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4
下面觀眾的腦袋都當成西瓜,就當自己站在一片西瓜地里。 可現在,底下卻坐在滿滿當當五十多位北大中文系的教授啊,他們隨便摘出來一個,那都是華夏文學界的泰山北斗,隨便一個,都是學富五車的怪物啊…… 此刻,白鳳看著下面的教授們,而下面的教授們也在審視著她。 對于第五劍,這群教授雖然頗有微詞,但奈何人家是書瘋子,學不過人家,自然也說不過人家,可對白鳳,他們的意見就太大了。 此刻剛坐下,就有人哼了起來。 “開玩笑吧,讓我們一群教授來聽一個小姑娘講課?這是哪個班的學生???” “就是,現在都11點了,聽課也別耽擱吃飯時間啊……” “一個小丫頭懂什么古詩詞鑒賞啊,老宋他們幾個研究紅樓課題都一輩子了,也沒研究出什么名堂,難不成這小丫頭比老宋還厲害?” “這不會是第五劍的學生吧?” “屁,這個書瘋子一輩子孑然一身,哪收過學生?” “你就奇怪了,第五教授今天這是玩的哪一出啊……” …… 此刻第五劍有些不悅了,咳嗽了一聲,站起來瞪了眾人一眼。 “都吵什么?學無先后,達者為師!這個道理你們還不懂?再說了,今天只是試聽課,如果聽完了你們不滿意就直接提,別在下面竊竊私語!” 這群人似乎挺怕他的,被訓了一通后立馬就乖了不少,接著他又朝白鳳點點頭。 “好了,你可以講了,不過只有40分鐘時間?!?/br> “是,第五老師?!?/br> 白鳳笑笑,接著開口講起了昨晚就想好的課題,也是最能調動文人墨客情緒的課題——鄉愁! “各位老師,教授!今天我不打算剖析一首詩或者一首詞,而是準備剖析一個主題,一個叫鄉愁的主題。讓我用詩句,來帶著各位走進不同的鄉愁之中!” 白鳳笑了笑,正想開始講,下面一個教授嗤笑道。 “呵呵,同學,我還是覺得你找一篇古詩詞給我們鑒賞一下,直接做一個主題的鑒賞分析,我怕你駕馭不了啊……” 他一開口,其他人立刻附和起來。 “就是,這么年輕能學過幾首古詩詞?我看你還是老老實實就講一首算了,省的到時候被我們難住了下不來臺,折了第五教授的面子也不好吧……” “我同意,還是講點簡單的吧,別難為自己……” “在我們面前,不用逞強裝成學富五車,裝也會被我們發現的……” …… 第五劍有心想要發怒,卻見白鳳笑笑,輕聲開口。 “呵呵,各位教授提醒的對,但我希望各位教授下一次發言的時候能舉手,不然這墻上貼的課堂紀律好像不太好看啊……” 白鳳笑著指了指旁邊墻壁上貼的綠色班級紀律條例,最醒目的一條就是‘課堂安靜,發言舉手’! 所有教授全部大囧,有心想要反駁兩句,卻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托詞,畢竟這是試聽課,那就意味著白鳳是老師,他們是學生。 白鳳笑笑,調整了一下情緒開始淡淡誦讀道。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現代人喜歡用這種簡單易懂的詩詞描寫鄉愁,但古代,文人sao客卻喜歡用不同的事物寄托鄉愁,比如……呃,好吧,張教授……” 白鳳無語,剛開了頭,就見一個白胡子老頭舉了手,無奈,讓對方發言。 張教授面色嚴禁,起身問道。 “剛才你念的這首現代詩是誰做的?為什么我沒聽過呢!” “呵呵,張教授,這是我剛做的?!?/br> “什么?你?還是剛做的?這不可能,這首現代詩回旋往復,節奏統一,一唱三嘆,是絕對經典的鄉愁現代詩,不可能是你做的!你肯定是抄襲的!” 白鳳無奈的聳聳肩。 “好吧,張教授,我說服不了你,如果您喜歡探討這個話題的話……那么一會再聊可以嗎?畢竟我只有四十分鐘,呃……現在已經剩下三十三分鐘了……” 第219章 就問你服不服 張教授哼了一聲坐下,白鳳接著開始講。 “在古代呢,很多詩人都喜歡用生活中的物品來寄托鄉愁,比如李白的‘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他就是用了擬人和夸張的修辭手法,自己乘船外出,卻說故鄉的水不舍得他,來為他送別,一送萬里,其實是借物寫人,描寫自己對故鄉的思念、眷戀之情。 再比如賀知章的里寫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短短28個字,卻給我們寫出了一副游子歸家的nongnong鄉愁之情?!?/br> “這是一首久客異鄉、緬懷故里的感懷詩。寫于初來乍到之時,抒寫久客傷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詩人置身于故鄉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之中,一路迤邐行來,心情頗不平靜:當年離家,風華正茂;今日返歸,鬢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 首句用“少小離家”與“老大回”的句中自對,概括寫出數十年久客他鄉的事實,暗寓自傷“老大”之情。次句以“鬢毛衰”頂承上句,具體寫出自己的“老大”之態,并以不變的“鄉音”映襯變化了的“鬢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鄉,故鄉可還認得我嗎”之意,從而為喚起下兩句兒童不相識而發問作好鋪墊。 三四句從充滿感慨的一幅自畫像,轉而為富于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 “笑問客從何處來”,在兒童,這只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止;在詩人,卻成了重重的一擊,引出了他的無窮感慨。 自己的老邁衰頹與反主為賓的悲哀,盡都包含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問中了。全詩就在這有問無答處悄然作結,而弦外之音卻如空谷傳響,哀婉備至,久久不絕。 就全詩來看,一二句尚屬平平,三四句卻似峰回路轉,別有境界。后兩句的妙處在于背面敷粉,了無痕跡:雖寫哀情,卻借歡樂場面表現;雖為寫己,卻從兒童一面翻出。 而所寫兒童問話的場面又極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讀者不為詩人久客傷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這一饒有趣味的生活場景所打動?!?/br> 白鳳分析完這首詩,不由得再次露出苦笑,底下嘩嘩嘩,好家伙,三四十號教授都已經舉起了手,有些情緒還特別激動,有幾個似乎還在給嘴里快速塞著藥丸。 “呃……這么多教授舉手,那誰先說?” 白鳳尷尬的問了一聲,一個長的跟金毛獅王謝遜一樣的老頭站了起來。 “我先說吧,其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