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
這些全都是朝廷要犯,一定是要上報京城的?!睅煚斶@般建議,云公良點頭贊成:“必然是要上報的,既然在我揚州地界落網,那咱們也得配合各州府調查,將事情全然調查清楚才行。待一切水落石出,我再寫折子上奏?!?/br> 師爺領命離開,云公良坐在案后,再一次翻開了面前的文書,上回與恩師通信時,恩師陳閣老還問他最近可否有一些大的政績報出來,因為戶部侍郎今年四月突然辭官,朝廷上下一時還沒有特別合適的人選頂替,恩師便想到了他,云公良與恩師信中回復自己會盡力爭取,可幾日過去了,也沒什么頭緒,沒想到機會來的這樣快,幾乎是送上門來的。 以桑結為首的那些通緝犯經歷了各州府皆瞞天過海,卻在他揚州落網,足見他揚州知府做的稱職,比起一些無關緊要的政績,這個政績是最能拿得出手的,恩師舉薦他時則會更有說服力。 不管怎么說,云公良是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個機會會突然落到自己身上,想著如果不是昨日孩子們誤打誤撞,如果不是福姐兒幫州哥兒贏了太多錢,讓那些滇人執意追回,那些人也不可能會直接犯到他云公良的手里,憑白讓他撿了這么大個功績。 這件事情云公良寫成了折子上奏,大概過了二十多天,云公良的恩師陳閣老親自寫信來,對云公良這回的表現,表示出了強烈的贊嘆,并告知云公良做好準備,眾多通緝犯在他的轄區集體落網這件事情已經被皇上知曉,皇上大喜過望,在文武百官面前對云公良夸了又夸,并有意讓他回京述職,職位若不出意外,應該就是戶部侍郎,云公良收到恩師信件后,在書房里整整坐了一天。 又過了十多天,朝廷的圣旨果然下達,命云公良暫放揚州事務,即刻回京述職,因戶部侍郎一職已缺多日,便不給他太多料理揚州諸事的時間了,只讓云公良委派信任之人,可以是師爺,也可以是揚州府治下各縣衙,留下幾人與后人交接便可。 反正圣旨的意思大體就是:沒時間給你準備了,趕緊卷鋪蓋回京。 既然受了圣旨,那云公良自然是耽擱不得,后宅從收到圣旨的當天晚上就開始舉家收拾東西了,對于自家老爺這份突如其來的調令,所有人都還處于發懵的狀態,誰能想到,老爺鴻運當頭照,隨便抓幾個當街鬧事的混子回來,就是一群朝廷通緝的犯人呢,就這份獨到的運氣,想讓朝廷不重視都難啊。 云公良晚上跟妻子范氏坐在床頭,手里捧著一杯安神茶,仍舊覺得不敢相信自己的好運氣,范氏洗漱完進門,就看見云公良傻愣愣的坐在那兒,坐到他身旁,伸手在他面前揮了揮,云公良才回過了神,拉著范氏的手說道: “夫人,我似乎有點能體會福姐兒的感受了?!?/br> 原來這就是好運來了,擋都擋不住的感覺啊。真是……真是……真是太美好了! 云公良自崇敬侯府分家之后,并未如一般的庶出那般意志消沉,領著自己的那份東西就安于現狀,坐吃山空,而是聰明的將一切都投資在自己身上,拜得名師,寒窗苦讀,一舉高中,外放冀州,日夜辛勞做出功績,受百姓愛戴,繼而得以轉任揚州,前后離京已有十二三年之久,如今終于到了他回京之時。 出京時,他還只有一個結發妻子與幾個老仆追隨,回來時則是一大家子。 云家的三個孩子,云召采和云招福是在冀州出生的,云招喜都是在揚州出生,對于京城都很陌生,云招福和云招喜隨范氏坐在一輛馬車里,日夜兼程,趕了大半個月的路之后,終于到了京城,云招福和云招喜巴在車窗前往外觀望,不時用手指著一些新奇的玩意兒,一路從南定門駛入中央大道,眼見了京城的繁華,算是對京城這個地方有了第一步了解。 云公良在京城是有宅邸的,不用像一些回京述職的外地官員那般,初初都只能住在客棧內,或者官府給安排的驛棧。 云公良的宅子在東城區燕子巷,據說分家的時候有幾處讓他選來著,一處便是這東城里的三進院子,而其他的宅邸都是位于南城,北城,宅邸面積很大,都是獨門獨院至少五進以上的大宅院,但最終云公良還是選擇了這東城燕子巷,稍微小一些的宅子。 朝廷的圣旨發出來之后,范氏就已經早早打發人回來收拾了屋子,因此當他們回家之時,看到的便是一所干凈整潔的小院落,之前云家都是住在知府后衙,地方加起來還沒有這三進小院兒大呢,因此當他們看見這三進院時,非但沒有嫌棄,反而喜歡的很。 云公良一手牽著范氏,一手牽著武氏,對兩人說道: “兩位夫人暫且隨良在此蝸居,今后良必奮發圖強,使二位夫人與孩子們住上更大更寬敞的宅院?!?/br> 范氏和武氏被云公良這一本正經的保證給逗笑了,武氏直爽,掙脫云公良,拉著范氏的手說: “jiejie咱們莫理他了,這人慣是油嘴滑舌的,咱們哪里要他去掙更大的宅院了,分明是他自己覺得屋子不寬敞,卻說是為了妻兒,這般冠冕堂皇?!?/br> 云公良指著武氏,捻須一笑:“你這可是狗咬呂洞賓了?!?/br> 一家人就這樣高高興興的在這所三進宅院中住了下來,云公良的外放之行終于結束,開始了他在京城翻云覆雨的新篇章。 第6章 人生在世,各有天命,各有旺命之所,于云公良而言,京城便是他的旺命之所。 從揚州回京述職,入得戶部為侍郎后,便如那虎縱山林,龍游東海,官運自此便一發不可收拾的亨通起來,他的授業恩師陳閣老退隱在即,慎重考核過之后,將一套班子交到云公良手中,辦成了好幾件大事,云公良憑自身能力,很快在京城官場站穩了腳跟,不過短短五年的時間,他從戶部侍郎晉升戶部尚書,又過兩年后,被皇上欽點,破格擢升為左丞相,自此云公良更是長風萬里,扶搖直上,成為了大魏朝最年輕的宰相大人。 正如當初云公良初回京城時承諾的那般,云家的宅邸換了又換,丞相府邸的規格自不是一般宅邸可以比擬,家里的孩子們每人都能分得一處小院。 云招福今年十五歲,出落成了大姑娘,嘴角總是帶著一抹甜笑,兩只眼睛彎月一般,叫人看了就覺得喜歡。 今兒她是隨范氏來給她大哥云召采相親的,雖然沒有明說出目的,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這戶人家姓安,出身江南,安大人如今在京任太府卿,安小姐今年十七,生的小家碧玉樣,文文靜靜,柔柔弱弱,一眼看著就不同于北方女子,云招福站在范氏身后打量了她兩眼,安小姐就害羞的紅了臉,低頭不住絞帕子,五官秀氣的仿佛像是一瀧江南煙雨,很是標志的一個女子。