這兒看看?!?/br> 試驗小組的成員驚奇地發現鐘組長對著倆門外漢教導養魚的小知識,看著那李衛城還能沉思,李衛國卻是只會點頭的。 試驗小組成員忍不住憋笑,這組長和他們說這些有啥用啊,都是不懂的。 李衛國完全聽得云里霧里,只能干瞪眼:“組長,你說的啥腦垂體我完全不懂啊,要不你跟我媽說說,我媽上過學嘞?!?/br> 這下試驗小組成員哄堂大笑了,尤其幾個年輕的男青年笑著說:“哎李同志,你媽那上過學,和我們這試驗可天差地別,不能比的?!?/br> “咋不能比了……”李衛國委屈巴巴的,他媽識字,這語錄上的字都識呢,但他也曉得這些試驗小組的,都是上頭派來的厲害的人,指不定上過高中,指不定比高中還厲害。 李衛城也不好受,城里人和村里人,就是不一樣,一道天橋掉下來,上頭是這些科學人才,下頭才是他們村里人。 但他記得他媽一句話,學啊,把他們弄進這試驗小組來可不是吃干飯的,好好學習! 所以李衛國聽不懂的,李衛城拼命給記下了。 老李家倆青年難過一會兒,就不放在心里了。 可鐘林聽著自己小組組員嘲笑魯山村老李家的倆孩子,頓時板起臉:“你們可是自恃身份?農民群眾、工人群眾都是最光榮的,沒有咱村里人哪來你的飯吃,什么時候我鐘林的學生還學會瞧不起人了?謙受益、滿招損,可是拋在腦后了?” 試驗小組的成員都不得不低下頭,他們鐘組長生起氣來,可不能對著杠啊。 心底還是不服氣的,這村里人懂啥,這村里的老太太懂啥?上過學算什么,這城里是個好的哪個會不上學? 鐘組長平日里吃好飯就去魚池里蹲著了,試驗小組的成員還圍著早上被罵忍不住說道兩句,尤其是開口說老太太天差地別的那青年,更是被鐘林要求回去抄試驗手冊,這可讓他灰頭土腦了。 “我又沒說錯,組長這樣說我干啥——這試驗手冊可那么厚,我咋抄得完??!” “就是,我看組長就是不好意思,畢竟也是人老太太幫忙去和大隊說的,實際跟你想的一樣,農村人有啥文化啊?!?/br> “我聽說這村里啊,只能上到初中,還只有兩個老師,連高中都沒有——” “這也太落后了!” 小組成員七嘴八舌著呢,突然,組里一個青年支支吾吾地指指他背后:“哎,我好像看到李家兄弟的媽來了,龐清,是不是找你算賬來著???” 第19章 龐清倒吸一口氣扭頭,陳老太手腳矯健一臉陽光燦爛,他頓時心里一抖:“這不會是來找我算賬的吧,哎我這就道歉去?!?/br> 說完拍屁股起身,組員們對視,也紛紛站起來。 鐘林見陳春華來了,忙放下手里的測量儀器,用抹布擦了擦手, “陳同志,你怎么來了?” 陳珂笑呵呵的:“這不是我家老大老二回來說試驗小組碰上困難了嗎,我那早走的男人是挖魚的,我在旁邊看得可清楚了,反正在家閑著也是閑著,我也來幫幫忙!為科學獻身!” 老太太一席話說得試驗小組成員如釋重負,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幸好不是來告狀的,不然組長可得好一番批評他們。 碰上熱情洋溢的陳老太,鐘林的心仿佛被溫暖的熱風拂過一般熨帖,他推了推鼻梁上厚重眼鏡,笑了笑:“那是再好不過了!” “來,你跟我來看看這兒,這些都是試驗魚……” 說著,鐘林還真閑有功夫地給陳老太介紹起來。 試驗組組員面面相覷,怎么老師對他們那么嚴苛,對村里人卻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